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3-4岁的幼儿是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本文着重论述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表述能力及早期阅读能力,寓教于游戏中,效果显著。
【关键词】语言;游戏;能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语义为内容、语法为组织体系来传递信息的,而3-6岁的幼儿是语言学习关键期,我们如一味的进行语言灌输,可能孩子会不感兴趣,把游戏合理的运用语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
1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就是细心听别人说话,倾听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仅能正确、完整的获取信息,而且能给讲话者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目前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都不太好,而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形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十分有效。
1.1 利用“ 听声做动作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小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分散,因此平时活动中需老师不停督促和提醒,但效果依然不好。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听声音做动作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如播放一些汽车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是哪种汽车;播放各种动物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是哪种动物;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等等。对于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于不能表达出来的幼儿提醒他们下次认真听,慢慢的幼儿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
1.2 利用“抢答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小班幼儿常常在听一件事,听到前面一两句,不是听不下去,就是急着插话,这说明孩子倾听质量不高,听的不专心、不认真。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抢答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让他们听清游戏规则 ,必须在教师提问结束后才可以说出答案,这样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思考力,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的倾听习惯。
1.3 利用“分辨错误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检验孩子倾听的结果,教师可有意说出“夏天大雪纷飞、青蛙会飞、汽车在水里行驶”等一些错误的话来检测幼儿倾听的结果,观察幼儿是否认真倾听,或者能否听出其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引导进行改正,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偶尔的倾听习惯养成。
2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表述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行为是靠大脑的言语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幼儿听、说、读、写的先后顺序由言语中枢的发育成熟顺序所决定。小班幼儿特别爱插嘴,喜欢大叫,交谈时喜欢大声音,还有很多幼儿不喜欢与人交谈,对此,在教学中可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来增强其表述能力。
2.1 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很多小班幼儿入园不久兼之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谈,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娃娃家”,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通过游戏,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一旦进入角色中就开心的交谈起来,有时谈论家里的事情,有时谈论小朋友之间的事情,有时谈论学校的事情,慢慢的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放松,也敢于表达,很多幼儿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2.2 通过“你问我答游戏”,促使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交流内容可根据年龄有所差异,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唤起他们想说的愿望,通过设置悬念、内容复述等游戏活动,使幼儿愿意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讲述一段小故事,观察幼儿的反应,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针对故事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正确回答诸如“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们都做些什么事情”等等问题就予以表扬,反复多次,幼儿就能够熟练的表达自己想法。
2.3 通过“发声音游戏”,指导幼儿学会保护嗓子。为引导幼儿保护好嗓子,在教学中常进行发声音游戏,通过比赛听听谁发出的声音好听,让幼儿尝试发出最好听的声音,不仅增强幼儿的比赛意识,而且改变幼儿喜欢大嗓门的坏习惯。
3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在文字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但大部分的小班幼儿独立看书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看书无目的、不会讲,且信手乱翻、随手乱扔,更有甚者把书卷成“望远镜”或索性把掉下来的书页撕掉,鉴于此,可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其阅读能力。
3.1 通过“表演游戏”,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小班幼儿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从图书中获得信息、体验书中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让阅读变成游戏化,提高幼儿的愉悦感。幼儿天生好动、好模仿,书中出现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或是好玩的动作时,可引导幼儿表演,或者在区域游戏中,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拿着道具进行表演,在游戏中幼儿不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2 通过“开火车游戏”,锻炼孩子逐页翻书习惯。由于部分幼儿自身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动作不灵活而造成的无意识翻书,或是教师和家长没有教他们正确的翻书习惯,因此造成很多孩子不会逐页翻书。在教学中可采用开火车游戏,引导幼儿回答:“火车要一节连着一节,第一节小火车里坐着谁,接着第二节小火车坐着谁、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既能养成幼儿逐页翻书习惯,同时也可引导幼儿对一幅画的内容进行描述。
总之,游戏教学法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较普通教学法有很显著的效果,它将游戏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再呆板、发愁,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也培养了倾听习惯、锻炼了表述能力、掌握了阅读技巧,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
【关键词】语言;游戏;能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和交际的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语义为内容、语法为组织体系来传递信息的,而3-6岁的幼儿是语言学习关键期,我们如一味的进行语言灌输,可能孩子会不感兴趣,把游戏合理的运用语言教学中,效果十分显著。
1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倾听,就是细心听别人说话,倾听是每个人不可缺少的修养,学会倾听不仅能正确、完整的获取信息,而且能给讲话者留下认真、踏实、尊重他人的印象。目前小班幼儿的倾听习惯都不太好,而游戏是幼儿非常感兴趣的一种形式,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孩子倾听习惯十分有效。
1.1 利用“ 听声做动作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小班幼儿注意力不集中,特别容易分散,因此平时活动中需老师不停督促和提醒,但效果依然不好。因此,在教学中采用“听声音做动作游戏”的方式来吸引幼儿注意力:如播放一些汽车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是哪种汽车;播放各种动物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是哪种动物;播放一些大自然的声音,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示出来等等。对于能正确表达出来的幼儿进行表扬,对于不能表达出来的幼儿提醒他们下次认真听,慢慢的幼儿就会养成倾听的习惯。
1.2 利用“抢答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小班幼儿常常在听一件事,听到前面一两句,不是听不下去,就是急着插话,这说明孩子倾听质量不高,听的不专心、不认真。因此,在教学中采用“抢答游戏”的方式吸引幼儿注意力,让他们听清游戏规则 ,必须在教师提问结束后才可以说出答案,这样不但能培养幼儿的思考力,而且还能促进幼儿的倾听习惯。
1.3 利用“分辨错误游戏”方式,培养幼儿倾听习惯。在日常教学活动中,为了检验孩子倾听的结果,教师可有意说出“夏天大雪纷飞、青蛙会飞、汽车在水里行驶”等一些错误的话来检测幼儿倾听的结果,观察幼儿是否认真倾听,或者能否听出其中的错误之处,然后再引导进行改正,这样更有利于加强偶尔的倾听习惯养成。
2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表述能力
幼儿的语言表达行为是靠大脑的言语中枢来控制和调节的,幼儿听、说、读、写的先后顺序由言语中枢的发育成熟顺序所决定。小班幼儿特别爱插嘴,喜欢大叫,交谈时喜欢大声音,还有很多幼儿不喜欢与人交谈,对此,在教学中可设计各种游戏活动来增强其表述能力。
2.1 通过“角色游戏”,培养幼儿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很多小班幼儿入园不久兼之性格孤僻,不愿与其他小朋友交谈,因此,在教学中利用幼儿感兴趣的“娃娃家”,让幼儿自己选择喜欢的角色进行游戏,通过游戏,平时不爱说话的幼儿一旦进入角色中就开心的交谈起来,有时谈论家里的事情,有时谈论小朋友之间的事情,有时谈论学校的事情,慢慢的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充分的放松,也敢于表达,很多幼儿的性格也变得开朗起来。
2.2 通过“你问我答游戏”,促使幼儿表达自己的思想。语言交流内容可根据年龄有所差异,抓住孩子的兴奋点,唤起他们想说的愿望,通过设置悬念、内容复述等游戏活动,使幼儿愿意用简短的话表达自己的思想。教师可以讲述一段小故事,观察幼儿的反应,可采取一对一的方式,针对故事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能正确回答诸如“故事里的小朋友叫什么名字”、“他们都做些什么事情”等等问题就予以表扬,反复多次,幼儿就能够熟练的表达自己想法。
2.3 通过“发声音游戏”,指导幼儿学会保护嗓子。为引导幼儿保护好嗓子,在教学中常进行发声音游戏,通过比赛听听谁发出的声音好听,让幼儿尝试发出最好听的声音,不仅增强幼儿的比赛意识,而且改变幼儿喜欢大嗓门的坏习惯。
3 通过游戏的方式培养幼儿早期阅读能力
语言的积累和思维的发展离不开阅读,阅读可以打开孩子的视野,让他们在文字中找到乐趣、学到知识,但大部分的小班幼儿独立看书时,注意力持续时间不超过3分钟,看书无目的、不会讲,且信手乱翻、随手乱扔,更有甚者把书卷成“望远镜”或索性把掉下来的书页撕掉,鉴于此,可通过游戏方式培养其阅读能力。
3.1 通过“表演游戏”,引起幼儿对阅读的兴趣。小班幼儿拥有强烈的求知欲,渴望从图书中获得信息、体验书中表达的情感。因此教师要让阅读变成游戏化,提高幼儿的愉悦感。幼儿天生好动、好模仿,书中出现一些幼儿感兴趣的角色或是好玩的动作时,可引导幼儿表演,或者在区域游戏中,根据故事内容让幼儿拿着道具进行表演,在游戏中幼儿不自觉的参与到学习中,以轻松、愉悦的方式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3.2 通过“开火车游戏”,锻炼孩子逐页翻书习惯。由于部分幼儿自身手部肌肉发育不完全、动作不灵活而造成的无意识翻书,或是教师和家长没有教他们正确的翻书习惯,因此造成很多孩子不会逐页翻书。在教学中可采用开火车游戏,引导幼儿回答:“火车要一节连着一节,第一节小火车里坐着谁,接着第二节小火车坐着谁、发生什么事情”,这样既能养成幼儿逐页翻书习惯,同时也可引导幼儿对一幅画的内容进行描述。
总之,游戏教学法在语言活动中的应用较普通教学法有很显著的效果,它将游戏与语言教学有机结合、相得益彰,教师在教学中也不再呆板、发愁,幼儿在欢乐的游戏中也培养了倾听习惯、锻炼了表述能力、掌握了阅读技巧,一举多得。
参考文献
[1]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