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人格教育从来都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在这一教育过程中,对教师自己的教育同样没有停止过,教师的修身养性与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关键词】职业道德;人文教育;融合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人格教育从来都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人文教育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旨目标。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针对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样没有停止过,教师的修身养性与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发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身心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同样发挥着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熏陶作用。作为教师这一职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任何参禅静坐式的,或者瑜伽式的修德练功,都是不真实、无意义的,只有把自身职业道德的汁液浸润到工作行为的每个缝隙,教师的职业道德才是属于教育的。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三个方面:
1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在提升专业水平时修德。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指教师对语文学科所掌握的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水平。俗话说,要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一种德,这种德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专业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职业道德的水准。知识犹如星空的北斗,让一个人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思想仿佛航行的探灯,让一个人不会再去触碰礁石。二是专业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误人子弟显然也是道德的丧失。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正是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修正与完善。
如果细分之,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学科水平、文学水平和相关知识水平三个方面。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修缮也在同时进行着。
1.1.1 在提升学科水平时修德。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能力不仅是教师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必备能力,而且还要负责任地将之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要具备这种能力。
1.1.2 在提升文学水平时修德。文学水平能使一个人感情丰富、思维敏锐、思想脱俗而且善于表达。而教师的这些才智也会影响到学生。例如怎样欣赏《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之美?怎样才能像《青海高原一株树》那样坚韧不屈?……如果说语文学科是河、是湖,文学则是海,是语文的家。只有飘洋在文学的大海里,才知道了《诗经》,知道了《离骚》,知道了《论语》,从而领会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深刻内涵;并品味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诗意之美!可以说这是一种魅力无限的修德过程。
1.1.3 在提升相关水平时修德。学无止境,这句话对教师来说,亦可作为成功的宝典。也就是说,教师所要具备的知识没有边界,在求知的道路上也不能止步,在求知过程同时也要修德。
2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教师要在增强教育能力时养德。
在一般人看来,教师这一职业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过去人们称小学教师为“孩子王”,就是对教师职业的简单化理解。这当然是一种止于表面的、肤浅的评价,不足为论。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教师自己知道了。教学从来都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化的工作,教学的难度远非专业知识的掌握能比。从内容上说,教师的教育能力由三个方面构成。分别为:教学能力、德育能力和示范能力。而从难度上讲,则又有三难。分别为:工作方法难、教育对象难和持之以恒难。由此可以看出,增强教育能力的愿望本身,就是一种养德思想。
3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为人修养的净化,教师要在净化为人修养时悟德。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教育学的角度解读,也可以理解为做人的自然与和谐。切不要对“自然与和谐”有所轻视,这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做到。但对于教师职业来讲,则是一种要求和追求。因为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就不好言行不一。那么在生活中和在教室里,教师的为人修养就必须得保持一致,尽管这也很难得。教师的为人修养包含三个成分,即职业素养、处世修身和人生境界。不管你下班后是锄地还是养牛,为人修养都不能以贫穷或者富贵为借口而沦丧。
4 结束语:
总之,在世俗生活中,教师同样是凡人一个;但教师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们总是要通过自己教育的圣水来洗涤来自世俗的凡尘;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是从自己的学识、能力与道德中,挤出了淘涤灵魂的圣水来塑造学生人格的。也许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但是,只要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就够了。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标准吧。
参考文献
[1] 宋金美,朱磊;河南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成才因素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2] 洪萍;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舒扬;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起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人文教育;融合
前言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的文化教育与人格教育从来都是不可分开的一个整体,人文教育永远是语文教学的主旨目标。在这一教育过程中,教师针对自己的职业教育同样没有停止过,教师的修身养性与语文教学的人文教育应该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在发挥小学语文教育教学对学生身心教育功能的同时,也同样发挥着对自身职业道德的熏陶作用。作为教师这一职业,在教育教学工作之外的任何参禅静坐式的,或者瑜伽式的修德练功,都是不真实、无意义的,只有把自身职业道德的汁液浸润到工作行为的每个缝隙,教师的职业道德才是属于教育的。
教师职业道德与人文教育的融合三个方面:
1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要在提升专业水平时修德。
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水平是指教师对语文学科所掌握的水平,以及相关学科知识的水平。俗话说,要教学生一碗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就是所谓的学高为师。从本质上讲,教师的专业水平也是一种德,这种德包含两个含义:一是专业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到职业道德的水准。知识犹如星空的北斗,让一个人永远不会迷失方向;思想仿佛航行的探灯,让一个人不会再去触碰礁石。二是专业水平的高下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教育教学。误人子弟显然也是道德的丧失。因此,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正是对自身职业道德的修正与完善。
如果细分之,教师的专业知识应该包括学科水平、文学水平和相关知识水平三个方面。教师在提升自己专业水平的过程中,对职业道德的修缮也在同时进行着。
1.1.1 在提升学科水平时修德。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学科,对小学生来说,还是一门基础性学科。语文能力不仅是教师自己作为普通人的必备能力,而且还要负责任地将之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也要具备这种能力。
1.1.2 在提升文学水平时修德。文学水平能使一个人感情丰富、思维敏锐、思想脱俗而且善于表达。而教师的这些才智也会影响到学生。例如怎样欣赏《黄山松》的千姿百态之美?怎样才能像《青海高原一株树》那样坚韧不屈?……如果说语文学科是河、是湖,文学则是海,是语文的家。只有飘洋在文学的大海里,才知道了《诗经》,知道了《离骚》,知道了《论语》,从而领会了“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深刻内涵;并品味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诗句诗意之美!可以说这是一种魅力无限的修德过程。
1.1.3 在提升相关水平时修德。学无止境,这句话对教师来说,亦可作为成功的宝典。也就是说,教师所要具备的知识没有边界,在求知的道路上也不能止步,在求知过程同时也要修德。
2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教育能力的增强,教师要在增强教育能力时养德。
在一般人看来,教师这一职业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过去人们称小学教师为“孩子王”,就是对教师职业的简单化理解。这当然是一种止于表面的、肤浅的评价,不足为论。个中滋味,恐怕也只有教师自己知道了。教学从来都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活动,更是一门艺术化的工作,教学的难度远非专业知识的掌握能比。从内容上说,教师的教育能力由三个方面构成。分别为:教学能力、德育能力和示范能力。而从难度上讲,则又有三难。分别为:工作方法难、教育对象难和持之以恒难。由此可以看出,增强教育能力的愿望本身,就是一种养德思想。
3 人文教育需要教师为人修养的净化,教师要在净化为人修养时悟德。
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在教育学的角度解读,也可以理解为做人的自然与和谐。切不要对“自然与和谐”有所轻视,这对普通人来说,并不容易做到。但对于教师职业来讲,则是一种要求和追求。因为这种职业的特殊性,对从事这一职业的人,就不好言行不一。那么在生活中和在教室里,教师的为人修养就必须得保持一致,尽管这也很难得。教师的为人修养包含三个成分,即职业素养、处世修身和人生境界。不管你下班后是锄地还是养牛,为人修养都不能以贫穷或者富贵为借口而沦丧。
4 结束语:
总之,在世俗生活中,教师同样是凡人一个;但教师的不凡之处在于,他们总是要通过自己教育的圣水来洗涤来自世俗的凡尘;教师的伟大之处在于,他们是从自己的学识、能力与道德中,挤出了淘涤灵魂的圣水来塑造学生人格的。也许这是一种遥不可及的境界。但是,只要一直向着这个方向就够了。孔子说:“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可供参考的标准吧。
参考文献
[1] 宋金美,朱磊;河南省中小学体育骨干教师成才因素研究[J];安徽体育科技;2004年01期
[2] 洪萍;中小学青年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年
[3] 舒扬;文化素质教育: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起点[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