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互联网+”背景下,各行各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由单一技术技能型向复合型、管理型转变,加之财会机器人的出现,对财务会计基础操作岗位形成了威胁,对民办高职院校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带来了挑战。首先深入分析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现状,其次介绍四川城市职业学院创新教学特色,最后在此基础上构建“互联网+”时代下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希望借此推动民办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改革。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47-03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单一*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减少,而对具有数据分析、运用等能力的复合型、管理型会计人才增加,加之全球经济形势下滑,金融业、事务所等对基础会计人才需求逐渐减少,传统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契合市场环境,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思路,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各国高等院校教育实践中,美国既注重学术研究,也注重各种专业训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既重视对会计人才业务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其职业情商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英国则把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系统的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每学年中有1/3 的时间到企业实践操作,课堂讲授与辩论相结合,注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注重分类别分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行双元制培养模式(4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6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中学习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日本高等专科院校侧重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能性人才,而在企业后续培养中,督促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会计法规规章、会计理念;加拿大强调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取得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求高端会计人员应当具有沟通、协调、领导等管理能力,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要求高。综合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均注重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后续教育。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则明显不足,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这些建议更多的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但与现实的需求仍有差距。并且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得到系统的推广。特别是“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加之会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取消,会计人员就业门槛降低,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何去何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已成為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高职院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下各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开始以互联网为依托,逐步与互联网创新成果相融合,推动着实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会计作为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财务成果的重要手段,也以不同形式与互联网融合,财务共享中心、云审计、云会计、在线财务咨询、网络代理记账等模式日益成熟,对传统会计核算操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会计人才需求由单一操作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转变。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会计人才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与此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系统的飞速发展,财会机器人正在逐步替代财务会计基础操作岗位,市场对普通会计岗位的需求减少,传统财务人员将面临转型或失业。无疑,具备数据分析、预测、决策能力的管理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更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二)民办高职院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现有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市场需求
民办高职院校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会计”“如何做一名合格会计”“如何做一名熟练操作的会计”,重视会计操作核算,忽视综合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财务会计类的基础核算操作岗位。随着互联网+下各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财务机器人出现,普通会计岗位竞争日益加剧,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2.课程体系设置上
仅注重会计专业相关课程设置,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全局概念,没有根据市场会计人才需求变化开设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是“理论+实践”,但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实践往往停留在表面,通常是把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学习之后,而不是自始至终贯穿于理论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和分离的学习模式,往往导致会计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会计专周实训、实账实训、毕业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仍然不清楚会计核算流程、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甚至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时仍稀里糊涂、浑浑疆盟。
3.教学方法上
以讲授为主,以理论为主,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教师昂首讲,学生低头玩”的现象屡见不鲜;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没有根据最新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内容无变化、讲义无变化、语调无变化,缺乏创新,缺乏新鲜感,更缺乏时代感,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4.师资配备上 很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到高职院校任教,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实务操作经验相对缺乏,会计知识结构不更新,观念固化教学模式固化,会计处理方式固化,与企业实际财务核算操作脱节,学生到岗后,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磨合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影响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面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契合市场环境,契合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思路,调整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三、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创新之举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1年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会计专业是其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团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积极设计“有效教学”,创造有温度的教室,在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院把互联网+思维与教学需求相结合,不断开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VATUU在线教学服务、学习通软件等,结合慕课、微课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的多样化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外时间在线上学习,教师通过学习软件签到、重难点问题适时讨论、布置作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投入学习;利用抢答、课堂在线提问、测试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调剂学生疲乏状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有效组织教学。
(二)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在线课程、数字资源课程,授课计划、大纲、讲义、PPT、视频资源均公开,学生通过学习软件顺利查找所需资料,对薄弱环节进行回顾复习,对重难点进行强化练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则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不断修订完善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会计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运用4F引导法创造有温度的教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感受、诠释与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能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能吸引学生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被教师紧紧盯着的学生,与课程连接性强,学习热情、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实践教学方式
一是请校外名师,资深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到课堂,传授实践心得,二是把学生带到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观察供产销环节,观察经营管理全过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及执行情况,体会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体验纳税申报具体过程,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切身体验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樂趣,增加了浓厚学习的兴趣。
4.重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管理能力
《企业财务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行业会计比较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教材,一般都是依次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等,最重要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通常在最后。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直接先导人财务报表,让学生首先由一个整体全局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逐一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及具体账务处理,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以财务报表为主线,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拘泥于会计分录,引导学生跳出会计学会计,熟练掌握对报表数据的分析、运用。
(三)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会计专业大部分课程均采取对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程性质调整设定两者比例,力求有效、合理、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EXCEL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采取平时考核(60%)+期末考核(40%),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机操作练习的情况给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时,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已掌握较好的模块走上讲台演示操作,充分展现实践操作能力;《审计实务》、《税收实务》采取平时考核(50%)+期末考核(50%),期末考核,分组准备PPT,辅以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期末时再次翻转课堂,较之单纯的笔试,知识体系更立体、更丰富。
(四)课赛结合、以赛促学
大面积、全方位号召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计技能比赛,ERP沙盘模拟大赛,通过层层选拔优胜者,再参加省市、全国相关比赛,并把参加竞赛情况及竞赛成绩与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比相结合,从而鼓励、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参赛率在90%以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起到通过竞赛促进学习的目的。
四构建“互联网+”下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应当顺应市场变化需求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跨界融合、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高技能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分析运用的能力及管理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
201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修订使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认定正式取消,看上去会计从业门槛降低了,但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5月财政部颁布《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考一两个职称证就可以停滞不前,不闻不问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财务相关的)变化。因此,学生职业道德及规范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二)“互联网+”下的课程体系设置
在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等,这也是会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互联网+”下应当增加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交叉学科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跨专业思维;强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要性,增设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提高财务分析管理能力。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中提倡“新三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教学围绕学生需求、学生兴趣来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单一的教学手段常常会导致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情绪疲劳。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四)选取合适的教材
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必须注重财经法律法规税法政策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会计知识,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胜任岗位的财务人员。因此,应当选择知识更新最快、最适合学生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发高质量校本教材。
(五)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首先,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和感受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把理论学习与模拟操作结合起来,为外出实习做准备。其次,切实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以产业需求為导向,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优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实训实习中提高执业能力。
(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了解企业财务处理的变化、具体的纳税筹划财务分析管理。三是支持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研讨等多种形式自我提升,适时更新固有的知识体系,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提高教学水平。
互联网+思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活力和发展的新机会,对各行业的影响深远持久,民办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契合市场需求,将互联网+的新思维、新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培养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合格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德兰.高等职业教育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姚美娟,董必荣,王瑶瑶.“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7(6):115-117.
[3]章新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4]燕新梅.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2):76-78.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19)07-0047-03
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社会对单一*技术技能型会计人才的需求减少,而对具有数据分析、运用等能力的复合型、管理型会计人才增加,加之全球经济形势下滑,金融业、事务所等对基础会计人才需求逐渐减少,传统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各行业的需求。对于民办高职院校而言,如何更好地契合市场环境,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思路,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一)国外研究现状
在各国高等院校教育实践中,美国既注重学术研究,也注重各种专业训练,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专门人才,在会计人才培养方面,既重视对会计人才业务技能的培养,还强调对其职业情商及学习能力的培养;英国则把职业资格培训与学历教育系统的结合起来,使职业教育得到快速的发展,在会计人才培养中,推行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每学年中有1/3 的时间到企业实践操作,课堂讲授与辩论相结合,注重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德国注重分类别分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实行双元制培养模式(40%的时间在学校学习,60%的时间在企业实践中学习提高),会计人才培养更注重实践操作能力;日本高等专科院校侧重培养适应科学技术发展的技能性人才,而在企业后续培养中,督促会计人员与时俱进,学习最新的会计法规规章、会计理念;加拿大强调学校教育和专业教育相结合,重视会计人才的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的取得进行非常严格的控制,同时还要求高端会计人员应当具有沟通、协调、领导等管理能力,对会计人员后续教育要求高。综合国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均注重会计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及后续教育。
(二)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我国的高职院校教育实践中,人才培养模式始终存在着偏重理论知识,而在实践操作能力培养方面则明显不足,尽管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系列的建议,这些建议更多的从课程体系建设、人才培养目标等方面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调整,但与现实的需求仍有差距。并且在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中,也没有得到系统的推广。特别是“互联网+”大时代背景下,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社会各行业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加之会计从业资格认定的取消,会计人员就业门槛降低,毕业生就业竞争加剧,高职院校会计人才培养何去何从,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如何创新已成為民办高职院校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二、我国高职院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互联网+”下各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开始以互联网为依托,逐步与互联网创新成果相融合,推动着实体经济不断向前发展,会计作为充分反映企业经营管理活动、企业财务成果的重要手段,也以不同形式与互联网融合,财务共享中心、云审计、云会计、在线财务咨询、网络代理记账等模式日益成熟,对传统会计核算操作模式提出了挑战,对会计人才需求由单一操作技能型人才向复合型转变。财政部发布的《会计改革与发展“十三五”规划纲要》关于“实施会计人才战略”中明确提出:要加快推进管理会计人才培养,力争到2020年培养3万名精于理财、善于管理和决策的管理会计人才,与此同时,随着科技进步,人工智能系统的飞速发展,财会机器人正在逐步替代财务会计基础操作岗位,市场对普通会计岗位的需求减少,传统财务人员将面临转型或失业。无疑,具备数据分析、预测、决策能力的管理型、复合型会计人才更有竞争力,更能适应社会需求。
(二)民办高职院校现有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现有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不适应市场需求
民办高职院校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的高技能型人才,主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一名会计”“如何做一名合格会计”“如何做一名熟练操作的会计”,重视会计操作核算,忽视综合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毕业生就业岗位主要是财务会计类的基础核算操作岗位。随着互联网+下各行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加之财务机器人出现,普通会计岗位竞争日益加剧,毕业生就业压力显著增加,甚至面临毕业即失业的风险。
2.课程体系设置上
仅注重会计专业相关课程设置,缺乏互联网+思维和全局概念,没有根据市场会计人才需求变化开设电子商务、市场营销、财务报表分析等课程;传统会计人才培养模式虽然也是“理论+实践”,但更偏重于理论知识,实践往往停留在表面,通常是把实践教学安排在理论学习之后,而不是自始至终贯穿于理论学习中,理论与实践脱节和分离的学习模式,往往导致会计专业学生虽然经过会计专周实训、实账实训、毕业综合实习等实践环节,仍然不清楚会计核算流程、会计账务处理程序,甚至进入毕业设计环节时仍稀里糊涂、浑浑疆盟。
3.教学方法上
以讲授为主,以理论为主,忽视学生的需求和兴趣点,“教师昂首讲,学生低头玩”的现象屡见不鲜;连续多年使用同一版本的教材,没有根据最新的经济政策、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内容无变化、讲义无变化、语调无变化,缺乏创新,缺乏新鲜感,更缺乏时代感,难以达到教学效果。
4.师资配备上 很多教师大多是从学校一毕业就到高职院校任教,理论知识丰富,实践工作经验和实务操作经验相对缺乏,会计知识结构不更新,观念固化教学模式固化,会计处理方式固化,与企业实际财务核算操作脱节,学生到岗后,还得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磨合才能适应新的工作岗位,影响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传统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各行各业的需求。对民办高职院校而言,面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如何更好地契合市场环境,契合社会需求,利用互联网+的新思维、新思路,调整传统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制定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显得尤为必要。
三、四川城市职业学院会计专业的创新之举
四川城市职业学院2011年被评为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2013年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会计专业是其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团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探索和研究,积极设计“有效教学”,创造有温度的教室,在结合互联网+进行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创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特色。
(一)充分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
互联网+时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学院把互联网+思维与教学需求相结合,不断开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VATUU在线教学服务、学习通软件等,结合慕课、微课等方式形成线上线下、课堂内课堂外的多样化有效互动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通过课堂外时间在线上学习,教师通过学习软件签到、重难点问题适时讨论、布置作业,调动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主动投入学习;利用抢答、课堂在线提问、测试等功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点、关注点,调剂学生疲乏状态,教师通过学生的反馈有效组织教学。
(二)大力推进课程教学改革
1.利用网络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利用网络资源建立网络在线课程、数字资源课程,授课计划、大纲、讲义、PPT、视频资源均公开,学生通过学习软件顺利查找所需资料,对薄弱环节进行回顾复习,对重难点进行强化练习,有效提高学习效率,教师则通过学生的学习反馈信息不断修订完善课程资源,优化课程教学内容。
2.课程教学方法多样化
互联网+背景下,传统的讲授法已经不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教师应当根据教学内容,灵活运用案例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会计团队教师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设计,运用4F引导法创造有温度的教室,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感受、诠释与应用。多样化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既能体现教学的重点难点,又能吸引学生眼球,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学生感受到自己也是课堂的主人,不再是被教师紧紧盯着的学生,与课程连接性强,学习热情、创造性思维能力也随之提高,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课程教学中,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实践教学方式
一是请校外名师,资深企业管理者、财务人员到课堂,传授实践心得,二是把学生带到企业生产经营现场,观察供产销环节,观察经营管理全过程,了解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设置及执行情况,体会会计在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中的核心地位,体验纳税申报具体过程,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切身体验了“学有所用学以致用”的樂趣,增加了浓厚学习的兴趣。
4.重构教学内容,注重培养学生分管理能力
《企业财务会计》《金融企业会计》《行业会计比较分析》《行政事业单位会计》等教材,一般都是依次介绍会计基本理论、具体会计核算方法等,最重要财务报表的编制及分析通常在最后。课程教学中,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构,直接先导人财务报表,让学生首先由一个整体全局的观念,在此基础上,逐一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及具体账务处理,而且在整个学习过程中,都以财务报表为主线,而不是拘泥于细节,拘泥于会计分录,引导学生跳出会计学会计,熟练掌握对报表数据的分析、运用。
(三)课程考核方式多样化
会计专业大部分课程均采取对学习过程进行阶段性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根据课程性质调整设定两者比例,力求有效、合理、公平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EXCEL及其在财务管理中的运用》采取平时考核(60%)+期末考核(40%),教师根据学生课堂上机操作练习的情况给出平时成绩,期末考核时,让每个学生选择自已掌握较好的模块走上讲台演示操作,充分展现实践操作能力;《审计实务》、《税收实务》采取平时考核(50%)+期末考核(50%),期末考核,分组准备PPT,辅以案例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在期末时再次翻转课堂,较之单纯的笔试,知识体系更立体、更丰富。
(四)课赛结合、以赛促学
大面积、全方位号召会计专业学生参加学校组织的会计技能比赛,ERP沙盘模拟大赛,通过层层选拔优胜者,再参加省市、全国相关比赛,并把参加竞赛情况及竞赛成绩与奖学金评定、助学金评定、优秀学生评比相结合,从而鼓励、督促学生积极参加比赛(参赛率在90%以上),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真正起到通过竞赛促进学习的目的。
四构建“互联网+”下民办高职院校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模式
(一)重新定位人才培养目标
互联网+背景下,民办高职院校应当顺应市场变化需求调整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既具有跨界融合、具备终身学习能力的的管理型会计人才。既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和高技能型,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据处理分析运用的能力及管理思维,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和终身学习能力。
2017年11月,《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的修订使持续了二十多年的会计从业资格认定正式取消,看上去会计从业门槛降低了,但对会计从业人员职业道德及规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5月财政部颁布《会计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规定》,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持续更新会计知识体系,而不仅仅是考一两个职称证就可以停滞不前,不闻不问国家经济政策、法律法规(特别是与财务相关的)变化。因此,学生职业道德及规范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理念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显得尤为必要。 (二)“互联网+”下的课程体系设置
在现有的会计人才培养课程体系设置中,专业核心课程主要是会计基础、企业财务会计、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会计电算化、EXCEL在财务工作中的应用等,这也是会计专业人才应当具备的基本技能,“互联网+”下应当增加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等交叉学科课程,拓展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互联网思维、跨专业思维;强化管理会计财务管理等课程的重要性,增设财务报表分析公司战略与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等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管理思维,提高财务分析管理能力。
(三)教学手段多样化
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教育中提倡“新三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以经验为中心,以活动为中心,教学围绕学生需求、学生兴趣来开展,才能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而单一的教学手段常常会导致视觉疲劳、审美疲劳情绪疲劳。根据课程内容灵活选择案例教学法、情景体验法、角色扮演法、小组讨论/辩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来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学目标。
(四)选取合适的教材
高职院校的会计人才培养,必须注重财经法律法规税法政策的实时更新,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会计知识,培养出合格的能够胜任岗位的财务人员。因此,应当选择知识更新最快、最适合学生的教材,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开发高质量校本教材。
(五)加强实践教学
会计专业教学应当把实践教学融入理论教学中,扭转重理论、轻实践的思想。首先,强化校内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在仿真模拟实训中切实体会和感受会计账务处理流程,把理论学习与模拟操作结合起来,为外出实习做准备。其次,切实贯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思想,以产业需求為导向,拓展校外实训基地。优选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协同育人,创新校企合作模式,让学生在实训实习中提高执业能力。
(六)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优秀的师资队伍是创新型会计人才培养的保障。一是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建设、注重引进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同时鼓励教师考取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二是鼓励教师深入企业参加实践锻炼,了解企业财务处理的变化、具体的纳税筹划财务分析管理。三是支持教师参加培训进修研讨等多种形式自我提升,适时更新固有的知识体系,以开放的心态迎接变化,提高教学水平。
互联网+思维给各行各业带来了活力和发展的新机会,对各行业的影响深远持久,民办高职院校应当顺应时代的变化,契合市场需求,将互联网+的新思维、新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贯穿于人才培养之中,培养家长满意、企业满意、社会满意的合格会计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孔德兰.高等职业教育财会类专业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2]姚美娟,董必荣,王瑶瑶.“互联网+”时代下的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商业会计,2017(6):115-117.
[3]章新蓉.国际化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
[4]燕新梅.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会计专业教学探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5(12):7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