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加拿大德育方法的理论基础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柯尔伯格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做出自主判断的人。”也就是说,评价道德教育的标准之一是受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的高低,而不是道德知识的多少。他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仅仅有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把这种能力转化为实践,运用于实践。加拿大道德教育家吸收了其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学、历史、地理及社会研究等课程中,反对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学校通过其他学科的渗透达到德育的目的。
2.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约翰·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德育方法上,他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把这种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他认为传统学校教育的失败就在于忽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有把学生放到现实的道德情形中,通过其自身的选择和思考,才能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教育的重心应该由从对教育内容的私自吸收转化到为社会服务上,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杜威的观点是:教师应该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中心,儿童的发展和生长就是教育的理想所在,教师的地位不是独裁统治者,而是一位向导和指导者,这种指导“不是从外部强加的,而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同时他也反对把教师看成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认为教师也是领导者,是活动的组织者。
3.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
克里夫·贝克教授指出:“我所倡导的价值教育方法乃是一种‘反省的方法’”,反省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那些经过确定的、人类的、永恒的、基本的价值来反省具体的道德问题,重要的就是通过创立一种学校的或者课堂环境、气氛,如心理辅导等来鼓励学生通过批评性探究检验、确立和修改自己的价值观点。
贝克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价值教育方法是“问题中心法”,他认为“价值教育不是单纯的对价值内容或道德原则的教授,道德原则只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话法”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教师和学生真正的对话来获得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彼此平等、相互信任。
二、加拿大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在这几种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加拿大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部,因此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特色,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实践活动法。
加拿大的现代德育理念是:在做中学会做。它的核心是受教育者的自我体验,不依赖于知识的传授,而强调现场的实践,即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所表现的态度。因此,加拿大衡量其德育最终成果的指标是检验它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加拿大,孩子只要年满5周岁,就可以在图书馆申请当义工。学校里专门开设 “CAPP”(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必修课,教育部门还规定学生必须为社会服务一定的时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人才。为学生们开设义工课,将义工服务理念普及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奉献、感恩、责任意识,无疑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2.引导式教育法。
加拿大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倡导并践行多元文化的国家,从表面上看它没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和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也不要求教师将官方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但从学校的实际教育来看,并不是说没有德育,而是通过开设普通课程,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立以社会人文科学为主,在这些课程中向学生传输一些如正义、勇敢、独立等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提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以及提供一些标准答案,而是强调以“中立”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以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在思考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
3.心理咨询辅导法。
这种方法来源于贝克的“问题中心法”,即通过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获得道德原则及价值。加拿大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是它通过开设心理课,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人际、学习、职业等,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自我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责任、有道德的公民。
4.多彩学校日教育法。
在加拿大有丰富多彩的“学校日”,例如:“疯狂发型日”、“双胞胎日”、“睡衣日”、“牛仔裤日”、“我喜欢写作日”、“垃圾回收日”等。“疯狂发型日”那天,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发型整成自己喜欢的任何式样,越怪越好。学校还把一些发型古怪的学生照片挂出来展览,作为“今日之星”,这可以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尊重,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迸发青春的活力。“牛仔裤日”是一种很有趣的捐献方式,学生们在那天一定要穿牛仔裤,捐3元或者5元就可以得到一个牛仔图案的别针,这些钱最后会被集中起来送到儿童医院。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帮助人、同情人的奉献精神,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责任感。总之这些活动日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加拿大学校德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方法指向性明确,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相对疲软的状态,这就须要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鉴加拿大道德教育经验,以促进我国道德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1.注重日常生活细节,从细微处着手。在加拿大人与人之间都非常友好,都习惯、自觉地相互提供点滴方便和关爱,文明友爱、宽容大度、热情友好随处可见。学校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日”寓教于乐来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素质。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日常生活抓起,教孩子养成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礼貌习惯用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爱亲人、爱朋友甚至爱不认识的其他人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之形成一种习惯。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坚持教条式说教、灌输的方法,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师是以一个居高临下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强制性的灌输某些思想价值,无法顾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无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师生平等交流的障碍。在加拿大不要求教师将官方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总是鼓励和赞扬,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乐于亲近教师,师生之间更像是朋友。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承认学生独立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进行人性化的教育。
3.注重发展学生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教育社会学家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形势下,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各种知识、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不相信学生的辨别能力,也无从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其道德选择能力,进而使其具备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要使传统的被动接受的道德教育转变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
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知行合一”教育模式。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或地区,有些学校也在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但是还未得到社会上的普遍重视和认同。加拿大社会和学校对社区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学校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义工,讲述做义工的重要性,当学生步入社会有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还将成为工作单位衡量他的一个标准。这样就促使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及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等。因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编辑/邹维
1.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代表人柯尔伯格认为:“一个在道德上受过教育的人应该是一个能够做出自主判断的人。”也就是说,评价道德教育的标准之一是受教育者道德判断能力的高低,而不是道德知识的多少。他把“促进儿童个人的道德判断和道德品质的发展”作为道德教育的一个重要的目的。仅仅有道德价值判断的能力是不行的,还需要把这种能力转化为实践,运用于实践。加拿大道德教育家吸收了其观点,在教育过程中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道德价值判断能力和学生的实践能力。在教育实践中,道德认知发展理论认为道德教育不能仅仅依靠开设道德教育课程,更重要的是把道德教育渗透到文学、历史、地理及社会研究等课程中,反对开设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在加拿大大部分地区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程,学校通过其他学科的渗透达到德育的目的。
2.杜威的道德教育理论。
约翰·杜威提出了“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等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方法。在德育方法上,他主张按照社会的实际生活进行道德教育,注重学生的社会参与能力,把这种能力作为道德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他认为传统学校教育的失败就在于忽视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联系,只有把学生放到现实的道德情形中,通过其自身的选择和思考,才能形成道德判断能力。教育的重心应该由从对教育内容的私自吸收转化到为社会服务上,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意识。
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上,杜威的观点是:教师应该以促进儿童的生长为中心,儿童的发展和生长就是教育的理想所在,教师的地位不是独裁统治者,而是一位向导和指导者,这种指导“不是从外部强加的,而是把生活过程解放出来,使它最充分地实现自己。”同时他也反对把教师看成是一个微不足道的因素,认为教师也是领导者,是活动的组织者。
3.贝克的价值教育理论。
克里夫·贝克教授指出:“我所倡导的价值教育方法乃是一种‘反省的方法’”,反省教育的任务就是运用那些经过确定的、人类的、永恒的、基本的价值来反省具体的道德问题,重要的就是通过创立一种学校的或者课堂环境、气氛,如心理辅导等来鼓励学生通过批评性探究检验、确立和修改自己的价值观点。
贝克在80年代初提出的一种价值教育方法是“问题中心法”,他认为“价值教育不是单纯的对价值内容或道德原则的教授,道德原则只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才能获得”。“对话法”这种方法强调通过教师和学生真正的对话来获得价值,在实施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之间彼此平等、相互信任。
二、加拿大学校道德教育方法
在这几种教育理论的影响下,加拿大也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教育方法。加拿大是联邦制国家,没有统一的教育部,因此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教育方法和特色,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种。
1.实践活动法。
加拿大的现代德育理念是:在做中学会做。它的核心是受教育者的自我体验,不依赖于知识的传授,而强调现场的实践,即强调学生在实践中所获得的体验和所表现的态度。因此,加拿大衡量其德育最终成果的指标是检验它在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在加拿大,孩子只要年满5周岁,就可以在图书馆申请当义工。学校里专门开设 “CAPP”(人生目标和职业规划)必修课,教育部门还规定学生必须为社会服务一定的时间。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有社会责任感和服务精神的人才。为学生们开设义工课,将义工服务理念普及到他们的生活和学习中去,培养学生的奉献、感恩、责任意识,无疑会让他们受益终生。
2.引导式教育法。
加拿大是典型的移民国家,也是一个倡导并践行多元文化的国家,从表面上看它没有专设的道德教育课程和专门的道德教育机构,也不要求教师将官方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但从学校的实际教育来看,并不是说没有德育,而是通过开设普通课程,以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道德影响。学校课程的设立以社会人文科学为主,在这些课程中向学生传输一些如正义、勇敢、独立等基本的道德标准和内容。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他们不提倡带有明显倾向性的说教、灌输以及提供一些标准答案,而是强调以“中立”的方式呈现教学内容和教育思想,以此给学生提供一个更大的思考空间,在思考中让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并形成符合社会要求的道德观念。
3.心理咨询辅导法。
这种方法来源于贝克的“问题中心法”,即通过解决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从而获得道德原则及价值。加拿大没有专门的道德教育课,但是它通过开设心理课,开展心理辅导活动,来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人际、学习、职业等,通过心理咨询和辅导,使学生自我认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有责任、有道德的公民。
4.多彩学校日教育法。
在加拿大有丰富多彩的“学校日”,例如:“疯狂发型日”、“双胞胎日”、“睡衣日”、“牛仔裤日”、“我喜欢写作日”、“垃圾回收日”等。“疯狂发型日”那天,学生们可以把自己的发型整成自己喜欢的任何式样,越怪越好。学校还把一些发型古怪的学生照片挂出来展览,作为“今日之星”,这可以使学生们的个性得到尊重,使他们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迸发青春的活力。“牛仔裤日”是一种很有趣的捐献方式,学生们在那天一定要穿牛仔裤,捐3元或者5元就可以得到一个牛仔图案的别针,这些钱最后会被集中起来送到儿童医院。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帮助人、同情人的奉献精神,体会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责任感。总之这些活动日形式生动活泼,内容丰富多彩,对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及学生良好品行的养成,人格的健全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三、加拿大学校德育方法对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一直坚持以显性教育为主,这种教育方法指向性明确,对我国的社会稳定和国家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我国的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相对疲软的状态,这就须要反思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借鉴加拿大道德教育经验,以促进我国道德教育开创新的局面。
1.注重日常生活细节,从细微处着手。在加拿大人与人之间都非常友好,都习惯、自觉地相互提供点滴方便和关爱,文明友爱、宽容大度、热情友好随处可见。学校还通过丰富多彩的“学校日”寓教于乐来培养学生们的道德素质。我们要提高学生的文明素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就要从日常生活抓起,教孩子养成说“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文明礼貌习惯用语,教育学生懂得感恩,培养学生爱亲人、爱朋友甚至爱不认识的其他人的能力。通过各种活动,把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使之形成一种习惯。
2.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我国思想政治教育长期坚持教条式说教、灌输的方法,灌输式的教育模式,教师是以一个居高临下强势的姿态出现在学生面前的,强制性的灌输某些思想价值,无法顾及学生的兴趣和需要,更无从激发学生的能动性和创造性,这样无形中就形成了师生平等交流的障碍。在加拿大不要求教师将官方的价值观灌输给学生,教师是服务者、指导者,他们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对学生总是鼓励和赞扬,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乐于亲近教师,师生之间更像是朋友。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首先承认学生独立的人格,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生建立一种新的关系,进行人性化的教育。
3.注重发展学生道德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能力。教育社会学家曾说过:“真正的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为目的。”在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所带来的价值观的多元化的形势下,要求人们必须学会对各种知识、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和选择。我国一直以来都坚持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价值观,不相信学生的辨别能力,也无从锻炼学生的判断能力。因此我们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提高其道德选择能力,进而使其具备较高水平的道德素质。要使传统的被动接受的道德教育转变为学会选择的道德教育。
4.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建立“知行合一”教育模式。在我国的一些城市或地区,有些学校也在推广社区志愿服务等活动,但是还未得到社会上的普遍重视和认同。加拿大社会和学校对社区服务活动已经形成了一种制度,学校有专门的课程教育学生如何去做义工,讲述做义工的重要性,当学生步入社会有没有参加过志愿服务活动还将成为工作单位衡量他的一个标准。这样就促使学生参与到各种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爱心、奉献精神、社会责任感及人与人之间的团结合作等。因此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中,要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编辑/邹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