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文言文的课堂教学效率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cky8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教学旨在弘扬民族文化积淀的深厚精神,让学生在阅读及学习的过程中获益无穷。但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却是摆在每位语文教师面前最棘手的问题。
  【关键词】:文言文 课堂效率
  中国人民大学有位教授曾经指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有一项便是让汉语在国际交流中起重要作用,让五千年华夏文明泽被后世。而文言文教学旨在弘扬民族积淀的深厚精神,让学生在阅读及学习的过程中获益无穷。
  如何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不仅在于老师扎实的功底、学生乐此不疲的学习和探索,而且也在于师生对祖国文化、对民族悠久文化的厚爱与敬仰;同时在教学中,必须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习古文的兴趣。只有师生共同努力,才能打造和谐、积极、高效的文言文课堂。
  首先,教师必须在教授文言文时具备扎实的古代文化知识。只有教师知其然,才能使学生有兴趣知其所以然。当然,学生也只有知其所以然,才能更好的知其然。中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内涵丰富,且随时代变迁不断变化,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教师应仔细阅读文章,抓住展现深厚文化现象的部分大胆设疑,从而使学生在探究、深思中把握文化现象,真正理解文化现象的社会根源。
  其次,教师必须在教授文言文时善于总结文言现象和文化现象,从而给学生方法上的指导和知识上的梳理。掌握方法是学习的秘诀。例如古文中常有姓名和称谓,那么,如何称呼?又为何这样称呼?各种称呼有何意义?这都是课堂中教师应总结和梳理的知识。
  古文化是微妙的,从称谓变化就可以略窥一斑。如果称他人的字、号、斋名或他人的谥号,必是在说话之前酿足了尊敬和礼貌;若有人张口孤、臣、愚、某、妾,此人不是低微之辈,就是谦逊之人;若书中有大王、陛下之言,定为敬上之称,阶层理念、伦理长幼便很清楚……太多变化用于不同场合,表达不同情感。所以,必须了解古文化。又如“谢安,字安石,尚从弟也”及“春夜宴从弟桃花园序”,其中“从”字则承递叔伯关系。这种细微的字更体现古代文化社会关系。如果这些字的用途学生都能了解,分析句子会枯燥吗?上文言文会有人嫌弃漫长吗?
  《齐桓晋文之事》中有言“齐宣王曰:……”,课堂上讲“齐宣王说……”,却很少有人追问:何为宣王?这就牵扯到谥号问题。如果有人问:何为谥号?老师该如何答?所以,老师必须博学。那么何为谥号呢?谥号就是古代帝王、诸侯、高官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前表现给予的一种类于褒贬的称号。如宣王,即圣善闻周的大王,这实在赞美他。
  再次,教师必须在教授文言文时激活课堂气氛,让学生大胆质疑,从而查找出师生知识上的纰漏。
  例如古文中的破音异读、通假异读、古音异读等现象也成为学生难以掌握的文言现象,作为老师必须自己先知晓其意,而后明确其音,给学生一个正确的解读。记得初中学《扁鹊见蔡桓公》一文,老师范读“居十日,扁鹊望桓侯而还(huán)走”,同学们全盘接受,无人敢质问。其实应读(xuán),通“旋”字,从语境上判断应为“立即、立马”,在此做副词修饰“走”字。这便是中国儒长教育,圣贤则师。未知师非圣贤,教法传统呆板。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敢于争论,不难得出“还(xuán)走”之音。知其简而纵之,必因其纵而逝之,最终使学生越学越迂,越迂越乏,越乏越厌,厌而生不学,不学而无疑、而无益。
  再者,教师教授文言文,必须做到情理统一,并结合时代、社会背景,让学生充分体会古代文化中的人格美、艺术美,使文言文及古代文化知识深入人心,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我们不仅仅是读文章,还是在品文章、消化文章,最终创造文章。读时,不妨带着问题去读。如文章旨在弘扬什么?现实意义是什么?等等。必须从整篇文章、或个别语段甚至个别字眼了解作者的写作动机,这样学生才会积极地参与文章的阅读及分析。正如《愚溪诗序》,当你阅读时,不妨也寄情山水,游愚溪,赏风景;因景叙情,因情幻景;领略其丰韵,悟知其内涵,别有一番风趣在其中。学生只要充分领略到文章的迷人魅力,就会模仿其构思,体味其新意,写出精彩的文章。
  还有,提高课堂效率,教师需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注重语感,展开想象,深入体验,力求领悟,以达目的。
  例如我们读“一卷离骚一卷经,十年心事十年灯。芭蕉叶上听秋声”这几句诗,首先,我们从“十年心事”“灯”“秋声”等词中不难窥探出作者的无奈、心酸、孤独之情,此必诗人心声。然后,我们展开想象,完善画面:作者十年中仅是一卷离骚和一卷佛经相伴,十年的忧愁心事,像十年的孤灯一样,心中感伤凄苦,就像在风雨之夜,倾听芭蕉叶上萧瑟的秋声,悲寂、凄楚到极点。这样,结合文本,通过想象,我们在诗外营造了一个极符合诗题的意境。接下来,我们将自己置身其中,十几年苦读,面对诗卷经籍,伴着青灯素月,不思苦楚,孤独战斗。
  最后,作为教师,应教给学生工具性的知识。如高考常考文言体裁——人物传记的一般写作套路等知识,从而使学生由知其一进而知其二、三。
  高考中人物传记的一般格式如以下所示:1、某某,字某某,某地人;2、父某----(年号)中为----(官职);3、(某某)少----,及(冠、第)----;4、----(年号)中,初(先、尝)举(荐、征、召、辟、授、除、为)----(官职),----;5、后(及、比、寻、俄、既而、已而、久之、会)迁(升、擢、拜、调、徙、转、知、判)----(官职),遂(乃、因、则)----;6、(某某)贬(出、谪、罢、黜)----(官职)----;7、征召为----(官职),视事几年,上书乞骸骨(年老了请求辞职退休)----(年号)卒。如《张衡传》:“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封、卒、谥)-----。
  学生掌握了文言文——人物传记的一般写作格式,便会在阅读高考文言文时轻车熟路,从而取得满意的分值,进而模仿出规范性的人物传记。
  总之,教育的目的是“塑才”而非“束才”,学习的目的是“求学”而非“囚学”。在文言文的教学中这一理念更应突出。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不断地提高文言文教学的课堂效率,也才能使学生更好的走进文言文,走进古代文化,进而传承恢弘的古代文化知识,弘扬民族文化积淀的深厚精神。
其他文献
农民持续增收问题既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难题,又是具有重大意义的现实问题。目前我国经济和社会保持较快的发展速度,但是城乡贫富差距却越来越大,大部分农民还处于贫困线上,这给
期刊
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语言、行动或事物、情景等对受教育者施加真善美的影响而产生的一种心理认同和情感共鸣。从本质上来看,审美教育就是情感教育。而在小学教育环节中,审美教育是很重要的,通过审美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和欣赏美的能力,积极的引导学生去发现美、感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美育能陶冶人的性情,提高人的素养,有助开发智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美育又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组成部分。而语文学科的情感性、
期刊
摘 要:语文学科是融人文性与知识性于一体的学科,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具有独特的优势。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学生个性的培养。一是要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有所发现,激发其学习的兴趣;二是尊重学生的独特感悟;三是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尊重学生的独特见解;四是允许学生的选择性学习,通过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效率。  关键词:阅读教学 学生为主 个性  传统的阅读课教学,是学生被动、
摘要:在新课改的指导下,作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提出高中语文开放性阅读的一些新的看法个观点,对素质教育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高中语文 开放性阅读 素质教育  开放型课堂教学必将成为课改后较长的一段时期的教学主旋律。针对高中语文教学,开放型的阅读教学是怎样的呢?这是现在我们高中语文教师必须探讨的重要课题。  一、开放型阅读教学的目的  针对“封闭性”阅读教学的缺点:浅习课文,读得较少,
摘 要:在小学语文古诗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深入了解小学古诗教学的目标,并能够将知识教学与能力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实施创新的、科学的、适宜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学生古诗知识水平以及语文综合能力的提高。本文主要提出了小学语文古诗教学的策略,希望可以与小学语文教师共同探讨并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 古诗教学 教学策略  我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古诗更是精练语言的重要体现。小学作为
本文从形成思考习惯、大胆假设、参与实验和探究时间等方面出发,阐述对化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化学学科培养.
随着现在健康意识的增强,单位及个人健康体检人数的增多,大家对脂肪肝这个名字并不陌生,脂肪肝是遗传-环境-代谢应激相关因素所致的以肝细胞脂肪变性为主的临床病理综合征.今
期刊
(横县云表镇飘竹村委小学 广西 横县 530300)  【摘 要】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学校教育的永恒主题,而语文课更是落实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应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劳的和谐发展。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恰恰是德育渗透的主要途径。  【关键词】德育 渗透 途径 方法 
随着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社区制”逐渐代替了“单位制”,“单位人”正在向“社会人”转变,社区的建设和发展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