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导师毛泽东
“伟大导师”一词最早是用来赞颂卡尔·马克思的,随着苏联布尔什维克夺取全国政权,马克思逐渐被各国共产党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苏联政权巩固之后,列宁又被称为“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伟大导师”。
之后,伴随着斯大林领导全国上下进行建设,全力推动农业集体化,亦被苏联宣传系统冠以“伟大的导师”之称。之后,该词传入中国。毛泽东被官方正式称为“伟大导师”的时间,公开的资料里,可见的是1966年。《红旗》杂志的评论员文章,在文章结尾处的最后口号用语中第一次提出:“伟大的导师”。1970年,毛泽东会见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表示以前“个人崇拜总要有一些,比如你斯诺,没有人崇拜你,你高兴吗?”但是现在“崇拜得过分了,搞许多形式主义。”“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教师。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师的,现在还是当教师。其他的一概辞去。”这说明毛泽东对“导师”还是情有独钟的。
根据《建国以来若干重大问题的历史决议》的评价,毛泽东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历次危机中力挽狂澜,挽救了处于危险边缘的中国革命,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功至伟。建国后,在探索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亦贡献出了许多早期的探索经验,虽然中间遭遇了挫折。所以,毛泽东被尊称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导师”,是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已成为对其在新时期贡献的通行表述。
追溯其根源,1978年3月27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一篇题为《中国面向南方》的文章,内容主要是评论此前一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出訪菲律宾的外交活动。文章说,李先念访问菲律宾是“旨在加强中国同东南亚的联系”的“外交攻势的组成部分”,而发起“第一个主要攻势”的,是“这项政策的设计师邓小平副主席”。这是国外媒体最早以“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和邓小平访美,进一步引发海外媒体对邓小平更多的关注和评论,进而从不同角度使用“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香港《文汇报》1979年1月6日以《中国热正在美国掀起》为题发表特稿,谈到邓小平访美即将参观的地方时说:“邓氏作为中国四个现代化构想的设计师,选择亚特兰大、休斯敦、西雅图的访问,显示出他深具‘战略’眼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79年1月22日在一篇题为《中国的邓小平想从美国得到什么》的评论文章中这样描述:邓小平是制订一项利用西方熟练技能、技术和资本来改变中国的大规模计划的主要设计师,用我们熟悉的话语表述,就是邓小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设计师。
此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展开,以“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逐渐成为海外媒体的普遍做法。
中国共产党对邓小平正式使用“总设计师”的称谓是在198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访美时对外称邓小平“是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总设计师”称谓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官方口径中。
随后,“总设计师”提法逐渐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章和中央文件中使用起来。1987年11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新闻发布会上称邓小平是“党的政策的总设计师”。此后,“总设计师”的提法也被国外使用开来。
顶层设计师习近平
2014年6月19日香港《大公报》网站刊文称习近平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师”身份渐显;6月20日,中新社摘取重要信息,并转载了该文,至此,“顶层设计师”一词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文章从习近平以最高领导人身份循例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说起,分析了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在改革方面,从决心到行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此次习近平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十二五”规划中首现政治新名词“顶层设计”,该词流行至今,用“顶层设计师”一词来形容习近平,实属首次,但确实恰当。港媒如此称呼习近平,其实是有缘由的。
“顶层设计”最早是系统工程的专有名词,本义是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据《大公报》文章的判断,将这一工程学概念用于中共正式文件应是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其第十节“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文中首用“顶层设计”一词:“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其实,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不久,就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搞好顶层设计”;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亦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进入2013年和2014年,“顶层设计”在习近平的讲话中频次极高,从经济改革到政府改革,从内部社会管理到外交策略,从沿海的广东到西北的新疆,习近平常用顶层设计一词来概括问题的解决之道。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等)
“伟大导师”一词最早是用来赞颂卡尔·马克思的,随着苏联布尔什维克夺取全国政权,马克思逐渐被各国共产党奉为“全世界无产阶级的伟大导师和领袖”。苏联政权巩固之后,列宁又被称为“开创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的伟大导师”。
之后,伴随着斯大林领导全国上下进行建设,全力推动农业集体化,亦被苏联宣传系统冠以“伟大的导师”之称。之后,该词传入中国。毛泽东被官方正式称为“伟大导师”的时间,公开的资料里,可见的是1966年。《红旗》杂志的评论员文章,在文章结尾处的最后口号用语中第一次提出:“伟大的导师”。1970年,毛泽东会见了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斯诺,表示以前“个人崇拜总要有一些,比如你斯诺,没有人崇拜你,你高兴吗?”但是现在“崇拜得过分了,搞许多形式主义。”“伟大导师,伟大领袖,伟大统帅,伟大舵手,讨嫌!总有一天要统统去掉,只剩下一个教师。因为我历来是当教师的,现在还是当教师。其他的一概辞去。”这说明毛泽东对“导师”还是情有独钟的。
根据《建国以来若干重大问题的历史决议》的评价,毛泽东作为中共的创始人之一,在中国革命历次危机中力挽狂澜,挽救了处于危险边缘的中国革命,对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居功至伟。建国后,在探索中国社会建设的发展道路上,亦贡献出了许多早期的探索经验,虽然中间遭遇了挫折。所以,毛泽东被尊称为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导师”,是有着坚实的历史基础的。
总设计师邓小平
邓小平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已成为对其在新时期贡献的通行表述。
追溯其根源,1978年3月27日,美国《新闻周刊》刊登一篇题为《中国面向南方》的文章,内容主要是评论此前一周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李先念出訪菲律宾的外交活动。文章说,李先念访问菲律宾是“旨在加强中国同东南亚的联系”的“外交攻势的组成部分”,而发起“第一个主要攻势”的,是“这项政策的设计师邓小平副主席”。这是国外媒体最早以“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
1979年1月中美建交和邓小平访美,进一步引发海外媒体对邓小平更多的关注和评论,进而从不同角度使用“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香港《文汇报》1979年1月6日以《中国热正在美国掀起》为题发表特稿,谈到邓小平访美即将参观的地方时说:“邓氏作为中国四个现代化构想的设计师,选择亚特兰大、休斯敦、西雅图的访问,显示出他深具‘战略’眼光。”《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1979年1月22日在一篇题为《中国的邓小平想从美国得到什么》的评论文章中这样描述:邓小平是制订一项利用西方熟练技能、技术和资本来改变中国的大规模计划的主要设计师,用我们熟悉的话语表述,就是邓小平是中国对外开放的设计师。
此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展开,以“设计师”来称谓邓小平,逐渐成为海外媒体的普遍做法。
中国共产党对邓小平正式使用“总设计师”的称谓是在1985年7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鹏访美时对外称邓小平“是中国四个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这是“总设计师”称谓第一次公开出现在官方口径中。
随后,“总设计师”提法逐渐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家领导人的讲话、文章和中央文件中使用起来。1987年11月1日,时任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小组组长的朱穆之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三大新闻发布会上称邓小平是“党的政策的总设计师”。此后,“总设计师”的提法也被国外使用开来。
顶层设计师习近平
2014年6月19日香港《大公报》网站刊文称习近平深化改革“顶层设计师”身份渐显;6月20日,中新社摘取重要信息,并转载了该文,至此,“顶层设计师”一词大规模进入公众视野。文章从习近平以最高领导人身份循例兼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说起,分析了习近平担任总书记之后在改革方面,从决心到行动中所体现出来的矢志不渝。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路线,此次习近平担任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组长,“十二五”规划中首现政治新名词“顶层设计”,该词流行至今,用“顶层设计师”一词来形容习近平,实属首次,但确实恰当。港媒如此称呼习近平,其实是有缘由的。
“顶层设计”最早是系统工程的专有名词,本义是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据《大公报》文章的判断,将这一工程学概念用于中共正式文件应是2011年3月发布的《十二五规划纲要》,其第十节“加快改革攻坚步伐,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内文中首用“顶层设计”一词:“更加重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明确改革优先顺序和重点任务,进一步调动各方面改革积极性,尊重群众首创精神……”
其实,2012年11月30日,习近平接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中央军委主席不久,就在党外人士座谈会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搞好顶层设计”;2012年12月31日,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进行第二次集体学习时,亦强调要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
进入2013年和2014年,“顶层设计”在习近平的讲话中频次极高,从经济改革到政府改革,从内部社会管理到外交策略,从沿海的广东到西北的新疆,习近平常用顶层设计一词来概括问题的解决之道。
(本文综合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人民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