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新理念探索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baib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高校外语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专门用途英语ESP (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作为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一个热门学科,即把大学英语和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外语教学理念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肯定。现行外语教学体制下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理念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在实践教学中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功,教学效果明显改善。然而以专业为基础的英语教学目前在国内尚处在探索阶段,许多高校在尝试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素养和水平,本文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 提出了在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对于学生程度好的班级有意识的进行所学专业的英语知识教学,把二者进行有机结合的教学新理念并试图论证这种教学理念的可行性。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专业知识;分层次教学;专门用途英语
  一、 前言
  大学英语教学是高等教育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大学英语课程是大学生的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大学英语试图在中学英语教学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譯等五项基本技能,促进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专门用途英语刚好顺应了社会发展潮流的需要,成为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专门用途英语ESP(English for Specific/Special Purposes) 最早起源于 20 世纪 60 年代,是指与某一特定职业或学科相关的英语,是根据学习者的特定目的和特定需求而开设的英语课程,如科技英语、法律英语、外贸英语、工程英语、计算机英语等。它是基础阶段英语教学的延伸, 是一门语言应用与专业知识紧密结合的课程,既不指单纯地用英语授课,也不意味着单纯地传授专业知识, 而是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实践训练让学生能够在实际的专业领域中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个人英语能力的要求已不再是听、说、读、写等几项基本技能的简单运用,需要越来越多的跨学科的复合型人才,在此背景下基于学科知识为基础的外语教学呼声越来越高。
  二 、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2004 年初 ,为了适应我国高等教育新的发展形势,满足新时期国家和社會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这个新的课程要求在大学英语课程目标和性质、课程设置、教学评估以及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对如何培养和提高学生语言的实际应用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求基础英语课程与专业英语课程等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有机结合形成一个完整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以确保不同层次的学生在英语应用能力方面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高;要求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个性化,使学生的语言学习有发展的空间, 保证学生在整个大学期间的英语语言水平稳步提高,以满足他们各自不同的专业发展需要。①这为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都提供了理论依据,进一步明确了公共外语教学的发展目标和方向。
  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就是要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英语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逐步熟悉专业词汇及术语的英语表达,了解专业英语的句法和文体特点直到最后能够完全理解专业英语原著并且在实践中能够灵活的运用英语去交际,把语言知识储备转化为语言运用。许多高校已经开始尝试进行这种基于学科的英语教学探索,但由于教学模式单一,多为专业知识的写作和翻译训练;缺乏统一的高质量的教材,师资力量薄弱、管理混乱等,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深入势在必行,需要统一教学理念并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
  三 、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
  现行外语教学体制下的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理念已经为大家所熟知,分层次教学是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从学生不同程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学生各方面的具体差异,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地授课,对学生进行分级考试,分级评估以达到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目的。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学生几乎汉藏各半,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之间英语成绩有很大差别,学生水平参差不齐。由于藏族学生受当地教学条件的制约,其英语水平明显低于汉族学生,因为汉族学生受英语教育时间远远多于藏族学生,即使汉族学生之间英语程度也各不相同。如果盲目的搞“一刀切”,教学中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教师难以把握教学内容和选择合适的教材,不能兼顾所有学生,势必会打消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二者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及其可行性
  结合以上论述,本文提出在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对快班的学生可以尝试开设专业英语一个学期,进行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方向。大部分快班学生经过1个半学年的学习后,已经基本达到了基础阶段的要求目标,同时进行学科专业知识为基础的英语教学,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互动性。一些学生在通过四六级考试后,就放弃了英语学习,造成了很大的资源浪费。而进一步开设专业英语的课程,把英语教学和实践练习结合起来,学生的语言应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会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高,在专业知识领域用英语进行交流沟通成为可能,也会促进其专业学习,学生将来就业时会更容易被用人单位所招聘。因此把基于学科专业知识的外语教学和分层次英语教学结合起来是十分有必要的,可以进一步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关键是要确保专业英语课程设置后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让学生切实具备和掌握实践运用能力,满足社会对各种人才的需求。
  五、结论
  随着社会的经济发展和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深化,基于学科的大学英语教学即把大学英语和学生专业知识相结合的外语教学理念逐渐得到学术界的肯定,成为大学英语改革的方向,国内高校和专家学者也都在不断的探索。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对不同程度的学生分开授课,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重视英语学习,这在我院已经得到了很好的证实。本文认为可以把两种理念结合起来,实施大学英语分层次教学的同时,对快班的学生进行以学科知识为基础的英语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当然这种新理念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加以不断尝试和探讨。
  注释:
  ①教育部.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 Z].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参考文献:
  [1]蔡基刚. ESP 与我国大学英语教学发展方向[J].外语界,2004年
  [2]刘润清. 21世纪的英语教学——记英国的一项调查[J]. 外语教学与研究, 1996, (2): 1-8。
  [3]杨 楠. 大学公共英语专业化教学模式构思[J]. 考试周刊, 2008年25期。
  (作者单位:重庆三峡学院外国语学院 404100)
其他文献
承载着加快建设教育强省和人力资源强省崇高使命的湖北省教育工作会议胜利召开,这是省委、省政府在新世纪召开的第教育工作会议,是全省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的一次重要行
老湾金矿床金的成矿作用主要发生在中-低温(T=150~3000℃、中-低盐度(Ws=2.37%~9.23%)、浅成(P=23~45MPa)、弱酸性、弱碱性(pH=6.1~7.7)和还原环境下(Eh=-0.72~-0.64)。金在成矿流
初中地理新课程体现着初中地理学科教学的新理念,凸显着素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我们地理教师不仅要改变角色、更新观念,更要在教学中转换教学方式。而实施情感教学,有利
目前,来华留学生教育呈现出稳步增长的趋势。中国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海外孔子学院的布局逐渐完成,各大高校纷纷重视留学生教育等种种利好因素促成了来华留学生教育的迅速发展。目前以高校的二级学院作为留学生教育的主体,这些学院往往名作“国际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等,专门以来华留学生汉语言教育为主,根据自身师资能力具有不同学科和不同层次的学位授予权限。  目前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华就业,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大
郑燕祥对教育效能的分析指出了学校效能的多元性和复杂性,但对学校效能差异性的认识不全面.学校效能改进模型是对郑燕祥教育效能观的补充,指出学校效能的静态差异及学校效能
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影响下,无论是教师的教学方式还是学生的学习行为,都在悄无声息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各种新型教学模式不断涌现,现代教育教学手段层出不穷,一时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良好势态,英语课堂着实生动了,多彩了,丰富了,被人们披上了华丽的靓装,也正因为课堂表面上呈现出太多太多的色彩,迷惑了我们的双眼,定势了我们的思维,左右了我们的判断,使得许多老师仅仅关注于课堂的形式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中学生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加活跃,教师面临的教育内容也愈发丰富起来,因此再一味照搬过去简单的模式来教育学生是无法获得成功的。要想跳出单一的道德说教、出大力无功返的困顿局面,教师必须静心倾听,走近学生的心灵深处,与学生深层次的沟通、交流。  【关键词】班主任;沟通;反思  引言  工作中,大家普遍都觉得现在的孩子太有个性、太有想法了。每每听到那些话语时,我深有同感,
【摘 要】生物学科是初中阶段一门必修课程,掌握一定生物知识,形成一定的生物素养是每个中学生必备的素质。然而在如今的生物课堂上,很多教师往往更加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生物素养的培育,忽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挖掘。  【关键词】生物课堂;主观能动性;综合素质  教学活动与其它活动一个最为重要的区别就是,教学活动的对象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每个学生身上都存在着一定的主观能动性,并且这种主观能动性能否得
襄城区是襄阳市的政治、文化中心,自古便有崇文兴教的传统,有着典型城乡二元结构的地域特征.当下的襄城教育已进入特色发展和提档升级并存的历史转折点,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的
摘要:众所周知,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的内容又包括了育德,育心。心理健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要素,也是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基础和保障,近几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迅速发展,作为教育改革主体的教师,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他(她)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如何呢?通过课题组的抽样调查,得出了一些观点和指导建议。  关键词:教师;调查;学生心理健康  一、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通过对泾川县内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