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写作是学生面临的一个难点,小学语文教学如何让学生在写作是觉得有话可说,有什么可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笔者认为引导学生作文和生活结合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则是提高小学作文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作文 生活 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我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学生一写起作文觉得没话可说,没有什么可写,没有作文灵感,那么作文灵感从何而来?学生们没有材料可写主要是他们没有观察和积累,没有情感的积蓄,实践证明儿童对邻近或是现实的经历是感兴趣的,思维也是兴奋的,表现欲望也是强烈的。因此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开展作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锁定观察重点
“留心各样的事物,多看看,看到一点就写” 。看,不仅是看清事物的外形,而且要看出事物的“神韵”。观察到事物的细微之处,看出事物中别人不曾发现的秘密,特别是细节。仅以人物为例,不仅要观察人物的外貌,还要观察人物的个性特征。同是慈祥的母亲,有外向型的,有内向型;有含蓄型的,有爽快型的,不同性格的人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只有经常进行有重点对象的观察,并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才有可能积累起鲜明的写作素材,否则,杂乱无章、毫无鲜明印象的观察无济于作文的。对于这一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观察描写就是很好的的范例。在这段描写中,很显然,朱自清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观察重点的。他始终把目光关注在“背影”上,无论对穿着还是动作都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一观察是这篇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点,如果没有作者这种潜意识的观察选择,我们也就难以体味到那样浓郁深沉的父子之情了。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要从众多的人、物、景中择出重点来。
二、增强视觉、听觉等感受能力
增强视觉、听觉的感受能力,就是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的移动、返回,根据眼前的注意点又随脚步在变。东南西北,高低上下等的观察。同一景点上也有平视,仰视的问题,就是动态的东西,观察时,也可做静态的描写。如:观察“猫的动作”,一个事例,时而趴着不动,时而动如脱兔。作文时,运用这两种观察方法去观察出猫的动作。在读《日出》一文时,学习借鉴作者描绘日出之前、日出之后的几种景象变化。阅读教学时,将学生带出教室,一边看日出一边讲解课文,不断和学生探讨和交流日出的景象,让学生领悟课文,之后再指导学生到室外观看日出,适时讲解引导,随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产生灵感,以“夕阳”、“美丽的一瞬”为题,让学生写作文。
在观察中,不仅要让学生观察现有的一切,还要做出各种假设,让学生设想过去和未来。观察还要注意运用对比手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认识事物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在观察形状,颜色、状态等方面相近的物体。观察中还要注意多种感官的参与,眼、耳、口、鼻协同活动,看、听、说、想紧密结合。富有创意的观察能使学生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感受,全面认识事物的客观属性,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三、从游戏中找寻素材
学生的天性就是玩,如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游戏中,定会事半功倍。譬如学校组织拔河比赛。赛前进行精心组织策划,鼓动学生使劲加油,助威呐喊,使学生兴趣高涨,劲头十足,取得胜利后学生手舞足蹈,欣喜如狂。回到班级,让学生将各自拔河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各自挑出一段最有趣的念给同学们听,学习和掌握他人记录生活“乐趣”的文字技巧,使学生的作文里洋溢出真情实感,充满着快乐,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四、适时激发,引导学生找寻下笔的素材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单靠观察感受是不行的,还要记录下来。作文就是这样,真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碰撞”。有了切身的生活经验,把握住生活中感人的素材,记录下来便是很好的习作。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真实或是虚拟的场景、氛围、活动中,使外部的环境与学生内心的情感建立密切的联系,强调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语言的描述,情感的传送,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谈话,聊天、问题、提示等策略与学生展开对话,学生的对话参与为教师提供了可测的心态,再以学情而导思、导情、导行。从而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气氛,为后面的活动体验奠定了基础。
五、为学生选好感性的命题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命题,是作文命题恰当科学的关键。好的作文命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激情和兴趣。在具体的命题操作中应注意迎合学生的心理,是他们对命题产生兴趣,命题一旦符合学生心理,就必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甚至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作火花。为配合训练挖掘思想的深度,可以有意出一些强迫思考的题目让学生历练一番。
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极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有所启示,生活应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大课堂,那么生活也应该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走进生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及大自然,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学生就会写出了一篇篇丰富多彩的文章,作文写作水平就能迈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
【关键词】 作文 生活 兴趣
小学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个难点,如何做好小学语文教学,我谈一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
作文与生活息息相关,许多学生一写起作文觉得没话可说,没有什么可写,没有作文灵感,那么作文灵感从何而来?学生们没有材料可写主要是他们没有观察和积累,没有情感的积蓄,实践证明儿童对邻近或是现实的经历是感兴趣的,思维也是兴奋的,表现欲望也是强烈的。因此要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开展作文教学。
一、引导学生锁定观察重点
“留心各样的事物,多看看,看到一点就写” 。看,不仅是看清事物的外形,而且要看出事物的“神韵”。观察到事物的细微之处,看出事物中别人不曾发现的秘密,特别是细节。仅以人物为例,不仅要观察人物的外貌,还要观察人物的个性特征。同是慈祥的母亲,有外向型的,有内向型;有含蓄型的,有爽快型的,不同性格的人行为表现是不一样的。因为只有经常进行有重点对象的观察,并使之形成习惯,成为一种潜意识的行为,才有可能积累起鲜明的写作素材,否则,杂乱无章、毫无鲜明印象的观察无济于作文的。对于这一点,朱自清先生的《背影》中对父亲买橘子的观察描写就是很好的的范例。在这段描写中,很显然,朱自清是把“父亲的背影”作为观察重点的。他始终把目光关注在“背影”上,无论对穿着还是动作都进行细致的观察。这一观察是这篇作品取得成功的重要支撑点,如果没有作者这种潜意识的观察选择,我们也就难以体味到那样浓郁深沉的父子之情了。所以,我们应当引导学生有意识地观察生活,要从众多的人、物、景中择出重点来。
二、增强视觉、听觉等感受能力
增强视觉、听觉的感受能力,就是随着观察者的脚步的移动、返回,根据眼前的注意点又随脚步在变。东南西北,高低上下等的观察。同一景点上也有平视,仰视的问题,就是动态的东西,观察时,也可做静态的描写。如:观察“猫的动作”,一个事例,时而趴着不动,时而动如脱兔。作文时,运用这两种观察方法去观察出猫的动作。在读《日出》一文时,学习借鉴作者描绘日出之前、日出之后的几种景象变化。阅读教学时,将学生带出教室,一边看日出一边讲解课文,不断和学生探讨和交流日出的景象,让学生领悟课文,之后再指导学生到室外观看日出,适时讲解引导,随后让学生各抒己见,产生灵感,以“夕阳”、“美丽的一瞬”为题,让学生写作文。
在观察中,不仅要让学生观察现有的一切,还要做出各种假设,让学生设想过去和未来。观察还要注意运用对比手法,抓住事物的主要特点,认识事物之间的异同,特别是在观察形状,颜色、状态等方面相近的物体。观察中还要注意多种感官的参与,眼、耳、口、鼻协同活动,看、听、说、想紧密结合。富有创意的观察能使学生对同一事物形成不同的感受,全面认识事物的客观属性,写出与众不同的文章。
三、从游戏中找寻素材
学生的天性就是玩,如把作文教学渗透到游戏中,定会事半功倍。譬如学校组织拔河比赛。赛前进行精心组织策划,鼓动学生使劲加油,助威呐喊,使学生兴趣高涨,劲头十足,取得胜利后学生手舞足蹈,欣喜如狂。回到班级,让学生将各自拔河的一个个精彩的瞬间及时用文字记录下来,然后各自挑出一段最有趣的念给同学们听,学习和掌握他人记录生活“乐趣”的文字技巧,使学生的作文里洋溢出真情实感,充满着快乐,促使他们对写作产生兴趣。
四、适时激发,引导学生找寻下笔的素材
常言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单靠观察感受是不行的,还要记录下来。作文就是这样,真实感受到生活中的“碰撞”。有了切身的生活经验,把握住生活中感人的素材,记录下来便是很好的习作。根据教学的需要,把学生带入真实或是虚拟的场景、氛围、活动中,使外部的环境与学生内心的情感建立密切的联系,强调通过观察、感知、体验唤起学生的思维、想象。在这样的情境中,教师语言的描述,情感的传送,起到主导的作用。教师可以利用谈话,聊天、问题、提示等策略与学生展开对话,学生的对话参与为教师提供了可测的心态,再以学情而导思、导情、导行。从而抓住学生的内心,激发学生的兴趣,渲染气氛,为后面的活动体验奠定了基础。
五、为学生选好感性的命题
针对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生的心理特点来命题,是作文命题恰当科学的关键。好的作文命题可以激活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作文的激情和兴趣。在具体的命题操作中应注意迎合学生的心理,是他们对命题产生兴趣,命题一旦符合学生心理,就必能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写作兴趣,甚至爆发出意想不到的创作火花。为配合训练挖掘思想的深度,可以有意出一些强迫思考的题目让学生历练一番。
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极力倡导“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的教育思想,对于我们的作文教学应该有所启示,生活应该是我们学校教育的大课堂,那么生活也应该是我们作文教学的源泉,作文教学应该走进生活,把学生的视野引向学校、家庭、社会及大自然,让他们去发现、去感悟、去体验,学生就会写出了一篇篇丰富多彩的文章,作文写作水平就能迈上一个台阶。
参考文献:《小学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