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就业乃民生之本,直接关乎国家稳定和经济发展。农民工作为国家建设的主力军,其就业质量的提高对实现我国全面小康和国家的繁荣富强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目前在河北省小微企业工作的农民工为调查对象,对农民工的就业质量进行实地调查,对河北省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找出其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新时期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目标及“体面就业”的实现。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
“更高质量就业”是在国际劳动提出“体面劳动”的前提下针对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提出的,是对国际“体面劳动”的深入和发展,指的是人们通过工作获得报酬的同时,更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享受,工作地更加体面。具体表现为:稳定的就业、有足够的收入、足够的工作岗位、较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的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充分的社会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得到保护、建立三方机制并充分发挥作用等。
一、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5份,回收率85%,共收集访谈记录65条,调查对象为在河北省小微企业工作的农民工,主要涉及行业为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发现,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收入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称,2014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分行业看,2014年人均月收入,制造业2832元,建筑业3292元,批发和零售业2554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301元,住宿和餐饮业25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532元。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工资较高,大工日工资可以达到260元左右,而小工日工资则为140元左右。
2.劳动强度现状
2014年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3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40.8%,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85.4%。此外,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6%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以内,71%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23%的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表明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工人为了多挣些钱,工作时间一般很长。
3.劳动关系现状
2014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8%。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13.7%;签订一年以下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1%;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23.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为58.6%。此外,就拖欠工资情况看,2014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0.8%,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2014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511元。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被拖欠10613元;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被拖欠8148元。由此可见,农民工的劳动关系仍令人担忧。
4.社会保障权益现状
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外出农民工在工伤、医疗、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和生育方面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农民工。另外,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较多,约占60%,而参加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相对较少,其中参与生育保险的最少,仅为5%左右。并且据调查知,大部分农民工仅参与一项或两项社会保险,其可以享受的福利又几乎没有,因此目前农民工可享受到的福利和保障尚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
二、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面临的问题
1.企业用工不规范,农民工工作时间长
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采取了很多规范劳动关系和加大社会保障落实等方面的举措,但仍有相当多地用工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单位甚至诱骗农民工签订单方面劳动合同,还有的单位无视法律订立过长的试用期且规定试用期内不为劳动者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此外,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外出农民工从业时间明显超过了国家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在调查中,据农民工反映,他们工作很少有节假日,甚至从未听说过带薪年休假等,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从《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知,外出农民工很多都存在劳动时间过长的情况。
2.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差
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知,当前农民工参保率依然较低。此外,企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普遍较差。有些用工单位强迫农民工写申请,自愿申请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还有些单位选择性地为农民工缴纳一两种社会保险费;另外,还有些单位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只为其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有的单位甚至任何性质的保险都不为农民工参加。
3.农民工工资收入低,满意度低
调查发现,农民工就业平均收入水平偏低且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明显。2014年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仅为2864元,而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同期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4694.9元,高出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水平1830.9元。农民工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不高,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工的调查,分别有39.8%和3%的人对目前的工资状况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接近一半的农民工都迫切希望提高目前的收入水平。分析原因发现导致农民工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很多人只好选择在建筑领域等重体力、技术含量低、危险的行业工作。这一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环境条件差,导致很多人长期从事该职业而留下一身病。 三、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落实善待员工措施
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其用工行为极大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使其将善待员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实现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来留住员工,同时注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成本增加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以使其生活不致恶化。其次,要严格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对其劳动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社会保险等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最后,相关部门要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对一线操作的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相结合制度,督促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农民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
2.采取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通过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同时,对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农民工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得情况。
另一方面,注重完善农民工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职能作用,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同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在农民工当中的覆盖面。依法将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且完善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状况,使灵活就业农民工也可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整合各项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优化经办业务流程,增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服务能力。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工资水平低是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缺乏专门的就业技能。因此,强化职业培训是实现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措施。首先,通过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进而扩大培训效果。其次,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最后,河北省政府应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统筹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做好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维权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工资收入,进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SH066);2015年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0511);2015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课题编号:JRSHZ-2015-01001)。
参考文献:
[1] 于艳芳,宫真真,陈鑫.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中国劳动,2015(06).
[2] 陈静.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 王金水.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路径选择[J].鄂州大学学报,2014(04).
[4] 吴可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J].唯实,2014(01).
[5] 刘社建.深化改革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
关键词:河北省;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
“更高质量就业”是在国际劳动提出“体面劳动”的前提下针对中国的国情和现状提出的,是对国际“体面劳动”的深入和发展,指的是人们通过工作获得报酬的同时,更能够在工作过程中获得享受,工作地更加体面。具体表现为:稳定的就业、有足够的收入、足够的工作岗位、较高的劳动合同签订率、较高的参保率和保障水平、充分的社会保护、农民工的权利得到保护、建立三方机制并充分发挥作用等。
一、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
本次调查采用发放问卷与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255份,回收率85%,共收集访谈记录65条,调查对象为在河北省小微企业工作的农民工,主要涉及行业为建筑业和加工制造业。结合国家统计局相关数据和调查结果发现,河北省农民工就业质量现状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1.收入现状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4年全国农民工检测调查报告》称,2014年农民工人均月收入2864元。分行业看,2014年人均月收入,制造业2832元,建筑业3292元,批发和零售业2554元,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3301元,住宿和餐饮业2566元,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2532元。在实地调查中,我们发现从事建筑业的农民工工资较高,大工日工资可以达到260元左右,而小工日工资则为140元左右。
2.劳动强度现状
2014年外出农民工年从业时间平均为10个月,月从业时间平均为25.3天,日从业时间平均为8.8个小时。日从业时间超过8小时的农民工占40.8%,周从业时间超过44小时的农民工占85.4%。此外,据调查结果显示,只有不到6%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8—10小时以内,71%的人平均每天工作时间为10—12小时,23%的劳动者平均每天工作时间在12小时以上。这表明企业为了提高经济效益,工人为了多挣些钱,工作时间一般很长。
3.劳动关系现状
2014年与雇主或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8%。其中,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13.7%;签订一年以下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3.1%;签订一年及以上劳动合同的农民工比重为23.1%;没有签订劳动合同的比重为58.6%。此外,就拖欠工资情况看,2014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所占比重为0.8%,工资拖欠额上升较多。2014年,被拖欠工资的农民工人均被拖欠工资为9511元。其中,被拖欠工资的外出农民工人均被拖欠10613元;被拖欠工资的本地农民工人均被拖欠8148元。由此可见,农民工的劳动关系仍令人担忧。
4.社会保障权益现状
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4年农民工“五险一金”的参保率分别为:工伤保险26.2%、医疗保险17.6%、养老保险16.7%、失业保险10.5%、生育保险7.8%、住房公积金5.5%。外出农民工在工伤、医疗、住房公积金方面的参保率高于本地农民工,在养老、失业和生育方面的参保率低于本地农民工。另外,据调查结果显示: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较多,约占60%,而参加其他社会保险险种的相对较少,其中参与生育保险的最少,仅为5%左右。并且据调查知,大部分农民工仅参与一项或两项社会保险,其可以享受的福利又几乎没有,因此目前农民工可享受到的福利和保障尚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
二、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面临的问题
1.企业用工不规范,农民工工作时间长
近年来虽然政府相继采取了很多规范劳动关系和加大社会保障落实等方面的举措,但仍有相当多地用工单位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不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有的单位甚至诱骗农民工签订单方面劳动合同,还有的单位无视法律订立过长的试用期且规定试用期内不为劳动者缴纳任何社会保险费。此外,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显示,2014年外出农民工从业时间明显超过了国家关于工作时间的规定。在调查中,据农民工反映,他们工作很少有节假日,甚至从未听说过带薪年休假等,加班加点已成家常便饭。从《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中知,外出农民工很多都存在劳动时间过长的情况。
2.社会保险参与率低,社会保障政策落实差
据《2014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数据知,当前农民工参保率依然较低。此外,企业落实社会保障政策普遍较差。有些用工单位强迫农民工写申请,自愿申请不缴纳社会保险费;还有些单位选择性地为农民工缴纳一两种社会保险费;另外,还有些单位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险费,只为其购买团体意外伤害险;有的单位甚至任何性质的保险都不为农民工参加。
3.农民工工资收入低,满意度低
调查发现,农民工就业平均收入水平偏低且城乡劳动力收入差距明显。2014年我国农民工的月平均收入仅为2864元,而据《2014年中国统计年鉴》统计,同期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月平均工资为4694.9元,高出农民工的平均收入水平1830.9元。农民工对收入水平的满意度不高,通过对河北省农民工的调查,分别有39.8%和3%的人对目前的工资状况感到“不太满意”和“很不满意”。接近一半的农民工都迫切希望提高目前的收入水平。分析原因发现导致农民工收入水平低的主要原因是自身人力资本水平低,缺乏专业技能。很多人只好选择在建筑领域等重体力、技术含量低、危险的行业工作。这一行业工作时间长、劳动强度大且环境条件差,导致很多人长期从事该职业而留下一身病。 三、推进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的对策建议
1.进一步规范企业用工行为,落实善待员工措施
企业作为用工主体,其用工行为极大影响着农民工的就业质量与权益。因此,相关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强规范企业的用工行为,使其将善待员工的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从而提高员工在企业工作的积极性和稳定性,实现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首先,企业应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合理的薪酬制度来留住员工,同时注意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成本增加适当提高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以使其生活不致恶化。其次,要严格按照《劳动法》的相关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合法的劳动合同,对其劳动时间、工资待遇、劳动强度、社会保险等要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履行。最后,相关部门要强化高危行业和中小企业对一线操作的农民工进行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教育培训,严格执行特殊工种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培训与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审核相结合制度,督促企业对接触职业病危害的农民工开展职业健康检查并建立监护档案。
2.采取积极就业政策,完善农民工社会保障制度
一方面,政府应采取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广开农民工就业门路。通过大力扶持中小企业和第三产业发展,提高其吸纳农民工就业的能力。同时,对生产经营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要引导其与农民工开展集体协商,采取灵活用工、弹性工时、组织培训等办法,尽量不裁员或少裁员,稳定现有就业岗位,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防止出现大规模集中裁员得情况。
另一方面,注重完善农民工的相关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建立健全农民工公共服务体系,充分发挥人社部门在公共就业服务中的职能作用,为农民工和用人单位提供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同时,不断扩大社会保险在农民工当中的覆盖面。依法将与用人单位建立稳定劳动关系的农民工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并且完善灵活就业农民工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的状况,使灵活就业农民工也可以参加当地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不断完善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政策。整合各项社会保险经办管理资源,优化经办业务流程,增强对农民工的社会保险服务能力。
3.加强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工资收入
通过调查发现,大多数农民工工资水平低是由于没有经过任何培训,缺乏专门的就业技能。因此,强化职业培训是实现农民工更高质量就业的重要措施。首先,通过加大对农民工培训的投入,改进培训方式,进而扩大培训效果。其次,围绕市场需求开展定向培训,提高农民工择业竞争能力;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企业技术改造新开工项目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农民工就业的适应能力;围绕回乡创业组织开展创业培训。最后,河北省政府应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大力开展职业培训,努力构建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网络。统筹推进就业技能培训、岗位技能培训等,做好对农民工的专业技能和维权意识等方面的培训,以增强农民工的就业能力,提高其工资收入,进而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作者单位: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基金项目:2015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批准号:HB15SH066);2015年保定市社科规划课题(课题编号:20150511);2015年河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科研合作课题(课题编号:JRSHZ-2015-01001)。
参考文献:
[1] 于艳芳,宫真真,陈鑫.农民工就业质量调查研究——以保定市为例[J].中国劳动,2015(06).
[2] 陈静.体面劳动视角下城镇非正规就业群体的劳动权益保障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4.
[3] 王金水.农民工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路径选择[J].鄂州大学学报,2014(04).
[4] 吴可立.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提高劳动者的幸福感[J].唯实,2014(01).
[5] 刘社建.深化改革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探讨[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