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四大国粹中“中医药”是最切近生活,也是最实用的,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保驾护航。古语云“良药苦口利于身”,传统中药给人的印象是苦涩、难以下咽;并且“是药三分毒,需中病即止”。却有这么一位半瓶子先生把中药做成了随时随地可以吃的可口零食。
刘敬军,自号半瓶子先生,就学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于某三甲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辞职跟随古中医派名家孔乐凯先生做道地药材产地调研工作。于08年开始研究道地药材无硫加工和规范化生产工艺,熟悉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各个环节,自09年到13年每年有八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中药材产地,足迹遍布全国三十多个道地药材产地。参与《中国附子》一书的编写工作。
后又拜师济南市药检所中藥鉴定名宿宋希贵先生,跟随宋先生学习传统中药鉴定。13年底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即食滋补药食之路,创立济南无恙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敬军,听说你是中医医师,为什么后来选择了在中药方面发展?
半瓶子:我喜欢挑战性的工作,那时候大学刚毕业,虽然热爱中医,但并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我的恩师孔乐凯先生告诉我市面上的中药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掺杂使假、熏硫磺等问题很严重,导致大夫都不敢用药,一个病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都不知道是自己看错了,还是药材有问题,就如士兵没了子弹没法战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道地药材的原产地抓起,孔师问我能不能担负起这份工作。08年除了出口药材商,国内研究无硫药材的人很少,我觉得挺好玩,还可以全国四处走走,就写了份辞职信,开始了我的药材之旅。
记者:我看过你的照片素材,去过很多地方,甚至说为了药材走遍全国都不为过了。去过这么多药材产地,你对中药材有什么感触?
半瓶子:不敢不敢,还有很多药材产地没去过。我是半道出家来研究中药材,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基础薄弱,只有靠多走访药材产地,多看书来弥补。个人精力有限,认识也很局限,了解的中药材品种只是我去产地调研过的。
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同中医一样,中药材知识也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中药也是这样需要“眼看、手摸、口尝、鼻嗅,甚至火烧、水煅”你才能知道真假。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你要见到真东西。中药材的产区遍布五湖四海,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在中药材方面仍旧很落后,大部分都是山区的农民在做。如果不到田间地头,很难见到真东西。
当你进入这个中药的世界,特别是道地药材的世界,亲临那个环境,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你会发现每一味道地药材都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珍宝,“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再往深层次深究你更会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当接触的越深,发现不知道的越多,越会知道自己不过半瓶子醋的水平。在浩如烟海的中药知识面前,我们知道的还太少。再此我要感谢我的恩师孔乐凯先生的信任,让一个没有经验的我去了这么多药材产地。感恩宋希贵先生,自从拜入宋师门下之后,师父把自己几十年积攒的传统中药鉴定经验无私的传授给了我们师兄弟,谆谆教导我们传承中医药文化。
记者:这个工作辛不辛苦?
半瓶子:在甘肃礼县大山里的小镇上,十二月份只能住十五块钱一夜的小旅馆,加一个取暖的小太阳三十元,半夜寒风吹得门吱嘎响,保温杯里的热水第二天都会变成冰坨子。在都江堰山里遇到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是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记者:最早接触的是你的九制黄精,朋友说这个中药可以长期当零嘴吃,给家人吃可以调节血糖,并且吃了可以美容养颜、轻身不老。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黄精是什么,你能给我们解释下吗?
半瓶子: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样,现在央视健康节目的很多专家都提到过黄精,老百姓的认知度还是蛮高的。
其实刚开始做九制黄精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老百姓对黄精的认知度,远远不如社会上热炒的“秘鲁小萝卜”——玛卡。
黄精是百合科植物的地下根茎,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珍贵药材,有着它悠久的服食文化和历史。
黄精被称为道家仙药,道家认为黄精吸收了自然界灵气,乃天地造化而成。据张华《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告诉黄帝,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是有关服饵黄精的早期记载。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仙药》中亦讲过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隋代有羊公服黄精法,自此到唐、宋两朝,服食黄精的事例就比较多起来了。
黄精在佛教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古很多高僧大德闭关禅修时都喜以黄精为食辅助修炼。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其专为黄精作《天台山》诗云:“一入双溪不计春,炼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蒸气味珍。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古今诗词中,文人雅士对黄精益寿之功亦颇多赞誉。杜甫、韦应物、韩维等都是服食黄精的高手。
唐代诗人韦应物专有《饵黄精》一诗传世: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记者:为什么无论道家、佛家、医家,还是文人雅士都对服食黄精如此热衷,并且乐此不疲?
半瓶子:如果没有效果,仅仅是心理麻醉会让这么多古今聪明人不住的追捧吗?
服食黄精虽然不能使人真的成仙,但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升可降;健脾益气,滋肾填精,润肺养阴,乌发养颜,并且无大补造成的温燥上火等副作用,是卫计委公布的最早的一批药食同源品种,进入药食同源目录就说明它可以作为食品来食用,基本没有毒副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黄精中含有: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甙等有效成分。黄精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免疫激活,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衰老,还能够美容乌发;甚至有抗肿瘤的作用。
我仔细想过黄精这么好却被人遗忘的原因,不止黄精,很多传统的中医药滋补品现在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医传统的滋补养生讲究中正平和,以缓补为主。诚如前文提到的葛仙翁论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拿黄精来说,糖尿病人、更年期的女性或者熬夜多的朋友,这些人处于明显的阴虚状态下,吃一两个月可能身体会出现明显的改观。但像咱们这种常人,吃个一年半年也不会有特别的感觉,只能觉得是吃零嘴。当咱们吃三年两年甚至更久时它的好处就会显现出来。润物细无声,看似无用实则慢慢填补我们的精髓。
当下社会处在一个浮躁的状态,这种传统滋补的好东西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我常遇到的顾客提问就是:这个有什么功效?我说黄精能够滋肾填精,接着就会问:补肾壮阳吗?我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市面上宣传伟哥、玛卡这些东西,在中医理论里就是竭泽而渔,就像汽车已经没油了,还在不停的轰油门。而传统滋补则讲究保养发动机,加机油和汽油。另外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吃多久见效?我告诉他们服用三年五年见效,他们就会觉得我是骗子。
再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市面上我们常见到的黄精是生黄精和加工不規范的制黄精。古法服食、补益用的九制黄精被急功近利的人们所丢弃,黄精也变得不能直接食用了。这也是我们做中药材的人不争气的结果。
记者:我吃过你的黄精,甜甜的,糯糯的,挺好吃的!这是怎么做的?
半瓶子:你吃的这种黄精就叫九制黄精。生黄精加工成可以直接服食的制黄精需要经过九蒸九晒,这是最古老最道地的黄精的炮制工艺。前面我说的韦应物《饵黄精》诗中就提到了“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通过这首诗可以知道大诗人韦应物精通黄精服食术。
生黄精和加工不好的制黄精中富含一种叫黏液质的成分,生长年份越久,品质越好的黄精中这种成分含量也越高。直接服食生黄精,这种成分会刺激我们的咽喉,使我们口舌麻木,接触过生黄精或其汁液的皮肤会产生瘙痒的感觉,久闻其生味,会有刺目之感。
从建国后《药典》所载制黄精炮制方法皆以能入药为标准,而不是以直接服食的标准来做。现在市场所见的大部分制黄精都是以生长两三年的黄精来炮制,加工也越来越简单,直接煮半熟晒干或者蒸一遍晒干。传统工艺需要以上好的黄酒来炮制,现代人也几乎已经不用。这样做出来的制黄精易于保存,而且分量足,这样的制黄精吃起来还是很难下咽,仅仅泡酒用或炖鸡,但黄精的多糖和皂苷成分却无法很好利用。
现在药材市场中的炮制黄精甚至以一些颜料或食用的酱色来炮制黄精,起不到酒制原有的目的并且药材因为炮制不够,并不能达到补肾益血,润肺生津之功效。
为了增加制黄精的甜度而添加糖类更是小手段,古法炮制的九制黄精是糖尿病人的理想甜食。
记者:可是这种加糖的制黄精又如何让黄精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半瓶子:“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我们中药行的古训。你吃到黄精是我去贵州云贵高原产地亲自采购的野生黄精。在大山深处,那里是一片无污染区,原料要求个大饱满,生长年限都在六年以上,秋冬季采挖。蒸制前逐个用高压水枪清洗了两三次。加绍兴黄酒九蒸九晒,经三十多道工艺,历时四十余天加工而成。其黏液质被破坏并去掉,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转变药性。
这样九蒸九晒的黄精色泽黑亮,微有酒气。糖性变浓烈,生黄精中的维管束已完全熟烂,口感软糯,味甘如饴,甜美宜食。
记者:原来加工九制黄精这么麻烦啊?
半瓶子:其实不算麻烦,只是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个功夫来做。你不要觉得我们搞中药的就成了土包子。传统中药加工炮制是很讲究的。我曾经见过传统的中药刀工老师傅把陈皮丝切的细到可以穿过针眼,一个小小的槟榔果能够均匀的切成108片,那种精细程度才够神奇。这样做出来精品中药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它的功效作用。
记者:太神奇了,原来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有这么多讲究。
半瓶子:“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是我们传统中药人应该秉承的宗旨。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老规矩,丢了的我们可以慢慢的重拾起来。只要是对行业发展有利的,麻烦一点不算什么。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保健品行业却乱象丛生,真真假假,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无从相信,选择困难。我们老祖先千年传承下来这些传统中药滋补药食,就像:黄精、玉竹、肉苁蓉、人参、黄芪、当归这些品种。有文化、有历史、有功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新的认可和推崇。
刘敬军,自号半瓶子先生,就学于山东中医药大学,毕业后于某三甲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后辞职跟随古中医派名家孔乐凯先生做道地药材产地调研工作。于08年开始研究道地药材无硫加工和规范化生产工艺,熟悉中药材的产地采收、加工各个环节,自09年到13年每年有八个多月的时间深入中药材产地,足迹遍布全国三十多个道地药材产地。参与《中国附子》一书的编写工作。
后又拜师济南市药检所中藥鉴定名宿宋希贵先生,跟随宋先生学习传统中药鉴定。13年底开始自主研发生产即食滋补药食之路,创立济南无恙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记者:敬军,听说你是中医医师,为什么后来选择了在中药方面发展?
半瓶子:我喜欢挑战性的工作,那时候大学刚毕业,虽然热爱中医,但并不喜欢按部就班的生活。我的恩师孔乐凯先生告诉我市面上的中药存在很大的质量问题,掺杂使假、熏硫磺等问题很严重,导致大夫都不敢用药,一个病如果治疗效果不佳,都不知道是自己看错了,还是药材有问题,就如士兵没了子弹没法战斗。要想解决这个问题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从道地药材的原产地抓起,孔师问我能不能担负起这份工作。08年除了出口药材商,国内研究无硫药材的人很少,我觉得挺好玩,还可以全国四处走走,就写了份辞职信,开始了我的药材之旅。
记者:我看过你的照片素材,去过很多地方,甚至说为了药材走遍全国都不为过了。去过这么多药材产地,你对中药材有什么感触?
半瓶子:不敢不敢,还有很多药材产地没去过。我是半道出家来研究中药材,没有经过专业学习,基础薄弱,只有靠多走访药材产地,多看书来弥补。个人精力有限,认识也很局限,了解的中药材品种只是我去产地调研过的。
古语“纸上得来终觉浅”,同中医一样,中药材知识也需要大量经验的积累。中医诊病讲究“望、闻、问、切”,中药也是这样需要“眼看、手摸、口尝、鼻嗅,甚至火烧、水煅”你才能知道真假。要做到这些的前提是你要见到真东西。中药材的产区遍布五湖四海,虽然现在网络发达,但在中药材方面仍旧很落后,大部分都是山区的农民在做。如果不到田间地头,很难见到真东西。
当你进入这个中药的世界,特别是道地药材的世界,亲临那个环境,感受当地的风土人情,你会发现每一味道地药材都是老天赐给我们的珍宝,“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再往深层次深究你更会折服于大自然的神功造化。当接触的越深,发现不知道的越多,越会知道自己不过半瓶子醋的水平。在浩如烟海的中药知识面前,我们知道的还太少。再此我要感谢我的恩师孔乐凯先生的信任,让一个没有经验的我去了这么多药材产地。感恩宋希贵先生,自从拜入宋师门下之后,师父把自己几十年积攒的传统中药鉴定经验无私的传授给了我们师兄弟,谆谆教导我们传承中医药文化。
记者:这个工作辛不辛苦?
半瓶子:在甘肃礼县大山里的小镇上,十二月份只能住十五块钱一夜的小旅馆,加一个取暖的小太阳三十元,半夜寒风吹得门吱嘎响,保温杯里的热水第二天都会变成冰坨子。在都江堰山里遇到过泥石流和山体滑坡。其实这都不算什么,只要是自己喜欢去做的事情,其他一切都不重要。
记者:最早接触的是你的九制黄精,朋友说这个中药可以长期当零嘴吃,给家人吃可以调节血糖,并且吃了可以美容养颜、轻身不老。可是很多人都不知道黄精是什么,你能给我们解释下吗?
半瓶子:其实也没有你说的那样,现在央视健康节目的很多专家都提到过黄精,老百姓的认知度还是蛮高的。
其实刚开始做九制黄精的时候我也遇到过这种情况,老百姓对黄精的认知度,远远不如社会上热炒的“秘鲁小萝卜”——玛卡。
黄精是百合科植物的地下根茎,自古以来一直被视为滋补肝肾、延年益寿的珍贵药材,有着它悠久的服食文化和历史。
黄精被称为道家仙药,道家认为黄精吸收了自然界灵气,乃天地造化而成。据张华《博物记》中说:“昔黄帝问天姥曰:天地所生,有食之令人不死者乎?天姥告诉黄帝,太阳之草名黄精,食之可以长生”。这是有关服饵黄精的早期记载。东晋道士兼医药家葛洪,在他的《抱朴子·仙药》中亦讲过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隋代有羊公服黄精法,自此到唐、宋两朝,服食黄精的事例就比较多起来了。
黄精在佛教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自古很多高僧大德闭关禅修时都喜以黄精为食辅助修炼。
唐代天台山国清寺隐僧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佛教史上著名的诗僧,相传是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的化身。其专为黄精作《天台山》诗云:“一入双溪不计春,炼暴黄精几许斤。炉灶石锅频煮沸,土甑久蒸气味珍。谁来幽谷餐仙食,独向云泉更勿人,延龄寿尽招手石,此栖终不出山门。”
古今诗词中,文人雅士对黄精益寿之功亦颇多赞誉。杜甫、韦应物、韩维等都是服食黄精的高手。
唐代诗人韦应物专有《饵黄精》一诗传世:
灵药出西山,服食采其根。
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
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
斋居感众灵,药术启妙门。
自怀物外心,岂与俗士论。
终期脱印绶,永与天壤存。
记者:为什么无论道家、佛家、医家,还是文人雅士都对服食黄精如此热衷,并且乐此不疲?
半瓶子:如果没有效果,仅仅是心理麻醉会让这么多古今聪明人不住的追捧吗?
服食黄精虽然不能使人真的成仙,但黄精味甘性平,归脾、肺、肾经;可升可降;健脾益气,滋肾填精,润肺养阴,乌发养颜,并且无大补造成的温燥上火等副作用,是卫计委公布的最早的一批药食同源品种,进入药食同源目录就说明它可以作为食品来食用,基本没有毒副作用。 现代药理研究也发现黄精中含有:黄精多糖、黄精低聚糖、天门冬氨酸、毛地黄甙等有效成分。黄精具有很好的降血糖作用;并且能够促进免疫激活,增强免疫功能;抗疲劳、抗衰老,还能够美容乌发;甚至有抗肿瘤的作用。
我仔细想过黄精这么好却被人遗忘的原因,不止黄精,很多传统的中医药滋补品现在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中医传统的滋补养生讲究中正平和,以缓补为主。诚如前文提到的葛仙翁论黄精“服之十年乃可大得其益”。
拿黄精来说,糖尿病人、更年期的女性或者熬夜多的朋友,这些人处于明显的阴虚状态下,吃一两个月可能身体会出现明显的改观。但像咱们这种常人,吃个一年半年也不会有特别的感觉,只能觉得是吃零嘴。当咱们吃三年两年甚至更久时它的好处就会显现出来。润物细无声,看似无用实则慢慢填补我们的精髓。
当下社会处在一个浮躁的状态,这种传统滋补的好东西似乎有些不合时宜。我常遇到的顾客提问就是:这个有什么功效?我说黄精能够滋肾填精,接着就会问:补肾壮阳吗?我有时候真不知道怎么回答。现在市面上宣传伟哥、玛卡这些东西,在中医理论里就是竭泽而渔,就像汽车已经没油了,还在不停的轰油门。而传统滋补则讲究保养发动机,加机油和汽油。另外一个经常被问到的问题就是:吃多久见效?我告诉他们服用三年五年见效,他们就会觉得我是骗子。
再一个原因就是现在市面上我们常见到的黄精是生黄精和加工不規范的制黄精。古法服食、补益用的九制黄精被急功近利的人们所丢弃,黄精也变得不能直接食用了。这也是我们做中药材的人不争气的结果。
记者:我吃过你的黄精,甜甜的,糯糯的,挺好吃的!这是怎么做的?
半瓶子:你吃的这种黄精就叫九制黄精。生黄精加工成可以直接服食的制黄精需要经过九蒸九晒,这是最古老最道地的黄精的炮制工艺。前面我说的韦应物《饵黄精》诗中就提到了“九蒸换凡骨,经著上世言。候火起中夜,馨香满南轩。”通过这首诗可以知道大诗人韦应物精通黄精服食术。
生黄精和加工不好的制黄精中富含一种叫黏液质的成分,生长年份越久,品质越好的黄精中这种成分含量也越高。直接服食生黄精,这种成分会刺激我们的咽喉,使我们口舌麻木,接触过生黄精或其汁液的皮肤会产生瘙痒的感觉,久闻其生味,会有刺目之感。
从建国后《药典》所载制黄精炮制方法皆以能入药为标准,而不是以直接服食的标准来做。现在市场所见的大部分制黄精都是以生长两三年的黄精来炮制,加工也越来越简单,直接煮半熟晒干或者蒸一遍晒干。传统工艺需要以上好的黄酒来炮制,现代人也几乎已经不用。这样做出来的制黄精易于保存,而且分量足,这样的制黄精吃起来还是很难下咽,仅仅泡酒用或炖鸡,但黄精的多糖和皂苷成分却无法很好利用。
现在药材市场中的炮制黄精甚至以一些颜料或食用的酱色来炮制黄精,起不到酒制原有的目的并且药材因为炮制不够,并不能达到补肾益血,润肺生津之功效。
为了增加制黄精的甜度而添加糖类更是小手段,古法炮制的九制黄精是糖尿病人的理想甜食。
记者:可是这种加糖的制黄精又如何让黄精起到调节血糖的作用。
半瓶子:“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这是我们中药行的古训。你吃到黄精是我去贵州云贵高原产地亲自采购的野生黄精。在大山深处,那里是一片无污染区,原料要求个大饱满,生长年限都在六年以上,秋冬季采挖。蒸制前逐个用高压水枪清洗了两三次。加绍兴黄酒九蒸九晒,经三十多道工艺,历时四十余天加工而成。其黏液质被破坏并去掉,消除其刺激性及副作用,转变药性。
这样九蒸九晒的黄精色泽黑亮,微有酒气。糖性变浓烈,生黄精中的维管束已完全熟烂,口感软糯,味甘如饴,甜美宜食。
记者:原来加工九制黄精这么麻烦啊?
半瓶子:其实不算麻烦,只是现在很少有人愿意花这个功夫来做。你不要觉得我们搞中药的就成了土包子。传统中药加工炮制是很讲究的。我曾经见过传统的中药刀工老师傅把陈皮丝切的细到可以穿过针眼,一个小小的槟榔果能够均匀的切成108片,那种精细程度才够神奇。这样做出来精品中药能够更有效的发挥它的功效作用。
记者:太神奇了,原来传统的中药加工炮制有这么多讲究。
半瓶子:“修和无人见,存心有天知”这是我们传统中药人应该秉承的宗旨。各行各业都有它的老规矩,丢了的我们可以慢慢的重拾起来。只要是对行业发展有利的,麻烦一点不算什么。
现在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保健品行业却乱象丛生,真真假假,各种产品层出不穷,老百姓无从相信,选择困难。我们老祖先千年传承下来这些传统中药滋补药食,就像:黄精、玉竹、肉苁蓉、人参、黄芪、当归这些品种。有文化、有历史、有功效,相信不久的将来会得到社会大众的新的认可和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