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章着重论述了在中学化学课堂以真实情境为平台、以合作学习为载体、以问题讨论为核心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17-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把这一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加以实践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以真实情境为平台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真实、具体的情境是渗透、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化学史、生产、生活、科研实例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科学家爱国、敬业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案例】人教版化学选修5“蛋白质和核酸”,教师可创设情境: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人和动物体内有一种由胰脏内细胞分泌出的激素叫胰岛素,它具有降低血糖和调节体内糖类代谢的功能。从1958年开始,在生物化学家王应睐的组织下,协同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分三步、历时七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王应睐因此被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誉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同学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王应睐心怀祖国生化事业、淡泊名利、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以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中学生对这些价值取向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构建、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可紧紧围绕“平等、公正”等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合作学习是指让学习者以小组的方式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一起构建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小组讨论、记录、展示、评价四个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就隐含了对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的培养。比如在展示过程中,传统的做法是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在小组展示中,这样的机会不能仅仅是给予他们,更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展示的学生,这就是一个平等、公正的原则。又比如在评价环节,传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位,这种方式明显过于单一,而且不公正客观,更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长此以往,对整个教育不利。合作学习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个体的成绩和表现,又要注重小组的整体过程,包括小组的参与度、配合度、小組综合成绩等。
三、以问题讨论为核心培养学生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真实问题的讨论,让学生逐步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社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由此确定现在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有关“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中引入以下问题:(1)酸雨有哪些类型?(2)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3)SO2是如何产生的?(4)硫酸型酸雨有哪些危害?我国的酸雨状况是怎样的?(5)如何防治硫酸型酸雨?(6)硝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7)氮的氧化物是怎样产生的?(8)硝酸型酸雨是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不仅让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更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鲍正荣.化学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胡久华?侯肖等.“酸雨”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京),2015(7):39-45.
关键词核心价值观;化学课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20)10-0017-01
党的十八大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如何把这一讲话精神融入课堂,是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并加以实践的一个问题。笔者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与实践。
一、以真实情境为平台培养学生爱国、敬业的价值准则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是基于个人对自己祖国依赖关系的深厚情感,也是调节个人与祖国关系的行为准则。敬业是对公民职业行为准则的价值评价,要求公民忠于职守,克己奉公,服务人民,服务社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职业精神。真实、具体的情境是渗透、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平台。在中学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依据化学史、生产、生活、科研实例设计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体验中感受科学家爱国、敬业的精神,为学生的成长打下坚实的思想基础。
【案例】人教版化学选修5“蛋白质和核酸”,教师可创设情境:
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人和动物体内有一种由胰脏内细胞分泌出的激素叫胰岛素,它具有降低血糖和调节体内糖类代谢的功能。从1958年开始,在生物化学家王应睐的组织下,协同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化学系三个单位,分三步、历时七年人工合成结晶牛胰岛素。
第一步,先把天然胰岛素拆成两条链,再把它们重新合成为胰岛素,并于1959年突破了这一难题,重新合成的胰岛素是同原来活力相同、形状一样的结晶。第二步,在合成了胰岛素的两条链后,用人工合成的B链同天然的A链相连接。这种牛胰岛素的半合成在1964年获得成功。第三步,把经过考验的半合成的A链与B链相结合。在1965年9月17日完成了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经过严格鉴定,它的结构、生物活力、物理化学性质、结晶形状都和天然的牛胰岛素完全一样。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工合成的蛋白质,为人类认识生命、揭开生命奥秘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
王应睐因此被著名英国学者李约瑟(Joseph Needham,1900-1995)誉为“中国生物化学的奠基人之一”。
同学们可以从这个情境中感受到王应睐心怀祖国生化事业、淡泊名利、为祖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而努力奋斗的精神。
二、以合作学习为载体培养学生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是对美好社会的生动表述,也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中学生对这些价值取向的形成是一个自我构建、不断提升的过程,教师可紧紧围绕“平等、公正”等关键环节,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合作学习是指让学习者以小组的方式为达成共同的目标而一起构建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它由小组讨论、记录、展示、评价四个环节构成,在这些环节中,就隐含了对自由、平等、公正的价值取向的培养。比如在展示过程中,传统的做法是让成绩优秀的学生回答问题,而在小组展示中,这样的机会不能仅仅是给予他们,更应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来确定展示的学生,这就是一个平等、公正的原则。又比如在评价环节,传统的评价主要是根据学生的成绩进行排位,这种方式明显过于单一,而且不公正客观,更不利于全体学生的发展,长此以往,对整个教育不利。合作学习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个体的成绩和表现,又要注重小组的整体过程,包括小组的参与度、配合度、小組综合成绩等。
三、以问题讨论为核心培养学生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目标。在化学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真实问题的讨论,让学生逐步对“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未来社会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并由此确定现在努力的方向,同时也认识到在未来社会中自己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例如,在人教版必修1有关“硫和氮的氧化物”的教学中引入以下问题:(1)酸雨有哪些类型?(2)硫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3)SO2是如何产生的?(4)硫酸型酸雨有哪些危害?我国的酸雨状况是怎样的?(5)如何防治硫酸型酸雨?(6)硝酸型酸雨是如何形成的?(7)氮的氧化物是怎样产生的?(8)硝酸型酸雨是有哪些危害?如何防治?
通过以上问题的讨论,不仅让同学们了解环境污染的严重性,更应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把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作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
参考文献:
[1]周青.化学学习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2]鲍正荣.化学新课程教学技能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3.
[3]胡久华?侯肖等.“酸雨”项目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京),2015(7):3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