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研究

来源 :中国健康月刊·理论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an1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通过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时机和技巧进行综述。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比较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住院的建立人工气道的40例患者,其采用不同的护理方法进行人工气道内吸痰与出现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对于痰量少的病人,吸痰时先吸口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气管内分泌物,与先吸口鼻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相比,前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小于后者;对于痰量较多的病人,则应先吸口鼻再吸气道内分泌物。结论: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尽量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关键词】 人工气道;吸痰;护理
   人工气道是将导管经鼻、口腔或气管切开处插入气管所建立的气体通道,可改善通气功能,纠正患者缺氧状态。但人工气道建立的同时易造成气道阻塞和呼吸道感染。本文通过从人工气道的湿化方法、湿化液选择、吸痰导管插入深度、吸痰时机和技巧进行综述,提出有效护理方式。
  1 研究对象
   病房患者40人,其中男病人28人,女病人12人。
  2 研究方法
  2.1 常规吸痰 每2h翻身拍背后吸痰1次,如痰液较多时,可随时吸痰,但仍要适度,因为频繁吸痰对患者造成不良刺激,导致气道黏膜损伤,加重低氧血症和急性心力衰竭。
  2.2 适时吸痰 (1)咳嗽或有憋气,出现呼吸窘迫时;(2)床旁听到气道内痰鸣音;(3)呼吸机气道压力升高或高压报警时;(4)血氧分压或血氧饱和度突然降低时;(5)频繁呛咳;(6)神志清醒患者主动要求时。出现以上任何一种情况时均需立即吸痰。按需适时吸痰,其效果等同或优于定时吸痰。吸痰时机应根据病情灵活掌握,吸痰前依据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判断是否有痰液潴留,根据胸片、听诊、触诊判断痰液潴留部位。吸痰前严格评估,尽量缩短吸痰时问并做好各种准备,吸痰后及时听诊两肺呼吸音,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避免吸痰引起的各种并发症。
  2.3 开放式吸痰 开放式吸痰是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吸痰方法。对于深部痰痂或与气道壁附着牢固的痰痂以及有明显肺部感染病灶、肺不张患者,采用纤维支气管镜开放式吸痰,可有效清除较多粘稠的分泌物,明显提高动脉血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但开放式气管内吸痰每次吸痰过程中都需将人工气道与呼吸机分离,造成呼吸机治疗中断,使得肺容量大幅度下降,动脉血氧饱和度降低,反射性心率增快、血压升高、导致心律失常的发生。
  2.4 密闭式吸痰 整个操作均在密闭的空间进行,可避免吸痰时刺激患者引起呛咳时飞沫外溅,造成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吸痰时不中止呼吸机送气,气道内压力不受影响,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血液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安全性更优。特别是对ARDS患者行密闭式吸痰可持续通气,减少因开放式吸痰所丢失的PEEP,避免或减少肺泡萎缩,更加有利于肺容量和氧合的维持。但在临使用中发现,密闭式吸痰清除痰液效果劣于开放式吸痰而且使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口,应用密闭式系统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仍需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引,另外,由于目前使用的密闭式吸痰系统,价格较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用尚不广泛。对于重症抢救,ARDS患者以及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更为适合和有效。
  3 研究结果
   人工气道内吸痰护理方式 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应先吸引气管内再吸口鼻腔内痰液。先抽吸气管内分泌物,后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常会引起呛咳,口鼻腔分泌物呛入气道,需再次吸痰,反复吸痰加重黏膜损伤。主张吸痰时应先吸口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气管内分泌物,这样能使吸痰彻底。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仅适合气道内痰液不多而口鼻腔痰液较多者。边吸引边转动吸痰管向气管插管内送,达到所需深度后,迅速撤出,与先将吸痰管送入气管插管内达一定深度后再吸引相比较,前者一次性吸清率达80%,后者达50%。临床常根据具体情况而定,若痰液较多时可先抽吸气管内套管口及周围痰液,在一定程度上迅速缓解呼吸道堵塞,在吸痰时空气仍可进入肺内,避免常规吸痰时患者持续处于缺氧状态,同时先抽吸气道内口的。
  4 讨论
  4.1 人工气道内吸痰的临床护理进展 开放式吸痰是将吸痰管直接插入气道或、鼻腔内进行吸引,清除分泌物比较彻底,操作方便简单,对行机械通气或非机械通气的患者均可使用。开放式吸痰整个操作均在密闭的空间进行,可避免吸痰时刺激患者引起呛咳时飞沫外溅,造成交叉感染和环境污染,提高医疗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吸痰时不中止呼吸机送气,气道内压力不受影响,患者血氧饱和度和血液动力学保持相对稳定,安全性更优。特别是对ARDS患者行密闭式吸痰可持续通气,减少因开放式吸痰所丢失的PEEP,避免或减少肺泡萎缩,更加有利于肺容量和氧合的维持。但在临使用中发现,密闭式吸痰清除痰液效果劣于开放式吸痰而且使气管内出血的发生率明显增高口,应用密闭式系统时,清理口鼻腔分泌物仍需要使用一次性吸痰管进行开放式吸引,另外,由于目前使用的密闭式吸痰系统,价格较高,加重患者经济负担,临床应用尚不广泛。对于重症抢救,ARDS患者以及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传染病患者更为适合和有效。
  4.2 气道内吸痰的管理
  4.2.1 吸痰管的选择 选择质地光滑、富有弹性的硅胶吸痰管或防静电吸痰管,长度超过插管的4~5cm。粗细宜适中,其外径小于插管内径的1/2。
  4.2.2 吸引负压 吸痰时应掌握适宜的压力,负压过小痰液难以吸净,负压过大造成黏膜损伤。成人负压一般在10.64~15.96kpa,婴儿吸引负压控制在7.98~10.64kpa,痰液稀薄时可用低负压吸引。
  4.2.3 吸痰时导管插入深度 对于COPD呼吸衰竭的患者,行机械通气早期,通过深部吸痰,边旋转边移动吸痰管,间歇放气吸引可以减少吸痰频次,缓解气道阻力,有效改善缺氧时间。临床上使用的吸引管没有刻度,护士可以通过掌握所用的吸引管的长度,并在插入时通过判断剩余部分的长度来推算插入的深度,以便于准确操作。
  4.2.4 吸痰的顺序 应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吸痰时应先吸引气管内再吸口鼻腔内痰液。先抽吸气管内分泌物,后抽吸口鼻腔分泌物常会引起呛咳,口鼻腔分泌物呛入气道,需再次吸痰,反复吸痰加重黏膜损伤。主张吸痰时应先吸口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气管内分泌物,这样能使吸痰彻底。但这种方法不利于及时清除气道内分泌物,仅适合气道内痰液不多而口鼻腔痰液较多者。边旋转边提吸,有粘液或分泌物处稍作停留,有利于彻底吸净痰液。
  4.2.5 气囊上分泌物的吸引 人工气道的建立破坏了呼吸道正常的解剖及功能。声门与气囊之间常形成一死腔,有较多的分泌物积聚。放气囊前应充分吸引气管内、口鼻腔内分泌物,在患者开始吸气时,用力挤压简易呼吸器,使肺充分膨胀的同时放气囊,气囊上分泌物流向气道内的同时,患者呼气,借助胸廓的弹性回缩,产生较大且快的呼气流速,将流下的分泌物冲到气囊上,此时充气囊,防止气囊上分泌物流入气道,再经口鼻腔吸出,采用新型带气囊上吸引的气管插管,则可以直接吸引气囊上分泌物,有效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4.2.6 人工气道吸痰的感染管理 人工气道的建立使气管直接向外界开放,失去了正常情况下呼吸道对病原体的过滤和非特异性免疫保护作用,加之吸痰等气道管理操作污染,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因此,在护理工作中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降低医源性气道感染的机会:(1)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空气紫外线消毒每天2次,严格控制探视人员。(2)接触患者和操作前后均应严格洗手。(3)吸痰時严格无菌操作,吸痰用物应一次性使用。(4)吸痰时先吸气道内再吸口鼻腔内分泌物,吸痰用水应口、鼻腔分开使用,每天更换,避免交叉感染。
  5 推论及建议
  5.1 推论 对于痰量少的病人,吸痰时先吸口鼻腔分泌物,更换吸痰管后再吸气管内分泌物,与先吸口鼻分泌物,再吸气管内分泌物相比,前者发生肺部感染的机会小于后者;对于痰量较多的病人,则应先吸口鼻再吸气道内分泌物。
   吸痰时应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不同的病人采用不同的护理方式,尽量减少肺部感染的机会。
  5.2 不足和建议 (1)运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收集资料,使得本研究结果的代表性降低。建议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资料收集,以增加研究的说服力。(2)建议以后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收集资料。同时增加其他的生理指标来检测。
  参考文献
  [1]付爱霞.规范化吸痰对人工气道患者肺部感染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6.12(9A):1698.
  [2]黄秋葵,周旋.不同吸引负压对小二吸痰效果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7,20(9):1078—1079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从卫生护理的概述出发,分析了卫生护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加强卫生护理管理工作的策略方法。   【关键词】 卫生护理;护理人员;医疗护理  1 前言   卫生服务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目标的基础环节。大力发展卫生服务,对于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优化临床护理服务结构,方便群众就医,减轻费用负担,建立和谐医患关系,具有重要意
期刊
老年人癫痫是指60岁以后发病的癫痫,其发病率较高,且其病因、临床表现有其特异性,不同于其他年龄组。老年人癫痫多为继发性,病因中以脑血管疾病最常见,如高血压动脉硬化性脑血栓形成、脑出血、蛛网膜下隙出血、脑栓塞等,其次为脑肿瘤、脑萎缩、颅内感染、脑外伤、代谢性疾病等。因老年人的记忆力和认知功能减退,自诉能力差,所以老年人癫痫的表现多不典型。2010年4月至2011年8月我们成功地对l例老年癫痫合并尿潴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对腰椎穿刺术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选取我院自2009年4月~2010年5月腰椎穿刺术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6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疼痛感及恐惧感。结果:干预组与常规组疼痛程度、恐惧程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常规组患者给予穿刺前准备工作及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组患者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药物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影响。方法:选择66例住院治疗的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药物治疗的同时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效果及并发症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血的例数、止血后再出血复发率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
期刊
【摘要】 目的:观察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随机设计,选择原发性高血压320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60例,对照组单独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采用缬沙坦联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结果:治療8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总有效率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治疗方法 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服
期刊
【摘要】 随着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公民法律意识的提高,对医疗服务提出来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工作稍有失误,就会引起医療纠纷。《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特别强调预防为主,故本文提出对策:提高自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强化法律意识,加强法律知识学习;提高综合素质,熟练掌握专业技术;改善服务态度,提高护理质量;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维护病有的就医权利;规范书写护理记录。   【关键词】 防范;护
期刊
【摘要】 本文简要分析了儿科护理工作中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并提出了相关的安全管理措施。指出加强护理工作中的安全管理措施,是避免儿科医疗风险事件和提高护理质量的关键。   【关键词】 儿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安全管理   护理安全是每一个护理工作者都非常看重的问题,尤其儿科这样的科室,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的安全意识尤为必要。儿科患儿年龄小,顽皮好动,易发生各种意外,加上小儿脏腑娇弱,起病急,发展快,变化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乳晕小切口乳腺纤维腺瘤切除术的护理及其预防并发症的措施。方法:对26例乳腺纤维腺瘤行乳晕小切口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原因、预防及其护理方法总结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伤口不全裂开1例,伤口感染1例,经及时对症处理后均予以纠正。结论:仔细分析并发症的原因,积极做好预防护理及针对性处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 乳腺纤维腺瘤;乳晕小切;并发症;护理   乳腺纤维腺瘤是发生于乳
期刊
【关键词】 颅内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护理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狭窄是缺血性脑卒中主要的发病原因,治疗方法有:药物治療、颈内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和血管内支架成型术(CAS)三种方法。CAS是经股动脉穿刺置管,选择性全脑血管造影,确定血管狭窄部位、长度及程度,释放支架。一方面使狭窄的血管扩张恢复正常血流量;另一方面支架将斑块固定防止脱落,减少脑梗死的再发病率[1]。因其微创、痛苦小,术后恢复快
期刊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阑尾炎围手术期的影响。方法:选取阑尾炎手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33例行护理干预,观察两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对阑尾炎的围术期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手术成功率。   【关键词】 护理干预;阑尾炎手术;效果    Nursing inter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