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来源 :未来英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ciae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基础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可见培养良好的语文习惯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那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语文教师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本文从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感受。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良好的学习习惯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浓厚兴趣是实施教学的前提。在学生一旦对语文产生了学习的兴趣动力后,教师还必须注意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因为只有这样,学生语文能力才能得以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观察,我发现我班学生的聪明、好动、好说、书写不整洁。针对以上问题我认真制定一些有效的方法,使孩子们在短时间内改变很大,成绩也提高了许多。下面我主要从上课和书写这两大块来谈自己的做法。
  一、上课方面
  1、开学第一周我没有急着讲授新课,而是组织学生认真地复习拼音。要求学生会读、会写,为学生经后的自学生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星期中我会要求学生背诵、默写、出示卡片认读等形式来帮助学生记忆拼音,并灵活运用到学习中来提高学生的拼音认读能力。
  2、课前我要求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先在文中标出二类生字的拼音,使学生认识全文的字、词,了解文中的大意,然后标出疑问处,圈出文中的一类生字,并将生字表中的一类生字写好拼音,组好词,标出音序和偏旁,写上形近字等并让小列长检查。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3、在学生朗读方面我一向严格要求,讲授新课时先听老师范读,让学生体会文中人物内心情感的变化。同时也可以让朗读水平较好的小老师带读、跟老师读等,这样有利于让学生养成正确、有感情地朗读的好习惯。通过一段时间的练习,我班的朗读水平提高了很多。
  4、学生说说自己在文中遇到的疑问,让学生们自己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这样充分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讨论问题时,我做到了少插嘴或不插嘴,给学生充分思考、讨论的时间,等学生讨论出结果时我再进行小结,这样学生有成就感,才会更喜欢学习语文。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老师的话语精练,不费话。
  5、在板书时,我把黑板交给学生,让学生找出本文的关键词、句进行板书,这样更能让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记忆。同时也按新课标的要求做到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要求。
  6、培养学生勤查工具书的习惯。工具书是不说话的老师,能帮助学生扫除学习中的障碍,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经常带好《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一类常用的工具书,如果遇到生疏疑难的字词,教师不要马上说出答案,要让学生自己动手查工具书,以逐步形成习惯。
  二、书写方面
  要想把字写好,就得全神贯注,凝神静气,仔细观察字的结构,揣摩笔画的呼应、避让、穿插,并要脑眼手互应,准确控制运笔的轻重疾徐。这样久而久之,就能潜移默化地改变一个人的心理素质,养成沉着、镇静的习惯。
  1、在刚接到这个班时,我发现有部分学生书写很规范、工整,但也有一大部分学生的书写很糟糕。针对这种情况,我在讲解每一课的一类生字时,都先是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发现各字的摆放位置,再画好田字格并认真讲解每个字的摆放要求和范写。同时也引导写字好的学生去指导差的学生,手把手去教他们,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班目前的书写水平明显好转,大家都有了信心,练习的兴致也很高了。
  2、平时读课外书时,让学生拿一支笔,摆开一个本子,让学生边读边动笔。动笔,可以用标注、用线段或者符号把他特别感兴趣的词句标注出来。开始时可以先摘抄,不要大段大段摘抄,而是要有选择,选择学生特别感兴趣的片断。之后,可以是批注,在自己的课外书的空白处,简单批一个词,如“精彩”、“太妙了”、“不对”之类,以后可以批注完整的一句话,再往后可以用几句话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意思。外出时,及时把所见所闻和感想记录下来,哪怕非常粗略非常简单,都要记录,坚持数日就养成习惯了。要养成写日记、记随笔的习惯。开头时可以非常简单,之后可以逐渐复杂,写成片断,甚至写成完整文章。关键是培养习惯。日记、随笔,仍然是以片断为主。
  总之,要引导学生养成留心观察的好习惯,同时老师也要及时对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写作的兴趣。常言道:行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现在有些学生往往因为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影响了成绩的提高,因此我们应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从而挖掘出学生的智力潜能,激活学生学习内驱力,提高学生学习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本文根据体育发展的社会心理基础,指出未来体育发展的特点是:①国际间竞争更加激烈;②体育的社会功能增强;③体育向身心和谐方向发展:④新型运动项目的出现;⑤体育的形式多样化;⑥主动模仿、主动学习成为未来体育学习的重要方式;⑦关于未来学校体育教育的建议。因此,未来学校体育的整体战赂思想是:以身心和谐为前提,终生体育为方向快乐体育为主体,进行健康教育,从而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关键词:心理因素
期刊
摘要:学生的未来就是民族的希望,学生教育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学生学习的目的就是创新,从而为社会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注入新的活力。要培养出创新型学生就要从小抓起,而小学数学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还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他们的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培养;创新思维;创新能力
期刊
摘要: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丰富学生的知识。营造民主平等的宽松氛围,鼓励学生质疑问难,精心创设问题情境,多方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  关键词:问题意识;小学语文;教学  教育心理学认为:问题是思维的起点,又是思维的动力。从认识论的角度来看,教学过程正是师生双方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而培养学
期刊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陶渊明辞别官场的决心与回归田园的生活内容;体会陶渊明返璞归真的人生旨趣与争取内心自由与平静的人生境界。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创设情境,了解田园生活场景;搜集资料,分析理解,评价古人的归隐情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理解陶渊明与官场决裂,保持自由心性的人生追求;探讨古人归隐的人生选择对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启示。  【教学重点】  1、根据语句,合理
期刊
郑振铎笔下的三只猫,唯有第三只不讨人喜欢,还曾遭人遗弃,甚而至于被恶棍相加含冤受屈了却凄苦的一生。为什么会过着凄苦的一生?有人说,是因为长得不好看。理由是:第三只猫刚刚被捡来时“毛色是花白的,但并不好看”,后来的一天,它“钻到火炉底下去,毛被烧脱好几块,更觉得难看了”。文中确实有所提及,真能得出这个结论?非也。第一只猫,刚来时“花白的毛”,“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确实长得乖。正因为长得乖,所
期刊
众所周知,作业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对巩固知识、培养能力、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有重要意义。要想实现小学语文作业设置的“减负增效”,应从明确作业目的,从既实用又有趣味、形式多样化、实践性和自主性作业等几个方面着手,让学生感到作业是自己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理解知识、运用知识的最好的体现。  一、层次性作业,让学生个个成为实践的成功者  学生的知识基础,能力大小各不相同,个性千差万别,有差异的学生做
期刊
摘要:多媒体教学目前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接受,本文就当前小学语文的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在看到多媒体教学优势的同时,我们也应当注意到多媒体教学不足的地方。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做到扬长避短,在教学中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为提高小学语文的课堂教学效率提供充分的条件。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社会已逐步进入了信息时代。多媒体教学作为现代化教育的一个标志
期刊
摘要:小学生刚刚接触英语,它不同于语文数学,首先要让学生有对英语有兴趣。那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运用游戏教学法,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够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本文阐述并提出了正确运用游戏教学法的方法,以及游戏教学法对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作用。  关键词:游戏;小学英语;以趣激情;寓教于乐  新课标规定,基础教育阶段英语课程的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
期刊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精心设计“导入”新课,可以创设出出热烈而有趣味性的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提升无意记忆,产生积极的学习心态,从而更容易接受课堂教学知识,发掘出学生自主学习潜力。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温故导入法  温故导入属于历史课传统教学中最常用的导人法。它是根据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找准新旧知识的联结点,以旧引新或温故而知新
期刊
数学新课标提出:“数学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为了让学生学到数学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应用,让学生创造性地运用数学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数学语言诠释复杂多变的生活现象,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可见,培养和发展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是使数学富有生命力,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所在的关键,是数学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下面我结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能力,谈几点粗浅体会供同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