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孙尚清同志主编的《论经济结构对策》一书,是目前国内以专著形式完成的关于经济发展战略的系统研究成果之一。
这本书是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主编写的“代序言”,是全书的基调。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制定经济结构对策的总的原则。这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战略目标的选择及有关的指标体系,战略目标同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证了决定战略目标和经济结构的因素,以及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三原则:目的原则、效益原则和平衡原则。第三部分分别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教育科学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积累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国际交换结构、所有制结构诸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具体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之精华,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和新的政策建议。例如,关于制定科学的速度分布对策的三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关于建立中国式集约经营的农业结构,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关于开发新型材料,关于建筑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就业趋势和规模的预测,关于全国性公司与规模经济效益的关系,关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正确对待消费领域的三个差别,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途径等等,都体现了理论性、现实性和政策建议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紧密环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最根本任务。全书抓住我国经济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着眼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构和体制,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四化和生产力发展出发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对策建议。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面向未来。由马洪和孙尚清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的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着重于总结建国三十年经济结构各方面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它的续篇,《对策》一书重点则是把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预测同论证经济结构对策联系起来。预测是按十二大确定的两个阶段(即到一九九○年和到本世纪末)进行的。
该书的第四个特点,是把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较好地结合起来了。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局限于研究生产关系,加上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得关于经济问题,包括对一些急待解决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空泛的议论。而《对策》一书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不是离开资料和具体数据的分析立论。例如,在就业结构一章中,作者通过对一九八二——二○○○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和各部门职工自然减员情况的预测,提出了对到本世纪末就业人数时间分布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一九八二——二○○○年就业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
这本书是个较大的工程,牵涉问题复杂,难度大,需要多学科学者们的通力合作。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的这样一本专著,难免个别的章节有研究不足、资料欠缺、说服力不强等不足之处,但该书的问世表明作者们的工作是有效率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人们希望,这个科研群体能够得到发展,并在今后拿出具有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论经济结构对策》,孙尚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五月第一版,1,85元)
这本书是从经济结构角度来研究经济发展战略的,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即主编写的“代序言”,是全书的基调。第二部分,着重分析战略目标并提出了制定经济结构对策的总的原则。这一部分从理论上探讨了战略目标的选择及有关的指标体系,战略目标同经济结构的内在联系,进而论证了决定战略目标和经济结构的因素,以及经济结构合理化的三原则:目的原则、效益原则和平衡原则。第三部分分别从产业结构、技术结构、教育科学结构、就业结构、企业规模与企业组织结构、地区结构、积累和消费结构、投资结构、国际交换结构、所有制结构诸方面进行了较详细、具体的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作者们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同时吸收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之精华,提出了很多值得重视的理论观点和新的政策建议。例如,关于制定科学的速度分布对策的三条原则及其相互关系,关于建立中国式集约经营的农业结构,关于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食品工业,关于开发新型材料,关于建筑业作为一个产业的地位和作用,关于就业趋势和规模的预测,关于全国性公司与规模经济效益的关系,关于发挥中心城市的作用,关于正确对待消费领域的三个差别,关于发展对外贸易的途径等等,都体现了理论性、现实性和政策建议性相统一的鲜明特点。
该书的另一个特点是,紧密环绕现代化建设这个中心,突出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个最根本任务。全书抓住我国经济生活中最迫切的问题,着眼有利于生产力发展,改革阻碍生产力发展的结构和体制,从是否有利于促进四化和生产力发展出发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各种对策建议。
该书的第三个特点是面向未来。由马洪和孙尚清主编的《中国经济结构的研究》(人民出版社,一九八一年出版),着重于总结建国三十年经济结构各方面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作为它的续篇,《对策》一书重点则是把对今后经济发展的预测同论证经济结构对策联系起来。预测是按十二大确定的两个阶段(即到一九九○年和到本世纪末)进行的。
该书的第四个特点,是把质的分析和量的分析较好地结合起来了。多年来,我们的经济学一直局限于研究生产关系,加上理论脱离实际的倾向,使得关于经济问题,包括对一些急待解决的经济问题的研究,往往陷入空泛的议论。而《对策》一书虽具有很强的理论性,但不是离开资料和具体数据的分析立论。例如,在就业结构一章中,作者通过对一九八二——二○○○年进入劳动年龄人口和各部门职工自然减员情况的预测,提出了对到本世纪末就业人数时间分布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测算了一九八二——二○○○年就业规模及其结构的变化趋势。
这本书是个较大的工程,牵涉问题复杂,难度大,需要多学科学者们的通力合作。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完成的这样一本专著,难免个别的章节有研究不足、资料欠缺、说服力不强等不足之处,但该书的问世表明作者们的工作是有效率的,也是难能可贵的。人们希望,这个科研群体能够得到发展,并在今后拿出具有更高质量的科研成果。
(《论经济结构对策》,孙尚清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一九八四年五月第一版,1,85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