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况周颐提倡"重拙大"的论词主旨,出于矫救清词纤弱空疏之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由此扩展到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述,主观上欲以"重"之转换的"沉著"之旨作为最高和普遍的评词标准.但在具体的评论中却不能贯彻到底,而是不时滑向"沉著"及"重拙大"的反面,甚至以"轻清婉约""轻清婉丽"为"正宗",实际上降低了"沉著"并"重拙大"论词主旨的普遍适用性,从而在其整个词论中保持了不同词格之间的相对平衡.对于"重拙大"和"沉著"论词主旨的坚持和这一主旨的不能贯彻,形成其词论的深层抵牾,也使其整个词论产生内在的张力,具有多维
【机 构】
:
贵州师范大学,贵州贵阳550001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况周颐提倡"重拙大"的论词主旨,出于矫救清词纤弱空疏之弊,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由此扩展到对历代词人词作的评述,主观上欲以"重"之转换的"沉著"之旨作为最高和普遍的评词标准.但在具体的评论中却不能贯彻到底,而是不时滑向"沉著"及"重拙大"的反面,甚至以"轻清婉约""轻清婉丽"为"正宗",实际上降低了"沉著"并"重拙大"论词主旨的普遍适用性,从而在其整个词论中保持了不同词格之间的相对平衡.对于"重拙大"和"沉著"论词主旨的坚持和这一主旨的不能贯彻,形成其词论的深层抵牾,也使其整个词论产生内在的张力,具有多维的阐释向度.
其他文献
马克思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是被实践证明了的科学真理,是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然而,马克思主义能够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流意识形态,从来都不是与生俱来或不证自明的,而是中国共产党在具体的历史实践中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政治智慧有意识地推动和建设的过程.澄明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历史必然性、指认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实践合理性、明确马克思主义作为主流意识形态的政治合法性,既是早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的使命,也是中国共产党建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三重逻辑.
红色文化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和人民幸福,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发展阶段的艰苦探索实践中所形成的文明成果,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实现载体.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可以依托红色文化资源建设,从新时代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推动新时代社会共识的达成、增强党的执政合法性论证、抵御各种"非意识形态化"的侵袭、演绎新时代中国文明新风尚等方面,全面增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凝聚力、解释力、战斗力和引领力.
传统村落作为特殊的活态文化遗产须强调核心社区的价值认知,依据各自历史文化背景及环境进行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活态化"保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因地理位置、历史和社会等多种原因,自然生态保存完整且有较好的文化传承环境,其"活态化"方式应有别于其他传统村落.其空间结构与当地社会的信仰观念和生产生活方式等是相对应的,侗寨的物质空间与意义空间以侗寨人日常的观念行动为媒介而产生互动关联,延续着侗寨的生命.因此,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村落可通过文化挖掘呈现村落营造的有序化历程,重新唤醒村落共同体意识,于日常生产生活中达
红色文化经典以中国共产党领导革命的历史事件为原型,经过审美诗化生成为文化现象,进而从文化现象生成为文化事典,再进一步实现文化事典的符号化,并以符号化方式更普遍地建构中国共产党形象."红色娘子军"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第二独立师第三团女子军特务连"为历史原型事件,经过多种文艺形式的审美诗化,形成了"红色娘子军审美崇拜"的文化现象,进而转化成为红色文化事典之一,其所生发的一系列人物、音乐、歌曲、物象亦成为象征中国红色革命的重要符号,深深嵌入大众的集体记忆,展示和建构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扛枪革命、为劳
宋元以来的民间神灵,大多有从人到神的叙事,地方信仰中更加突出.通过田野调查,对常熟地区以"师娘宝卷"为中心的一批底端土神进行了叙事与信仰相结合的考察,发现祂们有着自己的成神模式,其中与高端土神最大的差异在于,其成神契机更多依赖于"怪异死亡"而非"生前义行".不过,祂们依然会被努力制造义行美化神格,以向高端神灵发展,其间的运作机制及其成败得失,显示出整个土神系统的动态运行机制及其不同的阶段序列.
在人文老龄学发轫的基础上,文学老龄学将研究领域进一步集中到文学的范畴.而文学老龄学研究之于戏剧研究既是方法论又是实践应用.同时,由于戏剧本身艺术形式的媒体间质性,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学研究多为老年人物形象研究或者老年剧场表演研究.而当代美国戏剧的文学老龄伦理学研究将文学老龄学与中国学者所提出的文学伦理学批评相结合,采用跨学科方法,研究当代美国戏剧中展现的老年群体的道德问题,包括老年人作为剧中伦理场主体所体现的独特伦理价值观、老年人群体生活的伦理表达等.
新时代,我们党的领导干部实施重大变革性决策仍需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宝库中汲取智慧作为实践指南,并进行系统思考和整体筹谋.其一,要充分厘清重大变革性决策的三个主要特征,即机遇和挑战冲突、利益和风险冲突、守正和创新冲突.其二,要始终遵循六项基本原则,即政策性与人民性相统一、合法性与科学性相统一、安全性和效益性相统一、主观性与客观性相统一、可行性与实操性相统一、多元性与优选性相统一.其三,要善于实施五条基本路径,即广泛调查研究,积极吸纳民意;邀请专业人士,加强科学决策;依法程序表决,进行民主决策;建塑决策模型,开
理欲关系为中国哲学最为重要的论题之一,并形成了"理欲对立""理欲同体""理存于欲"等观点.王阳明认为,"理"为本心流行的条理,天然如此者为"天理",流行于事物者为"物理",前者为先天的道德法则,后者为后天的伦理规范."欲"为本心流行的动力,顺于本心之流行者,为"心之所欲";逆于本心之流行者,为"私欲".实言之,理、欲皆出于本心的流行,两者为同一本体之关系.天理与人欲之间的对立,并非道德法则与感性欲望的直接对立,而是"有执"与"无执"之间的对立.故而,"灭人欲"非指禁绝一切欲望,而是指破除欲望中的自私执着.
苗学尽管是近年来才提出的学科概念,但围绕着苗族文化而展开的学理思辨却古已有之,至今亦然,且其影响还将沿袭至后世.作为中华民族共同体一员的苗族,其文明的演进自然与中华民族休戚与共,从本体论展开的苗学研究,本身就是学科规范的基本要求.但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外部势力和学理思潮的干扰,其间出现曲折迷惘本属意料之中的事情,因而从本体论、客体论的交互作用去回顾苗学研究的学理历史演变脉络,其间的沿革变迁从本体论时期、西方学理干扰时期、调整过渡期,到回顾创新期依次呈现也就顺理成章了.
沿边地区的开发开放是我国新时代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新发展格局是开放的循环,重点在于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本文分析了对外开放推动沿边地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理论机制,包括"以外促内""以内促外""内外联动"等三个具体机制.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具有其特殊性,发展基础较差,对外开放的动能不足,推动高水平开放存在一些特殊的困难和障碍因素.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新发展格局下沿边地区推动高水平开放的具体路径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