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发生·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生物学课题组组长小保方晴子(Obokata Haruko),1月28日出现在日本媒体前时,穿了一套深蓝色的服装,看上去端庄大方。两天以后,刚刚年满30岁的小保方会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两篇重要文章:第505期的641-647页刊出其正式论文,同时在快讯的676-680页也有署名文章。
这则消息本来应该在论文及快讯刊出后才能正式对外发布,但对理化学研究所的人来说,小保方等人的研究成果太独特了,他们迫不及待提前将成果公布出来。
STAP细胞(stimulus-triggered acquisition of pluripotency cell/刺激惹起性多能性获得细胞),换句话说是一种“万能细胞”。30岁的小保方能发明这种细胞, 2月1日日本日发行量超过千万份的《读卖新闻》发表社论评价它,“是个颠覆生物学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发现”。
日本上下沸腾了起来。“2012年,山中伸弥获得生理学医学方面的诺贝尔奖,估计用不了太多的时间,小保方晴子也会获得该奖的。”日本媒体同行兴奋地说。
但没过多久,网上开始有人质疑小保方的学术态度,生物学方面的专家开始找出论文的硬伤。“造假”成了日本媒体对小保方报道时使用最多的语言。
“我的论文中是有些不够严密的地方,但这和造假无关。”2月14日,小保方给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打电话哭诉。从那个时候开始,不知有多少个日夜,小保方是在眼泪中度过的。她没有再出现在媒体前,身体开始变得十分的虚弱,需要对外发表的谈话等,都通过律师代理。
“1996年7月5日,英国科学家伊恩·维尔穆特博士用一个成年羊的体细胞成功地克隆出了一只小羊——多利。那时人们也说他造假,直到1998年我克隆出6只小老鼠后,科学界才正式相信多利羊是真的。”若山教授为自己的学生、研究方面的伙伴小保方辩护说。但不知道从小保方目前的状况看,让她再度重复自己的实验,作出STAP这种万能细胞要用多长时间。
小保方到底造假了没有?从理论上说,STAP细胞是存在的,但人类能否在近期制作出这种细胞来?日本学界又是如何对待这样能在世界享有声誉、同时却疑似造假事件的?
“不同凡响”的女科学家诞生记
从学术背景看,小保方晴子算不上超一流,但毕业于早稻田大学理工学部,之后进入研究生院学习,从硕士到博士一路非常顺利。期间少不了生物学的名师指点。2008年,还在上博士的小保方,只身一人来到美国哈佛大学知名教授坝甘提的研究室工作。已经在美国一家大学谋到副教授职称的小岛宏司,当时也在这里参与研究工作。
小保方的工作说起来十分简单,她需要用细管将小干细胞筛分出来。只要做这个工作就足够了,但她觉得何不给已经筛分过的小干细胞一些外部刺激,让这些体细胞回归原始状态,并从这个状态中产生出万能细胞来?
这个实验的结果,得到了一些像是STAP细胞的物质,这种细胞具有万能细胞特有的蛋白质,但从生物学的角度看,做法及结果属于背离了常识,那时还无人相信这样能够制作出STAP细胞来。
制作过程需要微操作机械手,哈佛大学里有这样的设备,但操作起来非常困难,需要用双手双脚一起进行十分精密的操作。
“2008年那会儿,在哈佛能玩转这个的只有我一人。”山梨大学教授若山照彦说。或许由于日本人独到的精细特点,当时在哈佛能熟练使用这种设备的人不是很多。后来小保方也成为其中之一。
2010年10月,小保方经过小岛副教授的介绍,拜访先期已经在理化学研究所工作的若山,希望能有份工作。
“开始时我觉得她是一个普通女大学生,可听她讲专业的时候侃侃而谈,知识储备非常雄厚,我简直难以相信她已经是博士三年级学生。”若山教授说。
进入理化学研究所后,几年时间里小保方取得了重要的成就。2014年1月在英国《科学》杂志上发的两篇文章,是这些年研究的集中体现。
1月28日的记者会,理化学研究所方面做了精心的策划准备。媒体的报道引发的热潮,还是大大超出了理化学研究所的预期。一位不同凡响的女科学家横空出世。
理科女生的科研“漏洞”
理化学研究所理事长野依良治在2001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也曾在哈佛大学做过研究工作。
1月底小保方见过记者之后,鉴于山中伸弥在2012年刚刚在相关研究领域获得诺贝尔奖,日本网络上纷纷猜测今后小保方也可能获得此奖。在日本学理科的女学生本来就不多,现在出了小保方这样的年轻、独特、引领科技新潮的研究者,“理系女”(理科女生)忽然在日本成了一个非常流行的词汇。
《读卖新闻》在随后发表了社论期待这样的成功,“应该成为女性研究者及希望成为研究者的理系女的一个激励”。报纸给予了极高的评价,“这是ES细胞(胚性干细胞)及iPS(人工多能性干细胞)之后,第三个万能细胞。”
“这次成功的后面,有(日本)政府对再生医疗研究的重点支援,小保方所属的理研发生·再生科学综合研究中心是政府提供的再生医疗的研究据点。”《读卖新闻》没有忘记盛赞日本政府的科学政策。
人们开始去读小保方写的其他论文,用众多的篇幅去描述其成长过程,过去不为人知的小保方论文,被全部晒在了网上,任何人都可以去“阅读学习”。 从2月中旬开始,人们“拜读”小保方的英文博士论文时,发现其论述研究背景的部分,有二十多页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所在网上的文章十分相似。这大概是小保方简单地将对干细胞的说明,随意地抄进了自己的论文。而审查博士论文的早稻田大学教授武冈真司没能够发觉抄袭。这属于最基本的学术不端,在博士论文中查出抄袭后,人们开始质疑小保方的学术态度。
“写论文的时候,写得比较急,把一些本该删去的资料忘记删了,结果留在了博士论文中。那一部分对我的论文并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小保方坦率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误。可是为时已晚。日本的博士论文不允许这样草率的,从写作到答辩,出这种最低级的失误,对于一个一生要做科研的人来说,是个致命伤。
一旦人们失去了对她最基本的信任,以后便一发不可收。
“理系”学科中最大的信任来自实验的可重复性。原在理化学研究所工作,后来去山梨大学当教授的若山,自从离开理化学研究所后,就再也没有制作出STAP细胞。人们需要用同一种方法制作这些细胞的时候,自然想到了小保方的实验笔记。
几年的实验,小保方能够提交出来的笔记仅有三本,而且非常的不完整。
“已经用电脑来完成记录了,我们并没有用手写的方式做记录的习惯。”小保方解释说。
“这是一个很不成熟的研究者,对待庞大的数据,在处理上过于马虎,缺少了责任感。”野依理事长事后这样评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