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艺术是一种精神性的互动,它能够跳过语言文字,达到一种形而上的心灵沟通。我们日常的表演、音乐、绘画,大多都是讲故事,其目的在于透过故事,引发观众的某种心得或情绪。在这里,所谓的“艺术”只扮演了一个附属的角色,它是为达成某种目的而使用的工具,或者说是一种“技术”而已。
二十世纪初,欧美的近代舞蹈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纯艺术性的效果:舞者不再单纯展示自己美丽的脸部或身材,借助身体的舞动来表现某个故事的发展经过,而是透过他们肢体动作的气魄、弧度、速度、姿态,形成有默契感的、节奏感的美。这种纯动作和能量的审美,超过了故事、语言甚至音乐,一改艺术以往数千年以来传播性功能的角色。
而在绘画领域,十九世纪末,巴黎左岸一群年轻、逆向的画家开始观察自己在描绘某个人物或某处风景时所用的笔触本身,这种绘画被后代称为“点主义”。所谓的“逆向”,就是试图把绘画艺术从它功能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绘画”的本体发光。
以往,绘画需要从其写实功能出发,通过描画主人公的成就或者肖像,反映主人公家庭和环境的富与美;讲述宗教或宫廷人物的故事,强调主人公的慈悲或宫廷帝王贵族的权威。这种工作类似画地图般,必须把每一个重要特征都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来;将形而下的物质世界记录于二维空间的墙壁、丝绸或纸张上,让子孙永保之。这种艺术,可以说属于“技术世界”的范畴。它的画面十分精细且逼真,令人一眼就能认出,诸如这是路易十四、这是汴梁、这是牡丹花等。特别杰出的画家甚至能把人物或地方特有的气氛表达出来,观者不但能辨別主题的身份,还会“感觉”到主题中特有的气氛与品质。在此,能表达出特殊品质和特征的,就是该画家所拥有的那种形而上的技能,这是能让我们感“动”的“技术”,是比平凡记录性的绘图模式高一层的“艺术”。这种艺术能抓住主题的形而上,我们虽然“看”不到,但能“感受”到其中传达的精神特征,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灵魂。
那些十九世纪的“点主义”画家,就试图去认识绘画本身的精神和灵魂,他们把绘画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放大,观察绘画工作过程本身(如油彩和笔触)所拥有的内在的生命潜力。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反省、革新与突破,成为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但由于当时的官方十分固执,且缺乏远见,加之二十世纪经济性的霸势造成了社会对一些艺术家的英雄崇拜以及高昂的拍卖价格,完全淹没了欧洲绘画史上刚刚拥有的巨大突破以及心态转变的经过——“点主义”终于开始脱离三四千年来模仿功能主义的奴役,逐渐迈向艺术最高、最真实的纯画境界,在半个世纪后引出了完全解放却内敛的抽象表现主义。这可能是我个人的意见,但也是我五十来年不断反省、思考审美宗旨的结果。
每种艺术都有它内在的生命力和特征。经过时代的考验,以及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和呈现,一向被用来表现外在主题的基本因素,如色彩、笔刷,画面包括墙壁、丝绸、纸张或帆布、木板等材质,都会经历演替。透过世代的互动,它们彼此达成了默契,比如陶器的陶、釉和手,都逐渐感知到自己的美,开始与器形相竞争,以彰显自己的美感;建筑的因素,如石块、砖头、木块、玻璃或不锈钢,会和建筑物的外形相竞争。艺术史学者注意到这点,就能以内在的演变,了解时代转变所呈现的历代宇宙观。如此,累积了一系列的特征演化,就能呈现出一个可见的时间概况。
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看看笔墨在书画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的毛笔,四周的毛长于中心的毛,很自然地围起来,形成一个有弹性、能伸缩、能湿刷干擦的万能笔锋。烟墨、丝绸以及纸张又是另一种奇迹——蘸了水和墨的毛笔,一旦和丝绸或纸张相接触,就能产生无穷尽的变化,甚至有了触动灵魂的美感。可是这个工具“内在潜能”的表现,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被掩盖在功能性的运用之下,所以没有机会让内在的自我来呈现其最纯洁、最真实、最美、最高的艺术层次。故而在以往书画史中所能看到的笔墨,都附属于其主题的功能作用:为了传递消息、诏令;表现人神之间的关系或信仰;促成政治、军事、经济,或者是家庭或社会性的交流。
从东汉开始,有人注意到了“书写之美”,他们从竹简、木简里发现了笔墨内在的生命力和品质,注意到笔画内有运笔者的“气”在流动,它们所呈现的感触,与竹简、木简上的内容无关。这个形而上的气、气氛,抑或说是灵性的感触,来自书写者运笔时,手腕、肩膀、脊椎、大脑反映出的当时灵魂的状态。由此,笔墨的独自存在和审美观便诞生了。
而绘画几千年来的功能与作用,同样一直附属于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人公和观者都在“读”画,试图了解其中的内容,直到元代,知识分子兼业余画家的兴起,才打破了这一现状。他们不一定会画精致的图画,但依靠较为抽象而又不写实的山水模式,通过在纸上轻松地摩擦,以简单、熟练、高逸的笔迹,用手腕、脊椎的意识展现他们的潇洒、淡然,或者是正直的人品。这种独特的绘画笔墨审美观与东汉书写过程中笔墨的纯美相作用,引来同道知识分子的敬佩和赞叹。所谓的“元四家”以来,一些内行的知识分子开始用体会书法笔墨的感触欣赏绘画,形成大家所熟知的“文人画”热潮。其实,书画所用的笔墨本身无语言、无故事,这种没有任何外在用途的纯笔墨,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进而纯笔墨艺术有潜能达到全纯、全真、全美的最高境界,就像二十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舞蹈一样。
这是一个考验内行人经验积累的“游戏”,外行人“看不懂”,只能耳闻,进而盲目追求被专家评论为“上上品”的书画,推动起一个庞大的造假市场的形成。很多人只寻找“名人”的,而非是自己觉得美的作品;他们只能“看”外表,追随其形而下的风格、母体和样式,漠视甚至遗忘了作品形而上的、透过笔墨内在显示出的挥笔时的精神状态,即笔墨最中心、最纯洁、最真实的最高层次。
这种纯高度是一种非语言的、心灵互动的默契,跨越时空的距离,永恒而无价。
摘自《北京晚报》
二十世纪初,欧美的近代舞蹈达到了更高层次的、纯艺术性的效果:舞者不再单纯展示自己美丽的脸部或身材,借助身体的舞动来表现某个故事的发展经过,而是透过他们肢体动作的气魄、弧度、速度、姿态,形成有默契感的、节奏感的美。这种纯动作和能量的审美,超过了故事、语言甚至音乐,一改艺术以往数千年以来传播性功能的角色。
而在绘画领域,十九世纪末,巴黎左岸一群年轻、逆向的画家开始观察自己在描绘某个人物或某处风景时所用的笔触本身,这种绘画被后代称为“点主义”。所谓的“逆向”,就是试图把绘画艺术从它功能性的“牢笼”中解放出来,让“绘画”的本体发光。
以往,绘画需要从其写实功能出发,通过描画主人公的成就或者肖像,反映主人公家庭和环境的富与美;讲述宗教或宫廷人物的故事,强调主人公的慈悲或宫廷帝王贵族的权威。这种工作类似画地图般,必须把每一个重要特征都清楚、准确地表现出来;将形而下的物质世界记录于二维空间的墙壁、丝绸或纸张上,让子孙永保之。这种艺术,可以说属于“技术世界”的范畴。它的画面十分精细且逼真,令人一眼就能认出,诸如这是路易十四、这是汴梁、这是牡丹花等。特别杰出的画家甚至能把人物或地方特有的气氛表达出来,观者不但能辨別主题的身份,还会“感觉”到主题中特有的气氛与品质。在此,能表达出特殊品质和特征的,就是该画家所拥有的那种形而上的技能,这是能让我们感“动”的“技术”,是比平凡记录性的绘图模式高一层的“艺术”。这种艺术能抓住主题的形而上,我们虽然“看”不到,但能“感受”到其中传达的精神特征,即主题的精神,主题的灵魂。
那些十九世纪的“点主义”画家,就试图去认识绘画本身的精神和灵魂,他们把绘画过程中的一些细节放大,观察绘画工作过程本身(如油彩和笔触)所拥有的内在的生命潜力。这是一个根本性的反省、革新与突破,成为西方艺术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但由于当时的官方十分固执,且缺乏远见,加之二十世纪经济性的霸势造成了社会对一些艺术家的英雄崇拜以及高昂的拍卖价格,完全淹没了欧洲绘画史上刚刚拥有的巨大突破以及心态转变的经过——“点主义”终于开始脱离三四千年来模仿功能主义的奴役,逐渐迈向艺术最高、最真实的纯画境界,在半个世纪后引出了完全解放却内敛的抽象表现主义。这可能是我个人的意见,但也是我五十来年不断反省、思考审美宗旨的结果。
每种艺术都有它内在的生命力和特征。经过时代的考验,以及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和呈现,一向被用来表现外在主题的基本因素,如色彩、笔刷,画面包括墙壁、丝绸、纸张或帆布、木板等材质,都会经历演替。透过世代的互动,它们彼此达成了默契,比如陶器的陶、釉和手,都逐渐感知到自己的美,开始与器形相竞争,以彰显自己的美感;建筑的因素,如石块、砖头、木块、玻璃或不锈钢,会和建筑物的外形相竞争。艺术史学者注意到这点,就能以内在的演变,了解时代转变所呈现的历代宇宙观。如此,累积了一系列的特征演化,就能呈现出一个可见的时间概况。
不妨从这个角度,来看看笔墨在书画生命中所扮演的角色。中国的毛笔,四周的毛长于中心的毛,很自然地围起来,形成一个有弹性、能伸缩、能湿刷干擦的万能笔锋。烟墨、丝绸以及纸张又是另一种奇迹——蘸了水和墨的毛笔,一旦和丝绸或纸张相接触,就能产生无穷尽的变化,甚至有了触动灵魂的美感。可是这个工具“内在潜能”的表现,在过去的几千年里,一直被掩盖在功能性的运用之下,所以没有机会让内在的自我来呈现其最纯洁、最真实、最美、最高的艺术层次。故而在以往书画史中所能看到的笔墨,都附属于其主题的功能作用:为了传递消息、诏令;表现人神之间的关系或信仰;促成政治、军事、经济,或者是家庭或社会性的交流。
从东汉开始,有人注意到了“书写之美”,他们从竹简、木简里发现了笔墨内在的生命力和品质,注意到笔画内有运笔者的“气”在流动,它们所呈现的感触,与竹简、木简上的内容无关。这个形而上的气、气氛,抑或说是灵性的感触,来自书写者运笔时,手腕、肩膀、脊椎、大脑反映出的当时灵魂的状态。由此,笔墨的独自存在和审美观便诞生了。
而绘画几千年来的功能与作用,同样一直附属于人与神,或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主人公和观者都在“读”画,试图了解其中的内容,直到元代,知识分子兼业余画家的兴起,才打破了这一现状。他们不一定会画精致的图画,但依靠较为抽象而又不写实的山水模式,通过在纸上轻松地摩擦,以简单、熟练、高逸的笔迹,用手腕、脊椎的意识展现他们的潇洒、淡然,或者是正直的人品。这种独特的绘画笔墨审美观与东汉书写过程中笔墨的纯美相作用,引来同道知识分子的敬佩和赞叹。所谓的“元四家”以来,一些内行的知识分子开始用体会书法笔墨的感触欣赏绘画,形成大家所熟知的“文人画”热潮。其实,书画所用的笔墨本身无语言、无故事,这种没有任何外在用途的纯笔墨,蕴含着无限的生命力。进而纯笔墨艺术有潜能达到全纯、全真、全美的最高境界,就像二十世纪才出现的现代舞蹈一样。
这是一个考验内行人经验积累的“游戏”,外行人“看不懂”,只能耳闻,进而盲目追求被专家评论为“上上品”的书画,推动起一个庞大的造假市场的形成。很多人只寻找“名人”的,而非是自己觉得美的作品;他们只能“看”外表,追随其形而下的风格、母体和样式,漠视甚至遗忘了作品形而上的、透过笔墨内在显示出的挥笔时的精神状态,即笔墨最中心、最纯洁、最真实的最高层次。
这种纯高度是一种非语言的、心灵互动的默契,跨越时空的距离,永恒而无价。
摘自《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