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5-02
【摘 要】目的 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8例小儿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治愈小儿肺炎的关键。
【关键词】肺炎;观察;护理;体会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病毒中最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起病较急,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积极治疗和护理是提高小儿肺炎治愈率的关键措施。现将对48例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共收治小儿肺炎患儿48例,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6个月,3岁以下的患儿29例。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呕吐。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40~80次/min,肺部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叩诊浊音,語颤增强,呼吸音减弱或有管状呼吸音。有些患儿可见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和三凹征出现。实验室检查大多患儿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少数患儿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X性检查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有点状或小片絮状影、片状阴影。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了解发病情况,生长发育状况,精神状态,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发热、咳嗽、气促、端坐呼吸、鼻翼煽动、三凹征、唇周发绀及肺部啰音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以及咳嗽的有效性。
2.2 护理措施
2.2.1 心理支持及干预 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很着急,心理负担很重,表现出情绪急躁,易发怒,急于见到病情好转,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动态,应给予同情、关爱;热情讲解有关肺炎的知识、病理变化、病情演变过程,让家长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孩子的配合和身心状态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孩子最听父母的话,因此父母要多鼓励小孩,更多地给予母爱,让小孩在父母的关心、体贴、帮助下完成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2.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①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充盈度好、直、易于固定的静脉为穿刺部位;头皮穿刺技术要过硬,争取一针见血,以免患儿哭闹,加重病情。选择好静脉后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②呼吸衰竭严重时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及速度(婴幼儿总补液量60~80ml/kg•d,滴速5ml/kg•h),以预防心力衰竭、肺水肿。③仔细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随时确保静脉管道通畅。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吸痰。②帮助患儿经常更换体位、轻拍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病情允许时可进行体位引流;婴儿常抱起,增加肺通气,改善呼吸。③遵医嘱给予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支气管解痉剂等。
2.2.4 改善呼吸功能 ①室内要求阳光充足,通风,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60%左右,以防止干燥空气吸入气管,使痰液不易咳出。冬天可在暖气上放水槽、湿布,也可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将盖打开,让水气蒸发。②给氧,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喘憋的患者给低浓度氧气吸入,年长儿多用鼻导管法,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新生儿或婴幼儿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1]。如出现呼衰则使用人工呼吸机持续给氧。③患儿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2.2.5 高热的护理 给患儿多喝水,物理降温,如35%酒精擦浴、冰袋敷前额、放在腋窝、腹股沟处;口服扑热息痛或布咯芬等。若伴烦躁不安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kg•次)肌肉注射,或苯巴比妥5mg/kg一次肌注[1]。对营养不良,体弱患儿,不宜用退烧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或中药清热。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情况,防止虚脱。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皮肤、口腔清洁,尤其是多汗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随时保持床单柔软、平整、干燥、无碎渣。
2.2.6 饮食护理 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菜汤、果汁等)、半流质(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的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食时应细心、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喂奶的患儿,可在奶中加婴儿米粉,使奶变稠,可减少呛奶,每吃一会儿奶,应将奶头拔出,休息一会儿再喂或小勺慢慢喂入。
2.3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定时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发热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中毒症状加重,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的脓性痰多提示可能并发了肺脓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绀、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应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病情变化快,且反应差,应随时巡视、仔细观察呼吸次数及节律的改变,并注意心率的变化,发现呼吸异常、心率增加至140~160次/min时,伴有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提示心力衰竭,应备齐一切抢救药品,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等,护士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效果,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54-2辅助治疗能及时而有效的解除脑、心、肺血管的痉挛状态,改善微循环,用药后患儿出现面色红润、轻度烦躁不安、心率加快的现象,可以不予处理,护士应将使用654-2药物后的临床表现以及有关事项向陪同家属说明,解除家属的恐慌,以取得家属的配合。低钾血症者,应及时补充钾盐。有腹胀的患儿给中药或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等;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给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2.4 出院指导 适量增加活动量,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季节变换时避免受凉,及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如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合理喂养,给患儿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预防小儿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家属和患儿要勤洗手,家长勤清洁家居环境卫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经常对生活用具进行消毒,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
3 结果
48例患儿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及时进行抢救,无1例发生并发症,已全部治愈出院。
4 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情较重,常威胁小儿的生命。如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则可治愈,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护理不当,再好的治疗也是枉然;如果护理得好,就能收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及早恢复健康。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要以满腔的热忱投入护理工作,与患儿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治疗、护理和抢救,及时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5-3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3783(2009)-10-0085-02
【摘 要】目的 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方法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48例小儿肺炎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积极采取抢救、治疗和护理措施,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及治愈小儿肺炎的关键。
【关键词】肺炎;观察;护理;体会
肺炎是指不同病原体所致的肺部炎症,主要病原体为病毒和细菌,病毒中最常见为呼吸道合胞病毒,细菌以肺炎链球菌多见。支气管肺炎为小儿最常见的肺炎,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大多起病较急,轻症以呼吸系统症状为主,重症肺炎常有全身中毒症状及循环、神经、消化系统,可危及患儿的生命。因此,积极治疗和护理是提高小儿肺炎治愈率的关键措施。现将对48例小儿肺炎患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8年共收治小儿肺炎患儿48例,其中男35例,女13例,年龄最大10岁,最小6个月,3岁以下的患儿29例。主要症状有发热、咳嗽、咳痰、气促、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腹泻、呕吐。主要体征有呼吸增快40~80次/min,肺部闻及较固定的中、细湿啰音,叩诊浊音,語颤增强,呼吸音减弱或有管状呼吸音。有些患儿可见鼻翼煽动、口周发绀和三凹征出现。实验室检查大多患儿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并有核左移现象;少数患儿白细胞正常或稍偏低。X性检查肺纹理增强、透光度减低,有点状或小片絮状影、片状阴影。
2 护理
2.1 护理评估 了解发病情况,生长发育状况,精神状态,患儿及家长的心理状态;发热、咳嗽、气促、端坐呼吸、鼻翼煽动、三凹征、唇周发绀及肺部啰音情况,观察痰液的颜色、性状、量、气味以及咳嗽的有效性。
2.2 护理措施
2.2.1 心理支持及干预 当孩子生病时,家长很着急,心理负担很重,表现出情绪急躁,易发怒,急于见到病情好转,医护人员的言行举止直接影响到家长的心理活动,关系到患儿的治疗。所以,护理人员要仔细观察家长及患儿的心理动态,应给予同情、关爱;热情讲解有关肺炎的知识、病理变化、病情演变过程,让家长充满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孩子的配合和身心状态也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孩子最听父母的话,因此父母要多鼓励小孩,更多地给予母爱,让小孩在父母的关心、体贴、帮助下完成治疗和护理,促进早日康复。
2.2.2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①按照静脉输液的选择原则,选择充盈度好、直、易于固定的静脉为穿刺部位;头皮穿刺技术要过硬,争取一针见血,以免患儿哭闹,加重病情。选择好静脉后 立即建立静脉通路,确保抗炎、急救药品及时输入;②呼吸衰竭严重时严格控制输入液体量及速度(婴幼儿总补液量60~80ml/kg•d,滴速5ml/kg•h),以预防心力衰竭、肺水肿。③仔细观察静脉输液部位有无红、肿、疼痛,随时确保静脉管道通畅。
2.2.3 保持呼吸道通畅 ①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鼓励患儿多饮水,防止痰液粘稠不易咳出;给予超声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利于咳出,必要时吸痰。②帮助患儿经常更换体位、轻拍背部以利分泌物排出,病情允许时可进行体位引流;婴儿常抱起,增加肺通气,改善呼吸。③遵医嘱给予祛痰剂,如复方甘草合剂,支气管解痉剂等。
2.2.4 改善呼吸功能 ①室内要求阳光充足,通风,空气新鲜,室温维持在18~20℃、湿度保持在60%左右,以防止干燥空气吸入气管,使痰液不易咳出。冬天可在暖气上放水槽、湿布,也可在火炉上放一壶水,将盖打开,让水气蒸发。②给氧,有呼吸困难,口唇发绀、喘憋的患者给低浓度氧气吸入,年长儿多用鼻导管法,经湿化的氧气的流量为0.5~1L/min,氧浓度不超过40%。新生儿或婴幼儿用面罩、氧帐、鼻塞给氧,面罩给氧流量为2~4L/min,氧浓度为50%~60%[1]。如出现呼衰则使用人工呼吸机持续给氧。③患儿半卧位或抬高床头,尽量避免哭闹,减少氧的消耗。
2.2.5 高热的护理 给患儿多喝水,物理降温,如35%酒精擦浴、冰袋敷前额、放在腋窝、腹股沟处;口服扑热息痛或布咯芬等。若伴烦躁不安可给予氯丙嗪、异丙嗪各0.5~1.0mg/(kg•次)肌肉注射,或苯巴比妥5mg/kg一次肌注[1]。对营养不良,体弱患儿,不宜用退烧药或酒精擦浴,可用温水擦浴或中药清热。降温后半小时测量体温,观察降温情况,防止虚脱。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皮肤、口腔清洁,尤其是多汗的患者要及时更换潮湿的衣服,并用热毛巾把汗液擦干,这对皮肤散热及抵抗病菌有好处。随时保持床单柔软、平整、干燥、无碎渣。
2.2.6 饮食护理 肺炎患儿常有高热、胃口较差、不愿进食,应给予营养丰富的清淡、易消化的流质(如人乳、牛乳、米汤、蛋花汤、菜汤、果汁等)、半流质(如稀饭、面条、蛋糕之类的食品)的饮食,少食多餐,避免过饱影响呼吸。哺食时应细心、耐心,防止呛咳引起窒息。喂奶的患儿,可在奶中加婴儿米粉,使奶变稠,可减少呛奶,每吃一会儿奶,应将奶头拔出,休息一会儿再喂或小勺慢慢喂入。
2.3 密切观察病情及时发现并发症 定时测量血压、体温、脉搏和呼吸,发热持续不退或退而复升,中毒症状加重,呼吸困难,频繁咳嗽,咳出大量的脓性痰多提示可能并发了肺脓肿,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若突然病情加重,出现剧烈咳嗽、呼吸困难、胸痛、发绀、脉率加快、烦躁不安、患侧呼吸运动受限等,应考虑并发脓胸或脓气胸的可能。合并呼吸衰竭的患儿病情变化快,且反应差,应随时巡视、仔细观察呼吸次数及节律的改变,并注意心率的变化,发现呼吸异常、心率增加至140~160次/min时,伴有口唇发绀,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等症状,提示心力衰竭,应备齐一切抢救药品,立即配合医生进行抢救。使用呼吸兴奋剂如可拉明等,护士应观察用药后的反应、效果,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654-2辅助治疗能及时而有效的解除脑、心、肺血管的痉挛状态,改善微循环,用药后患儿出现面色红润、轻度烦躁不安、心率加快的现象,可以不予处理,护士应将使用654-2药物后的临床表现以及有关事项向陪同家属说明,解除家属的恐慌,以取得家属的配合。低钾血症者,应及时补充钾盐。有腹胀的患儿给中药或松节油热敷腹部、肛管排气等;中毒性肠麻痹时,应禁食和胃肠减压,给新斯的明以促进肠蠕动,消除腹胀,缓解呼吸困难。
2.4 出院指导 适量增加活动量,以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季节变换时避免受凉,及早防治上呼吸道感染,感冒流行时少去公共场所,如出现咳嗽、气喘、发热等症状时,要及时到医院复查;合理喂养,给患儿较清淡、营养丰富的食物,预防小儿营养不良,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家属和患儿要勤洗手,家长勤清洁家居环境卫生,房间要经常通风换气,经常对生活用具进行消毒,给孩子创造一个温暖、舒适、安全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
3 结果
48例患儿通过医护人员的积极治疗和护理,及时进行抢救,无1例发生并发症,已全部治愈出院。
4 体会
小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起病急,病情较重,常威胁小儿的生命。如果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积极治疗和护理,病情得到及时的控制,则可治愈,并可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俗话说:“三分治,七分养。”这话是有道理的。如果护理不当,再好的治疗也是枉然;如果护理得好,就能收到真正有效的治疗效果,缩短病程,及早恢复健康。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要以满腔的热忱投入护理工作,与患儿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积极治疗、护理和抢救,及时控制病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小儿肺炎的治愈率。
参考文献
[1] 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M].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15-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