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诵读 设情境 寻思路

来源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fei198810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指导学生先对散文字词句段逐一把握,进而从整体上感知散文写作的内容、主旨和文脉,再从文本的各个相关方面诸如文章的重要词句的意思理解、重要词句在文章中的作用等加以探寻,最后再将研读的各个细节和局部进行联系,在一个全新的层面上把握文章整体所写内容,达到对文章更深入更全面的理解,这就是散文的“整体—局部—整体”教学。其中初步感知文章整体主要探讨散文文本写了什么,对局部进行把握主要探寻文本怎么写和为什么这么写,再一次整体把握是在局部感知文本的基础上所做出的一种理性回归。
  第一个“整体”是阅读的出发点,后一个“整体”是阅读的最后归宿,局部的分析把握则是连接出发点和最后归宿的有效桥梁,现代著名学者梁启超先生的“三步读书法” 就体现了这样的阅读方法:“第一步是鸟瞰。把文章浏览一遍,了解文章写些什么,并把文章的重点、难点找出来。第二步是解剖。揣摩文章是怎样写的,尤其是对文章的重点、难点细细探究,由表及里,抓住精髓。第三步是会通。就是把全文综合起来,融会贯通,并根据文章的背景和作者情况探究文章的成因,以便对文章有更透彻的把握。” 在散文阅读教学中讲整体把握,就是通过抓诵读、设情境、寻思路这三种要素概括散文要点,领悟散文要旨,实现散文阅读教学的目标。
  把抓诵读引入整体感知,是因为在散文阅读教学中,一切活动都是为了使学生最大限度地亲近语言,感受语言的美丽。通过诵读,学生可以在第一时间亲身感受汉字、汉语言和汉文化乃至异域文化的磁力,诵读余光中的《听听那冷雨》,会禁不住为作家驾驭文字的功力所倾倒,自觉不自觉地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的浸染与洗礼;诵读杨子的《十八岁和其他》,诸如“在东方似是晨曦初露,乍回身,已是大地明亮”“许多做父母的错,都依然是出自于爱——纵然是自以为是的爱”之类朦胧的情绪感觉和灵光乍现的哲理表述,能勾起学生的父子情思、唤起其人性之美;诵读韩少功的《我心归去》,会刻骨铭心地感受作者强烈的故乡之思和炽热的爱国情怀……
  “整体—局部—整体”教学中的诵读运用,还可以借助自己或他人的声音,体悟散文文本对场面描摹形象生动的表现力(如《长江三峡》),表现人物性格典型细致的高超技巧(如《金岳霖先生》)以及不同散文文本的个性风格(如《荷塘月色》和《听听那冷雨》)。诵读散文文本是一种基于理解的声音呈现,讲究心悟口诵。可以是教师示范诵读,可以让学生个别诵读,其他学生参与评判得失;也可由学生各自自由诵读,或带着问题诵读。诵读的范围,可以是散文全部的文本内容(如果语言优美、篇幅不长),也可是散文文本的局部内容(写得精彩的文章片段),也可是在整体诵读的基础上再重点诵读局部的内容。这样可使学生更好地沉潜讽咏、细致咀嚼滋味。在散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把学生对散文文本的解读与其个人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更好地呈现和创造散文文本的价值。
  设情境是在散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有目的地引入或者营造生动形象的场景引发学生的态度体验,引领学生走进对文本的整体感知,发展其心理机能的教学方法。比如上海著名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执教茨威格的《世间最美的坟墓》,为了使学生领会文本字里行间的情绪和某些词语字面背后的意思,黄老师采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出示托尔斯泰和茨威格两人的照片,向学生念关于两人的介绍性文字,联系托翁的自传体剧本《光在黑暗中发亮》,向学生讲述托翁痛苦而凄凉的晚年,边评述边朗读茨威格补写的“逃向苍天”片段,描述托翁最后的日子,要学生推测茨威格在来到托尔斯泰墓前想些什么,哪些话是想说又没说的,作者要告诉我们的到底是什么,让学生读全文后用两个字来概括自己的感受,说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为了完成作为教学目标之一的“走近托尔斯泰,走近茨威格,了解托翁伟大的人格及其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及他们身上体现出的大爱。了解本文告诉我们的是对民主、自由、平凡的追求,对回归自然的追求,以及对一个新政权的怀疑和不满”,黄老师没有按照常规 “介绍背景、作者”“学生看文本下面的注解”等程式来设计教学,而是用设计情境的方法促使学生全身心地走进散文文本,这种从教学内容出发设计教学程序的方法,不仅很有创意,而且极大地提高了散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散文的阅读教学要使学生学有所得并有效地获得相关的学习经验,课堂的组织结构应不断探索、不断变换,让学生充满激情、充满新鲜感地获取知识、怡情悦性,进而提高语文能力。在教学时,即便走一点弯路,都无伤大雅。
  寻思路是整体把握散文的另一种实用并且有效的途径,这里的寻思路包含寻文本的思路和寻教学的思路两方面。先说寻文本思路。人们写文章总是遵循一定的思路,学生感知一篇散文,可以通过探寻作者的写作思路来追寻其思维流程,从而培养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和总体构思布局的能力,散文的思路多表现在材料的选取、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段落层次的相互关系、线索的安排等方面。寻文本思路可以从以上这些方面着手。例如在散文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寻找散文的线索。线索在叙事、写景和抒情类散文里经常被采用,通常有情感线索、事情线索、事物线索等形式,通过把握散文的线索来把握文章的写作脉络,从而展开对散文内部结构的探寻。比如教授刘白羽的《长江三峡》,在通读这篇散文之后,学生不难把握其先写瞿塘峡、继写巫峡、后写西陵峡景观的顺序,而这样的次序都是通过作者乘坐“江津号”轮船的所见所感来组织文本材料的,因此,本文的线索就是“江津号”轮船的行程顺序。 “这一天,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总写了作者航行在长江三峡的感受,这句话与下文之间其实是总分关系。
  寻思路的另一方面是寻教学思路。教师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要首先帮助他们从整体上形成对相关散文文本的粗略认识,从文字、语言和文学等层面让学生感知散文文本,阅读散文之前要向学生提出要解决的问题和完成的任务,任务必须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完成的,问题最好能从学生的角度提出。教师经过有效整合,选出那些对教学目标有促进作用的问题,对散文文本相关问题的讨论,应自然渗透在对文本学习的过程里。教师通过对相关问题的讨论,带领学生感悟文本,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活动中获得独到的文本体验。教授散文文本之前,可以让学生自己提问、自主质疑。教师把自己在钻研文本时拟向学生所提的问题和学生自己提出的问题加以分类处理,结合教学的目标进行有机整合后,选取便于学生感知文本的最优化的方案。   讲授苏教版必修一课文《想北平》时,我要求学生把自己在预习课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先写出来。学生写了许多在学习中遇到的困惑。经过筛选,我采用了学生所提的问题来作为分析课文的首要切入点:“作者说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想说而说不出的,说明作者有对北平说不出的爱,文章结尾说:‘不再说了吧,要落泪了。’他在文章中究竟有没有说出对北平的爱?最后不再说的是什么?”我告诉学生,词不离句、句不离段、段不离章,要把局部和整体结合起来,从整体上研讨散文文本。学生在最后一节的上文里明确了“不再说”实际上指上文的第四到第七节内容。这些段落都写了北平的可爱之处,说不出的是对北平的爱,即文章的第二、三两节内容。学生所提的问题在师生对文本的整体与局部的把握中迎刃而解,我继续把对文本的理解引向深入:“北平究竟好在哪里?既然北平那样好,为什么作者又说不出,是他笔力不够,还是另有原因?”这样的问题,能引领学生在对文本的整体和局部加以反复把握的过程中,一步步走向对文本更深层次的解读。
  整体和局部的界限划分不必过于清晰,只要我们想方设法带着学生去细心揣摩文本所用材料与材料之间的内在关系,把握其内在的结构,领略文本独特的艺术魅力,就可以完成对散文文本的有效解读。学生对文本的揣摩涉及文章各部分之间的联系,通过仔细琢磨能够带动对文本整体的理解。为了使学生更好地体悟文本的写作妙处,可以从文中挑出一些关键的语句,要求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中完成对相关语句的解读,这个过程通过问题促使学生再一次从整体上把握散文的文本。如教授《肖邦故园》,在深度解读文本的基础上,我让学生重点诵读文本第二十到第二十七段。在这一部分里,作者细致地描写了春夏秋冬四季美景,学生能够欣赏到雅·伊瓦什凯维奇极为出色的景物描写和雅致亲切的浪漫情怀,学生沉醉其中,自然是一种很美的艺术享受。更妙的是,作者把这些美景同肖邦的音乐创作融合在一起,很好地揭示出文章的意蕴。怎样让学生去体会这样的意蕴呢?我要他们阅读这篇散文,抓住两处关键语句。一处是:“艺术家的创作,无疑跟各自出身的环境,跟生活周围的景色有着密切的联系。艺术家跟陶冶他的景物之间的联系比一般人所想象的要紧密得多。童年和青春时代常常给人的一生打下深深的烙印。”另一处是:“在他心目中,这小小的庄子就是整个祖国乡村的象征。”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准确理解这两处语句,说一说这篇文章是如何表现肖邦的音乐创作同他心目中的故乡与祖国的关系的。从表面看,似乎是理解这两处语句,其实它涉及准确把握文本所用材料之间的关系,如果不对文本整体内容通盘考虑,就无法全面回答上述问题。
  参考资料: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解读》,湖北教育出版社。
  2.黄玉峰《〈世间最美的坟墓〉教学案例》,《语文学习》2005年第1期。
其他文献
一、引言  2011年暑假,我跟随海淀区教育关工委和老教协培训学校前往河北怀来进行了为期三天的支教工作。这次的支教区别于以往意义上的支教,主要工作是为乡村教师进行常规性培训和问候。笔者作为一名传播者,将在象牙塔里所见所闻的优秀教育现象和18年的教育经历及其所反映的教育理念与怀来县土木镇的所有教师分享。携手北京市打工子弟学校的优秀老师和老教育工作者协会的各位专家,这次的怀来之旅对我本人是一次个人品质
高三语文复习“战线长”,知识点多,学生容易心生厌倦,课堂教学也常常陷入“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而我们教师如果能根据学情、考情,对症下药,从小处入手,重视微型技能,可谓抓住了复习的“牛鼻子”,可从一定程度上大大减少“废课”,从而真正提升复习效益。  微技能一:审题、读题能力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学生因审题不清而导致无谓丢分的情况很严重,而审题不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没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句准确
[摘 要:随着社会与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科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即教师应在教学中及时观察分析课堂规律,并以此为基础,进行相关教学设计。文章以小学数学中年段教学为切入点,探究课堂规律提炼的有效途径,为相关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规律;教学探究]  在学生整体水平不断提升的形势下,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成长发展的需要。受此影响,教师需要对自身课堂教学进
随着世界逐步走向国际化、全球化,未来社会对人的需要也逐步向能言善辩、善于与他人交往互动型转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对人才的要求,我们现在必须把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放到重要位置。经过探索、实践,我认为开放式口语交际训练体系对于训练和提高小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十分有效。我们倡导的是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既注重学习内容的开放,又注重探索学习活动时空的开放,其核心是切实注重转变观念,构建开放式教学模式,
抒情,是诗歌最基本的特征。千百年来,那些感人肺腑流传不衰的诗篇,无一不是诗人的情怀和心志的形象体现。正如《毛诗序》所说:“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所谓“志”,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然而,由于人类的情感具有抽象性、复杂性、隐蔽性的特点,再加上诗人们创作手段的多样化,初学者在探寻内蕴于诗歌中的思想感情时,常常陷入扑朔迷离的困惑之中。因此,了解诗歌常用的抒情方式,深入了解
[摘 要:阅读是帮助学生积累知识财富的重要途径,它能够深刻影响、改变学生的文化素养,所以一直以来,阅读都是初中语文教育优选、突出的教学内容,被广泛关注。随着初中生语文素养培养标准和要求的逐步提高,单篇阅读带给学生的影响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求知需要,群文阅读成为了帮助学生快速阅读、找到阅读技巧、吸收阅读知识最佳的手段方法。下面我简单谈谈初中语文群文阅读的创新教学思路。  关键词:初中语文;群文阅读;问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和中考的全面改革,中考语文作文总分为60分,占全卷150分的40%,教师们大都已认识到作文教学的重要性。但从近年中考作文阅卷的情况看,学生的写作能力仍然较弱。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个重要方面是作文的批改简单而冷淡,以批评为主,缺乏人文的关怀、激励和引导;再加上作文的讲评机制单一,蜻蜓点水后公布所谓的范文,缺乏思维火花的撞击和心理体验的启迪,长此以往,学生便步入了怕写、被动写的
[摘 要:思想政治工作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经验总结和政治优势。企业是经济发展的核心,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本文论述了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方法途径。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改进;企业;意义;方法]  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体。思想政治工作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保证和灵魂工程。要从理论武装、解决思想和实际问题相结合、增强实效等方面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一、要把理论
曾几何时,“微博”作为新鲜事物出现在大众视野,之后“微信”“微电影”的不断涌现,将大众引入全新的“微时代”。佛山市教育局首推的“微课”评比活动,在教育界掀起课堂改革的热潮,颠覆了传统的授课理念,使传统的授课形式甚至授课时间都发生了改变。  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获得最佳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开展的,简短、完整的教学活动。微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往往耗费大量心血,搜肠刮肚地勾划、点评,可学生却似乎并不领情,作文发下后他们只草草看看分数,便塞进抽屉,很少有人仔细研读教师的评语,更不用说根据教师提出的修改意见自行修改作文了。我们语文教师的作文批阅可谓事倍功半,有时几乎成了无用功。  怎样的作文批改方式更能吸引学生注意?怎样的评改更有效果?怎样做能让教师更轻松?为此,我也曾反复研读《语文课程标准》,希望能得到些许启示。关于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