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异化劳动思想包含有四个规定,四个规定在各自内涵展开的同时,又相互延续着一定的逻辑联系,分析四个规定的本质内涵,探讨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对深刻理解异化劳动,认识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的缺陷性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异化 劳动人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包含四个规定,本文试从四个规定的内在含义出发,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分延。
第一个规定;劳动产品的异化。需要首先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在批判亚当·斯密、穆勒等人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的以“劳动创造财富”为主题的经济学思想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国民经济学家在不遗余力地论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规律如何极大地创造物质财富的时侯,却忽视着物质财富创造者的生产状态和生存状态,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存有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事实,没有指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在生产关系层面中的缺陷。对此,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就引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就是说,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自己创造的产品却不属于工人,反过来还与工人对立,甚至对抗。那么照此逻辑往下推理,那一定是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因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工人创造劳动产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赋予劳动产品的过程。但现实是,劳动的实现竞如此表现为失去现实性,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异化的现实和结果便是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是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因为劳动产品是劳动行为的结果,是固定在劳动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如果工人的劳动行为不发生异化,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象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相对立呢。产品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劳动对象的异化不过是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要得到工资,就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劳动行为是工人换取工资的媒介。劳动行为对工人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身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劳动行为一旦停止,工人就面临失业,就得不到工资,就无法以货币交换到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料,结果是工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异化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他个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劳动行为的异化。这种劳动行为异化的极端表现就是,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是人的类本质异化。在这里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指出:“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这种类特性是在人改造对象世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得以确认的,也就是说,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因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在这里需要交待的是,人之所以能认识到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同的,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但现实是,异化劳动把人自由自觉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对象化活动贬低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
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一般地说,人的异化,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个体要想生存就得从事具体的工作,参与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在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都具有专属性和私有性,现实表现就是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对另一个个体来说就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有用性和可交换性。在这种情况下,在日益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看待人就会更多地注意他及他的劳动产品是什么,他和他的劳动产品能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这时人看待人就不会把他看成一个具有生命丰富性的人,不再以他的生命丰富性来丰富自己的生命,而仅仅把对方看成是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人成了手段”,而不再是具有丰富生命的人,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一人与人相异化。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既包含各自独立的本质内涵,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如果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第一、第二个规定是同时发生的,第三个规定是前两个规定的抽象和概括,而第四个规定则是前三个的必然导出。这四个规定既有实证的具体分析,又有哲学视角的概括,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缺陷性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反映,而这也是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目的所在。
关键词 异化 劳动人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包含四个规定,本文试从四个规定的内在含义出发,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分延。
第一个规定;劳动产品的异化。需要首先指出的是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思想是在批判亚当·斯密、穆勒等人为代表的国民经济学家的以“劳动创造财富”为主题的经济学思想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些国民经济学家在不遗余力地论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规律如何极大地创造物质财富的时侯,却忽视着物质财富创造者的生产状态和生存状态,没有看到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存有的人与物、人与人的异化事实,没有指出资本主义物质生产在生产关系层面中的缺陷。对此,马克思开门见山地指出“我们从当前的经济事实出发吧: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就引出了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就是说,工人同自己劳动产品的关系就是同一个异己的对象的关系,工人自己创造的产品却不属于工人,反过来还与工人对立,甚至对抗。那么照此逻辑往下推理,那一定是工人在劳动中耗费的力量越多,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强大,他本身、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因为劳动产品是固定在某个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工人创造劳动产品的过程就是把自己的生命赋予劳动产品的过程。但现实是,劳动的实现竞如此表现为失去现实性,对象化竟如此表现为对象的丧失,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一个规定,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产品异化的现实和结果便是工人生产的越多,他能消费的就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工人的产品越完美,工人自己越畸形。劳动为富人生产了奇迹般的东西,但是为工人生产了赤贫,劳动创造了宫殿,但是给工人创造了贫民窟。
异化劳动的第二个规定是劳动行为本身的异化。异化不仅表现在结果上,而且表现在生产行为中,表现在生产活动本身中,因为劳动产品是劳动行为的结果,是固定在劳动对象中,物化为对象的劳动,是劳动的对象化。如果工人的劳动行为不发生异化,工人怎么会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象同某种异己的东西那样相对立呢。产品是活动生产的总结,劳动对象的异化不过是总结了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里,工人与资本家之间是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工人要得到工资,就得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在这种关系中,劳动行为是工人换取工资的媒介。劳动行为对工人来说就是外在的东西,他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而是否定自己,不是感到幸福,而是感到不幸,不是自由地發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而是使自己的身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工人的劳动不是自愿的劳动,而是被迫的强制劳动,它不是满足劳动需要,而是满足劳动需要以外的需要的一种手段。这种劳动行为一旦停止,工人就面临失业,就得不到工资,就无法以货币交换到维持自己生存的物质资料,结果是工人为了生存,就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这样对工人来说,劳动的异化性质就表现在这种劳动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别人的,劳动不属于他。他在劳动中也不属于自己,而属于别人。他个人的生命活动就是不依赖于他,不属于他,转过来反对他自身的活动,这就是劳动行为的异化。这种劳动行为异化的极端表现就是,只要肉体的强制或其他强制一停止,人们就会象逃避鼠疫那样逃避劳动。
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规定是人的类本质异化。在这里马克思借用费尔巴哈的“类本质”概念,指出:“人把自身当做现有的有生命的类来对待,当做普遍的因而也是自由的存在物来对待”。人的类特性就是自由的自觉活动,这种类特性是在人改造对象世界、创造对象世界的过程中得以确认的,也就是说,在改造对象世界中,人才真正地证明自己是类存在物,而异化劳动“由于使自然界,使人本身,他自己的活动机能,他的生命活动同人相异化也就使类同人相异化,它使人把类生活变成维持个人生活的手段”。因为,劳动这种生命活动,这种生产生活本身不过是满足他的需要即维持肉体生存的需要的手段。在这里需要交待的是,人之所以能认识到人的类本质发生了异化,是因为人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人能把自己的生命活动变成自己意志和意识的对象,这与动物的生命活动是不同的,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同一的,动物不把自己同自己的生命活动区别开来,而“人不仅象在意识中那样理智地复现自己,而且能动地现实地复现自己,从而在他所创造的世界中直观自身”。但现实是,异化劳动把人自由自觉的具有丰富想象力的对象化活动贬低为维持肉体生存的手段,因而“人具有的关于他的类的意识也由于异化而改变,以致类生活对他说来竟成了手段”。
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人同人相异化。马克思明确地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因为“当人同自身相对立的时候,他也同他人相对立,凡是适用于同自己的劳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自身关系的东西,也都适用于人同他人、同他人的劳动和劳动对象的关系”。一般地说,人的异化,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在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中,个体要想生存就得从事具体的工作,参与一定的劳动分工,而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在以货币为交换媒介的资本主义社会里都具有专属性和私有性,现实表现就是个体的劳动行为和劳动产品对另一个个体来说就具有独立性,同时也具有有用性和可交换性。在这种情况下,在日益物化的资本主义社会里,人看待人就会更多地注意他及他的劳动产品是什么,他和他的劳动产品能满足自己的什么需要。这时人看待人就不会把他看成一个具有生命丰富性的人,不再以他的生命丰富性来丰富自己的生命,而仅仅把对方看成是满足自己某种需要的手段。“人成了手段”,而不再是具有丰富生命的人,这便是异化劳动的第四个规定一人与人相异化。
异化劳动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一个很重要的思想,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既包含各自独立的本质内涵,彼此之间又存在着紧密的逻辑联系。如果从发生学的视角来看,第一、第二个规定是同时发生的,第三个规定是前两个规定的抽象和概括,而第四个规定则是前三个的必然导出。这四个规定既有实证的具体分析,又有哲学视角的概括,但不管怎样,它们都是资本主义物质生产方式缺陷性在现实经济现象中的反映,而这也是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的目的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