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为使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神奇的感受,培养孩子个性写作,作者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提前阅读和读——画——说——写训练;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并用阅读、选材、写作技巧等指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
内心感受 写作兴趣 个性作文
曾听过这样一堂课,老师问同学:“花为什么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的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第五个孩子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唱歌。”……听到孩子们充满稚气地回答,我决定从入学开始抓住学生个性培养写作。
一、在低年级时开展提前阅读大量积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作文启蒙与引导
(一)提前阅读,大量积累,尽早开始用拼音“写话”
提前阅读,大量积累是用拼音写话的基础,拼音“写话”是大量阅读的发展与延续。我班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读带拼音的读物,从读一句话到一段话,从读一首儿歌到一篇童话故事,从课内的阅读课延伸到茶语饭后。
从学拼音起,我鼓励学生发现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拼音写出话,例如:一个新发现、抄课程表、留言、贺卡、指示牌,甚至给“娃娃”写本童话书……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读——画——说——写”相结合
抓住学生喜欢色彩,向往美好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做摘抄并配以插图,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摘抄时的厌倦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审美情感和合作精神。摘抄初期,学生会因为一支色彩艳丽的水彩笔而争吵,会因为同伴的一幅迷人的图画而惊叹。持了三年,时至今日,学生会对一段话、一首诗的不同理解而争执,会对插图绘制的准确性和不同想法而争辩。智慧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就在他们地争辩中、图画里。
另外,儿童画本身就是充满热情的原始“习作”。在“自由习作”课上,我鼓励学生先用画画来理清思路,然后练习说话。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画加上几句话,既画画说说,又画画写写,这种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读书摘抄与习作他们容易接受。
二、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
(一)开展“编书”活动
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编者,把自己的摘抄分门别类,配以插图,编制成一本本精美的《读者文摘》,放入自己的书架,定时翻阅,并将此工作坚持不懈的继续下去。同时我鼓励学生把作文本看做自己的书,有充满个性的封面和书名,还要在姓名前冠以“著者”“作者”等字样,这样的“书”最好在内容上保持原貌,能有教师面批与同学间相互研讨,自我修正的字迹,这种形式肯定了学生的创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二)逐步开展“写书”活动
1.把仔细观察落到实处
仔细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让学生严格区分“看见”与“观察”的不同。
理清概念后,再指导学生实地去观察。我和一个女孩去观察一株刺槐刚发出的嫩枝。她说:“那(嫩枝)上面的刺肯定很软,因为它还小。”可当她摸过后又说:“它跟它妈妈一样,是不许别人碰的。”因为那刺很扎。我称赞她善于“观察”事物。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观察小草时告诉我,轻轻抚摸小草,它在给你挠痒痒,稍微使点劲,它好像生气了“啪啪”地抽着你的手,当你把它压倒在地时,你会看到它瑰红色的根,好像在流血。不一会小男孩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他把一片草叶子卡在嗓子里了。还说:“叶子的一面滑滑的,一面扎扎的,怎么也咽不下去。”还哭丧着脸说草在惩罚他这个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坏小子。我在抚慰他的同时,称赞他善于“感受”事物,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只要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
2.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描写中,写出内心故事
以写日记为例,无人指点,孩子的日记只停留在记述一件事的梗概上,缺乏令自己感动的细节,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不多久自己也就觉得无趣了。其实,文学就是情学,习作流于笔端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表达了真情实感才会有感染力,习作才会有价值。因此,只单纯描写外部事物不是好倾向,要学会写内心的故事。
学校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因大雨而不開了。这件事使每个学生都无奈,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这样的话:“又一次运动会没有开成,但是,这在我们学校已经不算稀奇,因为,每当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时,天上总是乌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像遮天的抹布拧下来的水珠,又像密密麻麻的水娃娃拥挤着跑出天上的窗户。”班级里“水痘”蔓延,有同学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读白“我吓得看都不敢看他们,怕又传染给我,可是我就坐在一位起水痘同学的前面,害得我下课头都不敢转过去。经过他们的座位时,我都捂着脸跑过去……”当年幼的作者能慢慢地写出他们所注意到的,感觉到的和想象到的事实,那他就有了内心的故事。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
为使孩子无拘无束地表达内心神奇的感受,培养孩子个性写作,作者从一年级开始就对学生进行提前阅读和读——画——说——写训练;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激起学生创作欲望,并用阅读、选材、写作技巧等指导学生写作。
【关键词】
内心感受 写作兴趣 个性作文
曾听过这样一堂课,老师问同学:“花为什么开?”第一个孩子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 第二个孩子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个孩子说:“她想和小朋友比比,看谁穿的漂亮。”第四个孩子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她摘走。”第五个孩子说:“她也长着耳朵,她想听听小朋友唱歌。”……听到孩子们充满稚气地回答,我决定从入学开始抓住学生个性培养写作。
一、在低年级时开展提前阅读大量积累的同时,对学生进行作文启蒙与引导
(一)提前阅读,大量积累,尽早开始用拼音“写话”
提前阅读,大量积累是用拼音写话的基础,拼音“写话”是大量阅读的发展与延续。我班学生从一年级就开始读带拼音的读物,从读一句话到一段话,从读一首儿歌到一篇童话故事,从课内的阅读课延伸到茶语饭后。
从学拼音起,我鼓励学生发现拼音在现实生活中的用途。让学生在生活中用拼音写出话,例如:一个新发现、抄课程表、留言、贺卡、指示牌,甚至给“娃娃”写本童话书……并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激发学生跃跃欲试的激情。
(二)“读——画——说——写”相结合
抓住学生喜欢色彩,向往美好事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在读的同时做摘抄并配以插图,这样既减轻了学生摘抄时的厌倦感,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创作能力、审美情感和合作精神。摘抄初期,学生会因为一支色彩艳丽的水彩笔而争吵,会因为同伴的一幅迷人的图画而惊叹。持了三年,时至今日,学生会对一段话、一首诗的不同理解而争执,会对插图绘制的准确性和不同想法而争辩。智慧的火花,创作的灵感就在他们地争辩中、图画里。
另外,儿童画本身就是充满热情的原始“习作”。在“自由习作”课上,我鼓励学生先用画画来理清思路,然后练习说话。鼓励学生给自己的画加上几句话,既画画说说,又画画写写,这种适合于他们年龄特点的读书摘抄与习作他们容易接受。
二、中年级开展“编书”与“写书”活动
(一)开展“编书”活动
我鼓励学生把自己看作是一位编者,把自己的摘抄分门别类,配以插图,编制成一本本精美的《读者文摘》,放入自己的书架,定时翻阅,并将此工作坚持不懈的继续下去。同时我鼓励学生把作文本看做自己的书,有充满个性的封面和书名,还要在姓名前冠以“著者”“作者”等字样,这样的“书”最好在内容上保持原貌,能有教师面批与同学间相互研讨,自我修正的字迹,这种形式肯定了学生的创作,增强了学生的自信。
(二)逐步开展“写书”活动
1.把仔细观察落到实处
仔细观察是写好作文的前提。要让学生严格区分“看见”与“观察”的不同。
理清概念后,再指导学生实地去观察。我和一个女孩去观察一株刺槐刚发出的嫩枝。她说:“那(嫩枝)上面的刺肯定很软,因为它还小。”可当她摸过后又说:“它跟它妈妈一样,是不许别人碰的。”因为那刺很扎。我称赞她善于“观察”事物。还有一个小男孩在观察小草时告诉我,轻轻抚摸小草,它在给你挠痒痒,稍微使点劲,它好像生气了“啪啪”地抽着你的手,当你把它压倒在地时,你会看到它瑰红色的根,好像在流血。不一会小男孩又慌慌张张地跑过来说,他把一片草叶子卡在嗓子里了。还说:“叶子的一面滑滑的,一面扎扎的,怎么也咽不下去。”还哭丧着脸说草在惩罚他这个不爱护花草树木的坏小子。我在抚慰他的同时,称赞他善于“感受”事物,能够细致入微地观察。只要时时刻刻留心观察,就会有取之不尽的写作材料。
2.把主观感受融入客观描写中,写出内心故事
以写日记为例,无人指点,孩子的日记只停留在记述一件事的梗概上,缺乏令自己感动的细节,很少表达自己的想法、态度,不多久自己也就觉得无趣了。其实,文学就是情学,习作流于笔端的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表达了真情实感才会有感染力,习作才会有价值。因此,只单纯描写外部事物不是好倾向,要学会写内心的故事。
学校一年一次的田径运动会,因大雨而不開了。这件事使每个学生都无奈,学生在日记中写出了这样的话:“又一次运动会没有开成,但是,这在我们学校已经不算稀奇,因为,每当我们学校要开运动会时,天上总是乌云密布,下着倾盆大雨,像遮天的抹布拧下来的水珠,又像密密麻麻的水娃娃拥挤着跑出天上的窗户。”班级里“水痘”蔓延,有同学的日记里有这样的读白“我吓得看都不敢看他们,怕又传染给我,可是我就坐在一位起水痘同学的前面,害得我下课头都不敢转过去。经过他们的座位时,我都捂着脸跑过去……”当年幼的作者能慢慢地写出他们所注意到的,感觉到的和想象到的事实,那他就有了内心的故事。
经过三年的探索和实践证明,从一年级开始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读写训练,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