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玉兰
我觉得,春潮澎湃,百花齐放,是从玉兰这里开始的。或许,也有其他性急的花儿率先开放。但是哪一样都比不上玉兰花惹眼——不用成双成对,不用呼朋引伴,只是自己,便独成一处好风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草木亦然。不看玉兰的外在形貌,单看其内在气质,已是卓尔不群。
草木靠着它们的返青、成长、开花、结果来表达自己,还有它们的叶落归根和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所欣赏的是,即使到了深冬时节,光秃秃的玉兰依然不失矜持和骄傲。外在的沉默没有阻挡它内在的坚持,这时节,它是隐者,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慢慢蓄积力量——无数的花苞正在一个个枝节上悄然舒展。玉兰打苞的样子,自有一股风流,那是一种女性所独有的妩媚婉转——是歌曲唱到高音区再渐渐荡漾开来,形成回环;是被风吹皱的湖面,颤颤悠悠;是杨丽萍在跳孔雀舞,袅袅婷婷;是天空中点亮了灯火的星星,明媚撩人。
那些花苞,一粒一粒,一天大似一天。雨水落在花苞上,花苞仿佛被触到了机关,齐刷刷地全开了。
玉兰是善于表达的草木之一。阳春三月的时候,一树的花朵绽放得好看极了,一盏盏明灯似的,或者圣洁莹润的白,或者华丽高贵的紫。
若说登对,初春时节的玉兰树与它的花朵是登对的;盛夏时节的玉兰树与它的片片绿叶是登对的;深秋寒冬时节光秃秃的玉兰树与它枝头的鸟群是登对的。含苞待放的时候,半开半合的时候,华丽盛开的时候,玉兰蓬勃昂扬的饱满丰盈,从花蕊里飘扬出来丝丝缕缕的芬芳,无一处不是至美。即便凋落,玉兰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它们并不是同时凋谢的,像是训练有素的集体舞蹈演员,先撤下去一些,再撤下去一些。忽然有一天,昨日里还绽放在枝头的玉兰花倏忽不见了——让人疑惑着,是不是黛玉荷锄将其葬进了花冢?
深秋时节,我窗前的玉兰树渐渐干枯了。叶片纷纷坠落,饱满到枯竭,犹如青丝到白头。我想凋零也是玉兰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说话行动不太利落的老人,他们以颤抖的双手、双腿乃至整个身体来表达情绪。其实,光秃秃的玉兰树也是好看的风景。至少,我喜欢,还有鸟儿们也喜欢。白日里,我站在窗前,看见成群的鸟儿飞过来想歇脚,它们一定会选择秃了枝丫的玉兰树,而不是那些青枝绿叶的树。于是,很自然的,鸟儿成了玉兰树的花朵,黑色的,灰色的,褐色的,比起色彩艳丽的花朵来,显得更大气好看。也就是这些鸟儿充满生机的灵性表达,将玉兰树那或许已经有些失落的心态“挽救”了。鸟儿是玉兰树最好的朋友呀!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感恩,替玉兰。
我喜欢观赏鸟儿们簇拥在玉兰树枝丫上的盛景。这时候的玉兰树,像慈眉善目的老人,儿孙绕膝,福寿双馨,让人艳羡得紧。
天还没亮呢,鸟儿们就唧唧咕咕地叫个不停,虽然听不懂,但是不影响我对它们叫声的喜爱。卧室的窗台上,隔些天就会积一些枯草,我知道那是鸟儿们在飞往玉兰树上戏耍时顺便衔过来的。其实,窗台上根本做不了窝,可它们愿意乐此不疲地做这些事,我心底里暗自欣喜。
喜欢三毛的那首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其实,树有很多地方是我们人没法比的。不说别的,单看它们枯萎后还能再生,我们也只有悄悄羡慕的份。当然,我最羡慕的,还是玉兰绽放后的大气、典丽、芬芳。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取辛公词中“如是”二字做了自己的名字,她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她的相貌才情,与这首词匹配得恰恰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兰把花开得软玉一般的温文尔雅,与柳如是取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深知自己配得上。
2.木槿
记得年少时,每到春天,蔷薇便在我老家院内旺盛生长,铺天盖地。蔷薇的香恬淡幽远,是让人感到愉悦放松的气味。后来,我去芜湖工作,看到排列有序的木槿,闻着清幽的木槿花香,思绪便飞越千山万水,驰回年少时生活过的故乡。有些联想,是随心随性的,没有规则,没有道理。就像我们听到一首歌,便想到一個人;就像我们看到一幅画,胸中便漾满澎湃的感动。我将把那些在岁月深处一茬一茬开了谢了的“蔷薇”从记忆里捞起。
小学时,有一位名叫文霞的女同学,生的很是好看。她朴素得体的衣服,浅笑盈盈的脸庞,为人处事的周到……她身上有多得几乎数不清的良好禀性,有如磁铁般吸引着周围的人。那时候,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只比我大一岁的她却已经像是个人见人爱的大姑娘。
成年后,见到木槿,我便一下子想到文霞,文霞就是木槿一样的女子。
木槿,犹如温婉朴实大方的邻家女孩。在各色树木花草里,能给我这般亲切温和感觉的,唯有木槿。这种感觉虽然来得匆忙,却是相当的靠谱。犹如我们冷不丁地遇见一个人,只一眼,便如同遭到电击,只一眼,便注定了日后甚至一生都将心心相牵、无法割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是《诗经》里描写的植物,也是在《诗经》里被一唱三叹歌咏了千百年的美人。美丽大方,是她的外在,良善德佳,是她的内在。和这样的女子相逢,无疑是让人愉悦的;和这样的女子相处,无疑是令人受益的。若是有福,娶到这样的女子回家,那当是三生有幸了吧。
我喜欢复瓣粉色的木槿花,积极向上、蓬勃达观,顷刻间便可把人的整个身心降伏拿下。我喜欢静静地坐在木槿树下,一个人也好,或者是两个人——志趣相投的两个人。不说话,就那样默默地坐着,把半天的好时光悄然无声地打发掉。人生的光阴有限,架不住虚度。但是,若是心中淤积块垒需要排遣,或者遇着可以无话不谈的人时,这种“虚度”便不再是虚掷好时光。那是一个人心灵的放逐,那是朋友间无言的情感交流和快乐体验。
木槿的叶子很密,很小。叶子的谦逊,凸显了鲜花的丰腴肥美。上班坐车经过银湖路,路边的木槿从车窗外忽闪而过,让人隔着玻璃看都心生惊艳。
单朵的木槿,早晨绽开,当晚便萎谢了。我们看到的,唯有它性情里的明媚和阳光,一道霞光似的,虽然只那么几个时辰,却是用尽一生的力气,把最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它盛开时,我们只顾欣赏;它凋落时,我们却茫然不觉——它的痛,它的伤,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甚至都来不及自怨自艾吧。好在就整体而言,木槿花的花期很长,长得覆满了整个夏季。漫长闷热的夏季,有了木槿的点缀,显得亮丽活泼了很多。 木槿貌美卻不自恃,只要有土壤的地方,撇下一截两拃长的枝条插下去,浇点水,便可活。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似乎有着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当春花争奇斗艳的时候,它沉默着。在骄阳肆虐的炎炎夏日里,它温婉的气息,减弱了炎夏酷烈的气场,把我们因燥热而滋生的不快一点一点打压下去。犹如女子的耳畔絮语,抑或是婉约悠扬的唯美乐曲,像山间潺潺流淌的一泓清泉。
盛夏骄阳,铸就了木槿的坚强,也铸就了木槿的大方和端庄。春花一样的小女孩,可以有那么一些轻浮,可以有那么一些轻佻。但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修炼完善自己的气质,这已经关乎到一个女人的品质和尊严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让人肃然起敬的美丽,不是高高在上的华贵,不是悬在云端的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亲切的纯朴的甚至是卑微的,如木槿。
3.桂花
桂花呼呼啦啦突然全开了。金黄,淡黄,乳白,橙红……碎米粒般簇拥在枝头。我们这里多的是金桂银桂,却少有丹桂。
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细雨从空中飘下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微风从看不见的地方吹过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桂花竟有着这样的聪敏和伶俐,如此懂得借势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因秋的寒凉之意,桂花的香气透出几分清冽,将人往节气的深处吸引。
金秋一到,整个城池都陷于飘逸却醇厚的桂花香芬里。生活的美好就在于,时光如流,日月如梭,却总有应时必至的美景在前方守候着我们。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是值得我们以一生的喜悦之情去期盼的。
寒露前夕,下班后,看见两个妇人手上各拎一只袋子,在小区里摘桂花。也不是摘,她们并不掐断枝丫,而是把碎米粒一般的桂花一点一点地捏进袋子里。我走近前看,见已经有小半袋了。我估摸她们大约是摆小吃摊点的,摊点上的各色小吃里一定少不了桂花酒酿。受此诱惑,我匆匆赶回家,拿一只银色小盆,也走到那片桂树林里,像她们一样把碎米粒一般的桂花一点一点地捏进盆子里。落雪似的,一层又一层,没有多长时间,桂花就蓬蓬松松地覆盖了整个盆底。再低头瞥一眼,已经有了小半盆。不能太贪婪了,赶紧离开。那两个妇人还在专心致志地采摘,估计确实是卖桂花酒酿的。
将采摘的桂花送回家后,我风风火火地赶去超市。我的购物篮有点寒酸,仅有一瓶蜂蜜。但是,就这一瓶蜂蜜还被人注意到了。付款时,我听见紧跟我身后的一位年轻女子对她小小的孩子说,哪天妈妈也去采些桂花来做蜜渍桂花给你吃,好不好?
一股暖意漾上心头。
长在枝头上的桂花,与各色鲜花相比,用朴素来形容都有抬举之嫌。但是,一旦落实到充满烟火味的锅碗瓢盆里,就变得“明媚照人”起来。酒酿水子是我之所爱,将水子煮熟盛进碗里后,再舀一勺糖渍或者蜜渍桂花放进去,那就不仅是好吃,更是好看。桂花做成的美食其实还有很多,譬如糯米桂花藕,桂花紫薯糯米饭,桂花粥,桂花酥,桂花糕,枸杞桂花茶……
下元宵,或者酒酿水子,捏一撮桂花放进去,那香就不仅仅是甜香了,还有了桂花的芳香,馥郁,醇厚。早些年,时常与三两朋友于大街上闲逛。二街,双桐巷,花园街,福禄商城,逛累了,看到各色小吃摊点,便一屁股坐过去。经营酒酿水子的推车,或者夹杂于小吃摊群里,或者于街头巷尾静默独立。小吃摊点的老板娘们,清一色的手脚麻利。严寒的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水子端上来之前,老板娘肯定忘不了往里面加一勺糖渍桂花,被寒气浸透的我立马被包围进“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恍惚与诗意里。发酵成酒酿的糯米随着调羹搅动,飘忽不定,像极起伏跌宕的人生;水子粒粒饱满,含于嘴里,慢慢咀嚼,甜而不腻;最妙的是散落于瓷碗里的桂花,清香袅袅,便是沉睡中的味蕾,也能够在刹那之间被唤醒。
后来,逛街的频率渐渐稀少。但对于桂花酒酿的热爱,却不曾淡。隔上些日子,便赶往曾经的红墙院里,做了几十年桂花酒酿的老奶奶,她的背已经不可遏制地佝偻下去,却依然精神抖擞。我每次去时,她都在忙乎着,或者择菜,或者洗衣,或者在她的两所房子间来回穿梭着。见了我,未等开口,老人家便洗净手,揭开赭红瓦缸上的玻璃盖板,拿起长柄大汤勺舀两斤桂花酒酿,再加上一袋水子递给我。沉甸甸的美味,才十来块钱,我一边接过来,一边说声“谢谢”,老人家总是以“也谢谢你哦,照顾我生意”相回。
其实,桂花是谈不上什么姿色的,似那种丢在人群里就会立刻被淹没掉的女子,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生怕辜负了上苍赐予她们的大把时间。走路时紧赶慢赶,哪怕坐下来歇息时,脑子也在努力地转动着,如何将后面件件桩桩的事处理得更妥帖周正。她不介意有没有人在意,她的外在平静无波,她的内心却憋着一股无形的劲头,不是想跟什么人争,也不是想在什么事上争,她只是在尽力地做最好的自己。
“酒香无惧巷子深,花香不怕形貌寒。”在描写桂花的诗词中,最传神的莫过于这一首——“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
独占三秋压众芳。这样的褒扬,于桂花来说,是足以慰藉平生的吧。
4.菊花
对于植物四君子之一的菊,我一直心怀敬意。人一旦对某人某物心存敬意,便不敢贸然叨扰。
想写菊花由来已久,久到连自己都已经记不住源头。仿佛年少时的一桩心事,原本是掐着指头千方百计地想去实现的,结果,不知道在怎样的日子里居然就忘记了。这一忘记便是好些年,蓦然记起时,心境早不复当初,滋味亦不复当初。
多年过去,某部影片里的菊花盛宴犹在眼前。一场政变不可避免地拉开帷幕,重阳夜宴,一朵朵手工绣制的菊花盛开在皇城内外,壮丽如银河飞虹,灿烂如满天星辰。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场权谋转瞬已成空,徒让人心酸伤痛。周杰伦低沉沧桑的歌声适时响起,忧伤唯美得让人折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那场宫廷哗变尘埃落定,那首《菊花台》还在尘世间无尽流传,那些灿烂的菊花仍在尘世间竞相绽放——在深冬的庭院,在深冬的原野。 到了肃杀的冬日,仍泼天泼地地盛开着的,好像只有菊花了。那年冬天,我去异地爬山。山顶有座寺庙,让人惊艳的是寺前的空地上,遍植树木花草,还有形态各异的菊花。菊花绽放着,汪洋恣肆,是无法用语言去描摹的绚烂。
每每读到好的句子,我总是努力记下,并探究其中深意。“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这里的东篱之花,便是菊花。非得把它染成翠绿色吗?菊花原本就有绿色的。可见文人笔墨之呈现,有时不可依而笃信之,那里兴许隐藏了什么曲笔,抑或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含义,或者还有诸如“不可说,一说便是错”的伤情别意。找到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似乎并不是清朝那位大家闺秀所要表达的本意。以我揣测,她那别染一枝花的举动,是为了呼应什么。或者说,她是心有所想才笔有所动,为她那份羞于示人的倾慕。她在精心做一件事,内心却很是卑微,就像张爱玲所说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友说,赏菊,还是随意散漫的好。把它们规整地植于盆盆钵钵里,不合它们的浪漫本性,也损伤了其大方质朴的自然美。我却以为,凡事都不可以说得那么绝对。早些年,每逢金秋时光,芜湖一年一度的菊花节那叫一个盛大,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来了。原本就美丽得让人沉醉的镜湖,因如山如海的人群,因汪洋恣肆的菊花,更添了份不同于往日的生机勃勃、盎然向上、富于仪式感的美。大钵,大盆,大缸,多姿多彩的菊花被各种造型的奢华器皿隆重盛载着,互为依存,又互为提升。
所有的草木都有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到了菊这里,则更胜一筹。菊不与春花争奇斗艳,不与夏花争气斗狠,它凭着自己的坚强和意志,在凛冽的寒风里,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把叶长得厚实滋润,把花开得风姿沛然。它们通达明白,无言,实干,已臻化境。这让我想到一类人——话多,还多得不靠谱,一旦对某人有了意见,便连带着否定其一切。殊不知,如此这般,诋毁掉的根本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的心胸和人格。那些擅长诋毁别人的人,多数是谈不上档次的,更别说什么眼界和胸怀了。所有的言行,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习惯。有人喜欢盲目地夸大其词,有人喜欢胡乱地承诺许愿,这般行为的坏处是,别人一次以为是真,二次将信将疑,三次已生鄙视。此后,你所有的话语,即便是真的,都会被认为是假的。有人在世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十年,都不知道诚实的重要性,不明白根基的重要性。所谓朽木不可雕,这也是一种。
“縱有华容千美貌,尚能市井满庭芳。”我以为,这是写菊最好的句子。犹如一个人,纵然外有龙姿凤质,胸有千丘万壑,却依然能够俯下身子,以谦逊的一面躬行于世。譬如陶渊明,其宁静淡泊的情操雅量,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已经呈现分明。又譬如菊花,干制后拿来泡水喝,可以散风清热、明目解毒。倘若再捏一小撮枸杞进去,则于色、于味、于功效上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责任编辑 墨 非
我觉得,春潮澎湃,百花齐放,是从玉兰这里开始的。或许,也有其他性急的花儿率先开放。但是哪一样都比不上玉兰花惹眼——不用成双成对,不用呼朋引伴,只是自己,便独成一处好风景。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气质,草木亦然。不看玉兰的外在形貌,单看其内在气质,已是卓尔不群。
草木靠着它们的返青、成长、开花、结果来表达自己,还有它们的叶落归根和化作春泥更护花。我所欣赏的是,即使到了深冬时节,光秃秃的玉兰依然不失矜持和骄傲。外在的沉默没有阻挡它内在的坚持,这时节,它是隐者,在我们看不见的地方慢慢蓄积力量——无数的花苞正在一个个枝节上悄然舒展。玉兰打苞的样子,自有一股风流,那是一种女性所独有的妩媚婉转——是歌曲唱到高音区再渐渐荡漾开来,形成回环;是被风吹皱的湖面,颤颤悠悠;是杨丽萍在跳孔雀舞,袅袅婷婷;是天空中点亮了灯火的星星,明媚撩人。
那些花苞,一粒一粒,一天大似一天。雨水落在花苞上,花苞仿佛被触到了机关,齐刷刷地全开了。
玉兰是善于表达的草木之一。阳春三月的时候,一树的花朵绽放得好看极了,一盏盏明灯似的,或者圣洁莹润的白,或者华丽高贵的紫。
若说登对,初春时节的玉兰树与它的花朵是登对的;盛夏时节的玉兰树与它的片片绿叶是登对的;深秋寒冬时节光秃秃的玉兰树与它枝头的鸟群是登对的。含苞待放的时候,半开半合的时候,华丽盛开的时候,玉兰蓬勃昂扬的饱满丰盈,从花蕊里飘扬出来丝丝缕缕的芬芳,无一处不是至美。即便凋落,玉兰都是那么与众不同。它们并不是同时凋谢的,像是训练有素的集体舞蹈演员,先撤下去一些,再撤下去一些。忽然有一天,昨日里还绽放在枝头的玉兰花倏忽不见了——让人疑惑着,是不是黛玉荷锄将其葬进了花冢?
深秋时节,我窗前的玉兰树渐渐干枯了。叶片纷纷坠落,饱满到枯竭,犹如青丝到白头。我想凋零也是玉兰的一种表达方式。就像说话行动不太利落的老人,他们以颤抖的双手、双腿乃至整个身体来表达情绪。其实,光秃秃的玉兰树也是好看的风景。至少,我喜欢,还有鸟儿们也喜欢。白日里,我站在窗前,看见成群的鸟儿飞过来想歇脚,它们一定会选择秃了枝丫的玉兰树,而不是那些青枝绿叶的树。于是,很自然的,鸟儿成了玉兰树的花朵,黑色的,灰色的,褐色的,比起色彩艳丽的花朵来,显得更大气好看。也就是这些鸟儿充满生机的灵性表达,将玉兰树那或许已经有些失落的心态“挽救”了。鸟儿是玉兰树最好的朋友呀!我的内心充满了感动和感恩,替玉兰。
我喜欢观赏鸟儿们簇拥在玉兰树枝丫上的盛景。这时候的玉兰树,像慈眉善目的老人,儿孙绕膝,福寿双馨,让人艳羡得紧。
天还没亮呢,鸟儿们就唧唧咕咕地叫个不停,虽然听不懂,但是不影响我对它们叫声的喜爱。卧室的窗台上,隔些天就会积一些枯草,我知道那是鸟儿们在飞往玉兰树上戏耍时顺便衔过来的。其实,窗台上根本做不了窝,可它们愿意乐此不疲地做这些事,我心底里暗自欣喜。
喜欢三毛的那首诗: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其实,树有很多地方是我们人没法比的。不说别的,单看它们枯萎后还能再生,我们也只有悄悄羡慕的份。当然,我最羡慕的,还是玉兰绽放后的大气、典丽、芬芳。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柳如是取辛公词中“如是”二字做了自己的名字,她的自信,由此可见一斑。当然,她的相貌才情,与这首词匹配得恰恰好。谦谦君子,温润如玉,玉兰把花开得软玉一般的温文尔雅,与柳如是取名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深知自己配得上。
2.木槿
记得年少时,每到春天,蔷薇便在我老家院内旺盛生长,铺天盖地。蔷薇的香恬淡幽远,是让人感到愉悦放松的气味。后来,我去芜湖工作,看到排列有序的木槿,闻着清幽的木槿花香,思绪便飞越千山万水,驰回年少时生活过的故乡。有些联想,是随心随性的,没有规则,没有道理。就像我们听到一首歌,便想到一個人;就像我们看到一幅画,胸中便漾满澎湃的感动。我将把那些在岁月深处一茬一茬开了谢了的“蔷薇”从记忆里捞起。
小学时,有一位名叫文霞的女同学,生的很是好看。她朴素得体的衣服,浅笑盈盈的脸庞,为人处事的周到……她身上有多得几乎数不清的良好禀性,有如磁铁般吸引着周围的人。那时候,我还是个不谙世事的小女孩,只比我大一岁的她却已经像是个人见人爱的大姑娘。
成年后,见到木槿,我便一下子想到文霞,文霞就是木槿一样的女子。
木槿,犹如温婉朴实大方的邻家女孩。在各色树木花草里,能给我这般亲切温和感觉的,唯有木槿。这种感觉虽然来得匆忙,却是相当的靠谱。犹如我们冷不丁地遇见一个人,只一眼,便如同遭到电击,只一眼,便注定了日后甚至一生都将心心相牵、无法割舍。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舜华,就是木槿。是《诗经》里描写的植物,也是在《诗经》里被一唱三叹歌咏了千百年的美人。美丽大方,是她的外在,良善德佳,是她的内在。和这样的女子相逢,无疑是让人愉悦的;和这样的女子相处,无疑是令人受益的。若是有福,娶到这样的女子回家,那当是三生有幸了吧。
我喜欢复瓣粉色的木槿花,积极向上、蓬勃达观,顷刻间便可把人的整个身心降伏拿下。我喜欢静静地坐在木槿树下,一个人也好,或者是两个人——志趣相投的两个人。不说话,就那样默默地坐着,把半天的好时光悄然无声地打发掉。人生的光阴有限,架不住虚度。但是,若是心中淤积块垒需要排遣,或者遇着可以无话不谈的人时,这种“虚度”便不再是虚掷好时光。那是一个人心灵的放逐,那是朋友间无言的情感交流和快乐体验。
木槿的叶子很密,很小。叶子的谦逊,凸显了鲜花的丰腴肥美。上班坐车经过银湖路,路边的木槿从车窗外忽闪而过,让人隔着玻璃看都心生惊艳。
单朵的木槿,早晨绽开,当晚便萎谢了。我们看到的,唯有它性情里的明媚和阳光,一道霞光似的,虽然只那么几个时辰,却是用尽一生的力气,把最好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了我们。它盛开时,我们只顾欣赏;它凋落时,我们却茫然不觉——它的痛,它的伤,只有它自己知道,它甚至都来不及自怨自艾吧。好在就整体而言,木槿花的花期很长,长得覆满了整个夏季。漫长闷热的夏季,有了木槿的点缀,显得亮丽活泼了很多。 木槿貌美卻不自恃,只要有土壤的地方,撇下一截两拃长的枝条插下去,浇点水,便可活。它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它似乎有着使命感和担当意识。当春花争奇斗艳的时候,它沉默着。在骄阳肆虐的炎炎夏日里,它温婉的气息,减弱了炎夏酷烈的气场,把我们因燥热而滋生的不快一点一点打压下去。犹如女子的耳畔絮语,抑或是婉约悠扬的唯美乐曲,像山间潺潺流淌的一泓清泉。
盛夏骄阳,铸就了木槿的坚强,也铸就了木槿的大方和端庄。春花一样的小女孩,可以有那么一些轻浮,可以有那么一些轻佻。但是,女人到了一定的年龄,必须修炼完善自己的气质,这已经关乎到一个女人的品质和尊严了。
“彼美孟姜,德音不忘。”让人肃然起敬的美丽,不是高高在上的华贵,不是悬在云端的不食人间烟火,而是亲切的纯朴的甚至是卑微的,如木槿。
3.桂花
桂花呼呼啦啦突然全开了。金黄,淡黄,乳白,橙红……碎米粒般簇拥在枝头。我们这里多的是金桂银桂,却少有丹桂。
阳光从天上洒下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细雨从空中飘下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微风从看不见的地方吹过来时,桂花的芳香更浓郁了。桂花竟有着这样的聪敏和伶俐,如此懂得借势让自己变得更好。也因秋的寒凉之意,桂花的香气透出几分清冽,将人往节气的深处吸引。
金秋一到,整个城池都陷于飘逸却醇厚的桂花香芬里。生活的美好就在于,时光如流,日月如梭,却总有应时必至的美景在前方守候着我们。春花,秋月,夏风,冬雪,都是值得我们以一生的喜悦之情去期盼的。
寒露前夕,下班后,看见两个妇人手上各拎一只袋子,在小区里摘桂花。也不是摘,她们并不掐断枝丫,而是把碎米粒一般的桂花一点一点地捏进袋子里。我走近前看,见已经有小半袋了。我估摸她们大约是摆小吃摊点的,摊点上的各色小吃里一定少不了桂花酒酿。受此诱惑,我匆匆赶回家,拿一只银色小盆,也走到那片桂树林里,像她们一样把碎米粒一般的桂花一点一点地捏进盆子里。落雪似的,一层又一层,没有多长时间,桂花就蓬蓬松松地覆盖了整个盆底。再低头瞥一眼,已经有了小半盆。不能太贪婪了,赶紧离开。那两个妇人还在专心致志地采摘,估计确实是卖桂花酒酿的。
将采摘的桂花送回家后,我风风火火地赶去超市。我的购物篮有点寒酸,仅有一瓶蜂蜜。但是,就这一瓶蜂蜜还被人注意到了。付款时,我听见紧跟我身后的一位年轻女子对她小小的孩子说,哪天妈妈也去采些桂花来做蜜渍桂花给你吃,好不好?
一股暖意漾上心头。
长在枝头上的桂花,与各色鲜花相比,用朴素来形容都有抬举之嫌。但是,一旦落实到充满烟火味的锅碗瓢盆里,就变得“明媚照人”起来。酒酿水子是我之所爱,将水子煮熟盛进碗里后,再舀一勺糖渍或者蜜渍桂花放进去,那就不仅是好吃,更是好看。桂花做成的美食其实还有很多,譬如糯米桂花藕,桂花紫薯糯米饭,桂花粥,桂花酥,桂花糕,枸杞桂花茶……
下元宵,或者酒酿水子,捏一撮桂花放进去,那香就不仅仅是甜香了,还有了桂花的芳香,馥郁,醇厚。早些年,时常与三两朋友于大街上闲逛。二街,双桐巷,花园街,福禄商城,逛累了,看到各色小吃摊点,便一屁股坐过去。经营酒酿水子的推车,或者夹杂于小吃摊群里,或者于街头巷尾静默独立。小吃摊点的老板娘们,清一色的手脚麻利。严寒的冬天,一碗热气腾腾的酒酿水子端上来之前,老板娘肯定忘不了往里面加一勺糖渍桂花,被寒气浸透的我立马被包围进“烟笼寒水月笼沙”的恍惚与诗意里。发酵成酒酿的糯米随着调羹搅动,飘忽不定,像极起伏跌宕的人生;水子粒粒饱满,含于嘴里,慢慢咀嚼,甜而不腻;最妙的是散落于瓷碗里的桂花,清香袅袅,便是沉睡中的味蕾,也能够在刹那之间被唤醒。
后来,逛街的频率渐渐稀少。但对于桂花酒酿的热爱,却不曾淡。隔上些日子,便赶往曾经的红墙院里,做了几十年桂花酒酿的老奶奶,她的背已经不可遏制地佝偻下去,却依然精神抖擞。我每次去时,她都在忙乎着,或者择菜,或者洗衣,或者在她的两所房子间来回穿梭着。见了我,未等开口,老人家便洗净手,揭开赭红瓦缸上的玻璃盖板,拿起长柄大汤勺舀两斤桂花酒酿,再加上一袋水子递给我。沉甸甸的美味,才十来块钱,我一边接过来,一边说声“谢谢”,老人家总是以“也谢谢你哦,照顾我生意”相回。
其实,桂花是谈不上什么姿色的,似那种丢在人群里就会立刻被淹没掉的女子,每天都是忙忙碌碌的,生怕辜负了上苍赐予她们的大把时间。走路时紧赶慢赶,哪怕坐下来歇息时,脑子也在努力地转动着,如何将后面件件桩桩的事处理得更妥帖周正。她不介意有没有人在意,她的外在平静无波,她的内心却憋着一股无形的劲头,不是想跟什么人争,也不是想在什么事上争,她只是在尽力地做最好的自己。
“酒香无惧巷子深,花香不怕形貌寒。”在描写桂花的诗词中,最传神的莫过于这一首——“人间尘外,一种寒香蕊。疑是月娥天上醉,戏把黄云挼碎”。
独占三秋压众芳。这样的褒扬,于桂花来说,是足以慰藉平生的吧。
4.菊花
对于植物四君子之一的菊,我一直心怀敬意。人一旦对某人某物心存敬意,便不敢贸然叨扰。
想写菊花由来已久,久到连自己都已经记不住源头。仿佛年少时的一桩心事,原本是掐着指头千方百计地想去实现的,结果,不知道在怎样的日子里居然就忘记了。这一忘记便是好些年,蓦然记起时,心境早不复当初,滋味亦不复当初。
多年过去,某部影片里的菊花盛宴犹在眼前。一场政变不可避免地拉开帷幕,重阳夜宴,一朵朵手工绣制的菊花盛开在皇城内外,壮丽如银河飞虹,灿烂如满天星辰。满城尽带黄金甲,一场权谋转瞬已成空,徒让人心酸伤痛。周杰伦低沉沧桑的歌声适时响起,忧伤唯美得让人折腰,“菊花残/满地伤/你的笑容已泛黄/花落人断肠/我心事静静躺……”那场宫廷哗变尘埃落定,那首《菊花台》还在尘世间无尽流传,那些灿烂的菊花仍在尘世间竞相绽放——在深冬的庭院,在深冬的原野。 到了肃杀的冬日,仍泼天泼地地盛开着的,好像只有菊花了。那年冬天,我去异地爬山。山顶有座寺庙,让人惊艳的是寺前的空地上,遍植树木花草,还有形态各异的菊花。菊花绽放着,汪洋恣肆,是无法用语言去描摹的绚烂。
每每读到好的句子,我总是努力记下,并探究其中深意。“为爱南山青翠色,东篱别染一枝花。”这里的东篱之花,便是菊花。非得把它染成翠绿色吗?菊花原本就有绿色的。可见文人笔墨之呈现,有时不可依而笃信之,那里兴许隐藏了什么曲笔,抑或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的含义,或者还有诸如“不可说,一说便是错”的伤情别意。找到关于这句话的解释,总感觉有些怪怪的,似乎并不是清朝那位大家闺秀所要表达的本意。以我揣测,她那别染一枝花的举动,是为了呼应什么。或者说,她是心有所想才笔有所动,为她那份羞于示人的倾慕。她在精心做一件事,内心却很是卑微,就像张爱玲所说的“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有友说,赏菊,还是随意散漫的好。把它们规整地植于盆盆钵钵里,不合它们的浪漫本性,也损伤了其大方质朴的自然美。我却以为,凡事都不可以说得那么绝对。早些年,每逢金秋时光,芜湖一年一度的菊花节那叫一个盛大,远远近近的人们都来了。原本就美丽得让人沉醉的镜湖,因如山如海的人群,因汪洋恣肆的菊花,更添了份不同于往日的生机勃勃、盎然向上、富于仪式感的美。大钵,大盆,大缸,多姿多彩的菊花被各种造型的奢华器皿隆重盛载着,互为依存,又互为提升。
所有的草木都有值得我们人类学习的地方,到了菊这里,则更胜一筹。菊不与春花争奇斗艳,不与夏花争气斗狠,它凭着自己的坚强和意志,在凛冽的寒风里,把根深深地扎进土壤里,把叶长得厚实滋润,把花开得风姿沛然。它们通达明白,无言,实干,已臻化境。这让我想到一类人——话多,还多得不靠谱,一旦对某人有了意见,便连带着否定其一切。殊不知,如此这般,诋毁掉的根本不是别人,恰恰是自己的心胸和人格。那些擅长诋毁别人的人,多数是谈不上档次的,更别说什么眼界和胸怀了。所有的言行,长此以往便会成为习惯。有人喜欢盲目地夸大其词,有人喜欢胡乱地承诺许愿,这般行为的坏处是,别人一次以为是真,二次将信将疑,三次已生鄙视。此后,你所有的话语,即便是真的,都会被认为是假的。有人在世上摸爬滚打了好几十年,都不知道诚实的重要性,不明白根基的重要性。所谓朽木不可雕,这也是一种。
“縱有华容千美貌,尚能市井满庭芳。”我以为,这是写菊最好的句子。犹如一个人,纵然外有龙姿凤质,胸有千丘万壑,却依然能够俯下身子,以谦逊的一面躬行于世。譬如陶渊明,其宁静淡泊的情操雅量,于诗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已经呈现分明。又譬如菊花,干制后拿来泡水喝,可以散风清热、明目解毒。倘若再捏一小撮枸杞进去,则于色、于味、于功效上又会有一定程度的提升。
责任编辑 墨 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