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离异家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是学校必须面对的问题。文章在分析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表现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并总结了一些心理调整的策略,对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1.自卑、自閉
年幼的学生对家庭的破裂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往往比父母更大。而且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学生容易拿自己的处境与他人比较,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仇视、逆反
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这些孩子大多在学校里不爱与人接触,有了矛盾也不及时和他人沟通。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导致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者事也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我行我素,产生逆反心理。
3.焦虑、抑郁
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
离异家庭的学生常常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极易产生极端行为。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1.亲子关系失调
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产生担心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心理。当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不敢贸然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融洽程度。父母之间的相互敌视,容易使孩子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
2.家长教育失当
一些离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一些不良教育行为;或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或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
3.社会评价压力
离异家庭学生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相关的话题。这种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重视家庭教育
作为离异家长,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创建友爱互助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
3.社会营造和谐氛围,共同关心学生成长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都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1]林 仙.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2]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
关键词: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教育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一、离异家庭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
1.自卑、自閉
年幼的学生对家庭的破裂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因而他们遭受的打击往往比父母更大。而且他们还不具备自我调整心理的能力,一时还难以面对家庭破损的严酷现实,因而会感到无所适从、闷闷不乐。学生容易拿自己的处境与他人比较,因而滋生出自卑的心理,做事变得胆怯,缺乏自信,缺乏进取和积极向上的精神。
2.仇视、逆反
家庭结构变化的强烈刺激,致使学生的心理出现失衡。这些孩子大多在学校里不爱与人接触,有了矛盾也不及时和他人沟通。有的孩子对父母的离异充满憎恨,久而久之对心理发展产生不良作用,进而导致对学校和社会生活不感兴趣,对周围的人或者事也漠不关心。有的学生容易成为别的孩子奚落和欺负的对象,然而他们也渴望尊严,渴望被人欣赏,于是在言行上便刻意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我行我素,产生逆反心理。
3.焦虑、抑郁
孩子要花大量的时间来应付家庭破碎后的家庭关系,对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感到焦虑,缺乏安全感,所以,他们在众人面前感到不安、敏感。
离异家庭的学生常常受到心理问题的困扰无处排解。由于压抑太久,一旦爆发出来,极易产生极端行为。无论对同学还是老师都将产生极大的攻击性和报复心理。
二、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
1.亲子关系失调
家庭的缺损意味着从此有一方要从家庭中退出,对于孩子来说,他们会产生担心被双亲中的一方抛弃的心理。当看到父母情绪不好时,他们不敢贸然与父母交流,这势必会影响亲子交往的融洽程度。父母之间的相互敌视,容易使孩子也变得不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种不信任会扩展为对整个社会的不信任,伴随着这种心理而长大的儿童,极有可能会产生一些反社会行为。
2.家长教育失当
一些离异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度关注。一旦孩子的行为表现与自己的期望不相符合,便会引起一些不良教育行为;或对孩子采取放任不管的态度,忽视对孩子的关心和照顾,给学生的心灵带来极大的伤害;或对孩子常有一种负罪感,无原则地一味满足孩子、迁就孩子,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对孩子进行补偿,倾向于溺爱型的抚养方式。
3.社会评价压力
离异家庭学生在精神上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歧视。有的孩子为躲避这种压力,远离同伴,形成了孤僻、冷漠的性格。当父母离异后,他们总会产生自己不如别人的感觉,把父母的离婚当作见不得人的事,非常忌讳相关的话题。这种社会评价压力使他们为了避免伤害而慢慢从人际交往中开始退缩。他们自己给自己筑起一道心理的墙,把自己包裹在厚厚的壳中,表面冷漠,实际上内心非常虚弱。
三、离异家庭学生心理问题的教育策略
1.家长应树立责任意识,重视家庭教育
作为离异家长,无论婚姻的过程与结局如何,都应该树立起责任意识,承担起教育与爱的责任,为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家庭氛围。
2.学校应发挥主导作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学校要理解、尊重、信任离异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创建友爱互助的教育氛围,帮助学生消除过强的自尊心,缓解心理负担,得到精神上的慰藉和友谊,感受到学校大家庭的温暖和同学之间的纯真的友爱。
3.社会营造和谐氛围,共同关心学生成长
离异家庭学生的心理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合作、相互促进,形成三位一体的良好环境,给他们以更多的爱,使他们感受到社会、学校、家庭都在关心他们、爱护他们,促使他们克服并逐步消除不健康心理,使他们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林 仙.离异单亲家庭子女的心理问题及对策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2008.
[2]杨利玲.单亲家庭子女教育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研究[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