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如何创新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asonzhong4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美是生活,美是创新。”
  目前,学生的作文不尽人意,许多学生对作文缺乏兴趣,为难情绪严重。即使硬着头皮写了,作文也是千人一腔,万人一面,极少有创新。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从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时,教师就给学生设置了许多“清规戒律”,要求形式上应怎样怎样;内容上哪些该写,哪些不该写;话应该这样说;道理该那样讲,等等。这些要求就像一道道绳索,将学生牢牢捆住,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限制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造成了学生畏首畏尾、不敢写、没得写的现状。为了改变现状,让学生的作文有所创新,我在作文教学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尝试。
  一、首先改变作文课堂教学模式,创设宽松的教学环境,引发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重要动力,兴趣也是创新的重要动力。因此,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用各种教学手段,强烈刺激学生的学习情绪,活跃思维,使之振奋精神,产生积极创作的欲望。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抒自己想抒的情。“我眼看世界,我手写我心”。学生敢于写教师对差生的态度,呼唤爱心平等;敢于写早恋的题材;敢于写心中的矛盾、激情;敢于写父母的无理、不公;敢于写同学间的误会、纷争;敢于写世人的冷漠、自私等等。生活丰富多彩,任由学生挥毫泼墨,尽情挥洒。这样,学生不再面对作文老虎吃天无从下口,而是洋洋洒洒,下笔如有神。
  二、注重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大量生活素材。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没有生活,作文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只有有了丰富的生活积累、生活体验,学生才能从自己的真切感受中提炼文章的主题,写出个性鲜明的作文来。而且也只有这样学生作文时,才不会捉襟见肘,才能做到选材上的创新。
  三、借助经典,开启想象力,模仿创新。如学习《春》时,同学们赏析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中的“钻”字和“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中的“闹”字的妙处后,我要求同学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事物,用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去表现所描写的事物。同学们纷纷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奋笔疾书。有写“春风像妈妈一样把我拥在怀里,轻轻地,柔柔地。”有写“春风轻轻拂过,柔软了杨柳的腰肢,也唤醒了沉默的小河。”经过大量的仿写,开启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会了运用各种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大量修辞手法、描写方法等写人叙事,写景状物,表情达意,既锻炼了学生驾驭语言的能力,又使语言得以创新。
  四、鼓励学生发挥个性,独辟蹊径。创新思维的精髓就在于打破思维定势,标新立异。或构思精巧,或见解新颖,或材料新鲜,或有个性。除仿写外,我还帮助学生克服从众心理,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特性。我们知道,黄山松都长在悬崖峭壁上,那么它是怎么长到上面的呢?为此,我给学生出了个作文题《我是黄山松》,要求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写出黄山松的生长过程,力求生动活泼。同学们驰骋想象,有写黄山松的种子是被大风刮到崖缝里长起来的;有的认为是松鼠储藏在石缝里忘记了,松子得以侥幸生存下来;还有的认为是小鸟吞食后又把它排泄在悬崖上,日久天长,得以生根发芽。想象奇特,丰富多彩。此外,在教学中,还注重对学生的逆向思维训练。逆向思维就是反其道而行之,背道而驰,反弹琵琶。训练目的是让学生的思维向对立面方面发展,从问题的相反方向深入探索,树立新思想。作文课我给学生出了个题目《荷花真的厌恶淤泥吗?》抛砖引玉,然后让学生采用逆向思维自拟题目作文。学生自拟的作文题目有《开卷未必有益》《近墨者未必黑》《愚公确实很愚》等。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突破“框框”,思想深度提高了,语言精彩了,思路也越来越开阔了,从而使学生的作文在内容上不断创新。不过,我们启发学生逆向思维,也不能随意“求异”和“逆向”,不能脱离实际。
  五、在表现形式上加以创新。教会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给作文披上一件华丽的外衣。可采用文学作品的形式,如戏剧、通话、小说、散文、诗歌等;可采用应用文的形式,如书信、日记、介绍信、证明信、会议记录等;可采用片段拼接的形式,如小标题、序号、镜头式、片段式;可采用网络聊天的形式;可采用编辑短信的形式,等等。如此可使作文锦上添花。
  六、利用续写、改写、扩写培养想象力。有些课文的结尾,戛然而止,余意未尽,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想象的余地。就像在艺术创造中,艺术家通过“空白”给欣赏者留有想象的空间,造成巨大的艺术魅力。例如《哦,香雪》一文,当学生学完了课文后,我就根据结尾,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得到文具盒的香雪见到娘后,娘会对她怎样?第二天她上学后,班里的同学看到她的文具盒会有什么反应?学完鲁迅的《故乡》后,我要求学生写一篇作文:三十年后的宏儿和水生。学完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要求同学们发挥想象,把这首词改写成一篇记叙文。在教学中,充分利用这些方法,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引导学生去思考、猜测、联想、填补,促成“完型”,将会收到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提高教学效果的积极作用,也会大大提高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提升不断创新的能力。
  七、发散性思维训练。发散思维就是多角度多方向思维,给人一种“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感觉。文学作品本身带有多重性,可以从心理学、人类学、伦理学、美学等不同角度分析理解。看《三国演义》,既可以把曹操看做“治世之能臣”,又可把他看做“乱世之枭雄”,或二者兼而有之。读《红楼梦》,有人为林黛玉的美貌才华赞叹不已,有人为林黛玉的尖刻多疑而切齿,有人为林黛玉的弱不禁风心生恻隐,有人为林黛玉的香消玉殒而扼腕。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对一篇文章各人感受是不尽相同的,正所谓“一千个读者心目中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教学中要让学生用发散的眼光,立体地多方位地审视文章立意、题材、结构和语言,尽量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去感受体味,产生自己的独特见解。同时,要教给学生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和思路。如以“树”为话题的作文,可从时间上(过去。现在、未来、春、夏、秋、冬)命题;可从空间上(森林、公园、山上、路旁)取材;可从相似方面如托物言志、象征手法等方面立意;可从相关方面如森林保护、人工造林、爱护环境、建筑用材等方面写作。经过训练,使学生在创作中达到高屋建瓴的效果。
  总之,通过上述方法的训练,达到了作文创新的最终目的。学生不但想写、敢写,还写出了新意,写出了个性,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创作欲望,促进了学生语文素质的提高。
其他文献
教育公平是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也是目前一项基本教育政策。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大力普及文化教育,教育公平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如,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建立覆盖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高等教育的学生资助体系,等等,极大地促进了社会公平和民生改善。但由于长期以来发展的不平衡,城乡之间、东西部地区之间的教育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为什么把促进公平
期刊
如今,这个世界的教育,已经发生了一些变化:昨天和今天,许多曾经践行的,逐渐被改善、否决。其实,今天教育所倡导的,经过时光磨砺和思辨转换,明天会生长出哪些结论,人们并不非常明确。教育教学的真实处境,远比人们看到得困顿。也许,教师穷尽一生,也只能发现隐藏于教学原理和时代需求中的无数表象,而教学的本质依旧藏匿埋伏在前方的一个高处。所以,一线教师,要有着适宜的超前意识,向着教学的高处探求。只有像向日葵一样
期刊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新课标要求教师创设丰富的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使学生愿学、乐学,我在多年的课改实践中作了以下五方面的探究:  I.宽松和谐激趣法  语文课堂要体现人文性的特点。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是课改的一项重要任务。师生应是平等的合作者,要彼此尊重、互相信赖、互相 合作,只有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师生之间才能形成互动、交流的对话
期刊
学校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塑造、培养人的过程。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又占据着主导地位,教师能否及时更新自身的教育理念,可以说对新课标的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 从学习主体即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确定文言文教学目标  文言文教学目标的确定要从学生的实际学情出发,使之易于操作、具体可行,而不仅仅是“泛泛而谈”,设计一些空洞的目标,让学生如坠云里雾里不知所措。以《滕王阁序》为例,有的教师将本课的情感目标设为
期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语文学科提倡跨领域学习,与其他课程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作文是学生认识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日记画是实施拓展型课程活动中总结出的新方法。课堂内,尝试着绘画与日记结合,美术和语文学科相整合;课堂外,给学生创设拓展的空间和探索实践的平台。这种方法,既帮助学生丰富了绘画日记的内容和情怀,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绘画的综合能力,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
期刊
2014年暑假,我和孩子随团去草原旅游时,那个导游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因为我们都是些散客,每天时间都很紧,所以每次集合时的时间观念需要特别强,那个导游每次集合完出发时,都不是抱怨哪个家庭来的晚了,而是表扬哪几个家庭时间观念强。开始,还有个别人会迟到,没想到这样集合了两三次以后,大家几乎都会提前到达集合地点,而且,大家都习惯于比谁家来得更早些。当然,导游的表扬也从没间断。  秋季开学后,我新接了一个
期刊
由于文言文是我国中华民族思想文化的载体,具有很高的文学、艺术价值,因而不管是初中还是高中,文言文在每一册的语文课本中都占据着一定的比例,这无疑彰显着学习文言文的重要性。可是多数语文教师再怎么教学,总是屡屡遭遇教学尴尬,学生也“受益匪深”,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瓶颈”呢?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首先,文言文本身的局限易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文言文是古代人们在他们那个特有的文言环境中产生的作品,因而文字
期刊
“一支粉笔,两袖清风,三尺讲台,四季晴雨”,正是教育园丁的真实写照。能成为一名教师,让我感觉很幸福。当我接触到懂事的孩子时,会不由得生出很多的成就感和自豪感。很多时候,我都觉得不是这份工作需要我,而是我需要这份工作,来分享自己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我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选择了一份爱与责任。执著而不执迷,淡定而不淡漠,平凡却不平庸。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应该是有大爱的人,而这份爱,就蕴涵于平凡的坚守
期刊
“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是二十一世纪教育的主旋律,也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的教育理念,也正深刻影响着每位教师的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逐渐由教师的教转变为学生的学。课堂气氛越来越活跃,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改善。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通过和谐交往,互动学习,不但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并且能有效地实现教学目标。  良好的课堂气氛能激发
期刊
美国著名教授理查德?威伍的一篇演讲,里面有一句极为精彩的话:“想要教好的教师可能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志向更高和激情奔放的。伟大至少一部分出自天赋,这是无法传播的。然而,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赞科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便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激情是一种激昂的情绪,是一种冲动的感情,它使情感炽热化。教学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平平淡淡。有了激情,学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