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小学数学教学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存在着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重智育轻德育、重讲解轻学习、重课内轻课外、重学会轻会学的现象,束缚了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影响了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创造意识的培养。要克服这些不良倾向而实施素质教育,必须明确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是着眼素质、加强基础、培养智能、重视德育、发展个性,教学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全面地、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得到发展,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做人、学会创造。为此,本文试就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谈几点个人浅见,就教于专家和同行。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笔者认为,要使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最大发展,以下两大教学措施不可缺少。
1.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 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又是它的一项核心任务。
1. 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由于数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数学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眼于21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搞好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有两大措施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就应以乘法的含义为依据,根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诀,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要注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展现获取知识时想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适应,使他们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其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如果说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那么思维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成份。显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其二,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其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其四,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四、切实改革评价制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革评价制度。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应试教育,就是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取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学生可以增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得主动,学得成功。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相结合。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
一、面向全体学生,使所有学生都得到最大可能的发展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所有学生的全面发展,这是素质教育的一大本质特征。笔者认为,要使教学能促进全体学生的最大发展,以下两大教学措施不可缺少。
1. 正确对待学生的个别差异。要相信所有智力正常的儿童都能学好小学数学。教学实践经验表明:数学成绩不佳儿童中的绝大多数都不是由于自身的智力因素造成的,主要是由于他们的非智力因素和教学条件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把差生形成的原因完全归结为智力上的原因,更不能将差生和弱智简单地划等号。对此,在教学中我们要树立起每个学生都能学好数学的信心,这是搞好面向全体学生的根本保证。
2. 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从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清楚地知道:学生的个别差异在客观上制约着我们的教学,而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又决定了我们的教学必须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必须正确处理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的关系,通过因材施教去实现全体学生最大可能的发展。
二、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促进学生在知识、能力和思想品德几方面的全面发展,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又一本质特征,又是它的一项核心任务。
1. 增强教书育人的意识。教师要充分认识教书育人的重要性,理解思想品德教育的内涵,有意识、有目的地结合数学教学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首先,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识,提高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自觉性。其次,深入挖掘小学数学教材中的精神品质素养教育的因素,明确教育的内容和要求。小学数学教材,作为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思想品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载体,它本身就具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功能。教师可以结合教材有关内容,适时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形象生动的插图,有说服力的数据和统计材料,以及我国数学史上的优良传统等内容,使学生受到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科学的教育。
2. 渗透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由于数的产生和发展依赖于人的实践活动,数学中的一些概念和运算方法与实践密切相关,数学概念的形成不单是由于客观世界本身存在着量的规定性,还取决于人们测量、计量、度量和操作实践,因而在概念教学时,密切联系实际,向学生渗透一些实践第一的观点。
3. 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结合课堂教学,教师要有目的、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独立思考、不畏困难的精神,养成计算仔细、思考认真、书写工整、检验一丝不苟、听讲聚精会神、答问井井有条,以及课前自觉预习、课中主动参与、课后及时复习的良好学习习惯。
三、坚持学生主体性意识,让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就是要着眼于21世纪人才素质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创造条件让学生主体性得到发展,培养有扎实的数学基础和较强的适应能力,又有独立的人格和创造精神的开拓型人才。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归根到底,学习是学生内部的活动,谁也不能替代。因此,学生最主要的特性是主体性。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时时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思考教学方案,考虑课堂结构,把学生真正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有效地进行学习,让全体学生自始自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之中。
搞好学生获取知识过程所要做的工作很多,其中有两大措施必须引起广大教师的高度重视:一是教师要正确再现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根据数学知识发展的逻辑顺序去进行再发现。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教师就应以乘法的含义为依据,根据乘法和加法之间的联系,从相同加数连加的过程中概括出乘法口诀,这样使学生明确乘法口诀的来源和每一句乘法口诀所表达的意思。二是要注意创造更多的机会让学生主动展现获取知识时想的过程,以此帮助学生实现认知过程与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的主动适应,使他们从中获得掌握知识的途径与方法。其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思维方法。如果说学习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那么思维则是这个过程的核心成份。显然,要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要先让他们掌握正确的思维方法。其二,要教给学生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等基本的思维方法,并让他们逐步学会用这些思维方法解决学习中的具体问题。其三,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既要明确思维的起点,又要能把握思维发展的方向,使其思维过程能够顺利地进行。其四,严格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能够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问题,使他们的思维过程能够有序地进行。
四、切实改革评价制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改革评价制度。评价对教与学的活动具有诊断、反馈、激励的功能,是牵动教育全面性、导向性的一根杠杆,考什么、怎么考制约着教师教什么、怎么教。应试教育,就是在统考指挥棒的下面,教师为考试而教,学生为争取高分而学,甚至分数在相当程度上已成为评价学校、教师的唯一标准。而素质教育的评价应当是全面的,不仅要有对学生掌握知识的评价,而且要有对学生思想品德、认知能力和非智力因素的评价等。由于小学数学具有很强的前后连贯性,利用形成性评价对学习过程进行测查,对学生更有激励作用,也便于及时获得反馈信息,弥补随时可能出现的漏洞,消除隐患,保证整个学科整体的教学成果。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相结合,注重培养自我评价的能力。通过自我评价,教师可以发现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从而推动教学的改进;学生可以增进自我控制和调节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学得主动,学得成功。笔试、口试与实际操作测试适当相结合。根据数学课的特点,除了常用笔试、口试方法外,有些内容如几何初步知识等可采用实际操作方式考核,看一看每人测量、作图、制作等的实际能力,以全面了解被试者的实际水平,进一步改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