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破体制束缚,职业教育应有所作为

来源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ndrz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42-01
  职教人都深知招生过程中初中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时的无奈与盲从,也深知学生在被动学习时的资源浪费、质量低下,当学生由于年龄、经历、分数等原因还没有真正理解或者被动选择的时候,职业教育体制的设计者和执行者们应该重视教育教学主体——学生的背景、发展与需求,帮助、满足和成全他们“二次选专业”的现实要求,为他们寻找到“最适合”的发展方向和成长道路。
  案例中上海信息技术学校的改革值得我们认真反思和学习借鉴。冲破体制束缚,职业教育应有所作为。当“二次选专业”改革之举成为“叫好”的共识时,亟须在以下两个方面做好“叫座”的顶层设计。
  一方面,教育行政部门应该政策先导。这个“导”既要体现在政策的引导,也要体现在落实的导向。在政策的引导上,可制定专门针对“二次选专业”的具体文件,也可针对现有文件中“学籍管理”“学分制”“弹性学制”等相关条款过于“指导”和“原则”,不易对位和操作的缺陷,出台实施方案与操作细则。还要关注涉及招生、学业考核、成绩认定、升学、毕业证书发放等环节以及中专、五年制高职、“3 3中高职衔接”等层次教育教学管理部门在相关政策上不统一,甚至相互矛盾和制约的问题,予以有效统筹和归并。比如在新生录取审批上,允许开学一段时间后不同专业间人数的适当增减;在学籍管理系统上,方便“二次选专业”的手续办理;在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执行上,给予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在专业理论和技能学业水平测试上,考虑“二次选专业”的时间调整;在毕业证书发放上,适应“二次选专业”的合理变动;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允许五年制高职和中高职衔接项目在分段时“二次选专业”,并建立课程重组、学分互认的灵活机制。在落实的导向上,教育行政部门应积极鼓励、主动指导职业学校参与改革,在试点实验的基础上,总结推广经验,将“二次选专业”等体制改革的试点工作纳入学校和校长的阶段目标、绩效考核和视导评估。
  另一方面,职业学校领导应该有所担当。每个地方、每所学校、每个专业的实际情况都不同,不可能等靠上级教育行政部门出台政策,也不可能有完全照搬的改革模式。面对旧体制中的各种弊端,面对“叫好”的各方愿望,只要符合《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方向和要求,就可结合校情和学情,着力解决,大胆创新,这是领导班子肩负的责任,也是一校之长应有的担当,不是完全无能为力,应该而且必须有所作为。冲破体制束缚的改革创新,矛盾很大,任务很重,是一件给自己“找麻烦”的系统工程。其中固然需要广大教师的共同参与和个人素养的全面提升,但校长和领导班子的教育理念、创新精神、责任担当和顶层设计显得最为重要。不但需要认真调研、亲力亲为,还要创设条件、广泛动员,更要大胆实践、长期坚持。比如:中职三年制中专,可以试行第一年或第一学期不分专业的“1年普课 2年专业课”“0.5年普课 2.5年专业课”的模式,入校后先开设公共课程,辅助生涯指导,让学生和家长在充分认识社会形势、职业教育和自身特点的基础上“二次选专业”;也可以试行“1年普课 1年专业大类课 1年专业方向课”的模式,“二次选方向”。对于中高职衔接项目,在分段时给学生“二次选专业”或“二次选方向”的机会和途径。与此同时,出台配套的专业分班、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方案,推进教学计划(人才培养方案)重组、学分制改革、选课办法创新、教学内容调整、信息技术应用、学生管理强化、教学方法改进和教学评价优化等管理制度,并在学校建设、硬件投入、师资调整和资源配备等方面予以优化,以更好地适应改革。
  (作者单位: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工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育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8-0042-01  2014年7月24日,《中国教育报》刊发了教育部杜玉波副部长题为“高等教育要更加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文章,提出了教育评价“四个比度”问题,笔者深以为然,愿就此做一粗浅解读。  所谓“四度”,按杜玉波的表述,即“办学定位对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适应度,
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要学习科学课时,模仿科学家,提出问题,猜想结果,制订相应的计划,进行观察、实验、制作,搜集证据,采集信息,进行交流,并对信息进行推理分析的加工整理,最后得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整个探究的过程,学生得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求知欲、探究的方法、创新意识培养和情感教育等等。如何在教学中运用探究式学习,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尝试让学生自
【摘要】江苏省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从2013年9月开始由原先的“2 1”模式转变为“2.5 0.5”的模式,新模式下新的课程标准在遵循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理念的基础上,从课程性质、学时与学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要求和实施建议等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以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为例,对专业课程标准的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  【关键词】中职“2.5 0.5”人才培养模式;汽车运用与维修专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04-0041-01  上海信息技术学校“二次选专业”将以生为本的理念落到实处,值得称赞。但细细想来,这并未从根本上解决中职生“入错行”的问题,中职生的职业生涯必须科学规划,系统设计,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齐抓共管的局面,才能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  一、起点设卡,从源头杜绝学生专业选择的盲目性 
本研究主要是通过访谈、课题观察和问卷调查法,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在高职从事英语口语教学的经验,并向教师和学生发放调查表,针对当前高职高专学生职业英语口语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