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了书,人就不再视野受限,孑然独处,而能分享古今所发生的一切,分享全人类的所思和所感了。今天,在我们的精神世界中,一切或者说几乎一切精神活动,都离不开书。我们称之为文化的,那种可向往、超物质的生活形态,离开了书是不可想象的。在我们的个人生活、私生活中,书扩展心灵、建起世界的这种力量,除了往往被忽略过的瞬间外,我们一般很少意识到。因为在我们日常工作的圈子里,书总太过于平凡,以致我们并不怀着常看常新的感激之情,去注意它生命中常看常异的新奇之处。对使用文字多少个世纪以来的我们这些后代子孙来说,阅读差不多已经成了一种身体机能,成了一种下意识动作。书,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就摆在我们手边,早已是那种不言而喻与我们共存、伴我们共存的东西,以至于我们拿过一本书来,总那么懶洋洋淡然漠然,就像拿过来一件上衣、一只手套、一根烟、一件随便什么成批生产的大路货一样。有价值的东西,凡是容易到手的,都引不起人对它肃然起敬;只有在真正创造性的,在我们存在的深思熟虑和从内心观察的瞬间,平平常常和屡见不鲜的才重新化为神奇。只有在这样的思考的时刻,我们才会敬畏地觉察到这种魔力般的和震撼灵魂的力量。
那些写下的、印下的、在文化人口头流传的,谁如果用无限广阔的整个胸怀,去对其中的价值进行再认识,不管从一本书里也好,从这一切所包含的全部生活也好,他都会对今天困住许多人甚至聪明人的悲观情绪,充满同情地感到好笑。这些人抱怨说,读书的时代结束了,如今轮到技术来发言了;留声机、收音机、电影摄影机等,传播言论,传播思想,都是更精巧、更方便的导体,已经在开始排挤书了,书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眼看就要过去了。可这看得多么近,想得多么窄啊!技术是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可也无法跟书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相比,更不要说是超过了!化学还从来没有发明一种爆炸物,像书那样影响深远,轰动世界;也没有锻出一种钢板,经用的程度比得上这一小摞印了字的纸;也还没有什么电光源能为人祛疑解惑,像有些薄薄的一本书那样;也根本没有什么人工电流比得上书那样,一接触就使人心里充满印好的名言。书,被最大的压缩力压缩,形式最紧凑,最多样,不会随着时间衰老,随着时间变化,被时间毁掉。书根本不用害怕技术,因为技术本身除了靠书,还能从哪里学到东西,来改进自己呢?无论在哪里,不光对我们自己的生活,书都是一切知识的关键,一切科学的开端。跟书越接近,人对整个生活的见识也就会越深,因为爱书的人不光用自己的眼睛,还用无数人心灵的眼睛去观照;靠书这个出色的助手去闯世界,就会事半而功倍。
(摘自《犹太人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2009)
那些写下的、印下的、在文化人口头流传的,谁如果用无限广阔的整个胸怀,去对其中的价值进行再认识,不管从一本书里也好,从这一切所包含的全部生活也好,他都会对今天困住许多人甚至聪明人的悲观情绪,充满同情地感到好笑。这些人抱怨说,读书的时代结束了,如今轮到技术来发言了;留声机、收音机、电影摄影机等,传播言论,传播思想,都是更精巧、更方便的导体,已经在开始排挤书了,书传播文化的历史使命眼看就要过去了。可这看得多么近,想得多么窄啊!技术是创造了惊人的奇迹,可也无法跟书千百年来所创造的相比,更不要说是超过了!化学还从来没有发明一种爆炸物,像书那样影响深远,轰动世界;也没有锻出一种钢板,经用的程度比得上这一小摞印了字的纸;也还没有什么电光源能为人祛疑解惑,像有些薄薄的一本书那样;也根本没有什么人工电流比得上书那样,一接触就使人心里充满印好的名言。书,被最大的压缩力压缩,形式最紧凑,最多样,不会随着时间衰老,随着时间变化,被时间毁掉。书根本不用害怕技术,因为技术本身除了靠书,还能从哪里学到东西,来改进自己呢?无论在哪里,不光对我们自己的生活,书都是一切知识的关键,一切科学的开端。跟书越接近,人对整个生活的见识也就会越深,因为爱书的人不光用自己的眼睛,还用无数人心灵的眼睛去观照;靠书这个出色的助手去闯世界,就会事半而功倍。
(摘自《犹太人的命运》,上海三联书店,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