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此次会议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各方缺乏政治意愿,时机尚不成熟。纵使拉米下了三剂猛药,仍无力回天。
参加过2005年12月WTO香港部长会议的人可能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拉米掏出了一个魔法棒,告诉大家这是WTO秘书处的同事在他新上任时送给他的礼物,希望他在多哈回合步履维艰的时刻能创造出奇迹,但他立即也坦承自己并不懂魔法,只有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奇迹。拉米没有说错,他不是哈利·波特。2006年6月29日至7月1日,WTO60多个主要成员在日内瓦召开的小型部长会议无果而终,拉米面对他自己勾勒出的“魔幻三角”(magic triangle)无可奈何。
拉米不是魔法师
拉米曾长期追随在欧盟建立历史上功勋显赫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先生,并担任过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深谙多边谈判之道,因此也一直自视颇高。在2005年5月26日,WTO总理事会正式任命他为WTO总干事时,他发表声明,认为他面临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紧要任务均是完成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显示出他对在任内促成多哈回合谈判成功结束志在必得的决心。上任后,拉米审时度势,调低了香港会议的期望值,推动2005年12月的香港会议取得了有限进展。在香港,拉米坚信香港会议是个发射台,雄心勃勃地勾勒出了2006年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的路线图。
根据2005年12月WTO香港部长会议的决定,WTO成员须于今年4月底前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达成共识,7月底前提交减让表,从而在今年年底结束多哈回合谈判。在4月底各方未能按时达成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后,拉米发出警告,称多哈回合谈判已经进入了“红色警戒区”。在此次6月份WTO小型部长会议之前,拉米曾经对会议取得成果寄予厚望,也频频出招推动谈判。第一招,拉米清晰地勾勒出谈判卡在“魔幻三角”上,即首先是欧盟、印度和巴西要求美国在农业国内生产补贴上作出更大幅度的减让,二是美国、印度和巴西要求欧盟在农产品进口关税方面进行更多削减,三是美国和欧盟要求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更大幅度地削减工业品进口关税水平。这一招让这三组矛盾立刻凸现出来,使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成为矛盾的焦点,面临其他成员的压力。第二招,拉米不顾农业谈判组和非农谈判组两位主席坦陈的困难,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在6月19日这一周拿出谈判模式的草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两位主席于6月22日分别仓促出炉了农业谈判模式草案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草案,但两份草案中均充满了括号(表示未定)和空格,缺少核心数字,实际上只是罗列了各主要谈判方的立场。草案一出,很多谈判圈内人士均对此次会议能达成一致表示悲观。这时,拉米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个马拉松爱好者的顽强,旋即使出了第三招,提出了一个称为“20-20-20”的方案(新闻界称为“魔幻20方案”)。这个方案要求美国扭曲贸易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限制在每年200亿美元(英文是20 billion,因此也含有20这个数字),欧盟接受G20关于削减农产品关税的提案(即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平均削减54%),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成员接受非农产品关税在使用瑞士公式进行削减时使用的系数为20(削减结果所有产品的关税税率都将低于20%)。然而,各主要谈判方并没有给拉米这个“面子”,纷纷表示无法接受这个“20-20-20”的方案。
会议上,由于美欧缺乏政治意愿,各方互相指责,会议提前一天结束,未能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谈判模式达成一致,仅责成WTO总干事拉米在今后几周与主要成员进行广泛磋商,努力推动各方尽快达成共识。此次会议无果而终后,拉米不得不承认“谈判陷入了危机”,称谈判已进入了“红色警戒区的红色部分”(red part of the red zone)。舆论普遍对年内如期结束谈判表示悲观。
会议缘何失败?
美国方面的原因应该说是此次会议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布什政府在伊战后支持率始终不振以及今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等国内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从今年开始明显减弱了对多边贸易谈判的热情,政治推动明显不足。此次会议前,美国贸易代表刚刚易人,各方均认为“临阵换将”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目前并无兴趣。甚至有人猜测,此次“换将”是美国的一个“阴谋”,故意选择施瓦布这位“女将”,而且故意在施瓦布上台前由参议院议员提出反对,使其任命一波三折,可以让施瓦布愈发“楚楚可怜”,让其他贸易谈判对手感到她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从而不忍逼她太甚。实际上,连拉米都在会见一些成员的贸易部长时表示,“现在不是把施瓦布逼到墙角的时候”。同时,美国的谈判技巧也十分高超,虽然各方普遍要求美国首先作出让步,在削减国内支持方面进一步显示灵活性,但美国在此次小型部长会议上大打“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的牌,强调印尼和印度等组成的G33坚持将20%的农产品税号列为特殊产品以及欧盟坚持将8%的农产品税号列为敏感产品使得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变得毫无意义,并拿出数据证明“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对农产品关税削减结果的侵蚀作用。最后,美国成功地让本次会议在关于“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的争论中无果而终,基本上实现了全身而退。
欧盟方面,在去年香港会议基本解决了出口补贴问题之后,欧盟终于摆脱了“万千责难集一身”的尴尬局面,此次会议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还频频表示可以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向G20的要价靠拢,但前提是美国必须首先在国内支持上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印度和巴西也必须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有所表示。
印度和巴西方面,则一贯坚持要求美欧等发达成员首先作出让步,在此之前不愿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显示出任何灵活性。
一言以蔽之,此次会议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各方缺乏政治意愿,时机尚不成熟。纵使拉米下了三剂猛药,仍无力回天。
各方反应
美贸易代表施瓦布表示此次会议“令人沮丧”,美方称去年10月提出的削减农业国内支持的出价已“冒了极大的风险”,指责欧盟和发展中国家没有对美方出价做出相应的让步。美方在会前就放出话来,称谈判不能光看最后期限,还要看谈判实现的雄心水平。外电认为,美方此次之所以无法做出进一步让步,是美国国内政治压力所致,参加谈判的成员不可能不考虑国内的政治因素。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美国应该把其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总量降到150亿美元,而不是去年10月美国提出的226亿美元。他还建议在7月G8峰会期间召开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G6)的首脑会议,推动多哈谈判。
印度商工部长纳特7月1日在谈判中退席以示抗议,他表示,“没有必要掩盖谈判的失败,我们不能只谈商业问题,而将生计和安全问题置之不顾。只有某些成员表示出愿意妥协的信号后,举行下一次部长会议才有意义”。
巴西外长阿莫林则要求欧盟进一步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显示出灵活性,称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是违法的和不道德的,美国必须明确改进其在国内支持削减方面的出价,指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特殊产品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100多个发展中成员于7月1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强调多哈回合促进发展的核心任务不能放弃,任何协议都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和需要。要推动谈判,发达成员必须先行一步。
下一步谈判前景
对于下一步谈判,拉米表示,虽然谈判面临危机,但成员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也不是不可逾越的。6月底的小型部长会议失败后,拉米自称为各方的“知己”(confidant),展开了一系列穿梭外交,与G6的首脑和/或贸易部长分别沟通,试探各方的谈判底线。随后,拉米又赶赴7月16日至1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游说,并警告称“如果各国首脑不立刻给予他们的贸易谈判代表更多的谈判空间,目前谈判的僵局将导致谈判的失败”。7月17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敦促各方以“最大的紧迫感”加紧工作,确保年内结束多哈谈判,同时要求WTO总干事拉米加紧磋商,争取在8月中旬推动达成农业和非农产品关税谈判的模式协议。
在此积极信号推动下,拉米7月16日晚在日内瓦召集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部长举行6方(G6)会议,会议决定6方部长分别就新的灵活性寻求授权,然后于7月23—24日和7月28—29日在日内瓦两次举行G6贸易部长,以期完成八国集团领导人制定的谈判目标。
然而,目前有一种猜测是由于各成员没有授权拉米起草一个模式草案文本,8月中旬前拉米可能会向成员只递交一个下一步如何推动谈判的报告。如果果真如此,8月中旬之前WTO各方无法就农业和非农产品谈判模式达成一致,今年底之前结束多哈回合谈判这一目标恐怕只能成为“镜中花”了。
(作者单位:商务部世贸司)
参加过2005年12月WTO香港部长会议的人可能都会清楚地记得这样一个细节:在会议的开幕式上,拉米掏出了一个魔法棒,告诉大家这是WTO秘书处的同事在他新上任时送给他的礼物,希望他在多哈回合步履维艰的时刻能创造出奇迹,但他立即也坦承自己并不懂魔法,只有各成员共同努力才能创造奇迹。拉米没有说错,他不是哈利·波特。2006年6月29日至7月1日,WTO60多个主要成员在日内瓦召开的小型部长会议无果而终,拉米面对他自己勾勒出的“魔幻三角”(magic triangle)无可奈何。
拉米不是魔法师
拉米曾长期追随在欧盟建立历史上功勋显赫的欧共体委员会主席德洛尔先生,并担任过欧盟委员会贸易委员,熟悉国际贸易规则,深谙多边谈判之道,因此也一直自视颇高。在2005年5月26日,WTO总理事会正式任命他为WTO总干事时,他发表声明,认为他面临第一、第二和第三的紧要任务均是完成多哈回合谈判,这也显示出他对在任内促成多哈回合谈判成功结束志在必得的决心。上任后,拉米审时度势,调低了香港会议的期望值,推动2005年12月的香港会议取得了有限进展。在香港,拉米坚信香港会议是个发射台,雄心勃勃地勾勒出了2006年完成多哈回合谈判的路线图。
根据2005年12月WTO香港部长会议的决定,WTO成员须于今年4月底前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达成共识,7月底前提交减让表,从而在今年年底结束多哈回合谈判。在4月底各方未能按时达成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后,拉米发出警告,称多哈回合谈判已经进入了“红色警戒区”。在此次6月份WTO小型部长会议之前,拉米曾经对会议取得成果寄予厚望,也频频出招推动谈判。第一招,拉米清晰地勾勒出谈判卡在“魔幻三角”上,即首先是欧盟、印度和巴西要求美国在农业国内生产补贴上作出更大幅度的减让,二是美国、印度和巴西要求欧盟在农产品进口关税方面进行更多削减,三是美国和欧盟要求印度、巴西等发展中国家更大幅度地削减工业品进口关税水平。这一招让这三组矛盾立刻凸现出来,使美国、欧盟、巴西和印度成为矛盾的焦点,面临其他成员的压力。第二招,拉米不顾农业谈判组和非农谈判组两位主席坦陈的困难,给他们下了死命令,必须在6月19日这一周拿出谈判模式的草案。“上有政策,下有对策。”两位主席于6月22日分别仓促出炉了农业谈判模式草案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模式草案,但两份草案中均充满了括号(表示未定)和空格,缺少核心数字,实际上只是罗列了各主要谈判方的立场。草案一出,很多谈判圈内人士均对此次会议能达成一致表示悲观。这时,拉米显示出了他作为一个马拉松爱好者的顽强,旋即使出了第三招,提出了一个称为“20-20-20”的方案(新闻界称为“魔幻20方案”)。这个方案要求美国扭曲贸易的农业国内支持总量限制在每年200亿美元(英文是20 billion,因此也含有20这个数字),欧盟接受G20关于削减农产品关税的提案(即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平均削减54%),印度和巴西等发展中成员接受非农产品关税在使用瑞士公式进行削减时使用的系数为20(削减结果所有产品的关税税率都将低于20%)。然而,各主要谈判方并没有给拉米这个“面子”,纷纷表示无法接受这个“20-20-20”的方案。
会议上,由于美欧缺乏政治意愿,各方互相指责,会议提前一天结束,未能就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的谈判模式达成一致,仅责成WTO总干事拉米在今后几周与主要成员进行广泛磋商,努力推动各方尽快达成共识。此次会议无果而终后,拉米不得不承认“谈判陷入了危机”,称谈判已进入了“红色警戒区的红色部分”(red part of the red zone)。舆论普遍对年内如期结束谈判表示悲观。
会议缘何失败?
美国方面的原因应该说是此次会议失败的主要原因。由于布什政府在伊战后支持率始终不振以及今年11月的美国中期选举等国内政治方面的原因,美国从今年开始明显减弱了对多边贸易谈判的热情,政治推动明显不足。此次会议前,美国贸易代表刚刚易人,各方均认为“临阵换将”反映了美国政府对多哈回合谈判取得突破目前并无兴趣。甚至有人猜测,此次“换将”是美国的一个“阴谋”,故意选择施瓦布这位“女将”,而且故意在施瓦布上台前由参议院议员提出反对,使其任命一波三折,可以让施瓦布愈发“楚楚可怜”,让其他贸易谈判对手感到她面临巨大的国内压力,从而不忍逼她太甚。实际上,连拉米都在会见一些成员的贸易部长时表示,“现在不是把施瓦布逼到墙角的时候”。同时,美国的谈判技巧也十分高超,虽然各方普遍要求美国首先作出让步,在削减国内支持方面进一步显示灵活性,但美国在此次小型部长会议上大打“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的牌,强调印尼和印度等组成的G33坚持将20%的农产品税号列为特殊产品以及欧盟坚持将8%的农产品税号列为敏感产品使得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变得毫无意义,并拿出数据证明“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对农产品关税削减结果的侵蚀作用。最后,美国成功地让本次会议在关于“特殊产品”和“敏感产品”的争论中无果而终,基本上实现了全身而退。
欧盟方面,在去年香港会议基本解决了出口补贴问题之后,欧盟终于摆脱了“万千责难集一身”的尴尬局面,此次会议前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还频频表示可以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向G20的要价靠拢,但前提是美国必须首先在国内支持上体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印度和巴西也必须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有所表示。
印度和巴西方面,则一贯坚持要求美欧等发达成员首先作出让步,在此之前不愿在非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进一步显示出任何灵活性。
一言以蔽之,此次会议的失败完全是由于各方缺乏政治意愿,时机尚不成熟。纵使拉米下了三剂猛药,仍无力回天。
各方反应
美贸易代表施瓦布表示此次会议“令人沮丧”,美方称去年10月提出的削减农业国内支持的出价已“冒了极大的风险”,指责欧盟和发展中国家没有对美方出价做出相应的让步。美方在会前就放出话来,称谈判不能光看最后期限,还要看谈判实现的雄心水平。外电认为,美方此次之所以无法做出进一步让步,是美国国内政治压力所致,参加谈判的成员不可能不考虑国内的政治因素。
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表示,美国应该把其扭曲贸易的国内支持总量降到150亿美元,而不是去年10月美国提出的226亿美元。他还建议在7月G8峰会期间召开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G6)的首脑会议,推动多哈谈判。
印度商工部长纳特7月1日在谈判中退席以示抗议,他表示,“没有必要掩盖谈判的失败,我们不能只谈商业问题,而将生计和安全问题置之不顾。只有某些成员表示出愿意妥协的信号后,举行下一次部长会议才有意义”。
巴西外长阿莫林则要求欧盟进一步在农产品市场准入方面显示出灵活性,称美国的农业补贴政策是违法的和不道德的,美国必须明确改进其在国内支持削减方面的出价,指出发展中国家关心的特殊产品问题必须得到妥善解决。
100多个发展中成员于7月1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强调多哈回合促进发展的核心任务不能放弃,任何协议都必须充分考虑发展中成员的利益和需要。要推动谈判,发达成员必须先行一步。
下一步谈判前景
对于下一步谈判,拉米表示,虽然谈判面临危机,但成员之间的分歧并不是不可调和的,也不是不可逾越的。6月底的小型部长会议失败后,拉米自称为各方的“知己”(confidant),展开了一系列穿梭外交,与G6的首脑和/或贸易部长分别沟通,试探各方的谈判底线。随后,拉米又赶赴7月16日至1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行的八国集团领导人峰会,不遗余力地进行游说,并警告称“如果各国首脑不立刻给予他们的贸易谈判代表更多的谈判空间,目前谈判的僵局将导致谈判的失败”。7月17日,八国集团领导人发表声明,敦促各方以“最大的紧迫感”加紧工作,确保年内结束多哈谈判,同时要求WTO总干事拉米加紧磋商,争取在8月中旬推动达成农业和非农产品关税谈判的模式协议。
在此积极信号推动下,拉米7月16日晚在日内瓦召集美国、欧盟、巴西、印度、日本和澳大利亚的贸易部长举行6方(G6)会议,会议决定6方部长分别就新的灵活性寻求授权,然后于7月23—24日和7月28—29日在日内瓦两次举行G6贸易部长,以期完成八国集团领导人制定的谈判目标。
然而,目前有一种猜测是由于各成员没有授权拉米起草一个模式草案文本,8月中旬前拉米可能会向成员只递交一个下一步如何推动谈判的报告。如果果真如此,8月中旬之前WTO各方无法就农业和非农产品谈判模式达成一致,今年底之前结束多哈回合谈判这一目标恐怕只能成为“镜中花”了。
(作者单位:商务部世贸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