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由一则实习故事引出的话题
有一位体育实习生给学生上篮球课——单手肩上投篮(第一课时),准备活动后开始讲解示范,第一次示范投篮,没进,第二次,还是没进,于是底下的学生开始起哄,最后导致这堂课上得很不成功。课后,带队老师召集同来的学生一起讨论:这堂课示范失误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有的说他没有备好课,导致球没投进,有的说距离太远,应该再近一点……最后老师总结:你们刚才都没有说到问题的本质——为什么示范?即示范的目的。教师示范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过程,体会用力顺序,而这位同学最大的失误就是有球示范。有球示范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老师是否能够投中,而忽视了原本所应关注的重点。
这则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提到示范,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示范的位置、方向,示范的优美准确等等,而针对不同教材,同一教材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及讲解、学生示范、多媒体演示等与教师示范之间的关系,我们却很少考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示范的效果,无形中降低了体育学习时效。提高教师的示范效果,我们必须应厘清三种区别,明晰三对关系。
二、厘清三种区别
1、针对不同类型教材的课,示范应有所区别
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球类、民族体育、田径、体操、新兴项目等等。每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以及独特的运动规律,这也是我们很难给体育课程制定严密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你没有学习篮球,但你照样可以学习排球,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教材的体育课,需要我们结合项目特点,选择恰当的示范形式,做到有的放矢。以体操和篮球为例,体操教学中的示范,一般多采用完整示范,辅助示范,对于有一定危险的项目,还要强化对保护帮助的讲解示范,而对于球类,一般开始时采用徒手示范,逐渐发展到有球示范,从单人过渡到集体,从师生过渡到生生等等。那种不考虑教材特点,机械单一的示范,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2、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阶段,示范应有所区别
体育教学中,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位,一个单元由几个课时组成。面对一个教材,学生从开始接触到逐步认识、掌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课时都有具体的内容、目标,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师的示范讲解也要有所区别。以武术《健身拳》为例,这是一个长拳小套路,单元预设三到四个课时。教学之始,由于学生对本套路不熟悉,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开始教授时,要尽可能多地采用慢速示范,分解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进行,等到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我们要采用正常速度示范,连续示范,多点示范等。所以说,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阶段,示范应有所区别。那种不管教授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在节奏、速度、结构上一成不变的示范,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示范应有所区别
我们知道,从小学到大学,体育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小学以走、跑、跳为主,着重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而到了高中,课程要求学生发展专项技能,形成自己的运动特长。这样制定目标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切合了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的。一个人从孩童逐渐长大,他的体能、心智,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小学和初中不一样,男生和女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对象,在示范上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对低年级学生,示范应尽量慢一些,先示范后讲解,多示范少讲解,而对高年级学生,有时往往只要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我们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示范以及使用多媒体等等。领会学生需求,把握学生心理,这样的示范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处理好三对关系
1、讲解与示范的关系
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动作过程;教师的讲解是对动作的说明阐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构成和要领,通过积极的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清晰明了的讲解对示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任务的不同,我们在处理示范和讲解的关系时灵活多样,是先讲解后示范,还是先示范后讲解,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通盘考虑。
2、多媒体演示与教师示范的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大量走进我们的体育课堂,丰富的课件资源和“多彩”的教学手段给体育课的示范教学带来了新的展示手段,因为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并让学生观赏到优秀教师或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示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效果。我们在使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少不了技术动作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即使在目前课改的前提下,示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仍然不可缺少,学生通过示范建立动作印象,并最终掌握学习内容,利用所学内容进行身体练习,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要认清两点:1、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它永远也无法替代教师的示范;2、多媒体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不可为了好看,热闹,为用而用,那样只会画蛇添足,本末倒置,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3、学生示范与教师示范的关系
动作示范对体育教师来说,其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艺术,与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逐步建立起对动作的清晰概念,达到示范的直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只有将学生示范同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学相长,师生一体,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有教师的示范,很多时候也需要学生参与示范。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学生的示范也会不同,有时是为了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是为了纠正错误动作。形式多样的学生示范,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学环节,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四、结语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但细节的前提是对全局已经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如果大的方向都没有处理好,一味的强调细节,那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性质,明确示范的目的,厘清三种区别,明晰三种关系,然后才考虑示范的方向、位置、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等细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示范更加切合实际,使我们的教学示范真正落到实处。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有一位体育实习生给学生上篮球课——单手肩上投篮(第一课时),准备活动后开始讲解示范,第一次示范投篮,没进,第二次,还是没进,于是底下的学生开始起哄,最后导致这堂课上得很不成功。课后,带队老师召集同来的学生一起讨论:这堂课示范失误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有的说他没有备好课,导致球没投进,有的说距离太远,应该再近一点……最后老师总结:你们刚才都没有说到问题的本质——为什么示范?即示范的目的。教师示范是为了让学生了解单手肩上投篮的动作过程,体会用力顺序,而这位同学最大的失误就是有球示范。有球示范导致的结果是:学生的注意力都是集中在老师是否能够投中,而忽视了原本所应关注的重点。
这则故事很有启发意义。提到示范,我们很自然的就会想到示范的位置、方向,示范的优美准确等等,而针对不同教材,同一教材的不同教学阶段,以及讲解、学生示范、多媒体演示等与教师示范之间的关系,我们却很少考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教师示范的效果,无形中降低了体育学习时效。提高教师的示范效果,我们必须应厘清三种区别,明晰三对关系。
二、厘清三种区别
1、针对不同类型教材的课,示范应有所区别
体育课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包括球类、民族体育、田径、体操、新兴项目等等。每个项目都有其自身特点以及独特的运动规律,这也是我们很难给体育课程制定严密体系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你没有学习篮球,但你照样可以学习排球,这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因此,针对不同类型教材的体育课,需要我们结合项目特点,选择恰当的示范形式,做到有的放矢。以体操和篮球为例,体操教学中的示范,一般多采用完整示范,辅助示范,对于有一定危险的项目,还要强化对保护帮助的讲解示范,而对于球类,一般开始时采用徒手示范,逐渐发展到有球示范,从单人过渡到集体,从师生过渡到生生等等。那种不考虑教材特点,机械单一的示范,很难收到预期的效果。
2、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阶段,示范应有所区别
体育教学中,单元是一个相对完整的教学单位,一个单元由几个课时组成。面对一个教材,学生从开始接触到逐步认识、掌握,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每个课时都有具体的内容、目标,根据教学任务的不同,教师的示范讲解也要有所区别。以武术《健身拳》为例,这是一个长拳小套路,单元预设三到四个课时。教学之始,由于学生对本套路不熟悉,缺乏相关的知识储备,因此在开始教授时,要尽可能多地采用慢速示范,分解示范,边示范边讲解的方式进行,等到学生有了一定基础,我们要采用正常速度示范,连续示范,多点示范等。所以说,针对同一教材的不同阶段,示范应有所区别。那种不管教授到什么程度,学生掌握情况如何,在节奏、速度、结构上一成不变的示范,也很难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示范应有所区别
我们知道,从小学到大学,体育学习目标是不同的,小学以走、跑、跳为主,着重发展学生的基本运动能力,而到了高中,课程要求学生发展专项技能,形成自己的运动特长。这样制定目标是充分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切合了学生的身心成长规律的。一个人从孩童逐渐长大,他的体能、心智,认知水平都是不同的,小学和初中不一样,男生和女生不一样,因此在教学中,针对不同的对象,在示范上也要有所区别,比如对低年级学生,示范应尽量慢一些,先示范后讲解,多示范少讲解,而对高年级学生,有时往往只要老师稍微点拨一下就可以了,我们会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示范以及使用多媒体等等。领会学生需求,把握学生心理,这样的示范才能受到学生的欢迎。
三、处理好三对关系
1、讲解与示范的关系
讲解示范是体育教学的基本手段。教师的示范可以使学生通过直观感知形成感性认识,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起正确的动作概念,了解动作结构和动作过程;教师的讲解是对动作的说明阐述,是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理解所要学习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动作的构成和要领,通过积极的思维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清晰明了的讲解对示范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内容、目标、任务的不同,我们在处理示范和讲解的关系时灵活多样,是先讲解后示范,还是先示范后讲解,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都要做到通盘考虑。
2、多媒体演示与教师示范的关系
随着科技发展,多媒体大量走进我们的体育课堂,丰富的课件资源和“多彩”的教学手段给体育课的示范教学带来了新的展示手段,因为多媒体设备可以播放并让学生观赏到优秀教师或优秀运动员的动作示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技术动作学习的效果。我们在使用这些现代科技手段的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体育教学中,少不了技术动作的示范,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较高的运动技术水平,即使在目前课改的前提下,示范作为体育教学的重要教学方法之一,仍然不可缺少,学生通过示范建立动作印象,并最终掌握学习内容,利用所学内容进行身体练习,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
在多媒体的使用上,我们要认清两点:1、多媒体只是教学的一个辅助手段,它永远也无法替代教师的示范;2、多媒体使用应从实际出发,不可为了好看,热闹,为用而用,那样只会画蛇添足,本末倒置,这与新课程的理念也是背道而驰的。
3、学生示范与教师示范的关系
动作示范对体育教师来说,其掌握程度和运用的艺术,与教学水平有直接关系。教学中学生通过观察范例,了解所学动作的形象、结构、要领和方法,综合运用各种感觉器官,逐步建立起对动作的清晰概念,达到示范的直观教学效果。实践证明,为了使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只有将学生示范同教师的讲解与示范紧密结合起来,才能获得最佳的直观教学效果。教学相长,师生一体,在体育教学中,不仅有教师的示范,很多时候也需要学生参与示范。根据教学目标的不同,学生的示范也会不同,有时是为了协助教师完成教学任务,有时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时是为了纠正错误动作。形式多样的学生示范,将在很大程度上优化教学环节,充分激发起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
四、结语
有句话叫做“细节决定成败”,但细节的前提是对全局已经有了一个整体把握。如果大的方向都没有处理好,一味的强调细节,那么导致的结果必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在体育教学中,我们首先要充分了解教材性质,明确示范的目的,厘清三种区别,明晰三种关系,然后才考虑示范的方向、位置、动作的准确优美等等细节,只有做到这样,才能使教师的示范更加切合实际,使我们的教学示范真正落到实处。
(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