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近些年来由于我国网民的数量越来越多,网络成为信息发布与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民意对政府决策的制定和实施都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政府部门应该辩证的对待网络民意,通过对网络事件的分析和总结,研究出一套成熟的理论体系,更好的把握网络舆情,使其向有利于政府决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政府决策 信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舆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表达出的一种态度,政府部门做出的任何一项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意见反馈。由于网民的数量逐年增长,如今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网络民意基本可以代表现实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政府部门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民心所向,从网络上就可以很快的得出结论,网络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试金石。网络上人民群众意见的反馈,可以帮助政府调整决策的内容与实施方案直至得到最科学的结果。我国近些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官方网络媒体和民间的大众传媒都对大会进行全程的网络直播,其他的一些经济会议、官方活动也都可以看到网络媒体的身影。一些政府部门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政策、动态通过网络发布出来。很多两会代表和基层领导干部都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和民众交流互动,网民也越来越认真负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不乏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可见,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促使政治向网络化、多元化发展。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政府决策的信息来源、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草根性等特征,通过从网络上获取网民的相关言论使政府的决策参考信息更为丰富,网络不但拓展了政府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使决策者得到了更为充分、更加客观的决策依据。网络舆情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群众参与度高,政府的决策者通过网络收集的建议、意见等信息覆盖人群更广、更具有代表性,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减少了网络舆情不必要的传播环节,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等问题。传统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往往是经过过滤和筛选的,而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网民可以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匿名发布信息,所以网络舆情具有更原始、更真实的特点,政府部门更容易从网络上获取民众的真实意见和政策的客观反馈。这样一来不仅使政府决策的参考信息多样化,而且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發展。
(二)有利于扩大决策主体,促使全民参与决策。
每次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与各种社会问题的爆发,我国目前正处在一次新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但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还在探索之中。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腐败问题与社会民生问题困扰着我国政治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在加强,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是部分政府决策者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有抵触情绪,存在滥用权力、决策草率武断等问题,由于决策者的能力有限、缺乏群众的监督,影响到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如果要想避免政府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扩大决策的参与范围,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充分体现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宗旨。但是人大代表的选举由于人数的限制等原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互联网的普及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开放性平台,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些年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扩散速度,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水平,网络舆情往往能客观的反映出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社会公众借助网络等途径影响或直接参与政府决策是未来政治民主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不利影响
(一)虚假舆情信息的流行对决策者造成不利影响。
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不同于在现实生活中,网民可以匿名的、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几乎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目前和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只针对淫秽、暴力、赌博、商业诈骗等一些有明显危害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在危害性暴露出来以前都可以肆意的传播,网络谣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网民来讲,互联网就像一件隐形的外衣,在这种环境下,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大打折扣,网民通常更在意自己的权利,而往往忽视了应承担的责任,这就导致了网络上虚假信息、人身攻击、谣言等问题的泛滥。而相当部分的社会公众缺乏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从众思想加剧了谣言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国内外的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谣言来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观点态度的集中体现,当不同的人群利益发生冲突时,各方的观点就会大相径庭,所以,网络民意不可能完全准确。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就是为了所谓的客户的利益,在网络上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进一步的炒作相关话题。网民出于好奇心会被这些热门话题所吸引,查看甚至回复信息内容,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虚假的网络民意产生的错误的舆情信息导致了政府决策的偏差,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对政府的决策造成严重影响。
(二)信息安全隐患影响了网络舆情的客观真实性,加大了政府决策过程的风险。
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现代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必须有网络安全规范的保驾护航才能保证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给决策者提供良好的支持。网络信息安全最大的隐患就是网络舆情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别有用心的人截取并篡改,舆情信息传播到决策者环节的时候往往严重失真。另外敌对势力会雇佣黑客采用散播病毒、植入木马等手段,发起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击,致使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政务系统瘫痪,恶意修改信息内容,使政府部门的信息收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给政府政策的制定造成极大的不变。这些问题还使跨国、跨地区信息传递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不但政府的决策系统会受到冲击,而且很有可能发展成危及地区安全的重大问题。另外由于信息化存贮介质由传统的纸质文件升级为光盘、磁盘等磁光电介质。相对于纸介质磁光电介质的保存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磁场、高温、碰撞等等,这就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信息数据不兼容也影响到了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保存,阻碍了政府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目前网络舆情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我国的国情息息相关。政治体制内,公众和政府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找不到表达意愿的有效途径,另外社会中的各个群体的利益冲突导致了强势群体垄断、弱势群体无人代言的局面。我国网络舆情的蓬勃发展不是坏事,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表达出的意愿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想保证网络舆情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就必须理性的看待,政府部门应当规范和适当的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好某些时候网民暂时失去理智的言论和一些谣言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只有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和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决策参考价值,政府的决策才能更符合民意。□
(作者:河南省直机关党校科教信息中心讲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电子服务)
参考文献:
[1]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 6.
[2]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文新良.网络舆论对当前中国民主决策的作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关键词 网络舆情 政府决策 信息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网络舆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表达出的一种态度,政府部门做出的任何一项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决策,都可以在网络上看到意见反馈。由于网民的数量逐年增长,如今占我国总人口的比重相当大,所以网络民意基本可以代表现实社会广大人民群众的意见,政府部门的决策是否正确、是否符合民心所向,从网络上就可以很快的得出结论,网络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试金石。网络上人民群众意见的反馈,可以帮助政府调整决策的内容与实施方案直至得到最科学的结果。我国近些年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会议上,许多官方网络媒体和民间的大众传媒都对大会进行全程的网络直播,其他的一些经济会议、官方活动也都可以看到网络媒体的身影。一些政府部门都开通了自己的官方微博,每天都有一些新的政策、动态通过网络发布出来。很多两会代表和基层领导干部都习惯于通过网络平台和民众交流互动,网民也越来越认真负责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其中不乏具有建设性的建议。可见,网络舆情对我国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促使政治向网络化、多元化发展。
一、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积极影响
(一)丰富了政府决策的信息来源、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
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具有广泛性、草根性等特征,通过从网络上获取网民的相关言论使政府的决策参考信息更为丰富,网络不但拓展了政府获取信息的渠道,也使决策者得到了更为充分、更加客观的决策依据。网络舆情内容丰富、观点新颖、群众参与度高,政府的决策者通过网络收集的建议、意见等信息覆盖人群更广、更具有代表性,帮助决策者做出准确的决策,制定出合理的实施方案。网络信息环境的开放性与传播渠道的多元化,减少了网络舆情不必要的传播环节,有效减少了人为因素导致的信息失真等问题。传统的媒体所发布的信息往往是经过过滤和筛选的,而网络的特性决定了网民可以在不暴露真实身份的情况下匿名发布信息,所以网络舆情具有更原始、更真实的特点,政府部门更容易从网络上获取民众的真实意见和政策的客观反馈。这样一来不仅使政府决策的参考信息多样化,而且有利于政府决策的科学化發展。
(二)有利于扩大决策主体,促使全民参与决策。
每次的社会转型都伴随着各种社会矛盾的加剧与各种社会问题的爆发,我国目前正处在一次新的社会转型期,经济的发展举世瞩目,但是政治体制的改革还在探索之中。近些年来层出不穷的腐败问题与社会民生问题困扰着我国政治的健康发展。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全球化的步伐不断加快,人民群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在加强,社会公众参与政府决策的意愿越来越强烈。但是部分政府决策者由于传统观念的影响对社会公众参与决策有抵触情绪,存在滥用权力、决策草率武断等问题,由于决策者的能力有限、缺乏群众的监督,影响到了政府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如果要想避免政府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就必须扩大决策的参与范围,引入群众监督机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组织形式,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充分体现出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的宗旨。但是人大代表的选举由于人数的限制等原因导致了一定程度的局限性,而互联网的普及为人民群众提供了一个全民参与的开放性平台,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影响越来越大,特别是近些年基于互联网的新媒体层出不穷,大大提高了信息的扩散速度,社会公众通过网络掌握了更多的信息,提高了自己的判断力和认知水平,网络舆情往往能客观的反映出社会上一些热点问题。社会公众借助网络等途径影响或直接参与政府决策是未来政治民主的发展趋势。
二、网络舆情对政府决策的不利影响
(一)虚假舆情信息的流行对决策者造成不利影响。
在网络中发表言论不同于在现实生活中,网民可以匿名的、随意的发表自己的观点,而且几乎不必承担任何责任,目前和互联网相关的法律法规只针对淫秽、暴力、赌博、商业诈骗等一些有明显危害的信息,其他的信息在危害性暴露出来以前都可以肆意的传播,网络谣言就是最典型的例子。作为网民来讲,互联网就像一件隐形的外衣,在这种环境下,伦理道德的规范作用大打折扣,网民通常更在意自己的权利,而往往忽视了应承担的责任,这就导致了网络上虚假信息、人身攻击、谣言等问题的泛滥。而相当部分的社会公众缺乏辨别网络信息真伪的能力,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从众思想加剧了谣言的危害。更严重的是,国内外的一些敌对势力利用网络谣言来危害我国的社会稳定,这些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网络舆情是社会公众观点态度的集中体现,当不同的人群利益发生冲突时,各方的观点就会大相径庭,所以,网络民意不可能完全准确。近些年网络上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营销公司,这些公司的业务就是为了所谓的客户的利益,在网络上发布对自己有利的信息,并进一步的炒作相关话题。网民出于好奇心会被这些热门话题所吸引,查看甚至回复信息内容,无形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些虚假的网络民意产生的错误的舆情信息导致了政府决策的偏差,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对政府的决策造成严重影响。
(二)信息安全隐患影响了网络舆情的客观真实性,加大了政府决策过程的风险。
网络舆情信息作为现代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依据,必须有网络安全规范的保驾护航才能保证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科学性,给决策者提供良好的支持。网络信息安全最大的隐患就是网络舆情信息在传播的过程中被别有用心的人截取并篡改,舆情信息传播到决策者环节的时候往往严重失真。另外敌对势力会雇佣黑客采用散播病毒、植入木马等手段,发起有针对性的网络攻击,致使政府部门的计算机网络、政务系统瘫痪,恶意修改信息内容,使政府部门的信息收集工作不能正常进行,给政府政策的制定造成极大的不变。这些问题还使跨国、跨地区信息传递的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不但政府的决策系统会受到冲击,而且很有可能发展成危及地区安全的重大问题。另外由于信息化存贮介质由传统的纸质文件升级为光盘、磁盘等磁光电介质。相对于纸介质磁光电介质的保存受到更多因素的影响,比如磁场、高温、碰撞等等,这就对档案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软硬件的更新换代越来越频繁,信息数据不兼容也影响到了网络舆情信息的安全保存,阻碍了政府决策工作的顺利开展。
我国目前网络舆情强劲的发展势头和我国的国情息息相关。政治体制内,公众和政府之间缺乏畅通的沟通渠道,尤其是社会底层的人民群众找不到表达意愿的有效途径,另外社会中的各个群体的利益冲突导致了强势群体垄断、弱势群体无人代言的局面。我国网络舆情的蓬勃发展不是坏事,人民群众通过网络表达出的意愿已经成为政府决策的重要依据。要想保证网络舆情的有效性与真实性就必须理性的看待,政府部门应当规范和适当的引导网络舆情,处理好某些时候网民暂时失去理智的言论和一些谣言带来的压力和负面影响。只有正确处理网络舆情和政府决策之间的关系,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舆情的决策参考价值,政府的决策才能更符合民意。□
(作者:河南省直机关党校科教信息中心讲师,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 研究方向:电子服务)
参考文献:
[1]纪红,马小洁.论网络舆情的搜集、分析和引导.华中科技大学学报,2007. 6.
[2]彭知辉.论群体性事件与网络舆情.上海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8.1.
[3]文新良.网络舆论对当前中国民主决策的作用.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