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的力量 乡民的立场 马波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提出,已有近8年的时间了。这项政策的出台,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之道重在寻找乡村持续发展的实现之路。回顾8年的历史,城乡统筹的政策目标是清晰的,而实践过程则充满坎坷。各地,包括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和重庆市,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手段探索,得到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当下城乡,统筹实践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出于对GDP和地方财政高速增长的功利主义追求,一些地方把统筹城乡发展简化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惜动用行政力量,实施“工业消灭农业,城市吃掉农村”的措施,农地被圈,村民上楼,不仅打破了城乡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且进一步掠夺了乡村生产要素,损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在“去农化”的过程中,乡民的权益未能得到体现,生计前景堪忧,有失公平公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损。三是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村社会结构被瓦解,乡村文化的面貌和根基受到严重冲击,不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和谐,破坏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毋须讳言,学术界的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追根刨底,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背景下出现新的城乡失衡,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力量孱弱,无法同城市化力量抗衡。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乡村力量的孱弱,很大程度上是由藐视乡村的主观导致的。更有意思的是,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乡村旅游的兴盛。英国诗人库柏(Cooper)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制造了城市。在一些人藐视乡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离开了他们的惯常环境,到上帝创造的乡村去寻找生活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中国乡村旅游的兴盛证明了乡村力量的自在性,而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和乡村旅游的曼妙进一步告诉人们,自在的乡村力量是持续的,乡村可以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无数的案例证实,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潮流,能为乡村提供新的经济活力,而且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益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尽管不是所有地方统筹城乡的普遍手段,但却是具有基本条件的一些地区统筹城乡的重要选择。可惜的是,这个科学逻辑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喧嚣,迄今在旅游界之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仔细推敲,乡村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乡民的身上,否则就是凌空舞蹈虚唱高调。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和综合功能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只看到乡村旅游的价值而不能坚持乡民的立场,乡村旅游发展也会步入歧途,沦为城市化的附庸和投资商的幌子,无法发挥惠农作用。坚持乡民的立场,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商,抑或学术界,都要切实尊重乡民的主人地位,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选择。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不少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现象,媒体最近披露的高尔夫球场、综合度假区等大型项目的开发尤为典型——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圈占了乡村土地,却把乡民隔绝于旅游运营和利益分配之外。不得不承认,由于历史原因,乡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避免主人地位的落空,近期还得寄希望于政府的公允,长期则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界的善意提示——研究乡村旅游,不能停留于技术、形态层面,必须尽快深入制度层面。
毫无疑问,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有些学者据此强调乡村文化风貌的保护,并进而广延至传统生产方式的维护,他们希望传统的小农经济得到维系,因而反对土地集约利用。若站在乡民的立场上,认识可能完全两样。由于在城乡对比中处于落后地位,乡民必然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渴望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从而使乡村风貌保护面临内生压力。乡村性是变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由此来看,乡村的升级和乡村旅游的升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育合作组织、实现集约利用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当然,这种转变应当是乡民自主的选择,而非政府或者投资商的强迫。
由于长期重城市、轻乡村,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甚为显著,常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制约。政府应当加快城乡公共投入均等化的进程,对有旅游潜力的乡村应该有特别的财政支持政策。其实,这也是落实乡民主人地位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研究乡村旅游应当从城乡统筹入,从旅游发展出。乡村力量的存在和壮大是乡村旅游兴盛的前提,乡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人。最后引用海德格尔(Heidegger)《存在与时间》中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让我们抛开那些屈尊俯就的熟悉和假冒对乡人的关心,学会严肃地对待那里原始单纯的生存吧。”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7-11)
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汪字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是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三农”问题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约束和影响日益凸显。为此,城乡统筹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最优先的公共政策命题。
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约束和影响,关键是纠正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从国家战略支撑的基础或根基的视角,摆正“三农”问题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加快城乡统筹的力度,全面提升“三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既是中国发展的潜在后劲所在,又是发展的安全保障,还是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来,凸显的食品安全与“城市病”的高发,进一步彰显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成都、重庆率先开展了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示范,各地也在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进程。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多予少取”,实现人口、知识、技术、资本、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互为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多条路径:一是乡村工业化、 城镇化,如华西村模式;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类似南街村模式;三是乡村旅游化,一些典型的古村落,如安徽西递、宏村模式。最近,结合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批复原山村特色,展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旧瓶装鸡尾酒”模式,山东泗水泗张镇大王村正在尝试这种发展模式。其实,这些模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旅游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表明,且正在证明,旅游化可能是基于工业化、城镇化或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外又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仍然处在急剧变革与转型阶段。基于公共政策层面,发展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网友在“微博”上说得好,“旅游不仅是经济的一片天,也是百姓的一片天”,足见其重要性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步于“农家乐”模式的中国乡村旅游,其首要的功能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今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目标仍然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转型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经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乡村正在面临着文化建构、社会建构、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的功能目标也将处于一个伟大的新变革阶段。为此,适应转型变化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重在质量建设:
一是要重新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高端性与全局统揽性。涉及“三农”问题的旅游发展命题,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家乐、乡村度假、社区旅游”等方式和产品,其中,“乡村旅游”具有战略高端性、全局包揽性与地方文化的示范性。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正面临着消失和现代化侵蚀,逐渐变化成为一些“文化孤岛”。重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成熟的标志。早在1949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公园和乡村进入法案》,旨在保护乡村遗产资源和风景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需要。在中国,乡村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城乡二元格局”很可能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文化景观模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着的只是城乡相互间关系的依存与和谐程度以及城乡聚落数量对比的变化。对乡村文明的寻根以及乡村户外游憩体验,将越来越成为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乡村也逐渐成为愈来愈稀缺的游憩资源。应对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高速膨胀,提升乡村旅游的高端战略地位,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具成效的战略领域。
二是要还原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属性,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低俗化。中国经典的东亚农耕文明以及传统乡村生活、生产与居住方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活标本,并呈现出与地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地域性特点,是具有世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些传统古村落文明,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应该看到,基于急功近利的旅游经济功能优先模式,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的经济异化现象十分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盲目学习与克隆式模仿,甚至出现一些腐朽没落的低俗化倾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要正本清源,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高端性指向,推进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到休闲度假等产品多元化发展,开拓乡村旅游产品高端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农耕生态文明遗产的保护力度。上海在推进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了朱家角、枫泾、崇明生态岛等乡村旅游经典。长三角地区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维系了高城市化地区发展格局中乡村文明经典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有关机构也在推进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标签地申报和评定工作,先后颁布了两批国家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入选名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明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生态文明,是国家现代化成熟的标志,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保障。为此,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普查、抢救和发掘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和地方文化传承价值的乡村文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彰显农耕文明品质的乡村田园文化样本,通过遗产标签地等有效形式,予以弘扬和放大,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标签地属性的乡村遗产旅游示范目的地。
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发展与体验环境。一些欧洲国家经典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优美的自然田园环境,比城市更优越、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魅力,还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长期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使得乡村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农业设施化、化学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性,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面上污染,直接关切食物安全,关切水、大气、土壤生态质量,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环境等充满期待。为此,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要切实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和游憩体验环境,大力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建设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
五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发展、示范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体验,也是乡村居民生计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途径。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是乡村发展的固有品质和内在诉求。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异质性,才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体两翼,相得益彰,社会生态才丰富多彩,生生不息。因此,切不能用工业化、城市化的惯用思路和手法推进乡村旅游,更不能采用城市扩张惯用的强势土地流转等手法,破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安宁。要充分尊重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意愿,引导居民充分认识“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可持续能力的科学发展方式。只有基于凸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的文明发展成果,加以旅游规范,推进示范,引导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才能走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新路子。
注:本文是作者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研究年会”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论坛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及拓展。
(作者系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8-02)
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 陈耀
一、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聚居的、行政的城同聚积的、经济的市相结合,便成为集中全社会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城市。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快速向城市聚积,致使城市迅速膨胀的同时,广大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呈现空心化、空虚化趋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生活着更多人口,并孕育、供养了城市的乡村,变成经济滞后、文化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农业、农民成为要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上海世博会广让亿万人知晓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传口号,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注释。 全民共同富裕、城乡和谐发展是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重要目标,当乡村“三农”问题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时,城乡统筹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课题和社会的热门话题,还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纵观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一是城市扩张型,二是工业促进型,三是商业带动型。第一种:当城市街道从三环扩展到六环,当一个小渔村建成为一个大城市,一些乡村便被统为城市了。第二种:一些工业发达地区的乡村从“五小”工业起步而发展致富,有条件配套各种设施,大大缩小了与城市的差别,村民福利待遇甚至超过城市。第三种:有的乡村利用靠近交通要道的优势,建设市集发展商贸,促使乡村逐步城镇化。以上途径各有特点,但是那些面积更广大的,既不是城郊又不是国家计划要建设城市的乡村,那些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又不靠近交通要道的乡村,其城乡统筹有没有新途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发展旅游,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于战略性产业,提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等,使发展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新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基础
同我国乡村相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多年来,包括各项社会服务事业和各种基础设施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主要侧重于城市,使乡村因失血过多而憔悴和苍白。
旅游业为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家乐、乡村民俗风情村、古村古镇等乡村休闲观光产品,让来去匆匆的城市游客看乡村景、住乡村屋、品农家饭而乐。然而,城市观光客对乡村与城市要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当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和富裕生活的城市观光客体验到城乡差距,面对乡村而产生优越感、同情心或进行猎奇式欣赏时,当农民在为城市游客服务中产生对城市和城市人的羡慕时,乡村旅游在设施建设、接待方式、乡村文化等方面往往出现两极化倾向。一方面是城市化倾向:乡村模仿城市建造楼房、街道而成为有城市外表和喧闹、缺城市公共服务的城市化乡村,而有的老村古镇被圈成卖门票的景点,公共空间退化为企业专营场所;另一方面是原始化倾向: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及其载体老村古镇被理解为古旧,成为吸引城市游客但并不被乡村居民引以为自豪的表演形式和展示物。乡村经济发展如果以失去乡村文化特点为代价,则不是城乡统筹的要义,也减弱了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特色功能。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既不应乡村城市化,也不能乡村原始化。应该在争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开发展现乡村魅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同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机结合的旅游新业态,更要创造同城市互相呼应和吸引、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另一种美好生活空间。在我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且包容性增长被提到议事日程的新时期,旅游业如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坚实基础,就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旅游——应在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近年来,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加快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巨大欠账的“还账”行动,旅游应当借此东风在促进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不仅仅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还应一方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打造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并保持乡村化特点的新农村,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突出城乡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城乡互相吸引和欣赏,城市游客的乡村度假和农村游客的城市体验都成为富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和生活方式。对此,旅游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实现以上目标,第一要更新理念,认识到城乡统筹也是“乡城统筹”,城乡都应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使乡村公共设施具有旅游化功能的同时体现乡村文化特点;第三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开发让乡村为之自豪、让城市为之陶醉的乡村旅游业和乡村度假产品。
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几大挑战 孙业红
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城乡统筹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共赢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过程中,很多资源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从城市流向乡村,很多发展的理念也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正面作用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而且,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也改变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模式,让中国式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充分体现出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有效作用。
然而,不少地区对于城乡统筹存在误解,演变成一种“乡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倡导下的很多农村改革也误变成一场将农村改造为新城市的运动。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这一发展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吸引力,成为发展中的“遗憾”。笔者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目睹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丢弃
随着城市生活价值体系逐渐进入农村,原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村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不恰当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传统知识和文化逐渐被遗弃,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乡村地区为发展旅游推倒传统的木建筑,盖起明亮的砖石瓦房,有些按照城市建筑的样式修建宾馆接待设施,有些农民购进城市里的旅游纪念品,有些地区占用农田发展游乐和休闲项目……这些远离乡村旅游科学理念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不在少数,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对城乡统筹理念的误解让这些地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竞争力,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殊不知,具有比较优势才能产生竞争力,越是传统的,才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保护当地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农民和地方社区利益的忽视
按照国际上的概念解释,乡村旅游应该是基于社区和农民利益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干预过多,营利模式中企业所占份额过大,本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部分企业以协助地方发展的名义占用地方土地,发展房地产,并冠以“旅游地产”的美名,征用农民的土地,使农民不仅难以参与旅游发展,而且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对于真正的乡村旅游来讲,农民和土地是不可分割 的,土地离开农民就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而根植在土地上的文化也将随之消失,相应的旅游竞争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盲目地将农村改造成城市,不仅无法保证地方的文化根基,而且也会使城市居民失去休闲的乡村环境,所有这些都与城乡统筹的原则背道而驰。只有保证农民和社区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真谛,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
三、农村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的流失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受到城市综合发展环境的吸引进入城市寻找生计,使农村可以参与旅游发展的农民逐渐减少。从国内外概念上来看,乡村旅游都不一定有农事活动和农业本身的参与,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旅游已占很大比重。但是,农业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程度。另外,本地劳动力参与旅游对于增加其“地方感”,提高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加强对本地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作用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其流失。
当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其科学规划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旅游成功的保障。笔者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多年,目睹了几个试点地区的发展,发现正确的行动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而先进的理念需要及时的行动做保障。几个试点区的旅游正是处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遗产地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以上几大挑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通力配合加以解决,努力使旅游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城乡统筹背景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都很突出。在中国当前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寻求两产业之间更深度的融合提升,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渗透,在产业链上相互延伸整合,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实现产业价值增值。
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自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渝两地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成都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的集约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景观和背景支撑,增加了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发展,能相互提升,产生“1+1>2”的双赢效果:第一,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链经过整合,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边际效益。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Bordeaux)正是整合出一条贯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葡萄的产业化种植,到精湛的葡萄酒加工技术,再到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工艺、品尝、葡萄园体验、葡萄酒养生和葡萄酒庄住宿为特色的系列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第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融合互动带来与其他产业竞争合作关系的改变,不同产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在这种融合互动中得以调整和优化。第三,促进新兴产业、边缘化产业的诞生。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衍生,通过产业技术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然使得新的产业业态应运而生,这是新的市场需求的产物,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为推动二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提升,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以下五大具体的产业融合形式中寻求适合的路径:第一,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实现集约化生产以后,还可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本身又能够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变成旅游产品,如普罗旺斯(Provence)的薰衣草和图卢兹(Toulouse)的向日葵,就是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旅游业,实现了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第二,农业产业、旅游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对三产业的渗透,加深和加快了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它与旅游业配套以后,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如与乡村旅游关联的农产品订购、销售、配送。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和创意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只有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其商品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端化,如依托乡村、工厂形成的艺术社区、艺术家聚落等。第四,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现代科技的介入,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科技又会被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第五,是信息产业要融合进去。信息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息技术都将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渗透。
需说明,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只发生在几个产业之间的交集部分,就每一个产业而言,产业自身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交集越多,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深,产业边界也就越模糊,而这种交集往往是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因子。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 张文建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必由之路,而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农业旅游则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旅游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表现为一系列的内涵转变和形态创新。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产业之间边界的突破和某种程度相互融合的实现,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 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活动的范围由此扩展到了物质产业部门;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一般依托城镇化发展,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物。大都市周边的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从为旅游业提供生产要素转而直接呈现出旅游供应商的特征,涌现出一批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型和服务型村落。产业融合和城乡互动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和旅游业被多数人认为是毫不相干的,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长期产业分界思维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之间的潜在关联日趋显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强调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使得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为现代人所向往,使农业的相关资源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现代人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使旅游经历的消费成为增强农业消费无形性的重要手段。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放在各自产业内部自身的提升转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种对于传统产业分界思维的摆脱,有利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界限的打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相互融合。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那么,当前农业旅游盛行则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功能的被发掘,农业的产业面得到延伸和扩散,农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有效吸收;农民获得额外的旅游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业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素质不断提高,促使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旅游是产业经济高度化之后的产业创新。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传统第一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突破产业之间的界限,相互扩散,渗透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朝阳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内涵,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其产业的能级提升,改变产业发展的颓势。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使旅游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增加新的现代服务业元素。因此,可以说,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
农业旅游作为一种农业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就已把经济重心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对于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而其中现代服务业又可称“生产性服务业”,其效用与增长速度更是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旅游业主要为最终消费提供服务,当它与农业产业部门结合后,又兼具了生产性服务的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获得了更多的闲暇,社会福利得到保障,人类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出现。消费结构或倾向开始向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属于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的服务消费日渐成为生活消费的主流。三次产业依次演进规律表明,农业是物质生产的产业,是基本上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业。在服务经济时代,农业的固有属性也使其发展慢慢呈现出颓势,其价值创造能力、劳动力吸收能力都远小于其他二、三产业,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然而,农业是任何时候和发展阶段都不可动摇的基础产业,即使是在后工业时代,依然要大力发展农业,不过,这里强调的一定是现代农业。旅游的加入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产生了农业旅游这样的集农业资源与旅游服务于一身的产品,它是城市休闲产品在广阔农村的延伸。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农业从原来的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既能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又能满足人们发展、享受需要,而且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的市民从城市流向农村,使农业与市场更为接近,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从增长方式来说,这是区别于传统粗放式增长的、顺应人们生活能级提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旅游正从多个方面服务于农业,优化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
(青岛大学旅游学院,山东青岛266071)
“统筹城乡发展”作为一项重要国策的提出,已有近8年的时间了。这项政策的出台,说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迫切需要解决,而解决之道重在寻找乡村持续发展的实现之路。回顾8年的历史,城乡统筹的政策目标是清晰的,而实践过程则充满坎坷。各地,包括2007年6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成都市和重庆市,基于城乡统筹发展的一系列手段探索,得到的评价却是毁誉参半。
概括起来,学术界对当下城乡,统筹实践活动的批评主要集中在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一是出于对GDP和地方财政高速增长的功利主义追求,一些地方把统筹城乡发展简化为工业化与城市化,不惜动用行政力量,实施“工业消灭农业,城市吃掉农村”的措施,农地被圈,村民上楼,不仅打破了城乡相对平衡的状态,而且进一步掠夺了乡村生产要素,损害了农业的基础地位。二是在“去农化”的过程中,乡民的权益未能得到体现,生计前景堪忧,有失公平公正,致使干群关系紧张,政府形象受损。三是过度的工业化、城市化导致农村社会结构被瓦解,乡村文化的面貌和根基受到严重冲击,不利于维护全社会的稳定和谐,破坏了文化的多样化发展。
毋须讳言,学术界的这些批评是有道理的。追根刨底,在统筹城乡发展政策背景下出现新的城乡失衡,主要原因在于乡村力量孱弱,无法同城市化力量抗衡。有意思的是,在中国,乡村力量的孱弱,很大程度上是由藐视乡村的主观导致的。更有意思的是,存在一个例外,那就是乡村旅游的兴盛。英国诗人库柏(Cooper)说过:上帝创造了乡村,人类制造了城市。在一些人藐视乡村的同时,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离开了他们的惯常环境,到上帝创造的乡村去寻找生活的体验和精神的愉悦。中国乡村旅游的兴盛证明了乡村力量的自在性,而西方发达国家乡村和乡村旅游的曼妙进一步告诉人们,自在的乡村力量是持续的,乡村可以让人类生活更美好。无数的案例证实,发展乡村旅游不仅符合市场经济潮流,能为乡村提供新的经济活力,而且有利于资源环境保护,有助于传承中华文化和弘扬民族精神,有益于缩小城乡差别和维护社会稳定。可以说,发展乡村旅游尽管不是所有地方统筹城乡的普遍手段,但却是具有基本条件的一些地区统筹城乡的重要选择。可惜的是,这个科学逻辑因了工业化、城市化的喧嚣,迄今在旅游界之外并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仔细推敲,乡村的力量最终要体现和落实到乡民的身上,否则就是凌空舞蹈虚唱高调。乡村旅游的市场前景和综合功能不容忽视,但是如果只看到乡村旅游的价值而不能坚持乡民的立场,乡村旅游发展也会步入歧途,沦为城市化的附庸和投资商的幌子,无法发挥惠农作用。坚持乡民的立场,意味着无论是政府,还是投资商,抑或学术界,都要切实尊重乡民的主人地位,尊重他们的合法权利,尊重他们的发展选择。目前国内的乡村旅游发展出现了不少喧宾夺主、鸠占鹊巢的现象,媒体最近披露的高尔夫球场、综合度假区等大型项目的开发尤为典型——在政府的支持下,投资商圈占了乡村土地,却把乡民隔绝于旅游运营和利益分配之外。不得不承认,由于历史原因,乡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均处于劣势,要避免主人地位的落空,近期还得寄希望于政府的公允,长期则要靠一系列的制度建设——这也可以看作是对学界的善意提示——研究乡村旅游,不能停留于技术、形态层面,必须尽快深入制度层面。
毫无疑问,乡村性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依托和灵魂。有些学者据此强调乡村文化风貌的保护,并进而广延至传统生产方式的维护,他们希望传统的小农经济得到维系,因而反对土地集约利用。若站在乡民的立场上,认识可能完全两样。由于在城乡对比中处于落后地位,乡民必然把发展放在第一位,他们渴望有更高的收入和更好的居住条件,从而使乡村风貌保护面临内生压力。乡村性是变动的,是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的,如果乡村旅游带来的绩效低于乡民的期望,为发展旅游而保护乡村的逻辑就会崩溃。由此来看,乡村的升级和乡村旅游的升级是不可逆转的趋势,发育合作组织、实现集约利用是其中的内容之一。当然,这种转变应当是乡民自主的选择,而非政府或者投资商的强迫。
由于长期重城市、轻乡村,同西方国家相比,我国乡村地区在基础设施、环境卫生、文化教育等方面的落后甚为显著,常常成为乡村旅游发展的最大制约。政府应当加快城乡公共投入均等化的进程,对有旅游潜力的乡村应该有特别的财政支持政策。其实,这也是落实乡民主人地位的应有之义。
笔者认为,研究乡村旅游应当从城乡统筹入,从旅游发展出。乡村力量的存在和壮大是乡村旅游兴盛的前提,乡民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主人。最后引用海德格尔(Heidegger)《存在与时间》中的话作为本文的结尾:“让我们抛开那些屈尊俯就的熟悉和假冒对乡人的关心,学会严肃地对待那里原始单纯的生存吧。”
(作者系该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7-11)
推进城乡统筹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 汪字明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上海200062)
有关农业、农村和农民的“三农”问题,始终是中国现代化优先要解决好的战略性命题。毋庸置疑,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具有东亚典型传统农耕文明特色的农业大国。在以工业化、城市化为标志的现代化进程中,实现农业现代化、乡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以及农民现代性角色的转型发展,是民族复兴与国家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十二五”期间,随着我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三农”问题对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产生的约束和影响日益凸显。为此,城乡统筹是“十二五”期间实现科学发展所面临的最基本、最优先的公共政策命题。
从根本上缓解“三农”问题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约束和影响,关键是纠正发展进程中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从国家战略支撑的基础或根基的视角,摆正“三农”问题在国家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地位,加快城乡统筹的力度,全面提升“三农”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三农”问题解决好了,既是中国发展的潜在后劲所在,又是发展的安全保障,还是发展的战略支撑。近来,凸显的食品安全与“城市病”的高发,进一步彰显了解决“三农”问题的紧迫性。“十一五”期间,国家已经确立了城乡统筹的基本目标,到2020年基本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为此,成都、重庆率先开展了中国城乡统筹发展的综合改革示范,各地也在努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科学发展的进程。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就是要通过“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多予少取”,实现人口、知识、技术、资本、商品、服务等要素在城乡之间相互融合,互为依托,互为市场,逐步实现城乡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
城乡统筹,建构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有多条路径:一是乡村工业化、 城镇化,如华西村模式;二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类似南街村模式;三是乡村旅游化,一些典型的古村落,如安徽西递、宏村模式。最近,结合新农村建设,出现了一批复原山村特色,展示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乡村旅游模式,这种模式也可称为“旧瓶装鸡尾酒”模式,山东泗水泗张镇大王村正在尝试这种发展模式。其实,这些模式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将旅游化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条重要路径。国内外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表明,且正在证明,旅游化可能是基于工业化、城镇化或公共服务均等化之外又一条乡村可持续发展的路径依赖。
“十二五”期间,中国经济、社会、生态结构仍然处在急剧变革与转型阶段。基于公共政策层面,发展旅游是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路径。网友在“微博”上说得好,“旅游不仅是经济的一片天,也是百姓的一片天”,足见其重要性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起步于“农家乐”模式的中国乡村旅游,其首要的功能目标是增加农民收入,至今乡村旅游发展的经济功能目标仍然置于突出的战略地位。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转型以及基于生态文明导向的经济绿色发展方式转型,乡村正在面临着文化建构、社会建构、生态文明建构的重要使命,乡村旅游的功能目标也将处于一个伟大的新变革阶段。为此,适应转型变化的新发展阶段,乡村旅游发展重在质量建设:
一是要重新认识发展乡村旅游的战略高端性与全局统揽性。涉及“三农”问题的旅游发展命题,有“乡村旅游、农业旅游、农家乐、乡村度假、社区旅游”等方式和产品,其中,“乡村旅游”具有战略高端性、全局包揽性与地方文化的示范性。在快速推进的城市化进程中,乡村文明正面临着消失和现代化侵蚀,逐渐变化成为一些“文化孤岛”。重视乡村文明和乡村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国家成熟的标志。早在1949年,英国政府就颁布了《国家公园和乡村进入法案》,旨在保护乡村遗产资源和风景资源,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需要。在中国,乡村是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城乡二元格局”很可能是一种永恒存在的“文化景观模式”和“生活方式”,变化着的只是城乡相互间关系的依存与和谐程度以及城乡聚落数量对比的变化。对乡村文明的寻根以及乡村户外游憩体验,将越来越成为日益旺盛的消费需求,乡村也逐渐成为愈来愈稀缺的游憩资源。应对城市居民户外游憩需求的高速膨胀,提升乡村旅游的高端战略地位,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最具成效的战略领域。
二是要还原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属性,规避乡村旅游发展的同质化、低俗化。中国经典的东亚农耕文明以及传统乡村生活、生产与居住方式,是人类文化遗产的活标本,并呈现出与地方文化一脉相承的地域性特点,是具有世界市场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一些传统古村落文明,已被纳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但应该看到,基于急功近利的旅游经济功能优先模式,乡村旅游产品属性的经济异化现象十分突出,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的同质化、盲目学习与克隆式模仿,甚至出现一些腐朽没落的低俗化倾向,影响了乡村旅游产品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为此,要正本清源,根据乡村旅游发展的生命周期规律,引导乡村旅游产品发展的高端性指向,推进乡村旅游从农家乐到休闲度假等产品多元化发展,开拓乡村旅游产品高端化发展的新格局。
三是加强乡村文化、农业文化遗产、农耕生态文明遗产的保护力度。上海在推进国际性大都市建设的进程中,保护和发展了朱家角、枫泾、崇明生态岛等乡村旅游经典。长三角地区古镇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示范,维系了高城市化地区发展格局中乡村文明经典的保护和传承。国家有关机构也在推进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标签地申报和评定工作,先后颁布了两批国家旅游特色名镇名村的入选名录。保护和发展乡村文明遗产、保护农业文化遗产、传承农耕生态文明,是国家现代化成熟的标志,是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战略保障。为此,各地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普查、抢救和发掘一批具有国家意义和地方文化传承价值的乡村文明、农业文化遗产以及彰显农耕文明品质的乡村田园文化样本,通过遗产标签地等有效形式,予以弘扬和放大,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标签地属性的乡村遗产旅游示范目的地。
四是推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改善乡村旅游发展与体验环境。一些欧洲国家经典乡村旅游目的地保持着经久不衰的魅力,主要在于其优美的自然田园环境,比城市更优越、更便利的公共服务设施和资源,以及丰富多彩的乡村生活方式和文化遗产魅力,还有高素质的乡村旅游经营人才。长期以来,中国现代化发展的城市中心主义偏向,使得乡村始终处于现代化发展的边缘地位。农业设施化、化学化以及城乡生产、生活垃圾处理的公共服务供给的滞后性,带来农村生态环境的面上污染,直接关切食物安全,关切水、大气、土壤生态质量,人民群众对干净水、新鲜空气、洁净食品、优美环境等充满期待。为此,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要切实改善乡村旅游发展和游憩体验环境,大力提高乡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全面建设清洁水源、清洁田园和清洁家园。
五是充分尊重农民意愿,规范发展、示范发展。乡村旅游产品的高端性、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在于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体验,也是乡村居民生计质量全面提升的根本途径。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是乡村发展的固有品质和内在诉求。乡村文明与城市文明的异质性,才构成和谐社会的一体两翼,相得益彰,社会生态才丰富多彩,生生不息。因此,切不能用工业化、城市化的惯用思路和手法推进乡村旅游,更不能采用城市扩张惯用的强势土地流转等手法,破坏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安宁。要充分尊重乡村居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期待和意愿,引导居民充分认识“维系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也是一种发展方式,而且是一种具有可持续能力的科学发展方式。只有基于凸显“乡村生产、生活、生态方式的原真性、高品质”的文明发展成果,加以旅游规范,推进示范,引导乡村旅游产品的升级和转型,才能走出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的新路子。
注:本文是作者在“2011旅游学刊中国旅游发展研究年会”城乡统筹与旅游发展论坛上发言的核心观点及拓展。
(作者系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1-08-02)
旅游发展和城乡统筹 陈耀
一、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新途径
聚居的、行政的城同聚积的、经济的市相结合,便成为集中全社会大量物质和文化财富的城市。
多年来,由于多方面原因,我国乡村的人财物等资源快速向城市聚积,致使城市迅速膨胀的同时,广大乡村的经济和文化呈现空心化、空虚化趋势,城乡差距越来越大,以至于生活着更多人口,并孕育、供养了城市的乡村,变成经济滞后、文化落后的代名词,农村、农业、农民成为要重点解决的“三农”问题。上海世博会广让亿万人知晓的“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宣传口号,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注释。 全民共同富裕、城乡和谐发展是党和国家执政为民的重要目标,当乡村“三农”问题和“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形成鲜明对比时,城乡统筹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课题和社会的热门话题,还成为政府的重要工作任务。
纵观我国实现城乡统筹的途径,一是城市扩张型,二是工业促进型,三是商业带动型。第一种:当城市街道从三环扩展到六环,当一个小渔村建成为一个大城市,一些乡村便被统为城市了。第二种:一些工业发达地区的乡村从“五小”工业起步而发展致富,有条件配套各种设施,大大缩小了与城市的差别,村民福利待遇甚至超过城市。第三种:有的乡村利用靠近交通要道的优势,建设市集发展商贸,促使乡村逐步城镇化。以上途径各有特点,但是那些面积更广大的,既不是城郊又不是国家计划要建设城市的乡村,那些经济文化落后、工业基础薄弱又不靠近交通要道的乡村,其城乡统筹有没有新途径?答案是肯定的,这就是发展旅游,尤其是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将旅游业定位于战略性产业,提出“充分发挥旅游业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等,使发展旅游成为城乡统筹的新的重要途径。
二、旅游——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基础
同我国乡村相比,“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重要原因是公共服务的非均等化。多年来,包括各项社会服务事业和各种基础设施保障在内的公共服务主要侧重于城市,使乡村因失血过多而憔悴和苍白。
旅游业为促进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农家乐、乡村民俗风情村、古村古镇等乡村休闲观光产品,让来去匆匆的城市游客看乡村景、住乡村屋、品农家饭而乐。然而,城市观光客对乡村与城市要有均等化公共服务的要求并不高。当享受良好公共服务和富裕生活的城市观光客体验到城乡差距,面对乡村而产生优越感、同情心或进行猎奇式欣赏时,当农民在为城市游客服务中产生对城市和城市人的羡慕时,乡村旅游在设施建设、接待方式、乡村文化等方面往往出现两极化倾向。一方面是城市化倾向:乡村模仿城市建造楼房、街道而成为有城市外表和喧闹、缺城市公共服务的城市化乡村,而有的老村古镇被圈成卖门票的景点,公共空间退化为企业专营场所;另一方面是原始化倾向:乡村民俗民族文化及其载体老村古镇被理解为古旧,成为吸引城市游客但并不被乡村居民引以为自豪的表演形式和展示物。乡村经济发展如果以失去乡村文化特点为代价,则不是城乡统筹的要义,也减弱了旅游促进城乡统筹的特色功能。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既不应乡村城市化,也不能乡村原始化。应该在争取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基础上,开发展现乡村魅力的旅游产品,发展同传统产业和现代产业有机结合的旅游新业态,更要创造同城市互相呼应和吸引、互为补充和促进的另一种美好生活空间。在我国大力推动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并且包容性增长被提到议事日程的新时期,旅游业如能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同时,创造“乡村让生活更幸福”的坚实基础,就能更好地促进城乡统筹,逐步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三、旅游——应在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近年来,国家将解决“三农”问题放到重要位置,加快对乡村公共服务建设巨大欠账的“还账”行动,旅游应当借此东风在促进城乡统筹中大有作为。
旅游促进城乡统筹,不仅仅是帮助农村发展经济和农民脱贫致富,还应一方面促进城乡共同富裕和公共服务均等化,另一方面打造拥有优越生态环境、优美景观环境、优雅文化环境和优质服务环境,并保持乡村化特点的新农村,缩小城乡公共服务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差距,突出城乡文化特色和生活方式的差异,使城乡互相吸引和欣赏,城市游客的乡村度假和农村游客的城市体验都成为富有魅力的旅游产品和生活方式。对此,旅游业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
实现以上目标,第一要更新理念,认识到城乡统筹也是“乡城统筹”,城乡都应该“让生活更美好”;第二要科学规划乡村发展,使乡村公共设施具有旅游化功能的同时体现乡村文化特点;第三要创新乡村旅游发展模式,大力开发让乡村为之自豪、让城市为之陶醉的乡村旅游业和乡村度假产品。
城乡统筹中旅游发展的几大挑战 孙业红
城乡统筹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出的“五个统筹”之一,充分体现了国家对于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重视。城乡统筹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城市带动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长效机制,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最终通过城乡互动实现城乡共赢的发展格局。
城乡统筹过程中,很多资源在政策的鼓励下不断从城市流向乡村,很多发展的理念也随着城乡统筹的深入而不断变化,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背景下,旅游逐渐成为城乡统筹过程中的重要推动力量,其正面作用显而易见,主要体现在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缩小城乡的经济差距,促进农村地区的产业结构升级,解决农村部分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丰富农村地区的文化生活,提高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而且,随着乡村旅游的发展,越来越多具有吸引力的乡村旅游项目也改变了中国城市居民的休闲生活模式,让中国式乡村旅游成为一种新的时尚,充分体现出旅游在城乡统筹中的有效作用。
然而,不少地区对于城乡统筹存在误解,演变成一种“乡村城市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念倡导下的很多农村改革也误变成一场将农村改造为新城市的运动。很多地方的乡村旅游在这一发展浪潮中迷失了方向,失去了旅游发展赖以生存的吸引力,成为发展中的“遗憾”。笔者在多年的研究过程中目睹了很多乡村旅游发展存在的现实问题和挑战,认为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的丢弃
随着城市生活价值体系逐渐进入农村,原来祖祖辈辈流传下来的农村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和挑战,在不恰当政策的引导下,许多传统知识和文化逐渐被遗弃,尤其是在少数民族地区。许多乡村地区为发展旅游推倒传统的木建筑,盖起明亮的砖石瓦房,有些按照城市建筑的样式修建宾馆接待设施,有些农民购进城市里的旅游纪念品,有些地区占用农田发展游乐和休闲项目……这些远离乡村旅游科学理念的发展模式在我国不在少数,失败的例子也屡见不鲜。对城乡统筹理念的误解让这些地区失去了原有的旅游竞争力,也失去了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殊不知,具有比较优势才能产生竞争力,越是传统的,才越是具有吸引力的,保护当地的传统知识和传统文化旅游资源是旅游持续发展的根本。
二、农民和地方社区利益的忽视
按照国际上的概念解释,乡村旅游应该是基于社区和农民利益的,然而,很多地方在发展乡村旅游时,政府干预过多,营利模式中企业所占份额过大,本地农民的利益难以得到保证。部分企业以协助地方发展的名义占用地方土地,发展房地产,并冠以“旅游地产”的美名,征用农民的土地,使农民不仅难以参与旅游发展,而且失去了原有的生活保障。对于真正的乡村旅游来讲,农民和土地是不可分割 的,土地离开农民就会失去原有的吸引力,而根植在土地上的文化也将随之消失,相应的旅游竞争优势也将不复存在。盲目地将农村改造成城市,不仅无法保证地方的文化根基,而且也会使城市居民失去休闲的乡村环境,所有这些都与城乡统筹的原则背道而驰。只有保证农民和社区的利益才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真谛,也才能真正实现城乡统筹的目标。
三、农村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的流失
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大量农村劳动力受到城市综合发展环境的吸引进入城市寻找生计,使农村可以参与旅游发展的农民逐渐减少。从国内外概念上来看,乡村旅游都不一定有农事活动和农业本身的参与,而且随着城市化的发展,脱离农业生产的乡村旅游已占很大比重。但是,农业活动本身也是一种旅游吸引物,可以提高旅游的吸引程度。另外,本地劳动力参与旅游对于增加其“地方感”,提高对传统知识和文化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从整体上来看,需要加强对本地劳动力和旅游从业者作用的重视,通过各种途径减少其流失。
当然,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政府的引导作用至关重要,其科学规划理念和发展方向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旅游成功的保障。笔者参与“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与适应性管理”项目多年,目睹了几个试点地区的发展,发现正确的行动需要先进的理念来引导,而先进的理念需要及时的行动做保障。几个试点区的旅游正是处于城乡统筹背景下的遗产地旅游,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以上几大挑战,需要各利益相关方通力配合加以解决,努力使旅游成为农业文化遗产动态保护和城乡统筹背景下保护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有效方式和重要途径。
城乡统筹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 杨振之
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与产业边界的模糊化是社会生产力进步的必然结果,可以说,产业融合的程度是判断一个国家经济发展强度、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产业自身要做大做强就必须寻求同其他产业之间的融合发展。
我国的农业产业化和乡村旅游经历了20多年的发展历程,成就与问题都很突出。在中国当前着力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背景下,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必须寻求两产业之间更深度的融合提升,即农业产业化发展和乡村旅游的发展相互渗透,在产业链上相互延伸整合,产业结构上优化升级,形成新的产品和业态,实现产业价值增值。
土地流转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前提条件。自2007年6月国家批准成渝两地为统筹城乡综合改革实验区以来,成都在土地流转方面做出了大胆的创新与尝试,并积累了不少成功经验。土地流转政策的实行使得农村土地经营由零散变为集中,土地资源形成连片专业化规模经营,资源与生产要素的聚集有利于大资金的投入,有利于农业产业化更好地向规模化和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的集约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产业景观和背景支撑,增加了现代农业的休闲体验内容。二者的融合互动发展,能相互提升,产生“1+1>2”的双赢效果:第一,增长产业链条,增加产业边际效益。产业融合的过程中,产业链经过整合,能更大程度地发挥产业边际效益。以葡萄酒闻名于世的法国西南部城市波尔多(Bordeaux)正是整合出一条贯通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完整产业链条,从葡萄的产业化种植,到精湛的葡萄酒加工技术,再到以葡萄种植、葡萄酒加工工艺、品尝、葡萄园体验、葡萄酒养生和葡萄酒庄住宿为特色的系列乡村度假旅游产品,实现了产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和可持续发展。第二,有效调整产业结构。融合互动带来与其他产业竞争合作关系的改变,不同产业在土地、资金、技术、人才、市场等方面各展所长,各取所需,有效地提高资源利用率,产业结构在这种融合互动中得以调整和优化。第三,促进新兴产业、边缘化产业的诞生。不同产业之间的交叉、衍生,通过产业技术融合推动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形成产业结构调整中新的增长极和新的主导产业。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必然使得新的产业业态应运而生,这是新的市场需求的产物,因而具有蓬勃的生命力。
农业产业化与乡村旅游之间有着天然的互动关系,为推动二者之间进一步的融合提升,可以因地制宜地从以下五大具体的产业融合形式中寻求适合的路径:第一,农业产业与乡村旅游的融合发展,可以促进第一、第三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农业产业实现集约化生产以后,还可以进行农产品深加工,农产品深加工本身又能够和现代服务业结合起来变成旅游产品,如普罗旺斯(Provence)的薰衣草和图卢兹(Toulouse)的向日葵,就是从农产品种植到农产品深加工再到旅游业,实现了三次产业的融合互动发展。第二,农业产业、旅游业与其他现代服务业的融合。作为第三产业的一部分,现代服务业对三产业的渗透,加深和加快了产业之间融合发展的程度和速度,它与旅游业配套以后,交叉融合形成新的业态,如与乡村旅游关联的农产品订购、销售、配送。第三,与文化创意产业的融合。文化和创意并不能直接创造经济价值,只有通过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将其商品化和市场化,才能实现产品的高附加值和高端化,如依托乡村、工厂形成的艺术社区、艺术家聚落等。第四,与现代科技的融合。农业与旅游业的发展本身就需要现代科技的介入,同时,现代科技的进步也为产业之间的融合提供了技术支撑和动力,二者相辅相成。现代农业的发展以科技为支撑,农业科技又会被转化为乡村旅游产品。第五,是信息产业要融合进去。信息业对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有很强的感应度和带动度,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信息技术都将在产业融合的进程中扮演最为重要的角色。乡村旅游的发展今后将越来越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渗透。
需说明,农业产业和乡村旅游的融合以及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只发生在几个产业之间的交集部分,就每一个产业而言,产业自身的边界仍然是清晰的。交集越多,产业融合的程度越深,产业边界也就越模糊,而这种交集往往是非常活跃的经济增长因子。
农业旅游: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 张文建
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是一项具有核心意义的基础性任务。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强调:“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完成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大力发展农业服务业是必由之路,而近年来迅速兴起的农业旅游则是发展农业服务业的有效途径。我国总体上已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农业旅游是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具有创新意义的都市型产业,又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融合而成的新型农业服务业。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产业融合与城乡互动,表现为一系列的内涵转变和形态创新。
在这个解构与重构盛行的年代,产业的界限逐渐变得模糊,随着产业之间边界的突破和某种程度相互融合的实现,传统产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 业旅游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交叉重合而成的新型业态,是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相互延伸融合的产物,通过有旅游价值的农业资源的挖掘,使旅游吸引物的内容得以丰富,旅游活动的范围由此扩展到了物质产业部门;而旅游服务向农业部门的延伸,也使农业从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满足人们发展与享受的需要,使农业服务业得到了优化发展,是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有效途径。农业旅游一般依托城镇化发展,是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满足市民不断增长的休闲游憩需求和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产物。大都市周边的农村通过发展农业旅游,从为旅游业提供生产要素转而直接呈现出旅游供应商的特征,涌现出一批与旅游结合的产业型和服务型村落。产业融合和城乡互动是农业旅游的本质属性。
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农业和旅游业被多数人认为是毫不相干的,这种观念一方面是受到时代发展的局限,另一方面也受到长期产业分界思维的局限。随着时代的变化发展,农业与旅游之间的潜在关联日趋显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回归自然,强调淳朴的人际关系和后工业文明时代,使得农村优美的自然风光、清新的空气、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为现代人所向往,使农业的相关资源成了重要的旅游吸引物;而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和闲暇时间增加,现代人从追求有形的物质消费转变为追求无形的体验消费,使旅游经历的消费成为增强农业消费无形性的重要手段。人们逐渐把关注的焦点从放在各自产业内部自身的提升转向产业与产业之间的相互促进,这种对于传统产业分界思维的摆脱,有利地促进了农业与旅游业之间界限的打破,推动农业与旅游业从原来毫不相关的两大产业实现相互融合。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兴起是第一产业与第二产业的融合,那么,当前农业旅游盛行则是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融合,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结果。
农业旅游使农业的劳作方式、农田风光等原本属于农业范畴的事物成为可被依托发展旅游活动的内容,有效地拓展了旅游业可依托资源的类型,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迎合了旅游者多种多样、求新求变的旅游需求,推动旅游业更快、更好的发展。农旅结合,实质是通过二者间的要素依赖与对接,达到供给优势与需求优势的最佳结合。
同时,随着农业旅游功能的被发掘,农业的产业面得到延伸和扩散,农业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被有效吸收;农民获得额外的旅游收入,加快了脱贫致富的步伐;农业旅游吸引城市居民向乡村流动,促进城乡经济文化的交流;各类旅游设施的建设,各相关行业的发展,农民的观念不断更新、素质不断提高,促使乡村面貌的改善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农业旅游是产业经济高度化之后的产业创新。这一新型产业形态将以极大的扩散渗透效应推动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传统第一产业与新兴第三产业突破产业之间的界限,相互扩散,渗透融合,一方面有利于朝阳产业拓展发展空间,丰富产业内涵,另一方面更有利于改造传统产业的产业结构,提升其价值创造能力,促进其产业的能级提升,改变产业发展的颓势。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相互渗透融合,这不仅丰富了旅游活动的内容,更重要的是要通过旅游向农业产业部门延伸,使旅游更好地为农业服务,促进农业的转换和升级,让农业增加新的现代服务业元素。因此,可以说,农业旅游是一种新型的农业服务业。
农业旅游作为一种农业服务业,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早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就已把经济重心转向了服务业,服务业对于推动就业和经济增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发展服务业已成为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重要手段,而其中现代服务业又可称“生产性服务业”,其效用与增长速度更是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水平。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指为生产、商务活动和政府管理而非直接为最终消费提供的服务,生产性服务对提高劳动生产率、增加产品价值有着重要作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也更加明显。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旅游业主要为最终消费提供服务,当它与农业产业部门结合后,又兼具了生产性服务的属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富裕,获得了更多的闲暇,社会福利得到保障,人类自我实现的需求由此出现。消费结构或倾向开始向更深层次的精神需求发展,属于发展性消费和享受性消费的服务消费日渐成为生活消费的主流。三次产业依次演进规律表明,农业是物质生产的产业,是基本上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产业。在服务经济时代,农业的固有属性也使其发展慢慢呈现出颓势,其价值创造能力、劳动力吸收能力都远小于其他二、三产业,城乡差距越来越大。然而,农业是任何时候和发展阶段都不可动摇的基础产业,即使是在后工业时代,依然要大力发展农业,不过,这里强调的一定是现代农业。旅游的加入给现代农业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产品的角度来说,产生了农业旅游这样的集农业资源与旅游服务于一身的产品,它是城市休闲产品在广阔农村的延伸。从产业的角度来说,农业从原来的满足人们生存需要扩展到了既能满足人们生存需要,又能满足人们发展、享受需要,而且随着旅游活动的开展,大量的市民从城市流向农村,使农业与市场更为接近,促进了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从增长方式来说,这是区别于传统粗放式增长的、顺应人们生活能级提升的集约型增长方式,这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可以说,旅游正从多个方面服务于农业,优化现代农业的产业结构,促进现代农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