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发展笔谈

来源 :旅游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fx0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廖斌
  1 引言
  在传统经济增长理论看来,自然资源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基本引擎和动力。现实中,以丰富自然资源为基础的资源型城市,更是建立在现代工业助力下,在全球化范围内一时兴起。但随着自然资源枯竭,资源型城市面临一系列发展困境,有些甚至滑向衰竭,看起来资源枯竭型城市是遭遇了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curse of resources),丰富的自然资源并不一定会带来经济持续发展。在此,笔者从“资源诅咒”视角谈谈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2 资源诅咒与资源枯竭型城市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建立在一定自然资源基础上,并受其限制和约束,特别是在传统经济发展理论中,丰富的自然资源要素被认为是经济发展引擎,自然资源的利用被看成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催化剂。20世纪中后期,许多国家和地区似乎遭遇“资源诅咒”问题,出现诸多资源枯竭型城市,如60年代德国鲁尔、法国洛林等资源工业区相继衰弱,70年代后更是出现“荷兰病”(Dutch disease)。所有这些现实问题,使得人们开始怀疑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资源丰富的城市和地区好似遭遇了“诅咒”,跌入经济陷阱,带来诸如人力资本减少、物质资本下降、收入不平等、寻租与腐败等问题。
  基于对自然资源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认识,人们提出“资源诅咒”概念,它意指丰裕的自然资源并不能导致经济的持续增长,反而会抑制经济的增长,导致地区和城市的衰弱。现有的各种研究者表明,“资源诅咒”、“荷兰病”等资源型城市发展的问题,或是源于资源性产业与其他产业如制造业、农业、服务业之间的要素配置失衡,或是源于丰富的自然资源对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挤出,或是源于资源性产业所形成的“锁定效益”,城市经济如同被锁定了一般,因为城市资源部门的发展,造成了对经济要素特殊的吸纳效应、资源产业形成的粘滞效应以及由沉淀成本与路径依赖形成的锁定效应,进而这种“自强机制”使得经济遭遇了“资源诅咒”。更重要的是,单一的资源部门使得资源型城市难以吸引并形成新的产业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城市资源、社会资源等要素的集聚积累,最终陷入停滞。
  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来说,资源要素是其演化过程的关键要素,是其发展的基本逻辑起点和生命线。资源枯竭型城市因资源而生,因资源而兴,因资源而立,因资源而名,甚至因资源而衰,资源的变化决定了其城市的发展速度、发展规模和发展水平,资源型产业的兴衰成为了其城市经济、产业和社会繁荣发展的关键条件。从这个角度来看,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都受到“资源诅咒”的影响,是遭遇了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受到各种资源的“锁定效应”,跌入“产业锁定的陷阱”之中,并受“自强机制”的强化影响而进入停滞状态,而其自我的转型则面临着艰巨的困难和挑战。这对于中国来说,同样如此,自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显露出来,各类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经历了大规模、超强度的开发历史之后留下了资源、产业、环境、城市等诸多问题,转型困难重重。
  3 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特殊作用
  对于遭遇某种更大程度上的“资源诅咒”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核心在于利用新的资源和新的产业,打破原有发展路径,寻找跳出资源陷阱的新机制和新路径,摆脱资源瓶颈,使资源、城市、产业间能够不再受到各种“锁定效应”的“诅咒”。在这个过程中,旅游业因其自身的特殊性质,是破解“资源诅咒”的有效手段和途径,在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有特殊的作用。
  3.1 旅游资源:多样性、分享性、非掠夺性
  资源枯竭型城市受制于自然资源自我强化和锁定效应,使经济发展遭遇“资源诅咒”。旅游资源不同于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可消耗的自然资源,具有更广泛的多样性、更大的规模报酬递增性、更强的分享性和非掠夺性等特征,丰裕的旅游资源基础上的旅游业能够带来收入效应,促进经济的增长,有助于经济体跳出“资源诅咒”的规律。
  第一,新的旅游资源观下,旅游资源是一种不断生长的无边界的融合性资源,其范畴广泛、形式多样,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旅游资源,扩展至社会各个元素,旅游资源的动态性、综合性、非掠夺性、永续性日益明显,一些原本不是旅游资源的社会资源也进入旅游视野,各种矿产、土地、科技、信息、文化等资源都可以转化为旅游资源,且其利用也呈现出永续利用的特征,能够不断地被旅游产业发现和利用。
  第二,旅游资源不同于自然资源,具有报酬递增的效益、分享性特征,与旅游业的结合发展,能够挖掘资源枯竭型城市各种资源,形成独特的“稀缺资源”,带来良好“外部效益”,如土地、资源升值等收益,提升城市价值。
  因此,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核心在于如何重构和利用现有的旅游资源,包括各种产业的资源、城市资源和社会资源,特别是进一步打破传统资源型产业的垄断性束缚,实现各种资源产权的开放、自由交易和竞争性的利用,如许多工矿企业所遗留下来的各种工业遗产资源的开放与利用,使在城市资源产业衰退之后的资源能够很好地被旅游业等新兴的现代服务业所利用。
  3.2 产业资源:小企业、大市场、高效益
  打破“资源诅咒”,在于打破原有产业的垄断性和单一性,建立新的多样化、开放式的产业路径。旅游业产业关联度大,综合带动性强,具有极强的上下游产业辐射能力和开放度,能够获得多样的产业资源形态,吸引新的资本和要素的进入和积累,形成资本的需求和投资,改变传统资源产业的高度依赖性问题,解除“产业锁定陷阱”。
  与此同时,不同于资源枯竭型城市之前所依赖的单一的几个垄断性的资源型企业,旅游业更多的是由许多中小企业组成,是一个相对分散的产业。这些众多的中小旅游企业能够有效地分散城市和产业的发展风险,形成“小企业、大市场、高效益”的产业格局,这对于重塑城市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极为重要。   此外,旅游产业的分散性和带动性,不同于资源产业的垄断性和封闭性,其能够更多地将产业、经济发展的效益分散至整个社会之间,而不是像资源型产业一样,其所有的效益和财富最终流入少数资源所有者和政府手中。这对于整个城市经济的资源分配、资本积累、新产业培育也是至关重要的。
  3.3 城市资源:内生性、多样性、复杂性
  资源型城市往往呈现兴起“突然性”和发展的“外生性”。资源型城市是随着资源的开发,各种外部劳动、技术、资本等要素的大规模迅速集聚而形成的特定的产业城市,甚至一些原来的小村子或几乎荒芜人烟的地方骤然变成了一个城市,加上“重生产,轻生活”的观念下,使资源型城市往往呈现出功能的单一性,经济的内生性不足,城市与生活出现分离的状态。这种畸形的不充分的城市资源的发育路径,也使得城市的资源型产业的收入用于额外的外部消费,内部各类资本的流失外逃,大量的资本用于异地消费和投资,进一步影响到城市资源的发展。
  第一,旅游业对于城市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力。旅游业的发展能够引致旅游者及各类多元旅游活动的进入,形成各种投资、生活、居住、休闲的吸引力,改变本地资本外逃现象,吸引各类物质资本、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等要素的进入和积累,获得新的资本积累方式,形成内生性的积累和消费路径,带来更多的城市资源的培育。
  第二,在以上基础上,旅游活动和产业形态嵌入性和融合性特征,使城市所有的资源都是植根于城市内部,这既为城市带来了内生性的经济发展要素的积累,也重塑了城市的多样性、复杂性,进而使城市能够提供更为多样的服务,集聚更多的资源要素,承载更多的功能,打破资源型城市单一封闭的城市资源积累与发展的路径和状态,从单一的生产中心转向居住、消费、服务、文化、娱乐、商业、旅游等多元化的城市中心。
  3.4 社会资源:就业、可持续性、人力资本
  资源枯竭型城市所产生的一个重要的沉淀成本和挑战在于社会就业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遗留下来了许多资源性产业中的低技能的下岗失业工人,这些既是人力资源的冗余,更凸显了人力资本的投资不足,这同样是造成“资源诅咒”的重要原因所在。
  第一,相比原有资源型产业,旅游业对于消解社会失业问题,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培育具有极为特殊的作用。相对于资源型企业单个超大型企业的市场结构,旅游产业更多是以中小企业为主,虽然旅游行业中每一个旅游企业的就业人数并不多,但是众多的中小型企业,甚至是微型企业,将社会就业人群广泛地分散到社会的各个业态各个区域之中,使得社会稳定的基础更为扎实,对稳定社会就业、分散风险更为重要,因为其有着更大的多样性、灵活性,具有更强的抗风险能力,这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意义尤为重要。
  第二,旅游业对于人力资本的投资和培育也有着特殊的作用。旅游业的开放性、综合性的特征,使得旅游业所要求的技能更加多元化,而竞争性的特性也使得人力资本的投资有着更高的激励,所有这些都使得城市的各个主体有着更强的动力去强化人力资本的积累。
  3.5 文化资源:城市记忆、城市精神、地方性
  在一个全球化的时代中,城市的地方性、差异性、文化性日益凸显,即使是纯粹的经济性投资行为,也会将城市的地方感、城市的记忆、城市的情感,乃至怀旧情绪纳入其中。因此,资源型城市的转型,不仅仅在于资源类型、产业结构等经济物质层面的转型,更在于城市记忆、城市文化、城市精神的延续和追溯,在于城市文化资源的重构与利用。
  旅游业对于传承这些城市的集体记忆、城市的地方感和情感,是不可或缺的载体。资源枯竭型城市工业化时代留下的工业遗址、工业资源等都是这个城市在一个时代的产物,是一个历史过程的记忆,承载了城市的文化精神和特色,记录了城市几代普通居民的生活,而所有这些资源,不仅仅是简单地遗弃和转型,而是借助于旅游业的载体,延续城市的文化和记忆。例如利用城市废弃工矿区发展旅游业,不仅仅是对闲置资源的利用,而是以此对于城市记忆和文化的传承,对于城市精神和形象的重塑。现实中,抚顺、阜新等城市借助工业遗产旅游延续城市的“工业精神”,重塑城市辉煌。
  所有这些重要的是,借助于旅游业的发展,对这个城市文化资源的重构与利用,能够实现对城市记忆的利用、诠释和传承。因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并不是一个平地再起的过程,而是历史发展过程中的转型和涅槃,是文化的传承。
  4 结语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旅游业是资源型城市跳出“资源诅咒”的一个重要内容,资源型城市转型应充分发挥旅游业的特殊作用。对于实践中旅游业如何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发挥作用进行透彻详尽的分析,也成为这个问题研究的一个努力方向。
  (作者为该系博士研究生;收稿日期:2013-06-01)
  碎片化时代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 杨劲松 王葵
  1 引言
  资源型城市以煤炭、石油、矿产、林业等自然资源为基础,虽有资源富集的优势,但也为资源所累,对资源的依赖性强,经济结构单一。与非资源型城市比,由于以资源型企业为核心,城市的空间布局和基础设施建设基本随生产需要而展开,而在服务、管理、协调和集散等综合功能提供上往往处于弱势。一旦赖以安身立命的资源开发步入衰退或枯竭,往往全方位地陷入困境。我国资源型城市众多,资源枯竭型城市也不在少数。2008年以来,国家分3批确定并大力扶持了69个资源枯竭型城市(县、区),希望在吸纳就业、资源综合利用、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和多元化产业体系培育方面有所突破。旅游业由于其劳动密集、化工业废弃物为资源、产业关联度高等特征,也成为接续替代产业的重要选择项。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业转型成效并不明显。究其原因,固然与资源型城市的先天不足有关,更与忽视碎片化时代背景,转型思路过分聚焦于非资源型城市的发展经验,罔顾自身优势发挥,以己之短比他人之长有关。   城市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总是受到时代潮流的强烈支撑或牵制,而近几十年社会经济的变迁和技术的突飞猛进塑造了碎片化的时代背景,每个城市都需直面由此生发的崭新生产生活方式的挑战,资源枯竭型城市也不例外。在传统城市模式上先天不足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如何在旅游业发展上准确卡位,搭上时代的快车,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首要问题。在此,笔者从碎片化视角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问题。
  2 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碎片化时代背景
  “碎片化”原意为完整的东西破成诸多零块。在网络无孔不入和终端日益便携的今天,碎片化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的真实写照。在需求方面,层出不穷的社交和即时通信应用牢牢拴住了眼球,人们的注意力被新技术的利刃无情的分割。受此影响,电视、广播和报纸等旅游传统营销渠道的霸权日益衰落,游前营销推广和游后客户关系维护更加借助移动网络应用等非主流媒体的力量。而旅游时间也日益被移动终端侵蚀,游客越来越多地利用微博、微信等手段获取信息或与朋友交流。方便快捷的信息获取和人际沟通直接导致了信息过载和注意力分散,不仅消减了地理空间的差异,还模糊了虚拟与现实的区别。在这种情况下,旅游目的地重金打造的旅游产品往往快速褪色而泯然众人。在供给方面,城市往往也存在旅游资源的碎片化现象。在急剧的城镇化进程中,作为历史文化重要载体的传统空间常常在现代城市空间中受到蚕食、隔离和压制,传统空间与现代城市空间格格不入,势同水火。在现代城市空间的基底上,同类型空间承载的旅游资源以碎片化的形式呈现,难以形成丰富的旅游产品选择。因此,无论需求还是供给,碎片化已然深刻地影响到了城市的旅游发展,同样也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选择旅游业转型突围的资源枯竭型城市。
  3 基于比较优势的碎片化时代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思路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发展旅游业时,有自己的独特优势。历史怀旧在遗迹旅游中更容易产生。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工业文脉突出,具有独特的工业怀旧资源。龌龊之处,自生财源,将过去放到未来销售,易于高效率的吸引注意力。距今不远的激情时代要求大多数人意义鲜明的生活和行动,聚焦起来的精神烙印至今还散发着令人向往的淡淡余温:单纯的理想、对劳动的尊重、邻里工友的守望相助和按部就班的从容。这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资源中的最动人之处,也是吸引怀旧游客的关键内容。历史怀旧上红色旅游景点的游客显著地高于古镇和自然风景的游客,是由于红色旅游景点呈现更多的历史场景和资料,使真实性得以保证,显然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遗迹也满足这些要求。
  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具有优质的产业融合接口,易于高频率多形式地强化注意力。围绕资源展开的单一产业结构固然影响了城市综合功能的发挥,但厂房、机器设备、特殊的地面景观(矿井、矿、矸石山、油湖等)等大规模、系统化的工业遗存形成了优质的空间基底,随时随地强化着游客对逝去时代的认知。这些符号化景观和场所天然具有主题性,易于形成有吸引力的旅游产品。
  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具有优质的创意土壤,有利于在碎片化时代占领社会风尚的舆论高地。不仅历久弥新的文化传承和触手可及的工业遗存能够激发艺术家们的灵感,相对廉价的土地和租金更是重要的砝码。
  资源枯竭型城市拥有的比较优势在碎片化时代弥足珍贵,这是其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获取后发优势必须倚重的重要因素。以此为基点,笔者进一步探讨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发展之路。
  4 碎片化背景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发展建议
  4.1 工业化怀旧资源和市场注意力的协同开发
  尽管怀旧以和谐、稳定的特点弥补碎片式的生活裂隙,顺理成章地成为人们的精神寄托和情感回归②,但是,由于以怀旧为主题的旅游宣传是向未来宣传过去③,资源枯竭型城市依然需要通过工业化怀旧资源和市场注意力的协同开发,同时提高现实和虚拟中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出镜率,强化游客对核心文化要素的感知。首先,需要认真研究资源枯竭型城市目标旅游市场的碎片化现状,勾勒出细分市场以分钟为单位的游前、游中和游后时间分配模型、人口统计特征、信息获取和交流方式以及消费和移动习惯,确定资源枯竭型城市抢夺注意力优势的努力方向。其次,需要系统化梳理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工业化怀旧资源,不仅包含矿井、厂房、设施等物化景观,还应囊括城市创业和兴盛时代的人物、故事和令人感慨唏嘘的历史血肉,并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数字化保存,评估关键内涵和最佳表现形式,便于以后提取和利用。在现有工业遗存的基础上建立起包含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等多维度呈现体系和全媒体解决方案。最后,分析工业怀旧资源吸引和强化目标细分市场注意力的可能性。
  4.2 空间布局的整合和城市形象性格的再塑造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单一产业发展历程往往形成分散化的空间布局,空间功能在地域上呈碎片化分割状态。如果不采取有力手段整合,将极大地限制旅游功能的系统提供。整合城市空间结构,应当认真审视碎片式历史环境与现状空间的关系。针对城市发展的重点和目标,对历史环境合理利用。通过标志性工业遗产景观的打造,变生产中心为吸引中心;通过基础设施和生活环境的完善,升级居住中心条件,变加工中心为创意或商务中心。将游离在外的生产中心和加工中心纳入城市空间结构,构建新的空间秩序。
  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具有壮观、硬朗的工业时代独特景观,每个工业遗存资源点都隐含着成为旅游吸引物或旅游设施的可能性,在吸引注意力方面有先天优势,由此形成的新业态空间也值得期待。但是,由于缺乏以人为尺度的空间安排,或体量过于巨大,或繁琐装饰,或围绕着巨大的开敞空间,更注重恢弘气派、出类拔萃和标新立异,少有考虑服务性和方便性,拒人于千里之外,难以亲近和深度体验。这需要从人的尺度出发,以服务大众为目标重新审视工业遗存为主的各类旅游资源,强调这些资源不再与工业生产相关,而是与人的感受和体验有关。在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旅游产品的可亲近的同时,也把其作为优质产业融合接口,能够高频率多形式地强化注意力的优势发挥出来。   4.3 居住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创意土壤的培育
  长期以来,“先生产、后生活”、“重生产、轻生活”成为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主要建设模式。生活设施建设只能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缺乏必要的为城市居民服务的基础设施。在碎片化时代,这意味着轻易失去当地居民这一重要的信息影响源,是必须克服的短板。因此,需要在弥补公共物品和公共空间的供给严重不足的同时,强化历史基底优势,根据历史碎片的时空关系建立优化工业遗存旅游资源个体之间的联系,促进传统工业文化精神的回归,并使人们在碎片式历史环境的行走与过渡中感受到资源枯竭型城市逝去文明的气息。将资源枯竭型城市随处可见、文化象征强烈的工业化符号系统转化培育成创意生存的土壤。通过租金优惠、创业扶持等一系列孵化措施,吸引具有舆论优势和聚焦社会关注的艺术家进驻,实现注意力层面的城市价值增值和竞争力提升。
  5 结束语
  碎片化时代的到来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难得机遇期。要有所发展,就必须迎合时代潮流,充分发挥吸引注意力的独特优势,通过资源的再认识,以怀旧工业资源为切入点。整合以信息传播和人际交流为内容的虚拟空间以及以历史空间和现代空间为内容的现实空间,发挥市场营销和产品开发的合力,推动旅游业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的重要后续产业。
  (作者系该院副研究员;收稿日期:2013—06—09)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业转型——机制与路径 叶红
  所谓资源枯竭型城市,是指因某种传统优势资源的消失而导致依赖这些资源的产业迅速萎缩的城市,相应地,大量传统企业关闭破产、工人失业、收入下降、经济停滞、社会动荡等社会问题在这些城市广泛出现。事实上,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国内外都出现了大量资源性枯竭城市,尤其是那些依赖煤炭、石油以及汽车或钢铁等不可再生资源发展的城镇,如德国鲁尔、美国巴尔的摩和底特律、英国曼彻斯特和卡迪夫等。我国的资源性枯竭城市呈现上升趋势,目前归为资源枯竭型的城市已达69座,如辽宁阜新、吉林辽源等。城市产业转型或称为城市更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实现城市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伴随着服务业的迅速发展以及人们对于城市产业生产环境的高度重视,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向旅游业转型,如河南焦作、阿联酋迪拜、美国底特律等是成功向旅游业转型的代表,是目前众多的资源枯竭城市寻求新发展的标杆。但是旅游业并非万能钥匙,可以任意打开所有资源枯竭城市的发展之门。旅游业不是资源消耗型产业,而是资源依赖型产业,无论是天然赋存的资源或人工创造的资源,都需要达到足够的丰富度,才能够成为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只有从新的视角来重新理解这些城市的资源结构以及资源的生成机制,理解区域旅游发展机制,才能有效寻求到自身的发展路径,制定合理的政策,实现这些城市新的发展目标。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转型机制
  任何产业发展都必须依赖资源,不同的产业发展需要依托不同的资源。构建起资源枯竭城市与旅游业转型发展之间的联系,必须建立实现这些城市系统中两者之间联系的新机制,即构建系统内旅游资源生成要素与城市其他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依据企业资源依赖理论,资源要素是枯竭型城市更新与发展的基础,因此,枯竭城市的发展需要构建新的资源认识体系、资源重构(再生)与资源分配体系。只有构建这三方面的体系,才能为实现新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才能把握资源枯竭城市旅游业转型的关键。
  机制一:城市资源的再评价
  资源枯竭型城市虽然部分资源枯竭,城市产业停滞,但是城市空间仍然存在。这些空间里,部分资源逐渐枯竭,但仍然有部分资源因被忽略而保留或有新资源不断生成,这是一个客观存在的规律。如美国底特律,城市主产业——汽车产业在消退,但是,城市音乐与艺术馆则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生成,并且形成很强的旅游市场号召力。因此,城市的旅游转型首先应该站在新的角度,对区域资源进行全面的认识与评价。如果在缺乏区域资源合理评价的基础上盲目转型,可能导致对未被认识资源的破坏,也可能以新的不恰当的开发方式对区域资源的再次破坏。
  旅游资源评价是对城市资源的一个全新的系统认识过程。旅游资源评价涉及范围广,既包括多种自然资源,也包括社会资源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中新创造的资源。旅游资源评价是一种立体空间评价,既有平面的资源评价,又涉及立体的空间资源评价。在注重城市空间内实物资源评价的同时,更加重视评价实物承载的信息资源。因此,通过评价资源枯竭城市区域内的旅游资源状况,可以从新的视角来认识与理解枯竭型城市资源结构,为后期城市创新的多方位开发奠定基础。
  旅游资源评价是跨部门的评价,评价机制的构建是核心。谁提出评价、谁评价、如何评价以及如何运用评价都将制约资源评价机制的发挥。但是,目前的旅游资源评价机制未被建立,只是旅游部门的职能性评价,加上评价理论与方法上不完善,使得城市旅游资源评价范围变窄,评价结果未进入城市规划政策以及各城市建设组织的决策中。
  机制二:城市资源的重构机制
  城市资源是城市多部门与多组织共同创造与生成的结果。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更需要建立城市资源的重构机制。城市过去主要是物质资源与能量资源的生成区域,伴随着城市更新向旅游转型,城市应该成为创新资源尤其是信息资源生成中心,城市建筑风景、城市文化活动、城市科技、城市会展、城市美食资源等地方性信息资源需要不断被创造与生成。资源枯竭型城市需要构建机制,促进城市各部门与各组织在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中增加建设项目的审美性、城镇景观丰富性与城镇环境生态性,提高城镇地方性设施的知名度、地方性产品与技术的美誉度等,实现新城市资源的生成,“将城市形态转化为‘经济资产’”。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城市多元化旅游资源的形成,为城市旅游业的发展奠定资源基础。
  城市资源重构与城市规划技术与水平密切相关。城市规划表现为道路与建筑的规划,而实质上则决定着城市产业资源的再塑造与城市产业的发展。在城镇产业空间-城市规划-城市社会经济发展的链条中,城市规划是实现产业发展与城市发展目标的转换环节,因此,是否有基于多元化资源重构为目标的城市规划将直接决定资源枯竭城市的产业资源重构格局,是否以旅游城镇为规划建设目标也将直接决定资源枯竭城镇是否可以向旅游业转型。   机制三:城市资源的再分配机制
  任何城市的发展都不适宜单一产业而需要多产业的发展,转型城市发展中,依然会走多产业的发展之路。城市的资金、土地、政策等要素资源的分配机制与分配结构都将决定资源枯竭城市的旅游业转型。
  旅游业作为一个有效扩大外来消费市场,以及有效提高城市环境质量的产业,对地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的作用。但从旅游业的发展看,旅游业发展需要充足的土地资源配置,而旅游企业普遍需要大量土地空间用于公共性空间的塑造,外部溢出性显著,因此,单一的旅游吸引物企业土地利用普遍呈现规模不经济,土地利用的机会成本常常高于其他许多产业。城市旅游业发展除了自身的独立发展外,更加需要与城市其他产业共生以及与城市良好的公共性环境共生。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向旅游业转型,意味着城市确立了高品质环境建设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并通过各种规划、税收补贴、产业政策等机制构建促进资金、土地、人力资源向旅游业以及相关产业分配,实现城镇旅游化。
  如英国,为鼓励人们从绿地开发转向对棕地资源再生,于2001年颁布减免税,该税法规定,对治理污染土地的公司减免150%的企业增值税。2002年,法国提出了保存自然财产和风景而允许征收特殊税。德国鲁尔地区政府与企业的合作,实现政府高景观质量的公共性设施建设与棕地的区域综合开发相结合。美国巴尔的摩与英国卡迪夫,成功地将废弃港口的临水区域规划改造为高质量的仿古休闲、旅游以及度假区。在英国,棕地的开发被作为城市复兴战略的一部分,而非一个独立的项目。英国成立了遗弃土地基金DLG,为棕地再开发提供补贴。欧盟在2002年通过了第六环境动议项目SIXTH EAP,要求保护土地,并提供基金补贴和税收优惠。
  二、枯竭型城市实现旅游转型的路径
  路径一:选择城市未开发的、具有潜在开发价值区域(或称为绿地区)开发旅游,以促进资源枯竭城市的新发展。区域内资源的全面新评价,可以重新认识区域内潜在的或未开发资源的价值。通过对新区域内新资源的开发,带动整个城市区域的新发展。如河南焦作市,能够从传统的煤炭工业城市形象迅速向旅游城市转变,与其区域内云台山大规模的、优质、未开发的自然旅游资源密不可分。焦作通过对云台山自然观光资源的旅游开发,形成了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观光吸引物,有效扩大了外部消费市场的区域进入,区域内以旅游者为服务对象的第三产业迅速增长,实现了旅游对城市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以及产业转型的雏形。后期,焦作市各部门通力合作,整个城市环境质量、绿化水平以及生态环境质量等大幅度改变,整个焦作城市的形象迅速转变,也为该市新型工业的升级发展奠定了基础。
  路径二:城市棕地地块进行再评价与创新开发。棕地(brownfield)是城市规划中与绿地(greenfield)相对的一种用地类型,是一种可建设用地。美国环保署定义棕地“是指废弃的、闲置的或没有得到充分利用的工业或商业用地及设施,在这类土地的再开发和利用过程中,往往因存在着客观上或意想中的环境污染而比其他开发过程更加复杂”。这种土地类型正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存在的一种可建设用地。由于这些土地对区域经济产生负面的外部效应很大,棕地利用也能有利于节约土地,减少对绿地的侵占,因此棕地开发受到了世界各国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德国鲁尔区,传统煤炭与钢铁产业的衰落造成了大约8000公顷的棕地。据资料统计,我国因产业衰退或污染所产生棕地大约为5000块。棕地的开发首先需要在新的开发利用目标下,对其进行综合评价,除了重新评价棕地区位、地形、生境、气候等土地固有价值外,棕地的文化价值评价也需要得到同样的重视,“棕地及其周围建成环境的建筑特征往往使它们成为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形成了有价值的小生境”。合理的评价有利于创造性地将棕地改造为休闲资源区或者成为城市新的旅游吸引物。在单个国家的实践中,德国鲁尔区成功的棕地再开发案已成为各国借鉴的对象。德国的鲁尔工业区和萨尔工业区曾是世界最强的工业地区,也是德国经济的中心。后工业时代,传统工业衰退,这里亦成为欧洲棕地最集中的地区。“鲁尔工业区所在的地方州政府计划将其衰败的北部发展成为以景观公园为主的综合商住区,为此举办了具有竞标性质的埃姆歇国际建筑展(IBA),征集各种改造设计方案,并于1988年成立了一个开发机构来管理和主持整个计划。项目开发由公共和私人部门合作进行,资金则来自州政府。这一再开发项目进行了10年(1989~1999年),共投资20亿美元,成功地使2000多公顷棕地再生,既保护了当地丰富的工业遗产,也促进了文化产业的发展”。目前,国际国内利用废弃的工厂、码头、矿山等空间艺术化地转化为城市公园、仿古街区、城市综合体以及特色花园的成功案例越来越多,成为资源枯竭城市新的休闲旅游亮点区。
  路径三:城市新吸引物的创造。区域旅游业增长的核心是旅游吸引物企业的增加。城市旅游发展必须首先促进吸引物的发展,单纯利用资源旅游房产(第二居所)或饭店的建设都不足以保障资源枯竭城市的旅游发展,因此,促进资源枯竭城市多元化的旅游吸引物的创造与更新,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合理途径。阿联酋迪拜是一个石油资源即将迅速枯竭的城市,迪拜率先在中东地区开始了产业的主动转型,但是整个城市如此彻底地向以旅游业为主的服务业转型,却是世界上少有。迪拜是一个典型的天然赋存资源单一的地区,旅游开发的天然条件差,但通过创新的城市规划、高建筑设计技术、高艺术设计与高资金投入,实现了迪拜全域城市建设景观化与旅游化的组织过程,也通过资金与技术资源创造了迪拜城市旅游资源的比较优势。迪拜城市多元化建筑的艺术创造、立体化的城市景观塑造,以及多元化的、规模化的、独特的专门化旅游吸引物(世界第一大室内滑雪场、世界最大室内海洋馆等)建设等,使其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塑造出完全差异化的地方环境,成为世界著名的新兴旅游目的地。
  (作者系该院副教授;收稿日期:2013-04-08)
  我国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 郭凌 王志章   1 引言
  资源枯竭型城市(resource-exhausted city)是指自然资源开发进入后期、晚期或末期的衰退或枯竭阶段的城市。据相关统计,我国目前共有资源型城市118个,约占全国城市数量的18%,总人口1.54亿人。毋庸置疑,诸如大庆、鞍山等资源型城市为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选择资源城市发展道路大多是因为国家制度的安排,城市在经济发展中过分依赖资源开发,遵从计划指令,资源一旦枯竭,这些城市均面临经济结构失衡、失业和贫困人口较多、财政负担加剧、经济资源流失严重、接续替代产业发展乏力等严峻挑战。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已经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政治稳定的重大社会问题。已有的国内外相关研究大多从资源型城市发展阶段、存在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劳动人口培训、生态环境治理、资源利用方式转变、可持续发展等关注资源枯竭型城市反贫,甚少关注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问题,因此,探索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路径,对于重构城市社会空间,创新城市管理,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原因及引发的问题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原因既有经济的,也有制度的与文化的。在经济发展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大都“因资源设市”,城市产业体系多以资源开发及粗加工为主导,第二产业发达,第一、第三产业萎缩,经济结构单一,产业体系结构畸形。由于城市发展过分依赖资源,一旦资源开采殆尽,接替资源不足,城市产业体系无法承受主导产业衰退带来的压力,致使经济衰退、市场萎缩,大量人口失去就业机会,从而导致城市贫困。在制度方面,资源开发主体大多为国有大型企业,企业发展长期受计划经济指令性安排,市场观念不足,缺乏城市产业发展的前瞻性规划,以至错过资源发展黄金期这一接续产业最有利的时期,到资源完全枯竭后再寻求经济转型,必然付出城市贫困的沉重代价。在文化方面,资源枯竭型城市往往具有典型的工业文明价值观,资源开发多以满足人的物质欲望为价值标准,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城市资源枯竭后,恶劣的生态环境一定程度限制城市向绿色农业、旅游产业等新兴产业转型,这种转型的困境无疑也会加剧城市的贫困。
  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引发的问题既有经济的,也有社会的。经济上主要表现为资源枯竭与城市经济萧条。在资源型城市中,资源产业是城市中的主导经济部门,其他产业几乎都是为主导产业提供商品和服务的从属部门。城市资源枯竭,资源产业衰退,资源企业破产,从属经济部门失去服务对象,服务企业倒闭,导致个体消费能力下降,地方税收锐减,城市经济整体萧条。社会方面主要表现为就业形势严峻,地方财政负担巨大,城市后续发展动力削弱等。大量下岗失业人员,城市就业压力增大,社会保障压力剧增,地方财政负担加重,严重影响社会秩序与社会稳定。此外,资源枯竭,城市经济衰退,企业倒闭,也会引发高素质的产业工人和专业技术人才大量流出城市的连锁反应,从而减弱经济发展的科技动力和智力支撑,大大降低人口素质,削弱城市的后续发展动力。
  3 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路径
  社会治理(social governance)始见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西方学者在政治学与社会学领域的相关研究。基本含义可以被概括为“由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社会管理、解决社会公共事务的一种手段”。社会治理的特征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化,二是强调主体参与社会公共事物的民主参与。社会治理的目的是解决社会公共问题,保障公共利益最大化。
  贫困问题无疑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所面临的重大经济与社会问题,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贫困问题面临着社会治理的“逻辑矛盾”,即资源尚未枯竭时,贫困问题不会出现;资源枯竭后贫困出现再治理,已错过最佳时期。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治理应当预防性治理与枯竭后治理双管齐下,笔者认为,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基本内涵:
  第一,强调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中可持续发展的指导。可持续发展本质上是保持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并通过这种发展造福于城市广大市民,使他们能够体面和有尊严的生活,构建和谐城市。国内外许多资源型枯竭城市在社会治理方面都把可持续发展理念放在城市转型的突出位置,如荷兰的鹿特丹市在治理南鹿特丹河以南大片遗弃的码头时,就明确提出要“立足服务于居民社区、立足于公司发展”,使其带来永续发展的动力,确保居民充分享受居住、就业、文化娱乐等权力。又如我国吉林省的辽源市在加速城市转型中依托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有竞争力的新兴产业,明确提出要把辽源建设成“长吉图”的旅游观光区、工业配套区与交通物流区,以有效缓解城市资源压力,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资源型枯竭城市的社会治理中,一是城市管理者要善于汲取教训,把可持续发展理念融入一切工作之中,力求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建设中寻求更大的突破;二是重构社会空间,在城市改造、复兴中规划好新兴社区,建设好城市边缘社区,为城市居民营造和谐的氛围,使他们能够均衡地分享城市转型过程中带来的好处;三是按照生态补偿理念,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的教育培训与医疗保健投入,提高贫困者基本素质与在接续产业中的自我发展能力,实现资源型城市资源枯竭过程中的可持续反贫。
  第二,充分发挥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作用。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由政府、社会组织与企业组成。实践证明,建立政府、社会组织、企业三方主体在民主政治、公民社会、市场经济中的有机互动的社会资本网络,是资源枯竭型城市促进城市人口的脱贫,实现贫困社会治理的重要条件。例如美国第五大钢铁之都匹茨堡,在解决资源枯竭带来的贫困问题时,首先根据城市的具体情况制定好“顶层设计”,颁布相关政策法规,弓l领城市转型;其次引导民间资本参与城市转型,为市民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帮助提升“造血功能”;再次引导市民参与,倡导文化的多样性和终身学习。经过近10年的转型,昔日的钢都匹茨堡已经转型为世界著名的生物科技之都,与硅谷并驾齐驱,城市也成为世界著名的“地球学习村”,每年有来自世界数十个国家的30多万学生到此学习,从根本上消除了城市的贫困。因此,充分发挥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作用,一是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治理要有清晰的路线图,尤其要在引导调节、公共服务和有效监督3个方面形成自上而下的支撑系统和保障机制;二是尊重企业市场选择与市场调节,依据市场规律,引导更多的民间资本进入城市社区治理,最大限度地调动民间社团组织参与城市反贫困的积极性;三是要为普通市民增强自我脱贫能力提供机会,紧密依托所处社区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升他们的劳动技能。   第三,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协商与利益表达机制。社会协商机制,即资源枯竭型城市在社会治理中高度重视和尊重多元主体的意愿,特别是在面临社会危机的特殊时期,通过民主协商的方式,政府、企业、社会共同承担社会成本;利益表达机制,指资源枯竭型城市以建设开明政府、民主政府为导向,听取广大市民的需求和意见,不断完善民意表达的渠道和制度。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贫困的社会治理协商与利益表达机制,一是要构建畅通合理化的利益表达渠道,对一些城市社会治理的重大问题要定期举办市民代表听证,充分发挥电子政务的作用,及时公开信息,听取基层民意,凝聚各界智慧,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二是加强多元主体在相关立法与政策制定方面的社会协商,最大限度地听取来自各方不同意见,注意多做解疑释惑工作;三是建立区域发展协商机制,将资源枯竭问题放在区域社会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大环境下,通过区域协商、资源共享等共谋反贫对策,使资源型城市扶贫与转型成为区域性的和国家层面上的重要战略。
  (第一作者系四川农业大学旅游学院副教授;第二作者系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收稿日期:2013—04—12)
  基于5R循环经济观念下的工业遗存活化再利用探讨
  肖立军 任宣羽
  1 引言
  1965年,美国经济学家鲍尔丁(Bounding)提出了循环经济观念,是指在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建立在资源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循环经济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更多地考虑了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相互影响,其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传统的循环经济理论要求遵循3R原则,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和再循环(recycle)原则,通过实践证明,3R原则只解决了现有资源的延长使用问题,但并不能保证和解决资源的永续利用问题。随着循环经济的推广和实践,循环经济从3R原则逐步发展为5R原则,即在3R基础上增加了再思考(rethink)和再修复(repair)两个原则,5R原则的实质是节约与开发并重思想的体现,只有这样才能使资源能够持续利用,循环经济才能真正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保障。
  20世纪60年代,西方国家学术界兴起了工业考古热潮,并推动了人们对工业遗产保护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保护了大量的工业文物,同时吸引了部分旅游者前来观光。到了80年代,西方工业发达国家出现了工业衰退和逆工业化现象,如何处理大量的工业遗存和解决工业区衰退问题,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这些严峻的现实迫使人们开始对工业遗存进行重新思考和评价,提出对工业遗存保护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工业遗存。
  据统计,我国共有118座资源型城市,随着资源的逐年开采,部分城市已步入资源枯竭期,截至目前,国家已确定了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出现的大量矿产资源枯竭、工厂濒临倒闭、土地废弃的情况,使得这类城市的工业遗存数量在不断增加。这类工业遗存不仅未能在推动城市经济发展中发挥作用,反而会成为影响城市经济发展的重大阻碍。如何活化再利用这些工业遗存,已经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此,引入循环经济的观念和方法,对其活化再利用开展理论探讨和实践方法提炼具有较强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2 工业遗存活化再利用存在的问题
  2.1 主观认识不到位
  工业遗产是指具有历史的、技术的、社会的、建筑的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迹。长期以来,人们把工业遗存和工业文化遗产混为一谈,认为只要是工业遗存就必须进行保护,而对于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这是难以实现的目标,也是不科学的行为。而真正的工业文化遗产,以遗产的角度来看,似乎其年代“辈份”还排不上号,很难把工业遗产与历史文化连在一起,致使许多工业文化遗产被破坏。由于主观认识的不到位,导致实践中对工业遗产保护和活化再利用的重视程度不够,造成了宝贵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2.2 客观条件不完善
  一是工业遗产评价体系不健全和保护机制不完善。工业遗产的评价,涉及工业、技术、历史、经济、科学等多方面,是一项较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尚无科学的工业遗产价值评定体系,也没有建立健全相应的保护性机制,导致工业遗产保护处于非常尴尬的境地。二是工业遗存活化再利用的方式较单一。目前,国内对工业遗存活化再利用的方式,主要引入国外的模式,利用城市的工业遗存发展文化创意园、打造后工业景观公园模式为主,而对于地处较偏远的矿山、污染严重的废弃地等工业遗存的活化再利用较少,相关研究也较缺乏。三是资金短缺。工业遗存的保护和活化再利用需要投入大量资金,而在短期内收益相对较低,在追求利益最大化的经济背景下,致使许多工业遗存被束之高阁或弃如敝履。
  3 5R观念下的工业遗存活化再利用
  3.1 再思考(rethink)——工业遗产价值认识
  工业遗产分为狭义的和广义的工业遗产。狭义的工业遗产如《下塔吉尔宪章》的界定: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工业中直接使用的建筑物、生产机械、场地等设施设备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等,实质上是指工业文化遗产,其旨在保护工业遗产。广义的工业遗产是指因工业遗留下的所有遗产,其中,包括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价值略低于工业文化遗产,但具有一定再利用价值的工业遗留,它们都是积极性的工业遗产;另外,还包括没有(少有)文化价值和再利用价值低的工业旧址,它是消极性工业遗产。
  3.2 减量化(reduce)——去伪存真
  “祖宗之法不能变”,一说到遗产许多人第一反应就是必须全部保留并加以保护,常把遗存和文化遗产划上了等号。而按循环经济减量化要求,应最大限度地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减少投入。对工业遗产的保护和活化再利用应严格地分级进行,工业文化遗产应主要按《文物保护法》进行完整保护;工业遗留保护与活化再利用并重,保护具有文物价值的部分或保留外观风貌,并依此为基础进行活化再利用;工业旧址应主要对土地进行生态修复和整理,把工业用地重新纳入城市用地。   3.3 再使用(reuse)——工业遗产旅游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结构一般都较单一、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城市的整体经济已出现衰退现象,解决自身的发展已困难重重,几乎难以再支出大量资金去保护工业文化遗产。工业文化遗产的保护面临极大的现实问题,这就要求工业文化遗产必须有自身造血功能,按循环经济再使用要求,尽量延长产品寿命、做到一物多用,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不失为最佳选择,可以实现保护与活化再利用并重,以博物馆形式将工业文化遗产开发成为旅游景点,如法国的阿尔萨斯(Alsace)矿业博物馆和瑞典的博斯拉根(Bergslagen)铁桥博物馆均成为知名的旅游景点;对工业遗留,则部分保留或外观风貌保留,发展成为文化创意园模式LOFT,如上海8号桥——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或后工业景观公园模式,如美国西雅图煤气厂公园等,最终成为特色的旅游景点。
  3.4 再循环(recycle)——工业废弃地再利用
  对于工业旧址来说,文化遗产价值较低,应清除工业土地上的附属物,对工业废弃地进行环境修复、改造和整理后再利用,实现土地的再循环使用的目的。土地是有限资源,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工业废弃地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普遍且大量存在的土地,对这些工业废弃地的科学再利用,可以发展成为资源枯竭城市新的经济增长点或新的休闲旅游景点,实现化废墟为神奇、艺术。城市和郊区的废弃地,可以建设购物中心、游乐场所、景观公园等,如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Duisburg)景观公园;对于较偏远的矿区废弃地,主要以生态修复为主导发展第一产业,发展成种植园、植物园等,如英国的爱堡河谷(the Ebbw Vale)园艺博览园、上海辰山植物园等。
  3.5 再修复(repair)——文化遗产保护
  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和科研等价值的工业文化遗产,是资源枯竭型城市曾经的辉煌和城市共同的记忆,须严格对工业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遗迹和遗物以博物馆为主要形式“原真性”(authenticity)地记录和保护工业文物;对难以长期保存的文物和已消失的文物,可以运用现代技术进行保护、记录和重现,如数字博物馆等形式进行展示。
  4 结束语
  5R原则是对循环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该原则既体现了循环经济的宏观内涵,也是可持续发展中操作性较强的行为指导原则。在资源枯竭城市复苏的背景下,引入5R循环经济观念对于工业遗产价值的重新审视、对工业文化遗产分级保护以及不同类型工业遗存的活化再利用方式研究,对促进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复苏均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一作者为该院党委书记,第二作者为该院讲师、博士:收稿日期:2013-03-28)
  从工业废弃地到旅游目的地: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 徐柯健 Horst Brezinski
  引言
  在城市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很多工业设施都具有功不可没的地位,它们往往见证了一个城市或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历史进程。工业文明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从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历程看,进入高度工业化之后,出现了一些与工业化社会显著不同的特征,即进入所谓的“后工业社会”,其中一个最显著的标志就是,从制造业为主向服务业为主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持续上升,制造业地位则开始不断下降(重工业尤为突出)。在许多原本以工业为主导的资源枯竭型城市开始出现了经济衰退现象,不少工业企业难以为继,纷纷破产、倒闭或转产,失业现象严重,劳动力外迁,于是在城市中留下了大量的工业废弃地。因此,如何对这些工业废弃地进行更新和改造,如何使这些区域的发展成功转型是每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面临的严峻挑战。
  然而,随着人们观念的不断进步,工业废弃地的历史价值、再生潜力和景观特色越来越受到重视,对其进行改造、更新和开发实践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除了运用科技手段,如应用生态恢复技术(包括土壤污染治理、污水处理、植被恢复和微生物技术的应用等)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外,面对工业时代的遗留,面对文化价值和经济价值并存的废弃地,还有没有值得我们再利用的价值?能否通过对废弃地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再利用,取得生态、经济和社会多重效益?国外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发展旅游业,把工业废弃地打造为旅游目的地的案例很多,因此,发展工业遗产旅游常常成为不少工业废弃区走上复兴道路的一个重要选择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
  一、工业废弃地和工业遗产旅游的相关概念
  废弃地,就是弃置不用的土地。国外常用“Brownfield”来表示废弃地,我国将其直译为“棕地”,用棕地来代替废弃地。国内外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
  工业废弃地,是指曾为工业生产用地和与工业生产相关的交通、运输、仓储用地,后来废置不用的地段,如废弃的矿山、采石场、工厂、铁路站场、码头和工业废料倾倒场等。
  根据2003年在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大会上通过的《下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industrialheritage)是指那些具有历史、技术、社会、建筑或科学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作坊、工厂、矿场、提炼加工场、仓库、能源产生转化利用地、运输和所有其他的基础设施以及与工业有关的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宗教场所、教育场所等。在“工业遗产”概念出现之前,通常以“工业考古”称之(industrial archaeology),这一概念首先由英国学者米歇尔·李克斯(Michael Rix)于1955年提出,它不同于一般出土文物的考古,而是强调对近250年来的工业革命与工业大发展时期物质性的工业以及和遗物的记录和保护,这一学科使人们萌发了保护工业遗产的最初意识。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至20世纪70年代,较为完整的保护工业遗产的理念逐渐形成。
  与文物古迹相比,工业遗产的保护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很多工业遗产如厂房、机器和设备等都不是视觉上精美的东西,因而难以按照原貌和原有功能保存下来。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工业遗产都是通过再利用的方式保存下来。工业遗产旅游(industrial heritage tourism)就是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而发展起来的。它是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等,改造成一种能够吸引现代人们了解工业文化和文明,同时具有独特的观光、休闲和旅游功能的新方式。利用工业遗产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一方面能保护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在保护开发的基础上实现工业废弃地景观重置、生态重建,并取得社会、经济、生态等综合效益。   二、工业废弃地场所精神的保留是旅游目的地建设的关键
  20世纪60年代,挪威当代建筑历史和理论学家诺伯格·舒尔茨提出了“场所精神(genius loci,spirit of place)”的概念。他认为,场所精神是场所的特征和意义,是人们存在于场所中的总体气氛。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具体体现了场所创造者们的生活方式和存在状况。人若想要体味到这种场所的精神,即感受到场所对于其存在的意义,就必须要通过对于场所的定向和认同。定向是指人清楚地了解自己的空间方位,其目的是使人产生安全感;而认同是指了解自己和某个场所之间的关系,从而认识自身存在的意义,其目的是让人产生归属感。当人能够在环境中定向并与某个环境认同时,它就有了“存在的立足点”。
  工业废弃地的一个重要价值就是,在那里,人们可以再次感受到曾经的工业历史和工业文明,可以寄托自己的情感等等,这些都是“场所精神的感觉和意识”的一部分。因此,为了不再让具有社会历史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景观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工业遗产及其景观环境从城市空间中消失,在工业废弃地景观塑造中,就必须注重场所精神的发现和保护,这是把工业废弃地建设为旅游目的地的关键。
  在工业废弃地改造过程中,首先要对场地的历史有一个比较深刻的认识,并不是盲目的大拆大建,而是将场地作为一个时空间结合体,延续其历史面貌和记忆。对场地内的旧工业设施进行选择性的保留和再利用,使得景观的场所感更加突出,并逐渐形成自己的场地特点。工程技术建造所应用的材料,所造就的场地肌理,所塑造的结构形式,要使得工业废弃地的文脉得以延续。
  场地的改造应适应周边环境,适应当地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适应当地居民的需求。在保留旧工业设施的同时,根据需求扩充其功能,寻求最为合适的改造方案,以达到多方面的协调,满足现代人的使用。
  在工业废弃地景观资源再利用中,场地遗留物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景观资源,对它的处理是工业遗产旅游地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由于场地受到了工业生产的破坏或污染,从工业废弃地转变为旅游目的地,往往比一般的景观设计复杂得多。
  一般而言,对于场地遗留的处理分为保留和摒弃两种方式。而尊重场所精神,表现为对工业废弃地中对于最具时代代表性的工业遗产,采取慎重规划保留和尽量保护的思路,以减少对这种不可再生的历史景观资源的破坏。大致可以采取以下3种方式来保留场地上的工业遗产景观。
  1.整体保留。将工业废弃地的场地原貌,包括所有工业建筑构筑物和设备设施,以及场地的道路系统和功能分区,全部保留下来,让游客可以感受到曾经工业生产的历史文化和技术方式。
  2.部分保留。保留具有代表性的工业遗产景观元素,加以规划赋予新的内涵,使其成为工业废弃地的标志性景观。保留的元素可以是具有典型意义的,代表工厂性格特征的工业遗产景观;也可以是有历史价值的工业建筑或是质量比较好的,只需要适当维修加固的老建筑。
  3.构件保留。保留一座建筑物、构筑物、设施结构或构造上的一部分,如墙、基础、框架、桁架等构件。从这些构件中可以看到以前工业景观的蛛丝马迹,引起人们的联想和记忆。
  三、结语
  利用工业遗产开展工业遗产旅游,一方面能保护工业遗产,另一方面在保护开发的基础上通过创建旅游休闲地,增加休闲设施、公共休闲空间、商业等设施,来实现对工业废弃地的功能置换,是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再利用中一举多得的做法。同时,遵循景观规划和设计学的基本理论,在景观创建中予以创造性艺术加工,使工业遗产得以保护性开发,是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有效途径。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工业废弃地都适合或者必须建设成为旅游目的地。因此,需要对工业废弃地进行评估与鉴定,对那些有历史意义、有社会文化价值的场地应给予很好的保护,并从生态、社会、经济等多角度去审查,以合理地利用工业遗产资源,实现保护与发展双赢。
  (第一作者系该院博士,第二作者系该系教授;收稿日期:2013-04-20)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文化复兴——以盐都自贡为例 李小波
  城市是一个生命活体,有一定的生命周期,早在1971年,霍尔(Hall)提出“城市发展阶段理论”,他认为一个城市从“年轻的”增长阶段发展到“年老的”稳定和衰落阶段,然后进入下一个新的发展周期。在衰落阶段,资源枯竭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笔者对枯竭型城市研究主要集中在盐业,从最初的三峡盐业考古发现到西南地区的盐业城镇研究,发现因盐而生的盐业城镇在一二十年的衰退里,失去了千年积淀的辉煌,甚至变成一座空城。但是,城镇中留下的文化遗产和独特景观令人震撼。通过一系列实证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认为,从文化复兴、景观复建和旅游复活3个方面,通过旅游重构城市生命体,是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振兴的有效途径。
  一、自贡盐文化和盐景观的形成与复苏
  自然是城市依托,经济是城市的基础,文化是城市的灵魂。资源枯竭型城市随着资源枯竭,经济结构几乎瘫痪,留下的宝贵遗产就是文化,从这个意义讲,城市之形没有了,魂还在。旅游振兴的第一步就是“借文还魂”、“借旅还魂”,重新激活城市的文化经络。
  自贡是我国著名盐都,从东汉章帝时期(公元76~88年)开凿“富义盐井”开始,至明清多达上万口盐井。自贡盐业的鼎盛辉煌期是两次“川盐济楚”。一是太平天国占领南京后,淮盐不能运达湖南湖北等地,清政府特许自贡开辟这一市场,第二次是抗战时期,沿海沦陷后,海盐内运被阻断,国民政府依靠自贡救济缺盐地区。自贡的盐税占四川的80%以上,四川占全国的25%左右,自贡也在此“因盐设市”。
  盐业发展在自贡积淀了丰富的盐文化和盐景观,属于工业遗产的范畴,根据2003年国际工业遗产保护委员会拟定的《下塔吉尔宪章》:“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包括建筑物和机械、车间、磨坊、工厂、矿山以及相关的加工提炼场地、仓库和店铺、生产、传输和使用能源的场所、交通基础设施,除此以外,还有与工业生产相关的其他社会活动场所,如住房供给、宗教崇拜或者教育。”   在城市化进程中,自贡的许多工业遗产遭到严重破坏,曾经断续绵延40余里的井架、井灶、商店、厂房等,已经变成不完整的景观。经过近十余年的保护开发,自贡的盐文化景观主要有以下类型:反映井盐生产的遗址和现场(第一口超千米的深井燊海井,罕见的高产稳产气井——东源井,第一口古盐井——富义盐井等);反映井盐运输和贸易的古镇、古街(贡井河街、自流井中华路、汇柴口、八店街、仙市镇等);反映盐商生活的大院和山寨(李庄、王家大院、杨家大院、涵园、三多寨、大安寨等);反映盐商和盐工活动的会馆建筑(炎帝宫、桓侯宫、西秦会馆、南华宫、禹王宫等);独具盐业经济特色的地方饮食文化盐帮菜;反映盐业经济的地方民俗文化风情(自贡灯会、牛王会、王爷庙会、土地会等);与盐业相关和由盐派生的民间艺术、文艺(川剧围鼓、盐场歌舞、盐工号子等);体现井盐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纪念品(调味盐、营养盐、保健盐、泡菜盐、洗浴盐、美容盐系列产品、太源井晒醋、天车模型等)。
  二、盐文化景观的系统动态复建
  景观变迁是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美国学者索尔的景观学派对景观的完整性、动态性、系统性十分重视,对一个城市而言,不仅仅关注单体的建筑或者街区的文化价值,而是应该建立一个“相继占有”的完整历史剖面。联合国世界文化景观遗产,对地理学的概念进一步扩展,提出了有机进化景观和关联性景观的模式,前者强调突发的、渐变的和持续的演变过程,后者体现了进化过程中文化的关联以及与自然的联系。自贡盐业景观的复建主要围绕以下3个方面进行:
  第一,有机进化景观:因盐成聚,因聚城邑,盐业城镇的有机进化景观与其他工业遗产一样,由生产流程形成完整的生产型景观,资源景观(盐泉、岩盐、地下盐卤、盐厂选址条件等)-盐卤开采(竹筒汲取、大口井、小口井、井架)-输卤(输卤管、输卤槽、笕道、栈道)-煮盐煎盐熬盐(盐灶及各种类型的盐锅)-储存(盐仓)-运输(运盐码头);第二,关联性景观:主要指围绕盐业生产而产生的辅助设施及景观,经济性关联景观(薪柴燃料供给站、盐交易中心、盐商票号等)-社会性关联景观(盐商公馆、盐工住宅、盐商会馆、娱乐场所)-管理性关联景观(盐政官署、运盐验卡、盐税局)-精神性关联景观(盐神庙、燃料工人的炎帝庙、运盐船工的王爷庙等各种行业神庙),形成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层次体系;第三、文化线路景观:资源型城市必有相应产品,产品流通的运输通道形成丰富的文化线路遗产,除了人们熟悉的丝绸之路、陶瓷之路、茶叶之路、香料之路,盐道十分精彩,我们常说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最初就是盐业之路。西南最早的国际通道南方丝绸之路也是著名盐道,各大贸易点几乎都由盐城盐镇相连,盐津、盐源、盐边构成了四川云南的分界城镇,并且盐业经济实行专卖政策,盐道(道路走向、里程、转运站点、盐票数量等)严格纳入政府管理,是古盐道区别于其他商贸古道的一大特色。
  三、盐业文化遗产的旅游复活
  历史文化遗迹是过去式,是静态式,没有项目载体,便会失去生命活力。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文化资源可以永续利用,不断创新,关键是如何让沉睡的历史遗迹实现旅游的复活。俞孔坚提出“后工业景观”(post-industrial landscape)的打造,就是用景观设计的方法对工业废弃地进行改造、重组与再生,使之成为具有全新功能和场所精神的新景观。在旅游开发过程中,除了景观打造,旅游产品的复活与升级换代十分关键。杨振之教授在万盛的实践中,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用旅游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振兴。自贡的旅游复活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第一,从主题博物馆到现场博物馆:抛弃博物馆的静态展示陈列手段,文物博物馆仅仅是初级形态。将资源型城市文化遗迹的点、线、面有机组合,打造景城一体的“现场博物馆”,游客游览的过程就是对工业遗产的全面巡礼。第二,体验性和度假旅游产品的转化:现场博物馆也是观光型产品,深度体验和度假是必然方向,利用盐的保健功能,国外的盐晶疗养酒店、盐浴场等产品很受市场欢迎,自贡的盐业浴场度假产品正在开发。第三,工业遗产的品牌高度:工业遗产作为世界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日益受到各国重视,欧洲许多国家工业遗产的比重占到20%~30%,中国目前还没有工业世界遗产项目,预备清单中列入了3类项目:中国白酒酿造古遗址、中国古瓷窑址和古铜矿遗址,自贡盐业文化景观用世界遗产的高度和视野来打造,是品牌提升的良好途径。第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时尚理念:历史遗迹并非完全呆板单调,有创意可以变成古奇的奢华,德国的萨尔茨堡因盐而生,和莫扎特的音乐之旅结合,变成了有盐的岁月和无言的浪漫。由于盐业在经济上的重要地位,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十分丰富,古代罗马士兵的薪水发放曾用盐代替,所以盐(salt)是薪水(salary)的来源。历史时期,盐业经济催生了自贡灯会,成就了“南国灯城”,每逢佳节,最出彩的彩灯都有“某某堂”、“某某井”、“某某灶”的字样,证明出自哪家盐商、哪处井灶。今天,盐业的功能逐渐减弱,自贡将灯会与恐龙文化结合,以新的姿态,向国内和世界输出产品和品牌,延续历史,与时俱进,成为可持续性的旅游产品。
  (作者为该院教授;收稿日期:2013-04-10)
  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践: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复兴之路 杨振之
  自18世纪工业革命起,人类对各种自然资源的消耗速度空前加快,这一方面促进了社会物质条件的迅速改善,令人们享受到先进便利的现代化生活,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若干前所未有的重大问题,资源枯竭型城市便是其中之一。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镇的转型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将探讨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作用和途径,探索一条适合中国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旅游复兴之路。
  一、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困境
  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体系以矿业及粗加工业作为主导,服务产业仅有基本门类,且处于从属地位。当资源开采殆尽时,这种简单的城市产业体系无法承受主导产业衰退带来的压力,包括收入剧减、常住人口流失、公共服务难以为继等,从而造成城市的“整体崩溃”。   重庆万盛就是一个“因矿设区”的城市,煤矿产业长期以来是万盛的支柱产业。但随着煤炭储量的日益枯竭,万盛被列入国家第二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名单。如果继续按照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方式,势必陷入“矿枯业败,矿竭城衰”的窘境。况且,几十年依靠煤炭资源发展的单一经济增长方式,也导致万盛高城镇化率与低城镇居民收入矛盾突出,特别体现在经济结构单一、经济水平低下、社会矛盾较多等问题。
  1.经济结构单一主要体现在万盛煤电产业一业独大。据统计,煤电对万盛经济的贡献率超过65%,对税收贡献率超过60%,单一的煤电经济结构受市场波及影响较大,只要煤电一“咳嗽”,万盛整个经济都会“感冒”。
  2.经济水平低下主要表现在经济总量弱小,社会困难人员多。2011年,万盛经开区人均GDP为2.3万元,仅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66.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4396元,仅为重庆市平均水平的77.9%,万盛经开区有1.3万人仅靠低保维持生活,占城镇总人口的10%,城镇月户均收入2000元以下的占城镇总户数的25%左右。
  3.社会矛盾较多主要表现在矿地二元结构明显,城市长期为矿业服务,基础设施相对滞后,功能还不完善,社会事业发展较慢。特别是社会失业人员较多,就业与再就业困难,2011年万盛经开区城镇人口失业率达到10%,社会保障压力较大,城市中还有大量工矿棚户区急需改造。同时,由于长期煤炭开采及粗加工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产生了超过180平方千米的采空区,生态修复治理难度较大,地灾安全隐患严重。
  这些问题让万盛的发展走到了重要的“十字路口”,必须突破突围,加快转型,寻找转变经济增长的新路径。
  二、旅游业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中的带动作用
  全球通过旅游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己有近50年的历史,但是大规模展开则从20世纪80年代初的遗产旅游开始。1988年,英国政府旅游管理部门开始积极推动和呼吁全国工业旅游的发展,带动了一大批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1990年代初期,德国政府策划“工业遗产旅游之路”和生态复兴计划,以鲁尔工业区为代表的一批城市实现了华丽转身。
  近年来,中国政府也越来越重视旅游业对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带动作用。2007年,国务院《关于促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提出,要加大对资源型城市尤其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支持力度,尽快建立有利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体制机制。借此东风,万盛经开区凭着黑山谷5A级景区和区内工业遗产、养生休闲、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等多种旅游资源叠加的优势,也将大力发展旅游业作为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让旅游业在经济、社会、环境等多方面带动万盛经开区走出困局。
  1.旅游业将成为万盛经开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十一五”期间,全区共计接待游客529万人次,实现旅游直接收入6.77亿元,旅游综合收入18.9亿元,门票收入9500万元,各项经济指标年均递增均达到15%以上。2011年1月至7月,全区接待游客288.3万人次,同比增长457%;旅游收入4亿元,同比增长414%;门票收入4100万元,同比增长439%;旅游综合收入14.4亿元,同比增长696%。2012年10月黑山谷景区创建5A级景区成功以后,预计到2015年,旅游业将成为万盛新的支柱产业,从而实现旅游带动产业转型和经济发展的起步。
  2.调整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旅游业的兴起改变了万盛以煤炭为主导产业的单一产业发展格局,优化了产业结构。通过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万盛经开区将逐步形成以旅游业为主导的产业集群生长模式,旅游产业将有效带动区域建筑业、食品业、商业、服务业、金融业和信息业等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例如重庆华莱集团影视有限公司投资33个亿,在万盛建设西南最大的动漫产业基地,预计带动当地农副产品产销、餐饮、住宿、建筑、物流、广告、通讯等产业实现增加值20亿元以上。
  此外,重点建设面向景区的观光休闲度假业、面向农业的现代立体农业、面向城镇的现代文化创意服务产业,实现从传统工业向旅游、现代服务、文化创意产业的转型。
  3.缓解就业压力
  由于矿产资源的枯竭使得万盛发展日趋衰落,城市无法提供更多工作机会和生活环境,人口大量迁出。万盛大量三线厂外迁,仅巴南区大江厂一处,便有3.7万名职工、6万多家属迁出。同时,区域内老龄化趋势日益加重,社会经济缺乏活力,下岗失业职工多,国有企业改制下岗职工近2万人,城镇低保人数达1.8万人,占城镇人口的14%。且大部分年纪偏大,适应能力较差,创业能力较低,再就业压力大。旅游业属于内生外向型产业,就业门槛低,能吸纳众多就业人员,更适合吸收大量厂矿企业下岗职工再就业。2011年,旅游业带动就业占全社会新增就业比重达72%。万盛经开区“一心两环三区”的旅游空间格局既可以解决万盛经开区部分城镇人口的就业问题,还能为当地农民中的部分剩余劳动力提供一定的就业机会。
  4.保护生态环境
  万盛以煤炭为主导的工业产业结构,形成了以煤炭延伸而形成的高耗能、高污染产业和大量的采煤沉陷区。目前,区内形成的采空沉陷区已覆盖到青年、关坝、南桐、万东、丛林等5个镇,损毁耕地面积64557亩。旅游项目的建设有利于生态环境的修复和优化。比如南桐采空区将开发为户外体育运动公园,而鱼田堡采空区因存有大量鱼田堡及东林煤矿工业设施,将利用其厂房建设国家级矿山公园。
  三、旅游业带动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途径
  万盛经开区根据其核心景区与其他旅游资源点面结合的分布特点,以区域协调发展、产业优化升级、社会和谐共融、生态环境改善为目标,走出了城市转型复兴之路。
  1.实施“景城一体化”战略,加强城市与景区的产业互动
  万盛经开区通过规划建设以黑山谷旅游景区为核心的一批精品景区,对矿区进行生态修复,开展特色旅游,发展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等途径增强旅游景区的产业溢出效益,实现景区与城区统筹互补,一体发展。   除此以外,根据“丰富万盛旅游产品,完善旅游目的地产品体系”的思路和理念,万盛通过景区建设分步骤带动旅游产品开发。先后规划了九锅箐国家森林公园、天籁谷黑山森林世界、羽毛球文化主题公园、鱼子温泉水街、铜鼓滩漂流、狮子槽高山滑雪场、南天门高山跑马场等精品景区。
  在乡村旅游方面,对鱼子岗区域进行整合提升,建设为国家级的乡村旅游示范地,并利用万盛丰富的农业资源和农业景观资源建设星级农家乐,从而实现第一、第三产业互动。在城区方面,根据当地地形、产业等条件,利用平山区和鱼田堡等多达100平方千米左右的煤矿采空区、采动区实施生态修复,在生态修复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发展草地运动、山地运动等健康休闲、养生、度假项目,将工业遗址规划为国家矿山公园,变废为宝,带动工业旅游发展。
  2.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延伸旅游价值链
  在黑山谷景区总体规划中提出,将总体目标确定为地质奇观与生态养生度假旅游目的地。明确将其定位为融地质奇观、生态观光、养生度假、避暑休闲、文化体验、科考探险、户外运动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四季多元、宜游宜居的复合型旅游景区,并提出建设天籁谷度假区、奥陶纪影视城、水龙古街、八角小城等项目建设,将休闲度假产业的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此外,从2013年开始,万盛经开区利用大黑山负离子高、生态环境佳的特点,在毗邻黑山谷景区处启动了总面积20平方千米的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发挥旅游的产业带动效应,统筹产业发展,通过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让原来单一的观光旅游变为观光、休闲、度假的复合旅游,拉动万盛的旅游产业的升级。
  3.通过多产业发展,解决居民就业
  根据旅游业就业门槛低,就业面广的特点,在“吃、住、行、游、购、娱、康、体、养、会”等多功能聚集的旅游产业平台上,实现万盛多个产业拉动就业的局面。并将万盛城区定位为运动之城,发展运动休闲产业。而运动休闲涉及生产、制造、服务、研发等方方面面。可以发展从智力密集型到劳动密集型的诸多产业,将极大地增加就业岗位。
  4.通过旅游增强城市软实力,改善投资环境
  万盛经开区近年来加快改善旅游综合环境,推进城市创建工作,在2010年连续创建成功市级卫生城区、山水园林城区、文明城区的基础上,启动国家级卫生城区、国家生态园林城区创建工作,把城区作为旅游服务的支撑和运动之城的展示窗口来打造,更加重视实施城区环境综合整治。
  除此以外,万盛还开展了高强度的旅游营销,加大资金投入,形成市场张力。计划每年将投入至少1亿元加强营销推介,举办中国民间奏乐节、国际红苗踩山会,承办国际国家级体育赛事等,大力促进万盛城市名片的打造和软实力的提高。
  因此,对于适合旅游业带动转型的资源枯竭型城市来说,只有根据自身的旅游资源特点,规划具有本地城乡空间特色布局形态和产业特征,着眼长远,坚持不懈,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的转型复兴。
  (作者为该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收稿日期:2013-03-03)
  [本期本栏责任编辑:宋志伟,魏云洁;特邀责任编辑:杨振之;责任校对:吴巧红]
其他文献
旅游者与社会文化变迁  西方休闲理论家对旅游的理解通常基于人类对乐趣、享受、消遣和逃离枯燥日常生活的需要。这可能是对度假旅游地及其大众性进行局部研究所需的全部理论,但却无法囊括旅游者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也无法完全解释旅游者度假或旅游时所造访的各种类型的旅游地。对于每年参观纽约曼哈顿世贸遗址、广岛核弹原爆中心和“二战”纳粹死亡集中营的数百万游客来说,旅游并无多少乐趣可言。在攀登珠穆朗玛峰和乞力马扎罗
期刊
[摘要]该研究运用多重分形消除趋势移动平均分析法(MF-DMA)分析了汶川大地震前后4年的九寨沟国内外游客时序波动趋势,发现九寨沟旅游市场具有长期记忆性和多重分形特征。进一步采用滑移窗口理论方法,分析了地震前后九寨沟国内外游客人数波动多重分形结构的时序演化过程。研究发现,虽然震后九寨沟旅游市场遭受沉重打击,但仅过了1年,以2009年5月12日为界,九寨沟旅游系统内在分形机制就逐步恢复到震前状态。通
期刊
[摘要]我国城市会展业资金类政策可模仿性强,容易引起业界敏感和关注,也最容易表明政府态度,其出台具有明显的区域传播与扩散特征。文章以广州、深圳、东莞为例,依据韦德(Vedung,1997)、陈振明(2003)、谢明(2004)以及周炼石(2006)等学者对政策效果评估的模式和方法,以地方政府、主办方、场馆经营方、参展企业、展览行业协会、会展业界人士作为政策的主要利益相关者,通过质性研究方法分别论证
期刊
[摘要]影视旅游者动机分类研究对于细分市场营销和影视旅游目的地推广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电影《指环王》拍摄地霍比特村为影视旅游案例地,根据180份调查问卷和10位游客的深度访谈数据,采用聚类分析方法,对参观霍比特村影视基地的游客类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这些游客可以被划分为体验型游客、探索型游客、观光型游客和被动型游客4种类型,每种类型游客都具有各自的行为目的与特征,且利用推拉力理论可以较好地对4类
期刊
[摘要]文章选择了适合中国入境旅游收入月度数据序列预测的TRAM0/SEATS模型、SARIMA模型和半对数模型,并在剔除了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和中国国内消费水平变动对中国入境旅游收入的直接价格效应下,建立基于10wA算子的组合预测模型,然后根据相关比较情况,定量分析危机事件及政策变动对中国入境旅游收入的影响程度和影响时滞,全面探究中国入境旅游收入、人数和人均消费的恢复状况和变化趋势。研究发现:①相关
期刊
[摘要]文章通过时间序列分析、游客密度指数和Zipf结构分析法、遵循整体到局部到个体、再到个体间的联系这一逻辑顺序,对中国“十一”黄金周旅游流进行了时间和空间分布特征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1)时间维度上,中国“十一”黄金周的旅游人数自黄金周制度实行以来就一直处于稳步增长状态,且增长趋势大体符合拟合曲线,仅2012年出现较大偏差;(2)“十一”黄金周时期,中国各经济区域旅游在发展趋势上呈现中部最快
期刊
1引言  泛长江三角洲地区(简称“泛长三角”),作为一种理论说法,其地域空间范围缺乏统一认识。早在2008年,胡锦涛总书记视察安徽时,第一次明确提出了“泛长三角”的概念和“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与合作”问题,之后这一提法得到提倡和应用。截止到目前,针对泛长三角空间范围的划分主要有两种:一种为“3+1”模式,即以上海为龙头,囊括江苏、浙江和安徽;另一种就是“3+2”模式,在“3+1”模式的基础上,进一
期刊
《旅游法》为旅游者架起三重保护网 汪传才  在旅游市场中,政府、旅游经营者和旅游者,是一个各有所归的铁三角关系。政府是市场监管主体(特殊情况下的义务主体);旅游者是市场消费主体,由于在旅游交易中居弱势地位,往往成为保护对象;而旅游经营者是市场经营主体,一方面要与其他旅游经营者竞争获得交易机会,另一方面要向旅游者提供旅游服务。归根结底,无论竞争还是交易,旅游经营者的经营活动都是围绕着旅游者展开的,构
期刊
1引言  随着旅游全球化和大众化时代的到来,城市与城市之间的旅游竞争越发激烈,如何提高城市在游客心目中的地位,牢固吸引和维持更多游客前来消费成为城市旅游发展不可回避的难题。从市场需求出发,切实提高游客的旅游满意度,始终保证游客的旅游质量将是化解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之一。游客满意度是衡量城市旅游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掌握和控制游客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对城市旅游发展和管理越来越关键。较高的旅游满意度为提升城市
期刊
【摘要】随着農村经济发展带来農民财富积累及農民生活质量的提升,農民旅游迅速发展。文章基于中国转型期的社会背景,在回顾近30年来国内農民旅游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对農民旅游的概念内涵、研究历程、研究视角和研究特征进行了概括,并提出一些尚待研究的基本问题,包括旅游学科研究框架下如何界定農民、農村非均衡性导致的農民旅游差异化问题、如何划定農民旅游市场的界限以及如何对農民旅游市场进行统计等,最后构建出農民旅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