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松树一天天更见清新苍翠, 森林浓密了,田野露出了绿色, 二月终于降服于潮湿的春风, 沟谷里的积雪失去了鲜明的光泽。 打谷场和花园还像冬天一样, 祖父的房子里笼罩着一片宁静; 但阴冷的、空荡荡的大厅里已有了春意,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人来临。 透过门上雾气腾腾的玻璃, 我望着积雪尚未融化的阳台, 光秃秃的、潮湿的花园不再使我忧傷, 我待椴树枝头寒鸦重来。 像狱中等待渴望已久的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松树一天天更见清新苍翠,
森林浓密了,田野露出了绿色,
二月终于降服于潮湿的春风,
沟谷里的积雪失去了鲜明的光泽。
打谷场和花园还像冬天一样,
祖父的房子里笼罩着一片宁静;
但阴冷的、空荡荡的大厅里已有了春意,
好像有什么东西在吸引人来临。
透过门上雾气腾腾的玻璃,
我望着积雪尚未融化的阳台,
光秃秃的、潮湿的花园不再使我忧傷,
我待椴树枝头寒鸦重来。
像狱中等待渴望已久的自由,
我等待三月的晨雾,葱郁的山冈,
等待白云带来光亮和温暖,
等待田野里先来的百灵鸟的歌唱!
(选自《中国诗歌》2016年第7期,张草纫/译,有校改)
【推荐者说】
蒲宁(又译为布宁),俄国现代著名诗人、小说家,193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这首诗开篇“清新苍翠”的松树、“露出了绿色”的田野等意象,传递出春天即将到来的讯息。面对还未完全过去的冬天,“我”不再忧伤,等待“光亮和温暖”的春天的到来。整首诗语言质朴、意象生动、充满生活气息,表达了作者乐观向上的心态、对春天的无限向往,以及对春天和美好的未来必将到来的坚定信念。
(艺禾)(朗读/伊织 图/伦鹏博)
其他文献
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发射 2020年7月23日,我国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成功发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将它送人预定轨道,迈出了自主开展行星探测第一步。 “天问一号”探测器将在飞行约7个月后,到达火星附近,通过“刹车”完成火星捕获,进入环火星轨道,择机开展着陆、巡视等任务,进行火星科学探测。通过这次任务的实施,在火星使命牵引下的新
①从前的我家,离我就读的中学不远,上学的路程大约10分钟。每天清晨我都要在途中的一家小吃店买早点。 ②那年我13岁,念初中一年级。 ③每个清晨,我都带着空荡的脑子走在上学的路上,走到那家小吃店门前。我要在这里吃傈子、喝豆浆,保子就是人们所说的油条。这个时候的小吃店,永远是热闹的,一口五印(这里的“印”为过去制造铁锅的一个单位)大锅支在门前,滚沸的卫生油将不断下锅的面团炸得吱吱叫着。当年,能吃到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王勃(约650-676),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省河津市一带)人。隋末大儒王通之孙。十几岁便应幽素科试及第,授朝散郎,后为沛王府修撰。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唐高宗斥逐,遂漫游巴蜀。后返长安求补得虢州参军,又因私杀官奴再度被贬,其父受累被贬为交趾令。上元
I 听句子,选出与其相符的图画。每个句子读一遍。(每小题1分,共5分)
上①谓太子少师②萧瑀③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加,近以示弓工④,乃日‘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⑤,弓虽劲而发矢不直。’朕始寤⑥向者辨之未精也。朕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乃令京官五品以上更宿中书内省⑦,数延见,问以民间疾苦、政事得失。 (选自《资治通鉴》,中华书局1956年版,标题为编者所加) [注释] ①上:这里指唐太宗李
偶看南宋笔记《容斋随笔》,里面记载有六十四种恶口,我大致还记得有粗语、软语、非时语、妄语、漏语、大语、高语等。我不解其意,问爸爸。他回答说:“这是告诉人们为人处世、说话做事要有分寸,今后你好好领悟。” 外出春游,遇到妈妈的朋友,她们好几年没见,分外兴奋。那位阿姨轻轻拍着我的肩膀,对我妈妈说:“你当初可真有眼光,孩子长得跟他爸爸一样帅气!”细想这句话,我觉得那位阿姨情商高,说话真有水平,一句话夸了
小时候,我一直以为做事有分寸就是在外人面前有礼貌,不随便说话;大人说话时小孩子不插嘴,更不犟嘴、无理取闹。当我渐渐长大,去过的地方、见过的人多了,经历的事情也多了,逐渐明白了做事的分寸远远不止这么简单,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分寸是在他人难堪时,为他人找一个台阶下;是在他人因一件事而气急败坏时,你可以心平气和地向他人讲明道理——这是我从一个叔叔那里学到的。 那天上午,我和妈妈一起去商场购物,买开
①我妈说:“拿到卷子第一件事,先写名字和准考证号,别忘了。” ②我妈说:“开考前再去上个厕所。” ③我说:“烦死了。” ④她放下手中的小刀和2B铅笔(这是今天削的第五支),说:“不早了,去考场看看吧。” ⑤上周我参加了江苏省的中考,明天考上海的。那些年,这样“两边考”的知青子女并不在少数。多考一次意味着多一种选择,也多一份压力。这是知青子女的特权,如果考试也算一种权利的话。 ⑥我妈等这一
有人说,读书要把书读“薄”,也要把书读“厚”。怎样把书读“薄”,又怎样把书读“厚”? 到底是应该把书读“薄”,还是应该把书读“厚”?这些问题困扰着不少中学生。 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先生在一次讲话中说:“一本书,当未读之前,你会感到,书是那么厚,在读的过程巾,如果你对各章节又做深入的探讨,在每页上添加注解,补充参考材料,那就会觉得更厚了。但是,当我们对书的内容真正有了透彻的了解,抓住了全书的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