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墨,文房市场的“黑黄金”

来源 :收藏·拍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fc205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墨居第二。唐、宋、元、明、清的书法绘画作品能历经千百年而不变,墨色如漆,这都是佳墨的功用。那些形制雅致、墨品绝佳的墨碇,历来是文人雅士、书画名宿的心头好。自宋以后,名墨就逐渐成为文人书案上的陈设、欣赏品,这就促使墨形成了一种工艺美术门类,成为人们珍藏的艺术品。
  如今,在众多的拍卖场上,文房小品越来越多地吸引藏家们的视线,而中国的“文房四宝”不仅是传统书写用具,它们更具有收藏价值和升值潜力。藏墨一直被认为是文人的雅逸之举和情怀寄托,把玩墨锭也渐渐成为收藏市场上的新动向。
  藏墨之风盛行已久
  “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这是古墨收藏圈子里一句流传甚广的老话。说明墨自古就受到文人们的喜爱,并加以收藏。据记载,三国时期的曹操和宋代司马光、苏轼尤爱藏墨。大文豪苏轼不仅藏墨甚丰,而且出于对墨的爱好自己做墨,并提出了自己的“非人磨墨墨磨人”的藏墨观。
  古人藏墨鉴赏之风,至明嘉靖、万历时期更加盛行,并开始出现了成组、成套的丛墨,这一时期,墨的装饰图案更是千变万化。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制墨业发展到历史的最高峰。
  在我国制墨历史上,名家辈出。宋代有潘谷、张遇、叶茂实等,潘谷手制“松丸”“狻猊”等墨,“遇湿不败”,“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被誉为“墨中神品”。明代是徽墨的鼎盛时期,最著名的制墨名家有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罗小华的桐油墨、程君房的漆涸墨、方于鲁的名贵药构墨都是难得见的珍品。程君房自诩“吾墨百年之后金不换”。此明代三大家的墨式多样,装饰华丽,图案精美,争奇斗艳,“五岳真形阁”“东岳泰山赞”“九鼎图”“百雀图”均是珍品。清代有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汪节庵四大制墨名家,其中曹素功的“紫玉光”“苍龙珠”,胡开文的“御园图墨”“御制棉花图”,汪近圣的“耕织图”“罗汉赞”等古墨,图案精美、人物刻画细腻,装潢考究,空前绝后。
  墨是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其品质不仅影响书法、绘画的艺术表现力,而且影响艺术品的保存和传播。因而,历代绘画大师都很注重墨碇的选择。国画大师黄宾虹对墨更是达到近乎苛刻的地步。据说因民国时期墨质不佳,黄宾虹不得不请其父亲开制墨坊制墨。而国画大师李可染也曾苦于佳墨难得,而用自己的作品与人交换清早中期的残墨来使用。
  但古墨是消耗品,而且不易保存,这就使得珍稀古墨存世量非常少。目前,明墨的价格已是天价,仝品明墨几乎不可能在民间出现,大多数被保存在博物馆或日本收藏家手中。在市场上出现的以清墨为主,其价格以宫廷制品为上,文人定版次之,墨家名品再次之,普通市品价格最低。
  紫金不换名墨难求
  圈内人言:藏古墨,实际上是古风回潮。民国之前,一锭清代御墨的卖价是60块大洋,这在当时足够一个普通家庭一年的生活。
  从1994年至今,国内许多著名拍卖公司都上拍过古墨。1995年,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制“御题西湖十景诗彩墨”在北京翰海拍卖会上经过激烈竞价,以人民币55万元落槌,创套墨最高价。1996年,翰海公司又将乾隆御制天府永藏墨拍至46.2万元,刷新了单锭墨的最高纪录。1997年,古墨市场达到顶峰,但也是从1997年开始走下坡路,一直到2006年到达谷底。
  “紫金不換,名墨难求。”古墨收藏的复兴起自2007年。这与2006-2007年间很多藏墨的新玩家出现不无关系。特别是2007年时,中国嘉德秋拍中的“文房四宝”专场乾隆御墨西湖十景彩硃墨(十锭)以448万元天价成交,直接拉升了古墨的市场价位。近几年,随着其他文房拍卖市场上的行情向好,古墨锭的成交亦量增价涨。2015年在保利秋拍上,“清乾隆‘龙香’御墨(一套共10方)”以822.25万元成交,再次刷新古墨拍卖世界纪录。时至今日,古墨锭收藏在文房市场地位日渐显著,推出的御墨、名墨多以溢价数倍成交。如北京匡时2017年春拍,“清乾隆御制西湖名胜图彩墨(一函十笏)”以241.5万元成交;中国嘉德2018年嘉德四季第51期·仲夏拍卖会中,“清康熙曹素功制黄海山图紫玉光墨(一套三十六方)”以126.5万元成交。
  当然,如果只是纯粹追求投资收益,这些年古墨的回报率肯定不如瓷器、玉器和书画。但古墨收藏有文房气,且使用老墨的书画家越来越多,他们懂古墨,知道什么是好墨色,对墨有更高的追求。再加上制墨过程中取烟、合料等环节环境恶劣,从业者越来越少,加之麝香、沉香等原料的稀缺,用传统工艺制成的好墨锭供不应求,古墨的行情自然水涨船高。
  入藏古墨正逢其时
  《收藏·拍卖》:华艺国际在今季春拍中上拍了不少古墨,那么目前,墨锭收藏在文房收藏中处于怎样的地位?近几年的市场走向如何?
  王力:古墨在拍卖市场上一直属于小众化的收藏品类,直到近两年文房类藏品逐渐受到藏家的青睐,才带动了古墨市场的升温。华艺国际2018年春拍《幽绚精舍——杨宗翰先生旧藏专场》中推出的一批古墨成交率100%,并且多组御墨、名墨溢价数倍成交,其中“清乾隆御制淳化轩摹古宝墨”达到了77万元的高价;另有一套清代制墨名家曹素功六世孙赓监制的“鹅湖匡邮图”集锦墨也以71.3万元的高价成交。
  在文房类藏品中,材质工艺精良,而且易于把玩的器物受到藏家的较多关注,而古墨由于材质、功能的特殊性,主要在专业买家中流通,它的艺术价值、历史价值有待进一步推广。
  《收藏·拍卖》:现在拍卖市场最受欢迎的墨品主要是哪几类?收藏群体主要是哪些人?
  王力:目前,拍卖市场上所见多为清代、民国墨,其中御墨、名家制墨、集锦墨(套墨)、文人定制墨最受市场欢迎,成交率与成交价格较高。古墨的收藏群体主要是文房类藏家和书画藏家,随着文房类拍品的市场占有率逐渐提高,新的藏家也在陆续入场。
  《收藏·拍卖》:拍场上的名墨、御墨,动辄以几十万成交,这反映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吗?或者说墨锭的未来市场空间有多大?   王力:幽绚精舍专场的拍品都来自杨宗翰及其父亲杨恩华先生的旧藏,来源清晰,递藏有序,加上墨品本身质地上佳,均为御墨、名墨,并且部分带有老盒和题签,这样的藏品出现在市场上必然受到藏家的追捧,这反映了市场的真实需求。当然,名家旧藏专场的宣传效应,以及华艺国际在业内的良好信誉也对拍品的成交产生了一定影响。
  目前,文房类拍品的市场行情整体上扬。墨作为书写和绘画的重要材料,它的品质直接影响了作品的艺术效果,并且高品质的墨有利于作品的保存和传播,所以目前使用老墨的书画家也越来越多。无论是作为书写绘画的材料,还是收藏品,墨的未来市场值得进一步挖掘。
  《收藏·拍卖》:墨是古代文人书画必用的消耗品,极易损坏,存世数量有限,市场上偶有出现均价格惊人。那么决定墨锭价格的因素有哪些?
  王力:影响墨锭价格的因素有年代、质地、等级或品牌、存世量、保存状况、递藏史等。墨按用材划分,有油烟墨、松烟墨、洋烟墨、彩墨、药墨等,好墨具有“质细、胶轻、色黑、声清”的特点。墨属于消耗品,容易损坏,温湿度的变化都会对墨品产生影响,保存相对较难,所以存世量很小。高古墨如今很难见到,明墨传世量也很少,所以目前对墨的收藏以清墨为主。清代墨以徽墨为贵,产墨中心主要有徽州、歙县、休宁与婺源等地,有曹素功、汪近圣、胡开文、汪节庵四大制墨名家,墨品图案精美,装潢考究,市场价格较高。另外,清晰的传承,以及来自名家旧藏都能为藏品增值。
  《收藏·拍卖》:圈内话“唐宋墨绝世,明代墨珍罕”,正因为高古墨数量少、流通出来的赝品多,如何鉴别那些值得收藏和投资的墨锭?
  王力:整体来看,目前墨的价值仍然被市场低估,也就是说现在入藏古墨是较好的时机。古墨的收藏可以重点关注御墨、名墨或文人墨,即带有堂斋号、姓名等私人订制的墨,比如赵之谦、袁枚、曾国藩等名人定制墨收藏价值都很高,或者可以专门收藏某位制墨名家的作品,宫廷御墨自然也有很高的收藏价值。成套的古墨价值远远高于单锭墨的价值总和,很多套墨带有原包装盒,盒上常有题识,为墨品的来源出处提供了重要信息,因此要注意保留。
  面对市场上品質参差不齐的藏品,对于缺少相关知识和经验的非专业藏家,最稳妥的购买渠道就是选择具有良好信誉的拍卖行。另外,成套、成系列,或者名家旧藏、来源可靠的藏品具有更高的附加价值。
其他文献
英人王尔德说过:“谁征服了伦敦的餐桌,谁就征服了整个英国。”国人亦不乏于餐桌上健谈雄辩之兴,中外之理,相去不远。余自幼习书画,喜与翰墨师友交游,又以餐饮为业,便发现艺术家每多奇思妙想,桌上谈艺更是件赏心悦目的事。宴席间畅谈从舌尖到笔尖,在活色生香之外平添了些诗情画意。我因记性不佳,故常将其中有趣之见闻记录下以自娱,不觉之间日积月累竟也数量可观矣!且称之为“桌边拾趣”吧。  多年来寻味席间发现,艺术
期刊
幸  小彼得·勃鲁盖尔17世纪原作险些被盗  近期, 伙盗贼窃走了意大利北部座教堂里佛兰德画家小彼得勃鲁盖尔(1564 - 1637/1638)的画《耶稣受难图》( Crucifixion)。窃贼趁神父不在,迅速实施了盗窃,用锤子击碎了1 7世纪画作的保护罩,然后跳进预先准备的汽车,呼啸出城。超速的车辆引起了 个当地居民的注意,他发现教堂的大门敞开,与往常不同,于是报了警。  这伙盗贼并不知道,他
期刊
在一年一度熙熙攘攘的香港艺术周里,巴塞尔艺博会已不再是新鲜的重点,而是内地艺术家纷纷登陆香港,要在精准的受众群体中分一杯羹,同时也有机会向国际买家们最好地展示自己;而同期的苏富比、佳士得春拍预展,目前是同业中的网红打卡点,每一年专场拍卖的主题展陈以鲜明与精致共存而成为策展人们偷师的课堂;包括香港自己,依托巴塞尔这样的国际级大展会,除了盘活自己的城市形象之外,也极大地盘活了新经济。这样的一个现象发生
期刊
没遇见林帝浣之前,绝对想不到一个网红级艺术家可以火热到什么程度。  林帝浣是谁?据说是他拯救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他的《二十四节气图》征服了联合国申遗评委;他寥寥几句的哲思漫画温暖了中国很多城市里的寂寞灵魂,他可以豪掷38万元卖画所得给贵州威宁的贫困山区儿童送新年礼物;现在又即将带着中国动漫团队去世界超级动漫大国日本去做文化交流……他曾经自称,立志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
期刊
今时今日,“极简”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作为与生活、艺术最为贴近的风向标,早在近20年前,包豪斯风、北欧风、日式侘寂风、新中式风等轮番成为“極简”的领军视觉风格,而且不断冲击在调整审美趣味的中国。  但是实际上,极简从来没有真正流行过。  历史上曾经大规模流行的是现代主义风格的设计,包括我们重新去审视宋瓷,或者曾经风靡全球的明式家具,再回看现在处于时尚巅峰的苹果手机,都非真正的极简。  狭义上的极简主
期刊
梁鼎芬是近代史上一位充满了“兴奋点”的人物。他22岁成进士、入翰林,青云得志。26岁上疏弹劾北洋大臣、直隶总督李鸿章,有可杀之罪六条,几被重谴,降五级调用,从此声满天下……其后,在晚清民国的东南互保、庚子事变两宫西狩、辛亥革命、张勋复辟诸多事件中,梁鼎芬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节庵先生遗稿》与《节庵先生賸稿》,收录了梁鼎芬所写的众多重要历史文稿件与事迹。而先后编撰梁鼎芬“遗稿”“賸稿”的这位老人,便
期刊
3月初的伦敦20世纪艺术周,3月中旬的“亚洲艺术周”,这两大拍卖季一直是全球艺术品市场“风向标”,可以勘探中西方艺术的暗自较量,更能看出亚洲市场和英伦市场的藏家品位变化。从两大市场的最终成交数据看, “亚洲艺术周”因有重磅私人珍藏助阵,平稳中有看点;而英伦市场受“脱欧”疑云影响,表现可圈可点。  四大私人珍藏专场较量  几乎每年的“亚洲艺术周”,总有秘藏多年的重要私人藏家将宝贝显露于市场,每当此时
期刊
过去一年,持续霸屏的《国家宝藏》《上新了故宫》《诗意中国》等文化类综艺节目颇受关注;同时,各大博物馆先后推出诸多鲜少在公众场合露面的国宝文物,以及各地当代美术馆引进国际大咖流量展览……这不仅是大众对于文化的认知,更多地折射了社会尤其是年轻人群体对于文化艺术消费的提升。而每年全国两会都是探得行业新风向的关键时刻,从今年30佘位来自美术界的政协委员的“艺术发声”中,我们发现艺术教育、艺术市场、文化产业
期刊
在時下流行的《瓦尔登湖》一书里,H·D·梭罗提到过一位工匠,他为了制作一根心中的手杖,历经千年。城市和国家在他身边兴废,而当他低头,却看到刨花还依然新鲜地堆在他的脚边,仿佛一切都是崭新的……  虽然这个故事讲的是对生活和美的执着,但古人于时间的观念确实和我们不同。因为死亡的不可认知,生命反而得到了延续。在那个“大限”到来的时刻,人们或安静地等待天堂的召唤,或欢歌着迎接新生的到来,或悲伤地为暂时不能
期刊
真正认识郭青,是在他的个人首展——“郭……青”之后。用省略号把姓名隔开,实际上也有一种要突围而出的隐喻。对,还要强调出无限的可能性,或者不可被定性。  在此之前,这位资深“艺二代”其实有很多跨界标签——广州水墨村美术馆馆长,青年艺术家、策展人、编剧,当然,被打上最显性的标签是“郭莽园家的公子” “郭少”。  关于郭莽园,岭南文艺界都要尊他一声“老爷子”,他是岭南画坛实力派领军人物、西泠印社社员、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