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心肌梗死后梗死区细胞单相动作电位时限(MAPD)和有效不应期(ERP)的动态改变与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方法40只兔随机分为假手术组(n=10)和梗死组(n=30)。假手术组开胸后不结扎冠状动脉,梗死组开胸后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造成左心室前壁心肌梗死。结合单相动作电位记录技术和程控刺激技术,于梗死前,假手术后2d,梗死后5min、15min、30min、2d、14d和60d,在梗死区的心内膜层(Endo)、中层(Mid)、心外膜层(Epi)观测MAPD90、ERP、后除极(AD)、自发和诱发的心律失常。结果心肌梗死后5~30min3层细胞MAPD90和ERP均明显缩短,以MAPD90Mid缩短最为显著,梗死后5min即达梗死前的约1/2。梗死后2~60d3层细胞MAPD90和ERP逐渐恢复。梗死后5~30minERPMid超过MAPD90Mid,出现复极后不应期(PRR)现象。梗死后30~60min,30只兔中有23只在Endo记录到后除极(AD),记录到自发性室性早搏或短阵室性心动过速45次。梗死后30~60min的Endo(0.933,56/60)和60d的Epi(0.800,16/20)心律失常诱发率最高。假手术前后MAPD90和ERP无明显改变,未观察到AD和心律失常。结论梗死后不同时期室性心律失常发生机制不同与梗死后心室3层心肌细胞MAPD和ERP的动态变化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