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创新教育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ck888888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的今天,倡导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的新课程改革。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是时代赋予我们小学语文教师的使命。我们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点燃他们创新思维的火花。现就如何在小学语文中加强和实施创新教育,我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要发展学生的想象思维能力,教师要善于开拓学生的想象空间,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方面展开想象,通过想象和联想开拓新的境界。想象是思维飞翔的翅膀,是创造的桥梁,学生在读情景交融的文章时,教师要适当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让学生学会边想边读的学习方法,这样既能用联想帮助理解课文内容,又能培养和开发学生的想象力,不断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在学习《捞铁牛》一课时,教师通过“议论纷纷”引导学生想象人们当时都在议论什么话题?怎样议论?因为这种做法能促使学生较全面地展开想象的翅膀,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使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断得到激发和培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开展创造思维活动,让学生通过奇思妙想体验到学习的乐趣,享受到拥有知识和思想的快乐,从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求知欲,使他们更加热爱知识,热爱学习,为他们成为创新型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注重实践,鼓励学生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也要理论联系实际,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投身社会实践,在实践上鼓励学生去创新,去关注社会。在社会实践中提高学生学语文、用语文的能力。例如:利用节假日,组织学生深入街道、工厂、农村,去查找门牌、标语、通知等公共文体上的错别字或病句,然后促使其改正。使学生把书本上、课堂上的东西付诸实践,让学生学语文后有成功的体验,从而更加从内心深处去热爱语文。另外,学生在富有创新意识的语文实践活动中,学到了书本上没有而学生真正需要的知识和能力。在这一过程中,也充分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语文教学中的各种教学活动,都能成为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好时机,适时增加内容,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巧。
  三、质疑问难,发挥创新潜能
  现代教学观认为,知识的学习不再是唯一的目的,而是手段,是认识科学本质、训练思维、掌握学习方法的手段,疑是思之源,思是智之本。教师要鼓励学生解放思想,活跃思维,敢于质疑问难,这样可以加深对学习材料的理解,而且也是对发散性思维的一种促进。例如:学了《赠汪伦》一诗,学生看似都懂了,我就要求学生针对诗中第一句提出疑问,并在“将欲”和“忽闻”上圈点,启发学生思考,学生恍然大悟,立刻提出:“汪伦为什么要在李白刚要出发时来送行,而不是早早地来送行呢?”于是展开了丰富的推想,在学生的畅所欲言中,潜移默化地注入了创新思维的种子。
  教育学生学会是前提,会学才是目的,要使学生认识到不会问就不会学习,会问才是具备质疑能力的重要标志。鼓励学生勇于提问要讲究策略,教师在教学中要设计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他们的求知兴趣。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创设某种问题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激发学生想问的积极性。教师还要注意保护和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妥善解决他们心中的疑问,并以学生的质疑为突破口,捕捉学生智慧的火花与灵感,及时给予鼓励和肯定,以此推动学生不断发现新问题,使学生勇于质疑,善于质疑。
  四、创设氛围,激发创造性趣
  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人们进行学习创造的内部动力,每个人只有对学习和探索的问题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调动起自己的创造性思维,进入创造过程。引导孩子注意观察周围事物的特点和变化,丰富他们的知识和经验,开阔眼界,使其对周围事物发生兴趣,鼓励孩子提出问题,我们要耐心热情地结合孩子的接受能力,给予正确、恰当的回答和引导,使他们的求知欲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
  总之,创新教育是时代的要求,创新教育必须从小抓起,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营造氛围,激发兴趣,为学生创造提供了保证;鼓励学生质疑,自主学习,思维训练是培养学生创新的方法。素质教育不是一句空话,作为一名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要充分发挥课堂这一主渠道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其他文献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1.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实质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贯彻落实的更高的要求,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2.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的数学课指出了方向,也为我们的教师备课理清了思路。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精心的设计。老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的教法”,而且要备“学生的学法”;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学生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农民工由农村转向城市,也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量的留守学生也因此产生。“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留心对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留守学生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学生”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提出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摘要】翻译活动涉及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门类的不同,学科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却体现相同的意义,也就是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活动。活动本身是积极有意义的,但翻译工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技能以及自身的素养来进行翻译是决定翻译活动是否成败的关键所在。积极地认知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每个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翻译;互译;问题  引言:  无论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
期刊
回观我们现实的课堂,屡屡出现这样的现象:  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作业一片空白;教室里看似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热热闹闹,配合默契,课后反馈学生却所学甚少;下课铃声早已敲响,教室外人声鼎沸,老师依然在讲坛辛苦耕耘,不时转身在黑板上费力书写;忙忙碌碌一节课到底重点是什么学生茫然不知,只是笔记倒是记了两三大页;一堂课下来学生生物学知识倒是学了不少,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方面却是一片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才的创新能力日益重要,因此,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研究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义人手,对小学数学教学与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进行了分析,并给出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的意义  数学是一切科学的基础,数学的应用与发展已经遍及人类活动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人类文明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目前我国提倡的素质教育,就是以培养创
期刊
【摘要】阅读对于很多学生甚至是老师来说都是很难突破的一个难题,也有很多研究者在这方面下了很多的功夫,但学生自身的提高效果不是很凸显,而今文学阅读的提出和实践,对提高学生英语阅读的能力、内化词汇和语法以及提高教师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本文对此作了进一步的阐述。  【关键词】文学阅读;阅读能力;课堂教学;有效性  国家新课程标准关于英语学科明确提出了针对七、八、九年级的学生英语词汇的积累量必须达到的标
期刊
【摘要】所谓创新,指的是具有浓厚的群体创造氛围和鼓励支持创造的人文环境与物质环境的总和。其实质,就是从根本上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互动关系。在这样的关系中,让学生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宽容、亲情与关爱,同时受到激励、鞭策、鼓舞、感化、召唤、指导和建议,形成积极的、丰富的人生态度与情感体验。在这种环境中师生的发展是生成式和可持续发展,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新知识是。  【关键词】小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