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如何制定教学目标

来源 :中国教育与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gd5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回观我们现实的课堂,屡屡出现这样的现象:
  老师讲的津津有味,头头是道,学生却听得一头雾水,作业一片空白;教室里看似气氛活跃,师生双边活动热热闹闹,配合默契,课后反馈学生却所学甚少;下课铃声早已敲响,教室外人声鼎沸,老师依然在讲坛辛苦耕耘,不时转身在黑板上费力书写;忙忙碌碌一节课到底重点是什么学生茫然不知,只是笔记倒是记了两三大页;一堂课下来学生生物学知识倒是学了不少,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方面却是一片空白……
  种种问题都出在我们的老师身上,一个主要的原因是我们的教学目标的设计上出现了问题。大家知道,语文教学是一种目标导向的教学,教学目标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确定、语文教学过程的安排、语文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选用以及语文教学评价的实施的准则和指南,它的确立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着语文教学的成与败。
  《新课标》初中段要求“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语文素养”包括:字词句篇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点等内容。即语文素养包括“功用性”和“非功用性”两大方面,亦即“语言素养”和“精神素养”。我们的培养目标就非常明确了:语言素养主要指对语言的积累、感悟、理解、运用的能力、方法和习惯,精神素养主要指感性 的人文精神(如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文化品位等)和理性的科学精神(如求真、质疑、探究、创新的品质等)。
  一、阅读教学教学目标设计上存在的问题
  1.目标要求过高或过低。这方面原因一是教师没有吃透教材,二是教师对学生情况了解不够,高估或低估了学生认知水平和语文能力。
  2.教学目标不明确,不能突出教学重点内容。对教材没有进行深挖吃透灵活组织,导致教学目标的不明确。要么面面俱到,突现不出重点,眉毛胡子一把抓,加上补充大量资料,显得过度臃肿,喧宾夺主,一堂课下来学生一头雾水,不知这节课要掌握什么 。
  3.教学目标不能体现语文本体性。由此导致教学过程中只是热闹的解读文本内容,忽视了语文本体,将语文课上的像生物课、科学课、地理课、历史课甚至建筑课、数学课等等,就是不像语文课。用洪镇涛老师的话说就是“我们都热心去种别人的田,却荒了自己的地”。
  二、制定阅读教学教学目标应考虑的要素
  1.国家课程标准是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它具有法定性、核心性、指导性的地位和作用,也是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直接依据。可以说,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如何,将直接决定着新课程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的效果。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那么“课程标准就是课程的核心”。而教学目标作为课程标准的具体化体现,不管教学如何设计,都必须紧紧围绕着课程标准所规定的基本素质要求,都不能脱离这个中心。
  2.目标的分层设定要符合教学上循序渐进的原则。例如,教宗璞的《紫藤萝瀑布》一课时,本人曾分三个层次分别设计了三个问题:①作者怎样叙说藤萝花的景象?②写藤萝花的景象与文章开头“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是什么关系呢?③在灿烂芳香的藤萝花中,作者为何加快脚步呢?三个问题逐层深入,先是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展开想象,作者为何在此不由得停住了脚步,最后使学生真正理解到文章的主题。这样逐层深入,让学生易于掌握与理解,培养学生勇于思索与创新的精神。
  3.整体性原则是基于三维目标的关系思考,尽管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相互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性目标,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结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书育人的基本功能。但它不能独立或直接进行,只有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融为一体,才是有生命力的。
  4.各类阅读文本的“教学目标”都在《新课程标准》中,并有具体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阅读科技作品,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阅读简单的议论文,区分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
  笔者认为,在阅读教学中,只要我们深入钻研教材,整体把握教材内容,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筛选教学内容,合理明确确立教学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出语文本体性,我们的课堂就有了导向性,我们的课堂就会充满语文课的味道,教学的实效性也就有了基础保障,也就不会出现本文开头的那一幕幕。
其他文献
【摘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错误,是必不可少且必须经历的,尤其是学习一种新的语言,犯错更频繁。因此,英语课堂就是在不断地犯错和不断地纠错中进行的。在农村地区,由于受到各方面的影响,英语课堂中发生的错误更为频繁。而在洛川农村地区,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一些错误更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英语老师对于孩子在课堂中犯得一些错误,要适当地且准确地给以纠正,且在纠错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用以一些此略,避免一种正面的引导反而适
期刊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小学班主任作为小学教育阶段的核心管理者,其管理工作质量直接影响到新课改的实施情况,对学生素质能力培养液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新时期的小学班主任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职责,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相关内容,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并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并将艺术性引入到小学的班级管理中。  【关键词】班主任工作;与时俱进;学生  How to do a
期刊
【摘要】孩子的身心健康是成长的关键。家长和教师都不可忽视孩子的身体健康,特别是心理健康。孩子的情绪对于自身与他人都有着极大地影响,积极的情绪能促进孩子健康成长,而消极的情绪通常会抑制孩子的各个方面。同样地,教师的情绪也会影响教师自身和孩子,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等造成较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更应当以身作则,控制并调节好情绪,因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是长辈们共同的心愿。  【关键词】身心健康;情绪
期刊
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之一,朗读的基本要求是眼到,心到,口到。要做到眼看字,心明义,口发声。朗读训练是培养学生朗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可以分散在课文中进行、亦可以集中进行训练,不论采取怎样的形式,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升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水平,  进而促进学生心智的健康发展。如何开展高效的朗读教学,笔者以为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严格朗读要求,做到有法可循  不
期刊
一、小学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  (一)语文课是素质教育的基础。  1.素质教育是什么?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科学文化素质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基础教育。从以上论述中不难看出,素质教育实质是党的教育方针在基础教育阶段得以贯彻落实的更高的要求,是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思想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具体化。  2.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语
期刊
【摘要】新的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学生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这种理念给我们的数学课指出了方向,也为我们的教师备课理清了思路。有效的课堂教学需要精心的设计。老师的备课不仅要备“教师的教法”,而且要备“学生的学法”;不仅要组织好学生的学习活动,而且要考虑到怎样去指导学生
期刊
随着经济发展形式的需求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大量农民工由农村转向城市,也由于条件的限制,大量的留守学生也因此产生。“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作为一位教育工作者,不得不留心对留守学生的心理疏导与教育。  留守学生目前主要有两种类型:一是隔代监护,即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对“留守学生”监护的方式比较多。二是上代监护,即由父母的同辈人,如叔、伯、姑、
期刊
苏霍姆林斯基告诉我们:“学校毕业后的教育主要是自我教育。只有当一个人在上学年代里就爱上书籍,学会从书籍里认识周围世界和认识自己的时候,他在毕业后的自我教育才有可能。如果在学校年代里没有打下这个自我教育的基础,如果一个人在走出校门后不知阅读为何物,或者只局限于看那些侦探小说,那么他的精神世界就是粗鲁的,他就会到那种毫无人性的地方去寻找刺激性的享受。”  新《语文课程标准》对七至九年级学生阅读教学提出
期刊
活跃的课堂气氛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真正做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如何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呢?从课堂教学过程来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课堂教学开始时  上课开始,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唱唱歌,背背诗,这样,不仅让学生从课间的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活
期刊
【摘要】翻译活动涉及到社会活动的方方面面。门类的不同,学科的差异在翻译活动中却体现相同的意义,也就是在将一种语言转换成另外一种语言的活动。活动本身是积极有意义的,但翻译工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和技能以及自身的素养来进行翻译是决定翻译活动是否成败的关键所在。积极地认知翻译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每个翻译工作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关键词】翻译;互译;问题  引言:  无论英翻中,还是中翻英都是将一种语言通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