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药物流产补血益母颗粒阴道出血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59-0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终止早孕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因其具有痛苦小,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临床。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仍是药物流产公认的缺点,这不仅增加了流产后感染的机会,且有潜在的大出血危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流的开展。我院对药物流产患者辅助应用补血益母颗粒,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2007年1月~2007年10月间在我院门诊同意药流的宫内早孕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0例,。所有患者入选标准均参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及停经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服药方法:所有患者于第1、2天均给予米非司酮早50mg,晚25mg,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3日晨到医院门诊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后观察。见孕囊排出后,观察组予补血益母颗粒(由株洲千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克,每日2次,服用7d。对照组予益母草膏10克,每日2次,服用7d。所有患者于药流后第7、14、30天进行随访。
1.3疗效评定标准及用药后观察[2]:
1.3.1流产效果:完全流产:用药1周内孕囊自行排出,或未见明显孕囊排出,但复查超声检查示无妊娠产物残留者。不完全流产:用药后已排出孕囊,1周后复查超声检查示妊娠产物残留,或在随访过程中因出血多或时间长而行清宫术者。流产失败:用药1周内未见孕囊排出,复查超声检查示孕囊继续存在或增大者。
1.3.2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从服药第一日开始计算至血止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以患者既往月经量为参照。
1.3.3服用后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流产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流产效果比较[例(%)]
完全流产 不完全流产 流产失败
观察组(110例) 100(90.9%) 8(7.3%) 2(1.8%)
对照组(110例) 98(89.1%) 10(9.1%) 2(1.8%)
2.2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比较: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天)及出血量比较[例(%)]
平均出血时间(天) 阴道出血量
多于月经量 少于及近似月经量
观察组 9.58±5.15 8(8%) 92(92%)
对照组 14.05±5.00 20(20.4%) 78(79.6%)
2.3服药反应:无一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3讨论
药物流产应用临床至今,疗效肯定,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3]。本报道结果显示补血益母颗粒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并不会影响药物流产的效果,两组患者完全流产分别为90.9%、89.1%。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偏多,常与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良、血凝纤溶系统障碍[4]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多从药流后余血未尽,瘀阻冲任,血不归经上考虑,故以活血化瘀为主,再针对病情,辅以补气血、清热等治疗,均可不同程度的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5],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补血益母颗粒方中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擅养血调经,和血止痛为方中君药。黄花,性温味甘,归脾、胃、肺、肾经,益大补中气,益元气而通调血脉;阿胶性味甘、干,归肝、肾、肺经,功能滋阴补血。二者益气养血,能增强君药之功用,故为臣药。益母草活血、止血而不留瘀,瘀去则新血易生;陈皮理气,健脾以助运化,两药共为方中佐药。诸药配伍,有补益气血,祛瘀生新之功效。与适应病症之病因病机吻合,因能奏效。
本文结果显示完全流产患者中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在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临床应用角度进一步证明了补血益母颗粒组方合理,用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且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显示补血益母颗粒在具备有效性的同时,也具备安全性的特点,且服用方便,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8.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50-2851.
[3] Creinin MD.Current medical abortion care[J].CurrWomens’ Health Rep,2003,3(6):461.
[4] 贺昌海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药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9.
[5] 胡思专,杨凤莲.中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0:21(4):45.
中图分类号:R714.2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0)12-0159-02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作为终止早孕的一种非手术方法,因其具有痛苦小,服用方便,副作用小等特点已广泛应用临床。但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量多,出血时间长仍是药物流产公认的缺点,这不仅增加了流产后感染的机会,且有潜在的大出血危险,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药流的开展。我院对药物流产患者辅助应用补血益母颗粒,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对象:将2007年1月~2007年10月间在我院门诊同意药流的宫内早孕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110例,。所有患者入选标准均参照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妊娠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两组患者年龄,孕产次及停经天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服药方法:所有患者于第1、2天均给予米非司酮早50mg,晚25mg,服药前后2小时空腹,第3日晨到医院门诊空腹口服米索前列醇600ug后观察。见孕囊排出后,观察组予补血益母颗粒(由株洲千金药业有限公司生产)12克,每日2次,服用7d。对照组予益母草膏10克,每日2次,服用7d。所有患者于药流后第7、14、30天进行随访。
1.3疗效评定标准及用药后观察[2]:
1.3.1流产效果:完全流产:用药1周内孕囊自行排出,或未见明显孕囊排出,但复查超声检查示无妊娠产物残留者。不完全流产:用药后已排出孕囊,1周后复查超声检查示妊娠产物残留,或在随访过程中因出血多或时间长而行清宫术者。流产失败:用药1周内未见孕囊排出,复查超声检查示孕囊继续存在或增大者。
1.3.2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阴道出血时间从服药第一日开始计算至血止所持续时间。阴道出血量以患者既往月经量为参照。
1.3.3服用后不良反应
1.4统计学方法:采用x2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流产效果比较:两组患者药物流产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如表1所示。
表1两组患者流产效果比较[例(%)]
完全流产 不完全流产 流产失败
观察组(110例) 100(90.9%) 8(7.3%) 2(1.8%)
对照组(110例) 98(89.1%) 10(9.1%) 2(1.8%)
2.2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情况比较: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及阴道出血量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两组完全流产患者阴道出血时间(天)及出血量比较[例(%)]
平均出血时间(天) 阴道出血量
多于月经量 少于及近似月经量
观察组 9.58±5.15 8(8%) 92(92%)
对照组 14.05±5.00 20(20.4%) 78(79.6%)
2.3服药反应:无一例患者出现药物不良反应或毒副作用。
3讨论
药物流产应用临床至今,疗效肯定,完全流产率达90%以上[3]。本报道结果显示补血益母颗粒辅助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并不会影响药物流产的效果,两组患者完全流产分别为90.9%、89.1%。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时间过长,出血量偏多,常与妊娠物残留、子宫复旧不良、血凝纤溶系统障碍[4]等因素有关。临床上多从药流后余血未尽,瘀阻冲任,血不归经上考虑,故以活血化瘀为主,再针对病情,辅以补气血、清热等治疗,均可不同程度的缩短药流后阴道出血时间[5],从而减少阴道出血量。补血益母颗粒方中当归味甘、辛、苦,性温,归肝、心脾经,功擅养血调经,和血止痛为方中君药。黄花,性温味甘,归脾、胃、肺、肾经,益大补中气,益元气而通调血脉;阿胶性味甘、干,归肝、肾、肺经,功能滋阴补血。二者益气养血,能增强君药之功用,故为臣药。益母草活血、止血而不留瘀,瘀去则新血易生;陈皮理气,健脾以助运化,两药共为方中佐药。诸药配伍,有补益气血,祛瘀生新之功效。与适应病症之病因病机吻合,因能奏效。
本文结果显示完全流产患者中观察组阴道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在缩短阴道出血时间上也明显优于对照组,从临床应用角度进一步证明了补血益母颗粒组方合理,用于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且所有患者无一例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及毒副作用,显示补血益母颗粒在具备有效性的同时,也具备安全性的特点,且服用方便,有较好的可接受性。
参考文献
[1] 乐杰.妇产科学[M].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398.
[2] 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850-2851.
[3] Creinin MD.Current medical abortion care[J].CurrWomens’ Health Rep,2003,3(6):461.
[4] 贺昌海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抗早孕临床药理学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4:19.
[5] 胡思专,杨凤莲.中药防治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研究进展[J].江苏中医.2000:21(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