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研究个体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采用混合实验设计,使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教师版对35名学前儿童进行前测,然后将其分成实验组与控制组,对实验组进行为期八周的沙盘游戏干预,分别在干预四周(短程)、八周(长程)后对所有被试者进行后测,以检测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干预效果。测试结果表明,短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不足以显著改善学前儿童的行为问题,而经过长程干预之后,实验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得到显著改善。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长程沙盘游戏干预措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有显著改善。
[关键词] 行为问题;干预;沙盘游戏;学前儿童
[基金项目]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课题“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应用——以某幼儿园为例”(20160401)
[作者简介] 巴晓娜(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孙 超(1983—),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特殊教育研究;董玲艳(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王 瑜(198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277-03 [收稿日期] 2020-03-12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学前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2]。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3]及成年的精神障碍[4]。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王玉凤等人的研究中,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由1985年的8.3%上升至1993年的10.9%[5]。张丽雯的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7%[6]。到目前为止,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并不明确,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可能是生物、心理、家庭、社会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较新的心理治疗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期,尚不能充分表达自己面对的压力,而沙盘游戏疗法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让儿童在安全自由的氛围下,借助沙具和沙箱来展示其问题和困境所在。而且,儿童天性喜欢游戏,喜欢玩沙,所以,本研究采用沙盘游戏疗法作为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特别合适。
以往的研究也有使用沙盘游戏疗法治疗儿童问题的案例报告,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针对学前儿童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使用沙盘游戏疗法对问题儿童进行辅导,以期达到有效改善问题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某幼儿园全体在园幼儿112名,包括托班幼儿22名,小班幼儿29名,中班幼儿30名,大班幼儿31名。其中男童62名,女童50名。
(二)研究工具
1.Rutter儿童行为量表。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之教师用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共包括26个项目。量表中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A行为”;第二类称为“N行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经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包括腹痛、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感到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量表评分为三级:从来没有此种行为为“0”分;有时有或每周不到1次或症状轻微为“1”分;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1次为“2”分。最高分为52分,临界值为9分。总分高于或等于临界分时,该儿童被视为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当所有标有A行为项目评分的总分大于标有N行为项目评分的总分时,即可认为该儿童有反社会行为;反之,是神经症行为。假如A行为与N行为总分相等,则为“M行为”,即混合性行为。
2.沙盘材料。
沙:干净的细沙。
沙箱:规格为57厘米×72厘米×7厘米,箱子内壁涂成蓝色,内装半箱净沙。
玩具模型:包括各种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家具与生活用品、食品与果实、石头、贝壳等类别。
3.记录工具。数码相机、沙盘作品制作过程记录表。
(三)实验设计
采用2×2×2的重复测量混合实验设计,第一个自变量为儿童类型,分为正常儿童、问题儿童两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为实验组别,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是干预时长,分为短程、长程两个水平。其中,儿童类型和干预时长是被试内因素,实验组别是被试间因素。
(四)研究程序
首先,通过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进行前测,筛选被试;其次,与被试儿童家长联系,说明研究目的及实施过程,征得家长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实验干预详细安排;再次,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的沙盘游戏干预,使用专用记录表记录干预过程,干预结束后对沙盘作品进行拍照记录。控制组不做任何干预。最后,在干预进行4次、8次之后及时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进行后测。
二、結果 应用spss17.0对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前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F(1,34)=123.536,p<0.001。实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31)=0.620,p>0.05。
对短程干预后的量表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仍然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F(1,31)=4.435,p<0.05。
对长程干预后的量表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是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表1)。
三、讨论
被试儿童前测总分统计结果显示,儿童类型主效应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表示在被试选择上,两组儿童并不同质,被试选择具有其代表性,而从对实验组别的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总分无差异,表示两组被试起初同质,这两点为后续的干预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了为期4周的沙盘游戏干预之后,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仍然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总分仍无差异,说明干预措施还未起效,这与之前很多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在进行了8周的沙盘游戏干预之后,根据统计结果得知,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已无差异,表明较长时间的沙盘游戏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已明显减少,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与此同时,实验组测试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表明较长时间的干预措施对实验组的所有儿童,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问题儿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验组问题行为整体显著下降,而控制组由于没有接受任何干预,问题行为依然存在,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上海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87:1.
[2]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3]Simonoff E,Elander J,Holmshaw J,et al.Predictor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Continuitie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J].Br J Psy-chiatry,2004,184:118.
[4]Mc Gue M,Iacono WG.The Association of Early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with Adult Psychopathology[J].Am J Psychiatry,2005,162(6):1118.
[5]王玉鳳,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1-53.
[6]张丽雯.系统家庭动力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
[关键词] 行为问题;干预;沙盘游戏;学前儿童
[基金项目]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课题“沙盘游戏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的辅导应用——以某幼儿园为例”(20160401)
[作者简介] 巴晓娜(1984—),女,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孙 超(1983—),男,河北石家庄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特殊教育研究;董玲艳(1981—),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女子职业技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王 瑜(1983—),女,河北保定人,硕士,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讲师,主要从事教育学、教学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1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36-0277-03 [收稿日期] 2020-03-12
学前儿童行为问题是指学前期出现的在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上都超过了相应年龄所允许的正常范围的异常行为[1],是学前儿童心理卫生问题中最常见的问题[2]。儿童行为问题不仅影响到他们的生长发育和社会化过程,还可能导致反社会行为和违法行为[3]及成年的精神障碍[4]。
随着现代社会的飞速发展,儿童面临的压力不断增加,使得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发病率也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王玉凤等人的研究中,儿童行为问题的检出率由1985年的8.3%上升至1993年的10.9%[5]。张丽雯的研究结果显示,学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9.7%[6]。到目前为止,儿童行为问题的成因并不明确,国内外研究表明,儿童行为问题可能是生物、心理、家庭、社会等某一方面或几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沙盘游戏疗法作为一种较新的心理治疗技术被越来越多地运用到表现出行为问题的儿童中。因为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发展期,尚不能充分表达自己面对的压力,而沙盘游戏疗法恰好可以弥补这一点,让儿童在安全自由的氛围下,借助沙具和沙箱来展示其问题和困境所在。而且,儿童天性喜欢游戏,喜欢玩沙,所以,本研究采用沙盘游戏疗法作为干预儿童行为问题的方法特别合适。
以往的研究也有使用沙盘游戏疗法治疗儿童问题的案例报告,但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沙盘游戏疗法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针对学前儿童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使用沙盘游戏疗法对问题儿童进行辅导,以期达到有效改善问题行为,促进心理健康的目的。
一、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某幼儿园全体在园幼儿112名,包括托班幼儿22名,小班幼儿29名,中班幼儿30名,大班幼儿31名。其中男童62名,女童50名。
(二)研究工具
1.Rutter儿童行为量表。采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之教师用表对儿童行为问题进行研究,共包括26个项目。量表中将行为问题分为两大类,第一类称为“A行为”;第二类称为“N行为”。A行为即违纪行为或反社会行为,包括经常破坏自己和别人的东西;经常不听管教;经常说谎;欺负别的孩子;偷东西。N行为即神经症行为,包括腹痛、呕吐;经常烦恼,对许多事情都感到烦;害怕新事物和新环境;到学校就哭或拒绝上学;睡眠障碍。量表评分为三级:从来没有此种行为为“0”分;有时有或每周不到1次或症状轻微为“1”分;症状严重或经常出现或每周至少1次为“2”分。最高分为52分,临界值为9分。总分高于或等于临界分时,该儿童被视为有问题。在此基础上,当所有标有A行为项目评分的总分大于标有N行为项目评分的总分时,即可认为该儿童有反社会行为;反之,是神经症行为。假如A行为与N行为总分相等,则为“M行为”,即混合性行为。
2.沙盘材料。
沙:干净的细沙。
沙箱:规格为57厘米×72厘米×7厘米,箱子内壁涂成蓝色,内装半箱净沙。
玩具模型:包括各种人物、动物、植物、交通工具、建筑物、家具与生活用品、食品与果实、石头、贝壳等类别。
3.记录工具。数码相机、沙盘作品制作过程记录表。
(三)实验设计
采用2×2×2的重复测量混合实验设计,第一个自变量为儿童类型,分为正常儿童、问题儿童两个水平;第二个自变量为实验组别,分为实验组与控制组两个水平;第三个自变量是干预时长,分为短程、长程两个水平。其中,儿童类型和干预时长是被试内因素,实验组别是被试间因素。
(四)研究程序
首先,通过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进行前测,筛选被试;其次,与被试儿童家长联系,说明研究目的及实施过程,征得家长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告知实验干预详细安排;再次,对实验组被试进行每周一次每次50分钟的沙盘游戏干预,使用专用记录表记录干预过程,干预结束后对沙盘作品进行拍照记录。控制组不做任何干预。最后,在干预进行4次、8次之后及时用Rutter儿童行为量表进行后测。
二、結果 应用spss17.0对Rutter儿童行为量表前测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F(1,34)=123.536,p<0.001。实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F(1,31)=0.620,p>0.05。
对短程干预后的量表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仍然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F(1,31)=4.435,p<0.05。
对长程干预后的量表测试数据进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儿童类型的主效应不再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测试总分无差异,F(1,31)=2.278,p>0.05。但是实验组别的主效应显著,实验组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F(1,31)=5.816,p<0.05(表1)。
三、讨论
被试儿童前测总分统计结果显示,儿童类型主效应显著,问题儿童测试总分显著高于正常儿童,表示在被试选择上,两组儿童并不同质,被试选择具有其代表性,而从对实验组别的统计结果来看,实验组别主效应不显著,实验组与控制组被试总分无差异,表示两组被试起初同质,这两点为后续的干预实验奠定了基础。
在进行了为期4周的沙盘游戏干预之后,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仍然显著高于正常儿童,实验组与控制组测试总分仍无差异,说明干预措施还未起效,这与之前很多研究结论是一致的。
在进行了8周的沙盘游戏干预之后,根据统计结果得知,问题儿童测试总分与正常儿童已无差异,表明较长时间的沙盘游戏干预措施是有效的,学前儿童的问题行为已明显减少,达到正常儿童的水平。与此同时,实验组测试总分显著低于控制组,表明较长时间的干预措施对实验组的所有儿童,不管是正常儿童还是问题儿童,都具有良好的效果,实验组问题行为整体显著下降,而控制组由于没有接受任何干预,问题行为依然存在,没有改变。
参考文献
[1]李雪荣.儿童行为与情绪障碍[M].上海:上海科学与技术出版社,1987:1.
[2]杨宏飞.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研究的回顾[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4):289-290.
[3]Simonoff E,Elander J,Holmshaw J,et al.Predictors of Antisocial Personality.Continuities from Childhood to Adult Life[J].Br J Psy-chiatry,2004,184:118.
[4]Mc Gue M,Iacono WG.The Association of Early Adolescent Problem Behavior with Adult Psychopathology[J].Am J Psychiatry,2005,162(6):1118.
[5]王玉鳳,任桂英,顾伯美.不同时期北京市城区儿童行为问题比较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0,14(1):51-53.
[6]张丽雯.系统家庭动力与学前儿童问题行为的关系研究[D].云南师范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