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orde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新课改更加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给学生留下一片畅想的天空。
  
  一、在朗读课文时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传统语文教学中,在朗读方面长期存在两个失误:一是学生课堂朗读少,二是放录音或教师范读多。课文录音我们已无可挑剔,某些有较高朗读水平的教师的范读与课文录音相比,简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准确的朗读,圆润的发音,感情的把握等等,无不让人交口称赞。教师个人水平得到较好的发挥绝对是教学中的亮点,但在佩服之余,我们是否也该为学生想想?一堂语文课学生读了多少?在老师读之前,学生有没有读过课文,找出生字词,查查字典?对课文内容理解了吗?对文章感情吃透了吗?若没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究老师就读了,那么学生不用解决字词,也就省去了查字典的麻烦;不用去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就更省去了一个大麻烦。他们完全可以模仿老师去朗读,甚至也可以读得声情并茂,但他们真正理解了多少呢?充其量只是学到了一点“形”而已,真正的“神”却领悟不出,形神兼备也就无从谈起。针对这些失误,新课标注重学生的自我朗读体验,倡导“四步读书法”,即读准(要动手查字典)、读畅(要反复读,达到熟练)、读情(要分析内容,把握感情基调)、读境(要发挥想象,仔细品味)。如此步步深入的读,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由浅入深地把握课文,重视了学生的个体参与,强调了学生的情感体验,使学生实现了自我与作者的心灵交流,这样读出来的声音才不会空洞无物,矫揉造作。特别是后两个层次,学生在有感情的朗读中可以尽情发挥想象,用“内在的眼”去看作者描绘的世界,用“内在的耳”去倾听作者的心声……在这个无形无声的世界里,每个人的看法可能不同,但每个人的看法却又都是深邃的,有鲜活生命力的,因为这不是别人强加给自己的,而是植根于自己内心深处的。此时的朗读便不再是“见字出声”而是“内明于心,外达于人”了。在真切感受基础上的朗读,或如小溪流水,叮叮咚咚;或如激流奔泻,汹涌澎湃;或如置身桃园,鸟语花香,于人于己,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真正的享受呢?
  
  二、在质疑解惑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韩愈说:“人非生而知之,孰能无惑?”由此可见,学生有疑问是很正常的;古语又说:“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由此更可见质疑的重要性。可是传统教育却恰恰没有给学生的质疑解惑留下畅想的余地。往往是课堂上老师精心设计出种种问题,制订出标准答案,再一步步引导学生往事先挖好的陷阱里跳。于是乎出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传说:某地老师在上课时画了一个月牙状的东西,问学生说这是什么,学生纷纷发表看法,镰刀、豆角、发夹等不一而同。但最后教师说:“你们都错了,应该是小船。”听课者无不哗然。试想:在如此重重束缚之下,哪个学生还敢说?哪个学生还敢疑?长此以往,学生岂不要被培养成为一个个只会制造标准答案,而没有自己思考的木偶人?所幸的是,不久后的今天,“让老师闭嘴”“放手让学生质疑解疑”的新课改精神便强有力地占据了语文课堂,对文章整体的感知质疑,对部分的感知质疑,及对疑惑的解答,全由学生自主解答或小组班内合作解答,学生把握课堂的权利大了,对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现在的语文课堂上,没有了师道尊严,学生便敢大胆发言了;没有了老师的大问小问,学生的质疑声反而多了;没有了标准答案,学生的回答也丰富多彩了。这样的课堂,老师轻松了,效率却提高了,学生思维也活跃了,谁能说这不是留给学生一片畅想天空的功劳?
  
  三、在综合性学习中留给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新课标下的语文教材中有一项全新的内容——综合性学习。作为和识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四项等重的一个项目,第一次被写入新课标中,充分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目标,即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予大力提倡。”基于这一理念的指导,新教材把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与其它学科的有机沟通、课堂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作为综合性学习的整体目标,将以往教材中写作、口语交际、语文实践活动三个系统整合于综合性学习之中,并在学习过程中留给了学生一片畅想的天空。
  综合性学习是要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这就决定了它的学习方式也是多样化的。比如,综合性学习“我爱我家”,就提供了三个可供选择的小活动:“老照片的故事”以一张或一组家庭照片为引子,与家人进行交流,了解家人的生活经历,在此基础上写一篇作文;“一件家庭物品”也是通过交流、询问,了解家庭故事,并把它写成作文;“妈妈的唠叨”则是模拟了一种生活情景,由两位同学进行模拟电话交流,再用书信的形式写一篇作文。很显然,这三个活动在组织形式上已给学生留出了畅想的余地。而第二、四、六单元的综合性学习的形式则相对一致,它们以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习惯为主要目标,在为学生提供一个母课题的前提下,又设计了若干层次的子课题,倡导学生发挥自主精神,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探究,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探索地球的奥秘可以分成这样几个课题:
  1、月球奥秘知多少(搜集资料)
  2、观察月球的运行,参观天文台
  3、丰富多彩的月球文化(搜集资料,讨论)
  4、我是月球小专家(知识擂台赛)
  5、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运用资料,发挥想象,写作)
  学生在有选择的进行上述活动时,将在兴趣的吸引下,自行查找资料、自行设计汇报成果的形式、自行安排观察的时间和方式、自行组织擂台赛和讨论……这样在各个环节中,学生的想象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新思维也得到了充分的锻炼。综合性学习中学生的出色表现,彻底打消了以前老师们不敢放手的顾虑,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放手后的学生,不但没有“走不动”或“走偏”了,反而走得更扎实,更精彩!因为在感兴趣活动的指引下,由于老师的放手,反而更激发了学生的参与意识,由于没有了老师的限制,反而更有利于发挥学生的想象思维了。综合性学习又给学生的畅想开辟了一方乐土!
  (作者联通:261308山东省昌邑市围子镇仓街初中)
其他文献
随着网络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写作已经成为现代学生篇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应用写作的能力,是现代化人才必须具备的技能。了解应用写作基础知识,掌握应用文写作技能,对职业学校的学生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但很多学生认为应用文知识太枯燥,厌学情绪严重。怎样让学生觉得应用文有味可嚼,有章可循,有用武之地,乐于学,学有所得呢?对此,笔者谈几点浅见。    一、立足范文,相机引导    “教育本身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
期刊
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辉煌灿烂的工业文明,但在人类运用科学技术改造自然、创造物质文明的同时,人与自然的关系却日益紧张,全球环境日益恶化。在生物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环保教育,以培养学生保护家园、保护环境的意识意义远大!    一、危机感教育    从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出现了人口、粮食、资源、能源和环境五大危机,而各种危机的解决均与生态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全球生态环境严重恶化,包括
期刊
小学语文课程改革,取得明显成效,这是毋庸质疑的。但是,也出现了许多“浮华”现象,势必引起我们关注与思考。  现象一:“我喜欢,我选择” 支解课文要不得  【课堂聚焦】:课改研讨会上,听了一节课改示范课,教学内容是人教版教材——《乌鸦喝水》,教学流程如下:  一、默写生字并检查初读课文的效果。  二、学生分组学习,可以选择你们最喜欢的一段进行小组学习,说一说你们为什么喜欢这一段?  三、每组选派一名
期刊
曾听到一位中学老班主任说:“当班主任是一种享受,在每届的三年班主任工作中,如果你第一年花点功夫把班级理顺了,第二年、第三年就根本不需要再伤多少脑筋,只需要你在适当的时候给学生点拨一下,学生就知道该做什么,该怎样做了。所以我的班主任工作是越做越觉得轻松,越觉得是一种享受,如果学校哪天不让我当班主任了,不能经常和那些既听话又开心的孩子在一起,可能我还会觉得不习惯 。”  这番话竟然和我产生了共鸣。也许
期刊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是新教材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第四教材组中的一篇课文。课文后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雪化得快的那边是北面还是南面?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就按照备课的内容告诉学生是北边的雪化得快。我的话音未落,班上有位学生大声喊:“老师、老师你错了,去年有个下雪天,我和爸爸上山赏雪景,爸爸告诉我是南面的雪化得快。”听完这位学生的话,我当时有点生气,心里想:我看了教学参考书的,怎么
期刊
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广大教师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为指导,以高涨的热情积极投身于教学研究与改革中,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努力实践着新课程改革。涌现出一大批体现新课程、新理念的教学设计和案例,老师们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也总结出了不少先进的、成功的做法,令人欣喜,叫人振奋。但是,笔者在两年来,听课调研的300百余节课堂教学实例中,发现不少老师在实践新课程改革,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出现
期刊
评价改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对初中毕业生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并将其作为初中学生是否毕业的主要依据和高中招生的重要依据,是这次改革的一个重大突破点。  对初中毕业生在学业考试的同时进行综合素质评价,初步改变了“一张试卷定终身”的考试选拔制度。这是一个积极的重要的导向,不仅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高中选拔合格人才,同时也有利于推进学校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中国道
期刊
与新课程同行已有两年的时间了,在与新课改的零距离接触中,作为一名教学一线的政治教师,我既有惊喜、欣慰,又有徘徊、疑惑,感慨颇多。我常常进行反思:到底该如何更好地运用新课改的教育教学理念,创造性地进行教学?以下是我在新课改实践中的一些尝试和体会。     一、尊重学生的心理需要、诱发主动探究的动机    《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要求加强教学的过程性和学生学习的体验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
期刊
特殊教育是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村小学,随班就读已成为残疾儿童少年接受平等教育的主要形式。多年来,我校因地制宜,努力开拓,初步探索了一条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新路子。    一、建立完善的工作支持保障系统是开展随班就读工作的保证    1、建立健全组织机构  ①.建立组织机构  为了确保随班就读工作顺利开展,必须成立以党委、政府牵头的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学校、财政、残联、医疗、民政等相关部门参与
期刊
【摘要】创设数学情境,激发数学创新意识,培养数学创新能力。  【关键词】数学创新 意识 能力 培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促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生动活泼地、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现代数学教学理念认为,数学教学是数学思维过程的教学,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头脑中构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