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需要互动,并进行有效的拓展延伸能有趣而深入激发学生学习,才能充满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激发兴趣,引发互动
“同学们,去过长城吗?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会看到这样一座铜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大家读一读课文第一句,给出答案来。课文第一句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说他‘杰出’和‘爱国’,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我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的课前导入,短短的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非常想了解詹天佑的故事和人物特点,从而顺利的开展了课文教学。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詹天佑之所以“杰出”,是因为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在帝国主义国家阻挠的情况下接受建筑任务,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大胆心细要求严格和“两端凿进法”“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更体现了他的智慧。激趣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时,笔者先引出“英雄”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说出了很多从人物,大多是征战沙场、英勇奋战的英雄人物。那么,是不是只有那些敢于与敌人作斗争的人才算为英雄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凡是热爱祖国、对祖国有贡献的人都是英雄;有的认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是英雄……然后,笔者引导他们了解一个人物:雷锋。通过多媒体操作,把雷锋的事迹做了一个介绍,再开始学习课文。课文是魏钢焰写的一首诗,是在赞美雷锋是位“英雄”。这样学生很快明白了,原来,现实生活中,一些“细碎”的事情就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一旦发光,就是英雄的品质,这个人也就是英雄了。激趣导入,引发互动,可以使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外信息充实课堂,推动互动
我们上课不仅仅只是讲授课文内容,对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也应该要进行延伸。如,教《我站在铁索桥上》这篇课文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到大渡河、铁索桥、红军长征等资料,然后通过交流,以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内容:家住广东南海的詹天佑,诞生于清朝末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即怀着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理想回国。当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时,詹天佑义无反顾接任总办兼总工程师。尽管地形险峻,工程艰巨,帝国主义国家极力阻挠、嘲笑,但詹天佑依然以大无畏气概,率領全体筑路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振兴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要掌握这些课外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网络、书刊等的收集整理,推动学生互动,从而激起学生了解詹天佑一生的伟大业绩,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都起着很好的作用。
又如,教学《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前,让学生收集我国一些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在教学《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之后,我们一定会从居里夫人一心想着全人类、一心想着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受到感动,此时,我们便可以让学生说说我们国内有哪些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并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在课堂上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能更加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 ,深化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如教《杨震暮夜却金》时,我们可以通过“你觉得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交流。或许会有学生只是简单回答“清廉”之类,但也会有学生回答“光明磊落,不贪不占。”于是,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从哪些地方体现。如此这般,学生们便会展开思维,因为杨震官至太守,老熟人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怀里揣着重金来访,并说没人知道,请杨震收下,但杨震以“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拒收礼金,其话语荡气回肠,让人敬佩。后来杨震因做官清正廉明,接连被得到提拔,颇受朝廷重用,更令人钦佩……引发学生交流,我们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杨震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高贵品质。 通过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 ,深化互动,会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染学生 ,强化互动
进行朗读训练,我们要多防并举,采取:范读、指名读、双人读、小组读、分男女读、表演读等形式,使朗读变得绘声绘色,达到能让学生几乎看见人物的形象、听见人物的声音,更能领会文章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指名读、齐读等,使学生仔细体会船长哈尔威在危险时刻,让妇女儿童先走、船员断后、自己留下的那种沉着冷静以及勇于献身的精神。当我们使用低沉语气、缓慢的语速朗读到“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时,学生们便会被深深地震撼、打动,深切的感受到船长那种具有崇高灵魂的人性美
又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最后由各小组代表读,看谁读得好。读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想象草原的天,草原的地是怎样的美,草原上的人民是怎样的生活。最后让学生议一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教师恰倒好处地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的同时让学生体会草原景色之美、人们心灵更美的意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朗读时需注意停顿、轻重、快慢、语气等等,让学生能真正带着情感来读,从读中理解,读中感受文章所蕴涵的各种美。
再如,讲授《瀑布》时,我们可以采取表演式朗读,配上手势,便可把瀑布那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瀑布的壮观……通过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染学生 ,强化学生、师生互动,对深入理解课文也很有帮助。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在激发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教学质量。
一、激发兴趣,引发互动
“同学们,去过长城吗?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会看到这样一座铜像,你们知道他是谁吗?大家读一读课文第一句,给出答案来。课文第一句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为什么说他‘杰出’和‘爱国’,你是怎么知道的?” 这是我教《詹天佑》这篇课文的课前导入,短短的几句话,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非常想了解詹天佑的故事和人物特点,从而顺利的开展了课文教学。通过学习课文,学生很快就了解了,詹天佑之所以“杰出”,是因为在修筑铁路的过程中,在帝国主义国家阻挠的情况下接受建筑任务,体现了他的“爱国情怀”;他的大胆心细要求严格和“两端凿进法”“人”字形线路的设计,更体现了他的智慧。激趣导入,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教学效果。
教学《你,浪花的一滴水》一文时,笔者先引出“英雄”的话题,学生很感兴趣,他们说出了很多从人物,大多是征战沙场、英勇奋战的英雄人物。那么,是不是只有那些敢于与敌人作斗争的人才算为英雄呢?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认为凡是热爱祖国、对祖国有贡献的人都是英雄;有的认为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普普通通的老百姓也可以是英雄……然后,笔者引导他们了解一个人物:雷锋。通过多媒体操作,把雷锋的事迹做了一个介绍,再开始学习课文。课文是魏钢焰写的一首诗,是在赞美雷锋是位“英雄”。这样学生很快明白了,原来,现实生活中,一些“细碎”的事情就能体现一个人的品质,而这些品质,一旦发光,就是英雄的品质,这个人也就是英雄了。激趣导入,引发互动,可以使学生入情入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教学效果。
二、课外信息充实课堂,推动互动
我们上课不仅仅只是讲授课文内容,对课文中涉及的一些课外知识也应该要进行延伸。如,教《我站在铁索桥上》这篇课文时,课前可以让学生收集到大渡河、铁索桥、红军长征等资料,然后通过交流,以加深对诗歌内容和思想的理解。在教学《詹天佑》这篇课文时,我们还可以补充一些课外的内容:家住广东南海的詹天佑,诞生于清朝末年。耶鲁大学毕业后,即怀着建功立业、为国献身的理想回国。当清政府决定修筑京张铁路时,詹天佑义无反顾接任总办兼总工程师。尽管地形险峻,工程艰巨,帝国主义国家极力阻挠、嘲笑,但詹天佑依然以大无畏气概,率領全体筑路人员,夜以继日地工作,为了振兴中国的铁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而要掌握这些课外信息,学生必须通过网络、书刊等的收集整理,推动学生互动,从而激起学生了解詹天佑一生的伟大业绩,对帮助学生学好课文,都起着很好的作用。
又如,教学《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一文前,让学生收集我国一些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在教学《居里夫人的三克镭》之后,我们一定会从居里夫人一心想着全人类、一心想着科学事业的无私奉献的精神中受到感动,此时,我们便可以让学生说说我们国内有哪些一些著名的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并联系自己实际,谈谈自己应该怎样向他们学习在课堂上拓展学习资源,让学生能更加深刻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 ,深化互动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如教《杨震暮夜却金》时,我们可以通过“你觉得杨震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个问题引发学生交流。或许会有学生只是简单回答“清廉”之类,但也会有学生回答“光明磊落,不贪不占。”于是,我们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说出从哪些地方体现。如此这般,学生们便会展开思维,因为杨震官至太守,老熟人昌邑县令王密深夜怀里揣着重金来访,并说没人知道,请杨震收下,但杨震以“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拒收礼金,其话语荡气回肠,让人敬佩。后来杨震因做官清正廉明,接连被得到提拔,颇受朝廷重用,更令人钦佩……引发学生交流,我们可以促使学生真正掌握杨震光明磊落、清正廉明的高贵品质。 通过落实好“自主、合作、探究”,加强课堂交流 ,深化互动,会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染学生 ,强化互动
进行朗读训练,我们要多防并举,采取:范读、指名读、双人读、小组读、分男女读、表演读等形式,使朗读变得绘声绘色,达到能让学生几乎看见人物的形象、听见人物的声音,更能领会文章的感情,从而使学生受到感染。如在教学《船长》一文时,我们可以通过指名读、齐读等,使学生仔细体会船长哈尔威在危险时刻,让妇女儿童先走、船员断后、自己留下的那种沉着冷静以及勇于献身的精神。当我们使用低沉语气、缓慢的语速朗读到“船长哈尔威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凝视着这尊黑色的雕像徐徐沉入大海”时,学生们便会被深深地震撼、打动,深切的感受到船长那种具有崇高灵魂的人性美
又如,教学《草原》一文时,可以先让学生自由朗读一遍,再同桌互读、小组比赛读,最后由各小组代表读,看谁读得好。读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展开自己丰富的想象。想象草原的天,草原的地是怎样的美,草原上的人民是怎样的生活。最后让学生议一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这句话的意思。教师恰倒好处地启发学生进行审美想象的同时让学生体会草原景色之美、人们心灵更美的意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指导学生在朗读时需注意停顿、轻重、快慢、语气等等,让学生能真正带着情感来读,从读中理解,读中感受文章所蕴涵的各种美。
再如,讲授《瀑布》时,我们可以采取表演式朗读,配上手势,便可把瀑布那种如诗如画、如梦如幻的情景展现出来,使学生体会到瀑布的壮观……通过采取多种朗读形式感染学生 ,强化学生、师生互动,对深入理解课文也很有帮助。
总之,我们的语文教学,必须在激发师生互动、学生间互动方面下功夫,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语文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