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物联网技术在这一背景下的不断更新壮大,并以其优势特点被广泛应用到电网行业中。这两者的有效结合让实质为多传感器的电力系统升级转化为物联网系统,并在大数据背景和信息化发展的形势下使物联网技术得到进一步优化与创新,因此电力系统在这一基础上使其高效性、安全性、智能性得到一定程度提升。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有效融合,成为一种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技术,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它能有效整合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并改善电力系统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为智能电网中的多个环节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1关于核心技能
初期物联网的关键与核心技能就是网络技术和RFID,主要是有效管理各类商品以及货物,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各类物质有效管理与控制,做到以物换物。物联网本身就具备智能性特点,可以通过对周边环境有效感知实现动态自适应现象。与此同时随着材料技能的不断进步从而拓展并延伸了物联网自身的功能属性,因此物联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对宏观物体进行准确操作,并有效精确抑制微观生物体。现阶段只有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对传统网络导购形体有效运用难度进行限制,才能优化未来全球物联网运用过程和策略。总而言之物联网本身具有对事物进行有效标识的RFID技术、探测以及传感器技能、抑制事物智能化思考技能、有效融合网络技能以及纳米微缩技能。智能抑制技能主要使物体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性,在物体中设置职能体系使其转化为智能抑制系统,并有效运用智能抑制系统充分分析各类物体的具体状况。智能抑制管理理论的来源是认知运算,当前的最新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就是认知运算。而以物换物的目标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对外界环境情况进行学习和感知,并且需要对自身行为习惯进行觉察与感知。
2智能电网与物联网
我國学者对电力物联网的研究一直都没有脱离智能电网。2009年前后,国内智能电网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启动了一系列试点工程,将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向高潮。随着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智能电网所要实现的是一个美妙而复杂的未来,这似乎与物联网的终极构想是一致的,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智能电网服务。在这样的背景推动下,物联网技术走进了电力行业的视野,并紧密围绕智能电网的蓝图发挥作用。我国学者对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研究,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主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2013年以前,这是物联网理念在电力行业兴起至扎根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大家都在认同并形成一个观点: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第二个时间段是2014年至今,是物联网概念在电力行业铺开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学者们不再集中论证将物联网引入电力行业的重要意义,而是着重刻画在不同的“智能”场景中,如何让物联网发挥重要作用。
3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3.1电力物联网传感器研究
感知层是电力物联网的第一层,通过传感器实现信息的识别、采集和组织。电力系统复杂多样,想要实现统一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就需要合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并在这一基础上研究统一的信息模型。根据研究的类别不同,现阶段研究中,与电力物联网紧密相关的传感器主要有3种: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是一个由天线和带有电磁屏蔽的电路板组成,结构小巧简单,使用技术已十分成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存在路由策略、统一信息模型、隐私保护、电磁兼容等问题;其次是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常出现在变压器油色谱检测中,是一种测量气体属性,并将气体属性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最后是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各种设备环境的温度数据。
3.2电力系统组网需求
电力传感网络场景复杂度高,设计难度大。为达到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的效果,需要对所有电力设备安装大量传感器,负责对运行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其中,传感器节点收集的数据对象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及湿度等。通过所收集到的数据来对电网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掌握每个设备实际情况和环境状态。为保证电力环境下可以满足电网感知需求,传感器网络服务对象以及数据传输必须要达到如下3点要求。第一,多个无线通信中断。为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必须要配置大量的传感器节点,负责对用户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第二,大量传输数据。设置的所有传感器节点能够对用电设备运行信息进行周期性发送,且因为传感器基数大,网络内待传输的数据量也比较大。第三,较高实时性。只有保证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及时传输给电力控制中心,才能够对电网运行态势进行可靠分析,确保遇到问题后能及时对线路进行调控处理。
3.3应用系统体系架构
在实时感知输变电系统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对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处理,形成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以及各种应用的体系架构,并对物联网的各种应用有效实现。电力传感器网络可以对智能电网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下一阶段电网智能化决策、控制以及服务提供依据。
3.4关于平台化设备管理
不同工况、工艺与设计之间存在的误差通常会引发设备运行风险,因为之前实时监控数据并不完善,致使评估设备状态较为落后,并且因为大量的人为因素,基本上不具备预见性。这就需要对设备运行监管体系进行强化,熟练掌握设备的变化和健康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对在降低运行风险的基础上对生产效率进行有效提高。首先需要具备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主要涵盖了整体系统评价、实时分析指标以及准确评估健康情况等,在改造数字化和装备信息化生产环节不断加快生产力度,从而营造智能化、高效化以及两化有效融合的发展趋势;其次是智能点巡检,点检人员的任务是从特有设备中登录巡检系统后完成任务的,该工作也是在这一设备中的管理后台上传相应数据,实现全面后台管理;在预测性检修过程中需要对运行设备主要部位的状态和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监测和诊断,在设备状态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根据预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计划和部署实施。预测性检修计划与点巡检、设备运行情况和维修记录、成本控制、人员培训、应急抢修等环节密切相关。
结语
物联网技术本身是有效结合定位、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充分协调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有效运用感知、网络和应用层面体系结构,在检修设备、监测运行状态、智能化监管以及管理资产设备等环节获得理想成效,从而在技术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效突出电力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开智,石金平,管中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8(22):127-128.
[2]周春雷.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9):69-70.
[3]唐孝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18(14):67-68.
[4]陈义忠,林雁斌,周富成.简析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9(13):51.
关键词:泛在电力物联网时代;物联网技术;电力系统;应用
引言
智能电网和物联网的有效融合,成为一种具有极高战略意义的新型产业技术,在提升生活质量的同时,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其中物联网作为智能电网末梢信息感知中不可缺少的关键环节,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空间,它能有效整合电力系统基础设施和通信基础设施资源,并改善电力系统现有基础设施利用效率,还可以提高电力系统信息化水平,为智能电网中的多个环节提供重要技术支持。
1关于核心技能
初期物联网的关键与核心技能就是网络技术和RFID,主要是有效管理各类商品以及货物,在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对各类物质有效管理与控制,做到以物换物。物联网本身就具备智能性特点,可以通过对周边环境有效感知实现动态自适应现象。与此同时随着材料技能的不断进步从而拓展并延伸了物联网自身的功能属性,因此物联网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是对宏观物体进行准确操作,并有效精确抑制微观生物体。现阶段只有利用网络融合技术对传统网络导购形体有效运用难度进行限制,才能优化未来全球物联网运用过程和策略。总而言之物联网本身具有对事物进行有效标识的RFID技术、探测以及传感器技能、抑制事物智能化思考技能、有效融合网络技能以及纳米微缩技能。智能抑制技能主要使物体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性,在物体中设置职能体系使其转化为智能抑制系统,并有效运用智能抑制系统充分分析各类物体的具体状况。智能抑制管理理论的来源是认知运算,当前的最新人工智能发展方向就是认知运算。而以物换物的目标在物联网中的有效实现离不开对外界环境情况进行学习和感知,并且需要对自身行为习惯进行觉察与感知。
2智能电网与物联网
我國学者对电力物联网的研究一直都没有脱离智能电网。2009年前后,国内智能电网的研究如火如荼地开展,国家电网公司先后启动了一系列试点工程,将智能电网的建设推向高潮。随着世界各国对智能电网研究的不断深入,研究者们开始认识到,智能电网所要实现的是一个美妙而复杂的未来,这似乎与物联网的终极构想是一致的,物联网技术可以为智能电网服务。在这样的背景推动下,物联网技术走进了电力行业的视野,并紧密围绕智能电网的蓝图发挥作用。我国学者对智能电网与物联网的研究,在不同时段有不同的主题,大致可以划分为两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2013年以前,这是物联网理念在电力行业兴起至扎根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内,大家都在认同并形成一个观点:电力物联网是智能电网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第二个时间段是2014年至今,是物联网概念在电力行业铺开发展的阶段,在这一时期,学者们不再集中论证将物联网引入电力行业的重要意义,而是着重刻画在不同的“智能”场景中,如何让物联网发挥重要作用。
3优化措施分析研究
3.1电力物联网传感器研究
感知层是电力物联网的第一层,通过传感器实现信息的识别、采集和组织。电力系统复杂多样,想要实现统一的信息交换和信息处理,就需要合理利用传感器技术,并在这一基础上研究统一的信息模型。根据研究的类别不同,现阶段研究中,与电力物联网紧密相关的传感器主要有3种:首先,最为重要的是无线传感器,无线传感器是一个由天线和带有电磁屏蔽的电路板组成,结构小巧简单,使用技术已十分成熟,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中,存在路由策略、统一信息模型、隐私保护、电磁兼容等问题;其次是气敏传感器,气敏传感器常出现在变压器油色谱检测中,是一种测量气体属性,并将气体属性转化成电信号的装置;最后是温度传感器,用以测量各种设备环境的温度数据。
3.2电力系统组网需求
电力传感网络场景复杂度高,设计难度大。为达到实时感知电网运行状态的效果,需要对所有电力设备安装大量传感器,负责对运行信息的采集与传输。其中,传感器节点收集的数据对象包括电压、电流、温度、压力及湿度等。通过所收集到的数据来对电网整体运行状态进行分析,掌握每个设备实际情况和环境状态。为保证电力环境下可以满足电网感知需求,传感器网络服务对象以及数据传输必须要达到如下3点要求。第一,多个无线通信中断。为实现对电力系统运行状态的实时监控,必须要配置大量的传感器节点,负责对用户电气设备运行数据进行采集。第二,大量传输数据。设置的所有传感器节点能够对用电设备运行信息进行周期性发送,且因为传感器基数大,网络内待传输的数据量也比较大。第三,较高实时性。只有保证收集到的所有数据信息及时传输给电力控制中心,才能够对电网运行态势进行可靠分析,确保遇到问题后能及时对线路进行调控处理。
3.3应用系统体系架构
在实时感知输变电系统运行状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业务需求对感知层感知到的信息进行针对性地分析与处理,形成包括应用基础设施、中间件以及各种应用的体系架构,并对物联网的各种应用有效实现。电力传感器网络可以对智能电网全寿命周期中的所有环节产生的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为下一阶段电网智能化决策、控制以及服务提供依据。
3.4关于平台化设备管理
不同工况、工艺与设计之间存在的误差通常会引发设备运行风险,因为之前实时监控数据并不完善,致使评估设备状态较为落后,并且因为大量的人为因素,基本上不具备预见性。这就需要对设备运行监管体系进行强化,熟练掌握设备的变化和健康情况,及时对设备进行预防性维护,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有利于对在降低运行风险的基础上对生产效率进行有效提高。首先需要具备科学系统的评价体系,该评价主要涵盖了整体系统评价、实时分析指标以及准确评估健康情况等,在改造数字化和装备信息化生产环节不断加快生产力度,从而营造智能化、高效化以及两化有效融合的发展趋势;其次是智能点巡检,点检人员的任务是从特有设备中登录巡检系统后完成任务的,该工作也是在这一设备中的管理后台上传相应数据,实现全面后台管理;在预测性检修过程中需要对运行设备主要部位的状态和存在的故障隐患进行监测和诊断,在设备状态基础上对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从而根据预测内容进行针对性的计划和部署实施。预测性检修计划与点巡检、设备运行情况和维修记录、成本控制、人员培训、应急抢修等环节密切相关。
结语
物联网技术本身是有效结合定位、传感器网络等技术,充分协调人与物和物与物之间的关联,有效运用感知、网络和应用层面体系结构,在检修设备、监测运行状态、智能化监管以及管理资产设备等环节获得理想成效,从而在技术经济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上有效突出电力系统中物联网技术的意义和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开智,石金平,管中华.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的研究与应用[J].电子世界,2018(22):127-128.
[2]周春雷.面向智能电网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9):69-70.
[3]唐孝国.物联网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J].电工技术,2018(14):67-68.
[4]陈义忠,林雁斌,周富成.简析智能电网中的物联网技术及其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9(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