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下语文教学方法的探讨

来源 :博览群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hiayan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向纵深发展,新时期下就教育对教育的综合性、整体性及民主性的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会从不同的角度、不同方面、不同要求对教育方法进行新的探讨,研究,但就其宏观而言,无非就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全面融入创新思维、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授之以渔、注重教学方法民主化,教学内容时代化,教学思想进步化、掌握好理智和情感的统一,使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等它们将会是未来语文教学方法发展的趋势。
  关键词: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一、注重在教学中全面融入创新性思维
  正如江泽民所说:“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育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才的摇篮。”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突出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用乐观积极的眼光和态度来欣赏和预见学生的天性,充分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如陶行知说过——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中国教育革命的对策是使手脑联盟。
  二、转变教学观念,注重授之以渔
  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多以传授现成知识为主,忽视了学生自己的思维以及对知识的吸收程度和升华程度。传统的语文教学方法逐步演变为灌输机,形成一老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讲课”为中心的“三中心”,犹如柏杨先生笔下的酱缸,学生只顾接收老师传授的课堂知识,放在那里不断搅拌,从然是多活跃的思想,一经教条式的传输,所有特色都消失,只留下一缸浑浊的东西,用来应对冷冰冰的应试教育制度。应对这种传统教学方法,唯有转变教学观念,注入新的教学模式,淡化教师与学生的界限。如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的语文导读法,注重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和探索的培养,让学生同老师一样用自己的观念审视分析问题,达到理解升华知识的效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本身是学生接受思想文化薰陶的一门课程,而学好语文更重要的是学会一门技巧。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写作的熟练技巧”。
  三、注重教学方法民主化,教学内容时代化,教学思想进步化,激发学生思维能力
  古往今来,教学的形式百年不变,学生在下面坐,老师在台上教。当一个老师形成一套自我理论的时候,一种强大的力量将会使学生无条件接收老师的传递的信息。多元文明仅以一种形式一种角度一个观念出现在学生视线和脑袋时,单凭这固定的形式足以将学生的思维禁锢,学生只会迎合老师的口味。我们学习并不是把知识装在脑袋里,而是应该把装在脑袋里的知识形成自己特有的体系,形成思想。给学生一个平台,尝试一下学生将老师听的形式,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去思考,去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打破思维的束缚。另一方面,语文是与时俱进的一门课程,因而一套完整的语文教学体系,里面更应注重教学内容与时俱进的结合,这不仅要求教学内容的时代化,更要求教学思想的进步花化。唯有将时代发展的需要与课堂内容结合起来,才能更新学生的各种观念,提起学生兴趣。上海师范大学王荣生教授主张:“调整语文教学内容是改善语文教学方法的重要途径。”课本是死的,思维是活的,唯有多角度,多形式的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思想,才能突破传统模式。推陈出新。
  四、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
  教育就是注重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协调发展。然而,现今的一些学校收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往往只是倾向于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和注意力等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开发,忽视了学生的兴趣,意志,情感,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发掘和成长。特别是随着“智力教育”转向’人格教育“的变化,人们对人文人性知识的认识不断加深,人们只会更加关注情意性的教学。比如于漪老师的情感教学,她认为“语文教学要直面于‘人’,根植于‘爱’,发轫于‘美’,着力于‘导’,作用于‘心’”。因此,如何使学生智力于非智力协调发展,实现理智与情感的统一,是今后语文教学方法研究的一大课题。
  五、灵活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率
  时代的发展伴随着科技的发展,现代社会已经成为科技的时代。因而,新时期下的教学少不了现代化工具。现代教学手段的各种视听设备日趋自动化,微型化,智能化,专门化,更使现代化教学手段应用范围日趋广泛。例如投影仪,幻灯机的使用,语音实验室的使用。在提起学生兴趣的同时也通过网络的力量矿大了学生的知识面,不仅提高率教学的上课效率,教师上课的灵活性,同时提高教学的质量,达到教与学的双收,更重要的是,通过各种形式的东西刺激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提高。
  六、追求教学方法民主化
  实现教育民主化,教师必须树立民主平等的思想。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师生都能有主观能动性,他们互相认识,互相合作,将对教学方法的实践和应用起决定性作用。主体间的互动性使师生更加配合默契,合作和谐,才能实现有效的“教学相长”。而这种相互合作和谐,默契配合则表现为教学民主性在教学方法运用过程中。即师生主体间相互尊重,互相信任,相互配合,共同进步。这种民主教学精神如果得以发扬,能促进学生创新和探求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探求民主化教学方法,如何建立和谐默契的师生关系,创设融和的课堂民主气氛,追求师生关系主体间的相互作用效果,将是未来语文教学方法改革的一大趋势。
  七、结束语
  论述教法又必须论述学法。因为教学就是“教师和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以掌握知识体系、技能和技巧为目的的连续不断的相互作用的活动的总和”(谭惟翰《教学中谁为“主体”》)。以我之见,新时期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往多元化,综合化,现代化,民主化方向发展。
  现代化资源、最广阔的精神自由的人。语文阅读教学在此扮演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教师,在新观念的基础上,改变原有教学方式,将“以人为本”“素质教育”“创新”“民主化教育”
  “现代化教育”等植根于各科教学当中,适当地在教学中运用心理学知识等等其他学科知识,
  这在教学方面本身就是一种创新的体现。现代的教育趋势要求教师不仅掌握专业知识,更为重要的是,要懂得从学生的角度去开展教学活动,这样才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只有不断地加强心理学在教学中的运用,教育目的才能真正实现,
  参考文献:
  [1]李恒杰《浅议新时期语文教学方法》大观周报.
  [2]周久璘,做一名有效的教师[J].江苏教育研究,2008,(02).
其他文献
摘 要:“看客”是鲁迅倾注笔墨塑造的麻木、冷漠的围观者形象,看客的产生与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等级制度密切相关。等级制度对中国人的影响,在中国传统社会身份称谓中尤为突出。主要表现为君、父、夫等亲属或泛亲属关系性称谓桎梏着中国人,压抑着人性,形成“无自由”的变态人格;同时中国人在职务性称谓掩护下的沉默、冷漠的表现,形成“不负责”的习惯心理。看客也正是这样一群无自由、不负责的中国人,无自由以致于个性压抑、
期刊
摘 要:网络正在快速、深刻地影响着社会进程和人类的未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行为模式、价值取向、心理发展和道德观念,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化传媒手段,不断创新网络时代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工作的新途径,是高校急需解决的重大问题。  关键字:网络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创新  21世纪是一个信息化的世纪,作为接受新鲜事物最快的当代大学生,他们更是不断地
期刊
摘 要:探讨如何做到语文课堂的高效教学,在文言教学进行一种大胆的尝试.这是新课标的要求,也不当下文言教学的关键所在.创设读书的课堂也是解决这一瓶颈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效课堂;文言教学;读书课堂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是一门读的学科,可以这么理解读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学科的特质。尤其是文言教学,多种形式的读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让文言教学变得简单而丰富。以诵读促理解,以理
期刊
海南每年高考数学的平均分都很低,今年是近年来最高的一次,但还是远不如内地省区的考生的数学成绩。新课改从2004年至今已经好多年,中学数学课程已经有了重大的改变,比以前容易多了,也不断的在给学生减负,优化教法学法,但为什么仍然有很多学生学不好数学、讨厌数学、放弃学习数学?形成学生学习数学困难学生的原因在哪?我一直在思考该问题;也一直在教学中不断的摸索原因和对策,渴望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海南的教育出
期刊
摘 要:物理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方法教育在中学物理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应通过借助科学实验、方法训练、复习总结等途径来实施科学方法教育。希望以此提高初中学物理教学的科学性,从而推动我国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  关键词:物理;教学;科学方法;教育  物理学所研究的是自然界中最普遍的物质运动现象,是研究物质的一切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态和物质各层次的结构、相互作用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科学,是
期刊
摘 要: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的生命现象及其生命活动规律的自然科学。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在新理念下的生物教学中,越来越强调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研究性学习,注重理论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可是,目前学生对生物的学习热情并不高,并没有达到轻松、愉快、主动学习的效果,究其原因,造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是多方面的。理性看待目前生物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探索相应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对提高生物教学的
期刊
在新课程标准下,初中历史老师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完成课堂生成的目标,依然是十分现实和需要探讨的问题。新的理念、新的课标、新的教法,使我们充满激情,学生充满活力,课堂教学变得更为精彩。新课程改革对历史教师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我认为历史学科的有效性教学是师生遵循历史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了学生自主进行历史学习,以最优的效果来促进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期刊
摘 要:道德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特定的社会环境构成了特定的文化生态背景。新世纪社会经济大潮必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和道德情操,因此对于青年一代的道德教育影响深远。本文以当代中学生为重点,讨论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文化;中华道德;教育;传承  一、文化及文化生态概说  文化,主要是指某个特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形成的思想观念、行为准则及风俗习惯等。此外,广义的文化也可以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
期刊
摘 要:信息技术逐渐融入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之中,同时多媒体技术以及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促进学术教学深层次的变化。怎样将信息技术融入到初中物理课程学习之中,保证教学质量,优化教育效果,向社会输出新一代的技术型人才,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一项值得深究的话题。本文分析了信息技术运用于初中生物理教学中的常见问题,针对初中物理教学如何整合进信息技术提出了有效的建议和措施。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 ;信
期刊
摘 要: 在新理念的指导下,引导学生立足与生活实际,做生活的有心人,再给予学生合理有效的作文指导,给他们表达的自由和空间,宽容每个个体的个性,一定会改变不愿意写作文的局面,让每个人都乐于作文,乐于表达, 让作文成为学生表达生活的、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 ;生活体验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