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簧改良笙演奏的艺术表现力

来源 :当代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ling77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37簧笙正式走入大众视野是在20世纪的80年代,转眼30多年过去了,它用自己的实力向世人绽放它无限的能量,践行着它与时代同步、与国际接轨、与世界各民族音乐相融的神奇魅力!笔者拟从二十多年来演奏此乐器的体验和感悟来论述37簧改良笙的特点、能量、演奏艺术的空间和高度及其博大的内涵和功效。
  [关键词]37簧改良笙;演奏艺术潜能;科学改良;功效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094-02
  从远古社会“走来”的笙,自它得名之日起,就具有内涵深厚的“个性”,它曾在我国古代文化史上作为中华“和”文化载体而显赫于世,至今已传承了数千年。它曾经受到上至帝王、圣贤、文人、雅士,下至黎民百姓的青睐,至今仍为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无论在民间吹打乐、戏曲音乐或歌舞音乐中它都不可或缺;尤其在我国西南等少数民族中,早已融合成为本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笙作为中国古老的簧管乐器在我国古代各类文献典籍中都有记载,在战国时期的民歌总集《诗经》中就有“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1]的歌词;“滥竽充数”的故事更是妇孺皆知,这段故事除了有讽刺南郭先生之意,也从另一个侧面看出笙属乐器在春秋战国时期,无论是从制作技术上还是受众程度上已经有了相当高的水平和相当广泛的范围,也充分显示出笙在古代宫廷音乐中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民族音乐的崛起和繁荣发展,使这件古老的乐器又重新被人们认识。在诸多笙演奏家和艺术家的共同努力下,笙的音数不断增加,音域不断扩展,功能、创作技术和演奏技巧也在不断被人们发掘,并由过去的伴奏、合奏形式发展成为独奏形式。除了笙传统技法的运用,三六度和音、西洋和弦、转调及复调技术的运用,也使得笙的演奏技术有了更大的突破和创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84年由牟善平、翁镇发、徐超铭三位先生研发成功的37簧传统改良高音笙的问世,为传统笙艺术的提升发展插上了一对精彩的翅膀,日益显现出了它的能量和魅力。
  
  
  一、37簧改良笙的特点
  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唯一一种可以同时演奏多音的吹管乐器,数千年来笙的演奏模式具有独特性与不可复制性,现在已发现最早的笙演奏模式是唐代时期的“合竹法”演奏,这种演奏是将五六个看似不相关的音合在一起进行演奏的“和音”,这种独特的演奏模式在后期逐渐衍变为“传统和音”并延续至今,直到今天,传统和音的演奏模式仍然是笙主要的演奏模式,甚至可以称之为笙演奏之灵魂,37簧笙正是出于对这种演奏模式的延续与传承,才将改良的基石建立在传统笙之上,在最大限度保留骨干音位置的同時增加其他音管,与此同时也完整保留了所有传统技巧的演奏,改良并非改革,创新也并非革新,在不摒弃原有的并增加新生的才能称之为改良,传统的技法与技巧都是历代先人智慧的结晶,只有更好地继承才能让其更好地发展。37簧改良笙的主要特点是:1.最大限度上保留了传统笙的形制,采用“马蹄形”圆斗结构。2.保留了传统笙中骨干音的位置,并在其基础上加簧加管。3.采用高、中音按孔,低音按键的模式,使得传统技法与技巧完全得以保存。4.采用十二平均律体系,从小字组的g至上方三个八度内半音健全并可以灵活自由转调。37簧笙的成功研发不但解决了一人多笙的问题,同时也使得笙独奏艺术得到了质的飞跃,因其保留了传统笙的构造和音位,不但传统乐曲可以演奏,传统技巧也得以完全传承,此外,十二律的体系及三个八度的宽阔音域也让37簧笙在民乐合奏与现代音乐演奏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37簧笙是中国传统乐器改良的成功典范,此乐器在1985年获得中央文化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37簧改良笙演奏艺术的创新
  演奏是音乐表达的方式,而乐器则是音乐表现的载体,一个改良的乐器是否成功,要看改良后的乐器是否可以提升其演奏艺术的空间,并为挖掘潜在的演奏形式提供可能。37簧笙在传统笙的基础上加簧加管,使其在三个八度内半音健全,这本身就是对演奏艺术空间的提升,做到了传统音乐和民乐合奏两个方向演奏的职能性统一,为潜在演奏形式提供了可能并引导笙的演奏艺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在器乐演奏中多声部演奏是及其复杂的演奏模式,在多声部演奏中,复调的演奏可称为多声部演奏的极致,而在复调音乐中最复杂的演奏是赋格作品。在全世界的乐器中,能够用一件乐器演奏赋格作品的少之又少,除了一些键盘类乐器,如:钢琴、羽管键琴、管风琴、手风琴等,其他乐器几乎无法独立完成,而是需要以重奏、交响乐等方式才能表达。37簧改良笙的成功研发为笙在多声部演奏领域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并为笙的演奏艺术提供了一个新的高度。
  据笔者考证,笙的第一首纯复调作品是1988年由上海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复调音乐大师陈铭志先生创作的笙独奏作品《远草赋》,该作品是根据宋代诗人杨万里的诗《过百家渡》之四的意境并采用陕北地区的民间音乐素材而创作,故又名《黄土恋》,这是一首标准的赋格作品,全曲除了引子与华彩段落外,均由复调音乐构成,以双声部复调为主,少量加入三声部复调,运用对位、倒影、模进等技法将笙的多声部演奏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该作品的问世开创了笙复调音乐演奏的先河,并被评为20世纪华人音乐经典。虽然早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作品中出现过复调音乐的片段,但这些复调音乐几乎都是支声性复调,即一个声部保持长音或固定节奏型,另一个声部演奏较简单化的单旋律,无论是篇幅、难度都无法与该作品相提并论。该作品在业内引起极大反响,曾经有人一度质疑该作品是由两个笙同时演奏或分轨录制,而并非一个笙独奏。
  在该作品之后,许多作曲家开始关注37簧笙,并为其创作,陈铭志先生又为笙创作了《笙之舞》《诙谐曲》《鱼水情》《湘江之歌》等复调作品,其高徒赵晓生先生也用自创的太极作曲系统为笙创作了独奏作品《唤凤》。由于37簧笙改良的成功,使笙的演奏进入了现代音乐演奏的领域,并让专业的作曲家们看到了笙演奏的潜能并逐渐将笙的演奏推向了一个全新的艺术高度。   
  
  三、37簧改良笙屹立世界多元化音乐之林
  在21世纪的今天,中国音乐已经进入了全球化时代,在保留传统音乐的同时也要发展现代音乐并与世界音乐相融,已不是过去民族乐器只能演奏民乐的时代,而是要体现音乐国际化,音乐无国界的理念。在这种多元艺术相融合的时代,对于乐器的改良就提出了更大的挑战,37簧笙是这个时代乐器改良的佼佼者,它可以胜任多元艺术的演奏并得到了世界音乐的认可。
  在多元艺术相融合的今天,演奏艺术已不只停留在传统意义上的独奏、齐奏、重奏等艺术形式,开始融入一些电子音乐、舞蹈、歌剧、戏剧等多元化的形式,1999年徐超铭先生也应邀只身前往巴黎用37簧笙录制俄国著名作曲家普罗科菲耶夫的交响童话《彼得与狼》,笙在乐队中演奏长笛声部,录音结束后,法国人称赞道:“笙吹小鸟比长笛还要像小鸟。”[2]
  在2009年多媒体京剧音乐剧《白娘子·爱情四季》和歌剧《接骨师之女》中,笙演奏者不仅需要上台演奏,更需要扮演剧中角色,打破了演员与演奏员的界限,这就需要演奏者手中的乐器不但要满足演奏的需求,还要具有方便移动演奏的能力,而37簧笙就是满足上述条件的不二之选。
  笔者曾在2015年与2017年代表中国前往马来西亚与巴西参加由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主办的GLOMUS世界音乐大会,该会的主题就是世界音乐与乐器相融合,参会期间,笔者与来自30多个国家的音乐人一同排练并演出,以即兴演奏为主并涉及爵士乐、古典音乐、摇滚音乐等元素,并应主办方要求,在演奏即兴部分时需要加入演奏者国家的本土音乐,37簧笙的科学改良在此次音乐会中得到了认可,既满足了乐曲中所需要演奏的各个变化音与大量转调,同时又在即兴演奏时运用传统技巧与传统音乐的元素。
  说到世界音乐不得不提及一位杰出的音乐家——吴巍,旅德音乐家吴巍是活跃于当今国际乐坛首屈一指的现代派笙演奏家,德国柏林龙音乐团团长及艺术总监, 德国亚洲艺术室内乐团艺术总监, 上海东方学者,上海音乐学院 特聘教授,他是一位致力于将传统融入现代的世界前卫音乐家,也是用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传统乐器笙成功地演奏现代音乐、爵士乐、即兴音乐的第一人。他发起组织的项目涉足各藝术领域,尤其注重发展多元艺术相结合的项目。从与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闻名于世的德国作家贡特·格拉斯共同合作的“十一月土地-音乐和文学”,到与现代歌剧、现代舞蹈、音乐戏剧等合作体现出他个人的音乐创造力和生命力。最为人所赞叹的是他以37簧高音笙在现代和即兴音乐、爵士融合音乐、新音乐和极简音乐以及其他许多音乐领域中,游刃有余的演绎能力和开创性。他还将中国传统音乐透过现代形式和音乐概念传达,把中国传统器乐带到一个新的音乐领域,推向各类国际舞台,使其成为国际乐坛公认的古老而不失新生力的世界乐器。
  
  
  结 语
  笙,作为拥有三千多年历史的中国乐器,时至今日仍活跃在舞台上,其本身已经是一个“活化石”,在数千年时代变迁与发展中,笙的形制在不断发生变化,这其中既有进步亦有退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笙的改良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得到发展,众多的改良笙均是中国人民智慧与心血的凝练,这些改良笙在研发初期的定位、目标、职能等方面虽有不同,但都是向着前进的路途克服了许多困难,坚实地迈出了每一步。之所以称37簧笙为中国传统乐器改良成功之典范,是因其在众多改良笙的基础上又迈出了可喜的一大步。为笙艺术的演奏技能技巧、音乐体裁与风格,音乐的表现力,尤其在笙独奏艺术领域中多元化艺术元素的融合都提供了更宽广的领域和平台。“乐”为人之情感,“器”为乐之载体,唯有将乐器更加合理、科学地改良,才能将中国民族器乐发展得更加辉煌。
  
  注释:
  [1]赖国全.诗经[M].山东:山东商报电子音像出版社,2010:01.
  [2]徐超铭.传统和音的衍变与多声演奏的发展[J].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34.
  
  
  (责任编辑:崔晓光)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朝鲜族作曲家权吉浩先生于1984年10月在上海音乐学院进修期间,运用最具有朝鲜民族音乐特色的“长短”(旋律)为体裁,并融合民歌风格,将中国朝鲜民族特色打击乐与西洋现代作曲技法相结合创作而成的钢琴组曲《长短组合》,以其严谨的曲式结构加上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旋律,呈现出鲜明的、具有朝鲜民族风格特色的钢琴音乐,在海内外深受好评。本文笔者主要分析《长短组合》的节奏,这样的分析有利于我们了解朝鲜民
期刊
[摘 要]乔治·库塔格的钢琴练习套曲《玩耍与游戏》第三、第四卷,曲目自身具有独特的音高组织方式和特点,彼此间以小二度音程为线索贯穿其中,所以在整体上又体现出一定的关联性。  [关键词]音级集合;音列;音阶;音块;小二度  [中图分类号]J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114-03     匈牙利当代作曲家、钢琴家乔治·库塔格为儿童而作的钢琴练习套曲《玩
期刊
[摘 要]方琼的歌唱艺术汲取了我国民歌戏曲的精髓,合理的借鉴了美声歌唱的科学方法,打破了唱法的壁垒,用独特的演唱风格诠释中国声乐作品的内涵。她的声音具有中国文化的审美特质,情感表达细腻、声音通透明亮、表演端庄典雅。她的演唱凸显着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特征,润腔自如、咬字清晰、声线连贯。本文通过对方琼声乐教学及其演唱特点的研究,力求对其歌唱艺术的民族精神及其多样性声乐教学思想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  [关
期刊
[摘要]三位一体的音乐师范生联动培养机制指的是高校、中小学校以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优集各自的教育资源,有计划有目的地培养音乐师范生的教育机制。本文力从教师培育共同体、资源整合共同体、卓越型人才培养共同体等三个方面来论述三位一体的音乐师范生培养机制,并以我院联动培养课程为例,进一步说明具体的实施步骤和操作方法,以期为优秀音乐教师的培养起到一定的参考、借鉴作用。  [关键词]三位一体;卓越型教师;共同体
期刊
东方有朵可愛的花
期刊
[摘 要]本论文以民办高校无锡太湖学院音乐表演专业为例,根据多年办学及人才培养实践,积极探究“教、演”结合的创新应用型音乐表演人才培养模式,以此为同类高校专业办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教学;表演;人才;应用  [中图分类号]G61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7-0037-03     一、音乐表演专业介绍与培养目标  (一)音乐表演专业发展介绍  无锡太湖
期刊
[摘 要]“西域音乐”是人们对历史上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中原之后,外来音乐与汉文化交融之后的音乐称谓,随着丝绸之路纷沓而至的乐器、乐舞、音乐理论等的传入,及在中原地区的流播,它们对我国宫廷音乐和民间音乐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以筚篥、成组的音乐形态为例,讨论汉至唐时期,西域音乐传入之后的流变以及发展规律,探讨其对中原音乐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西域音乐;丝路文化;文化交流;筚篥;鼓吹;横吹  [中
期刊
[摘 要]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了“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各地高校音乐教育专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高等院校纷纷增设、扩招音乐学专业,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不适应现象。一是办学理念同质化严重,导致高校之间竞争加剧;二是学科建设盲目模仿国外高校和国内音乐学院,脱离了综合类院校专业特色特点;三是新技术、新媒体、新形势给陈旧的课程设置和知识体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
期刊
[摘 要]当今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时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本文分析了沉浸式音乐效果其众望所归的原因,探讨了应用手段,尝试对音乐
期刊
[摘要]现代芭蕾《妮娜物语》是一部集强大肢体、精妙音乐、炫酷视觉于一体的震撼之作。妮娜是个虚拟的女性概念,是舞台上5位人偶舞者的代名词,就如同人工智能时代的机器人一般。当舞台上的灯光逐渐变得昏暗时,身着黑色衣服的男性舞者开始试图操控人偶的肢体,机器人与操控者的博弈故事也就此展开,人工智能神秘的面纱被一一撕碎,慌乱、暴躁、惊恐、控制欲……人性与机械化“与生俱来”的零度属性也蔓延开来。在观看过程中,很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