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时代的人们在审美时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本文分析了沉浸式音乐效果其众望所归的原因,探讨了应用手段,尝试对音乐作品的分析、对作曲家们创作思路采访进行了总结归纳。笔者认为沉浸式音乐效果,或者说沉浸式多媒体产业是大势所向,所以不论这种音乐本身还是沉浸式多媒体产业中的沉浸式音乐效果要素,都是值得我们挖掘、讨论,并且充分学习。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技术;沉浸式;音乐效果;听觉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3-0149-03
一、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沉浸式音乐(Immersive music)效果,即塑造一个尽可能让受众者融入以其自身为中心且极具代入感的虚拟情境。运用音乐创作手段、数字化音乐处理技术、扬声器布置等多种设计手段及事物为听众创造感官体验及认知体验,将听者的意识吸引、集中于音乐空间、氛围中,全身心的体会音乐人所传达的讯息,以最主观的“视角”来感受音乐,触发自身的情感。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消费背后的内涵、文化、核心价值而非单纯的质量和功能,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
2014年至今,有关于“沉浸式音乐”的研究呈现出急速递增的状态,笔者分析原因之一为:2014年,是全球虚拟现实产品雨后春笋般萌芽的阶段,而正是虚拟现实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系列领域的配套的提升,包括音乐、音响、影视等方面。“体验意识”是新兴多媒体产业的创新,多媒体产业的发展又引导了相关音乐行业与之配适的理念与技术的提升,大量音乐学者注重电子音乐与多媒体的融合与交互。下表为笔者总结的近年来人们关注度最高的虚拟现实热点新闻。
可见虚拟现实技术从2014年至今发展迅猛,从约全球20万虚拟现实活跃用户在3年增加到了9000万,从虚拟现实商品化从初生、乏人问津,推广到虚拟现实元年的现象级热潮,到虚拟现实向增强现实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引领下的沉浸式音乐也踏入“更主流、更实用”的发展之路,其中“新媒体”、“多元”、“交互”等创新概念也为沉浸式音乐的创作与应用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沉浸式音乐的现象级趋势
自20世纪40年代起,数字化音乐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多媒体技术更加注重受众者“体验感”的发展趋势下逐渐侧重于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塑造,沉浸式音乐效果创造了以听众为中心的听觉维度、心理维度,这个虚拟的情景可以是对最自然、最真实的声场环境的还原、重现或夸张、再创造,也可能是描绘与叙述一个作曲家虚构的氛围与空间。受到多媒体电子音乐中不同音效、相位等元素的交替,绚丽的空间随时间而改变,令体验者产生瞬间性的艺术创造。在沉浸式效果创造的虚拟环境作用下,人的时空感知将得到新的开拓,提升了审美后的愉悦感。
沉浸式音乐效果最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就是在家庭影院与电影院中,越来越多的影片可以在全景声影厅放映。与此同时,沉浸式音乐的创作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融合于其他领域,如在全美28个城市巡演的《权利的游戏》沉浸式音乐会,就是音乐可视化设计中音乐理念的全方位再现,正如影片作曲家Ramin Djawadi所说;“这场音乐会的的初衷是想告诉观众,影视剧中的配乐是如何增强每场戏的戏剧张力。”音乐会中,从前作为陪衬出现的影视配乐冲破幕后成为每一个舞台的主角,电视剧同步在舞台上方800尺大小的主屏幕和舞台左右360°环绕的圆柱形屏幕里面放映,这一次画面与光影仅仅是作为音乐的配角,环绕音响带来的全息声体验,音乐才是灵魂。在交融的艺术形式中试图令每一名音乐会的听众都“仿佛置身于维斯特洛大陆上,沉浸于一场充满欲望、争斗、残暴和人性的权力的游戏”。
除了沉浸式音乐会,沉浸式音乐在沉浸式戏剧与沉浸式游戏中也是大量被应用。沉浸式戏剧中音乐特质为挑战听众五感氛围,在音乐的艺术手段輔助下打通五感,运用音乐的心理联觉效应,同时再现声音情境的高分辨性。运用此类音乐创作理念的沉浸式戏剧作品有“即使没有字幕、不懂英语,在中国上映也能场场爆满”的《不眠之夜》、《双重》等国外沉浸式戏剧作品;也有国内的先锋剧作家作品,如21/2剧场电影《白鹿原·黑娃演义》以及何念的《消失的新郎》等都属于此类。而沉浸式游戏中的音乐作品和沉浸式音效元素更为丰富多样,有增强虚拟现实的拟音音乐,也有为了追求刺激体验的在交互中不断突破的超现实性音乐效果。
沉浸式音乐的现象级趋势,是由于它不论从创作理念到硬件技术均是围绕以听众为中心的维度展开,所以“只有听众不了解,没有听众不选择”,它拥有令感受过的绝大部分听众都无法抗拒的力量。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下的沉浸式音乐效果对于听众角度来说,最典型的特征是感受声音仿佛产生在自己身边,闭上眼睛就如同置身于“现实情境”,音乐的本身,就是一场身临其境的演出、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听众仿佛能听得到自己右手边低音提琴组拨奏的隆隆声、左手边小提琴组快速断奏琴弓擦弦的摩擦声;或是在门外隐约听到的大教堂里面正在演奏的管风琴,缓慢步入教堂中间,空旷的场地除了自己的脚步声还有管风琴演奏的乐音,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声音渐渐震耳欲聋之时却戛然而止,回音静静的消失;或是火车从面前呼啸而过、烟火在头顶绽放、鸟儿拍打着翅膀停落在右肩头…… 三、沉浸式音乐灵活多样的实现手段
数字化音乐如同迅速成长的青年,蓬勃的发展中我们仍旧处于探索之中,笔者自己在参考了许多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创作方式后,尝试将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中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实现手段方式,归纳为四种:第一种为音乐创作与设计构成,通过设计作品主要思路,以及乐段间、故事间旋律与情节的走向、方向及声音设计触发方式;第二种是音乐编辑制作技术构成,它不再是局限于传统音乐里“人声”、“乐器”等带有乐音性质的材料,而是把所有真实的声音音响、所有人工合成的新声音音响都纳入了我们可以选择的声音素材范畴内[1];第三种是音乐空间构成,沉浸式音乐最大的魅力是它的空间美,这种空间是没有局限的,也是传统乐队演奏无法与之比较的,以听觉的“虚拟声场”作为展示平台,而且是说要以虚实结合的形式,多方位地给多种感官带来审美享受[2];第四种是音乐心理认知构成,音乐审美中存在一种联觉效应,主要表现为视听联觉,因为音乐作为情绪的艺术,艺术特质具有能瞬间同步联觉描摹唤起人类内心微妙、复杂的感受体验及其相应感性特征的非凡能力。也就是说只要音乐音响与被表现对象之间具有感性特征上的高度一致性,相似感觉的瞬间激活唤起即保证了音乐对其联觉再现的可能性——音乐对于电影人物的刻画即遵照依循此心理活动规律。
以音乐的联觉效应为例,Perpetuum Jazzile——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合唱团体,最初是一个爵士室内合唱团,最突出的特点是演唱音乐风格丰富多样的阿卡贝拉音乐,如JAZZ、FUNK、波萨诺瓦、灵魂乐等等。Perpetuum Jazzile合唱团最特别之处,就是在合唱中运用人体拟音——模仿环境声音等背景声音,唤起听众联觉心理,引导听众进入歌曲所创造的意境与情景之中。
Perpetuum Jazzile 2009年发行的《Africa》这首合唱歌曲,正是拟音技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现场版表演中基本的人体拟音技巧结合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处理,制造出逼真的听觉效果,这首歌的现场演出视频在YouTube网站上得到了近2500万的超高点阅率。
音乐开始时歌手们在各自的拾音麦克前摩擦双手,由轻至重,模仿刚开始下雨时窸窸窣窣的声音;随着声音渐大在音乐12秒时,指挥示意左侧歌手拟音动作由搓手变至打响指,塑造了一个淅淅沥沥的小雨的环境音效;音乐18秒时指挥示意从左至右歌手依次将摩擦双手的拟音动作全部换成响指,并逐渐提高音量,这种由左至右的音浪动态效果真实给听众展示了暴雨将至、似乎由远及近的声音效果;音乐24秒指挥示意响指音量再次提高,进行到40秒时响指保持大音量不变,歌手由左侧开始、由左至右,用手拍打大腿,展示了由濛濛细雨变成瓢泼大雨的雨点打击声音的变化;随着拍打声音加大频率加快,暗示着雨势渐大,为接下来的发展做铺垫,音乐1分03秒时,歌手分两批次原地挑起,落地时与木质与钢板的独特地面设计撞击,叠加数字化音乐技术下的延迟与混响效果,成功塑造出震撼而惊艳的雷声;三次雷声后,有右至左依此将拟音动作从拍击大腿改为强响指并趋于中等音量,仿佛这场雷阵雨即将结束重现窸窸窣窣的雨声;1分48秒时在全体歌手塑造雨声时 beatboxing歌手引入音乐的节奏,两小节之后歌手们开始演唱歌曲旋律部分,但手中仍然打着响指维持着雨声的环境效果,这场“雨中的音乐旋律”自然而然地在环境音效的承前启后下开始;2分14秒唱起第一句带歌词的乐句,歌手手中的响指音量减小并停止,结合第一句大调的明快曲调,如同雨后放晴的阳光情景;歌曲演唱到5分57秒唱句结束,合唱团再次原地挑起塑造了一次雷声效果,接着打起响指仿佛又有一场雷雨到来........
歌曲《Africa》的效果正是百人合唱团所独有的,由于每个雨点的声音都是人为演绎,随机性更强,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随时变化着,这正是死板的、模式化反复的雨声音源素材所达不到的特性,充分体现了拟音技术的优点。真正做到了用声音展现了一个跃然于听众眼前、电影般的故事,不仅拟音效果逼真,融真实感和现场感为一体,而且合唱团每人配备的一个麦克风拾音后将音乐发送至现场不同位置的音响,加之合唱团立体的站位和动态拟音效果的设计,雨声、雷声、歌声等等在面前、在耳边、在身后,为听众塑造了一个高还原度的逼真立体的雷雨声与声音效果,结合拟音技术独一无二的特色魅力,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音乐效果。从音乐进行时现场的全场听众深深投入、听众鸦雀无声的氛围与结束时爆发的雷鸣般的掌声形成鲜明地对比,也可见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对于作品的成功完成起到了强大的助力。
四、沉浸式音乐效果作为提升音乐体验手段的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感受到,沉浸式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为听众带来全方位的立体感官体验,也为创作者带来全新的创作启示。沉浸式音乐效果作为“音乐体验”的一种极致形态,也许将会成为未来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媒体各行业交互融合的重點。
掌握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中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应用,以及作品的部分创作技术手段,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针对不同音乐欣赏水平与需求灵活打造符合当今音乐趋势的各式品质音乐欣赏模式。既可以在最为简单的双声道扬声条件下创造3D音效,增强代入感、音乐现场体验感,满足目前大众消费群体需求,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仿佛身临其境的现场音乐音响盛宴及沉浸的音乐体验;又可以凭借全景声模拟技术与多声道扬声器构成的编码全景声为沉浸式戏剧、沉浸式舞蹈、交互式音乐会提供与其核心主旨相匹配的音乐元素。
在沉浸式音乐效果创造的虚拟环境作用下,听众从直面舞台、荧幕这种“对立”的形式,转变到“融入”其中的体验,开拓了听众的声景感知,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审美愉悦感,拥有了更高层次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也更加容易被听众感知和理解,更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娱乐文化创新的需求。沉浸式音乐效果帮助电子音乐在创作理念、表现形式、生命力、音响空间、涉足领域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希望这种应运而来的音乐艺术形式能够增进数字化音乐技术发展的脚步,令其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注释:
[1]杨 芳.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电子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23.
[2]张效恩.对当前多媒体电子音乐创作问题的思考[J].音乐传播,2017(03):91—122.
(责任编辑:张洪全)
[关键词]数字化音乐技术;沉浸式;音乐效果;听觉体验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2233(2019)03-0149-03
一、民心所向,众望所归
沉浸式音乐(Immersive music)效果,即塑造一个尽可能让受众者融入以其自身为中心且极具代入感的虚拟情境。运用音乐创作手段、数字化音乐处理技术、扬声器布置等多种设计手段及事物为听众创造感官体验及认知体验,将听者的意识吸引、集中于音乐空间、氛围中,全身心的体会音乐人所传达的讯息,以最主观的“视角”来感受音乐,触发自身的情感。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体验经济”的时代,处于这个时代,人们更注重的是消费背后的内涵、文化、核心价值而非单纯的质量和功能,渴望满足体验经济对于感官、互动、参与、个性化等的需求。在多元文化交汇的大环境下,“沉浸式音乐”成为前沿与主流,部分音乐逐渐改变了最初以“纯听觉艺术”为主旨的艺术形态,一方面更强调现场实时的表演行为对于内容及结构的影响,另一方面则逐渐与其他艺术门类相融合,强调视听一体化的进程中产生了不同的样式与体裁。
2014年至今,有关于“沉浸式音乐”的研究呈现出急速递增的状态,笔者分析原因之一为:2014年,是全球虚拟现实产品雨后春笋般萌芽的阶段,而正是虚拟现实产业的蓬勃发展带动了一系列领域的配套的提升,包括音乐、音响、影视等方面。“体验意识”是新兴多媒体产业的创新,多媒体产业的发展又引导了相关音乐行业与之配适的理念与技术的提升,大量音乐学者注重电子音乐与多媒体的融合与交互。下表为笔者总结的近年来人们关注度最高的虚拟现实热点新闻。
可见虚拟现实技术从2014年至今发展迅猛,从约全球20万虚拟现实活跃用户在3年增加到了9000万,从虚拟现实商品化从初生、乏人问津,推广到虚拟现实元年的现象级热潮,到虚拟现实向增强现实的融合。虚拟现实技术产业引领下的沉浸式音乐也踏入“更主流、更实用”的发展之路,其中“新媒体”、“多元”、“交互”等创新概念也为沉浸式音乐的创作与应用注入了新鲜活力。
二、沉浸式音乐的现象级趋势
自20世纪40年代起,数字化音乐技术迅速发展,并在多媒体技术更加注重受众者“体验感”的发展趋势下逐渐侧重于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塑造,沉浸式音乐效果创造了以听众为中心的听觉维度、心理维度,这个虚拟的情景可以是对最自然、最真实的声场环境的还原、重现或夸张、再创造,也可能是描绘与叙述一个作曲家虚构的氛围与空间。受到多媒体电子音乐中不同音效、相位等元素的交替,绚丽的空间随时间而改变,令体验者产生瞬间性的艺术创造。在沉浸式效果创造的虚拟环境作用下,人的时空感知将得到新的开拓,提升了审美后的愉悦感。
沉浸式音乐效果最广泛的应用于生活就是在家庭影院与电影院中,越来越多的影片可以在全景声影厅放映。与此同时,沉浸式音乐的创作理念也越来越多的融合于其他领域,如在全美28个城市巡演的《权利的游戏》沉浸式音乐会,就是音乐可视化设计中音乐理念的全方位再现,正如影片作曲家Ramin Djawadi所说;“这场音乐会的的初衷是想告诉观众,影视剧中的配乐是如何增强每场戏的戏剧张力。”音乐会中,从前作为陪衬出现的影视配乐冲破幕后成为每一个舞台的主角,电视剧同步在舞台上方800尺大小的主屏幕和舞台左右360°环绕的圆柱形屏幕里面放映,这一次画面与光影仅仅是作为音乐的配角,环绕音响带来的全息声体验,音乐才是灵魂。在交融的艺术形式中试图令每一名音乐会的听众都“仿佛置身于维斯特洛大陆上,沉浸于一场充满欲望、争斗、残暴和人性的权力的游戏”。
除了沉浸式音乐会,沉浸式音乐在沉浸式戏剧与沉浸式游戏中也是大量被应用。沉浸式戏剧中音乐特质为挑战听众五感氛围,在音乐的艺术手段輔助下打通五感,运用音乐的心理联觉效应,同时再现声音情境的高分辨性。运用此类音乐创作理念的沉浸式戏剧作品有“即使没有字幕、不懂英语,在中国上映也能场场爆满”的《不眠之夜》、《双重》等国外沉浸式戏剧作品;也有国内的先锋剧作家作品,如21/2剧场电影《白鹿原·黑娃演义》以及何念的《消失的新郎》等都属于此类。而沉浸式游戏中的音乐作品和沉浸式音效元素更为丰富多样,有增强虚拟现实的拟音音乐,也有为了追求刺激体验的在交互中不断突破的超现实性音乐效果。
沉浸式音乐的现象级趋势,是由于它不论从创作理念到硬件技术均是围绕以听众为中心的维度展开,所以“只有听众不了解,没有听众不选择”,它拥有令感受过的绝大部分听众都无法抗拒的力量。
虚拟现实技术发展下的沉浸式音乐效果对于听众角度来说,最典型的特征是感受声音仿佛产生在自己身边,闭上眼睛就如同置身于“现实情境”,音乐的本身,就是一场身临其境的演出、一个故事、一部电影。听众仿佛能听得到自己右手边低音提琴组拨奏的隆隆声、左手边小提琴组快速断奏琴弓擦弦的摩擦声;或是在门外隐约听到的大教堂里面正在演奏的管风琴,缓慢步入教堂中间,空旷的场地除了自己的脚步声还有管风琴演奏的乐音,它的速度越来越快在声音渐渐震耳欲聋之时却戛然而止,回音静静的消失;或是火车从面前呼啸而过、烟火在头顶绽放、鸟儿拍打着翅膀停落在右肩头…… 三、沉浸式音乐灵活多样的实现手段
数字化音乐如同迅速成长的青年,蓬勃的发展中我们仍旧处于探索之中,笔者自己在参考了许多作曲家、音乐制作人创作方式后,尝试将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中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实现手段方式,归纳为四种:第一种为音乐创作与设计构成,通过设计作品主要思路,以及乐段间、故事间旋律与情节的走向、方向及声音设计触发方式;第二种是音乐编辑制作技术构成,它不再是局限于传统音乐里“人声”、“乐器”等带有乐音性质的材料,而是把所有真实的声音音响、所有人工合成的新声音音响都纳入了我们可以选择的声音素材范畴内[1];第三种是音乐空间构成,沉浸式音乐最大的魅力是它的空间美,这种空间是没有局限的,也是传统乐队演奏无法与之比较的,以听觉的“虚拟声场”作为展示平台,而且是说要以虚实结合的形式,多方位地给多种感官带来审美享受[2];第四种是音乐心理认知构成,音乐审美中存在一种联觉效应,主要表现为视听联觉,因为音乐作为情绪的艺术,艺术特质具有能瞬间同步联觉描摹唤起人类内心微妙、复杂的感受体验及其相应感性特征的非凡能力。也就是说只要音乐音响与被表现对象之间具有感性特征上的高度一致性,相似感觉的瞬间激活唤起即保证了音乐对其联觉再现的可能性——音乐对于电影人物的刻画即遵照依循此心理活动规律。
以音乐的联觉效应为例,Perpetuum Jazzile——来自斯洛文尼亚的合唱团体,最初是一个爵士室内合唱团,最突出的特点是演唱音乐风格丰富多样的阿卡贝拉音乐,如JAZZ、FUNK、波萨诺瓦、灵魂乐等等。Perpetuum Jazzile合唱团最特别之处,就是在合唱中运用人体拟音——模仿环境声音等背景声音,唤起听众联觉心理,引导听众进入歌曲所创造的意境与情景之中。
Perpetuum Jazzile 2009年发行的《Africa》这首合唱歌曲,正是拟音技术与音乐的完美融合,现场版表演中基本的人体拟音技巧结合数字化音乐技术的处理,制造出逼真的听觉效果,这首歌的现场演出视频在YouTube网站上得到了近2500万的超高点阅率。
音乐开始时歌手们在各自的拾音麦克前摩擦双手,由轻至重,模仿刚开始下雨时窸窸窣窣的声音;随着声音渐大在音乐12秒时,指挥示意左侧歌手拟音动作由搓手变至打响指,塑造了一个淅淅沥沥的小雨的环境音效;音乐18秒时指挥示意从左至右歌手依次将摩擦双手的拟音动作全部换成响指,并逐渐提高音量,这种由左至右的音浪动态效果真实给听众展示了暴雨将至、似乎由远及近的声音效果;音乐24秒指挥示意响指音量再次提高,进行到40秒时响指保持大音量不变,歌手由左侧开始、由左至右,用手拍打大腿,展示了由濛濛细雨变成瓢泼大雨的雨点打击声音的变化;随着拍打声音加大频率加快,暗示着雨势渐大,为接下来的发展做铺垫,音乐1分03秒时,歌手分两批次原地挑起,落地时与木质与钢板的独特地面设计撞击,叠加数字化音乐技术下的延迟与混响效果,成功塑造出震撼而惊艳的雷声;三次雷声后,有右至左依此将拟音动作从拍击大腿改为强响指并趋于中等音量,仿佛这场雷阵雨即将结束重现窸窸窣窣的雨声;1分48秒时在全体歌手塑造雨声时 beatboxing歌手引入音乐的节奏,两小节之后歌手们开始演唱歌曲旋律部分,但手中仍然打着响指维持着雨声的环境效果,这场“雨中的音乐旋律”自然而然地在环境音效的承前启后下开始;2分14秒唱起第一句带歌词的乐句,歌手手中的响指音量减小并停止,结合第一句大调的明快曲调,如同雨后放晴的阳光情景;歌曲演唱到5分57秒唱句结束,合唱团再次原地挑起塑造了一次雷声效果,接着打起响指仿佛又有一场雷雨到来........
歌曲《Africa》的效果正是百人合唱团所独有的,由于每个雨点的声音都是人为演绎,随机性更强,声音有大有小有远有近,随时变化着,这正是死板的、模式化反复的雨声音源素材所达不到的特性,充分体现了拟音技术的优点。真正做到了用声音展现了一个跃然于听众眼前、电影般的故事,不仅拟音效果逼真,融真实感和现场感为一体,而且合唱团每人配备的一个麦克风拾音后将音乐发送至现场不同位置的音响,加之合唱团立体的站位和动态拟音效果的设计,雨声、雷声、歌声等等在面前、在耳边、在身后,为听众塑造了一个高还原度的逼真立体的雷雨声与声音效果,结合拟音技术独一无二的特色魅力,全方位打造沉浸式音乐效果。从音乐进行时现场的全场听众深深投入、听众鸦雀无声的氛围与结束时爆发的雷鸣般的掌声形成鲜明地对比,也可见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对于作品的成功完成起到了强大的助力。
四、沉浸式音乐效果作为提升音乐体验手段的重要意义
我们可以感受到,沉浸式音乐打破了传统音乐艺术的审美方式以及思维模式,为听众带来全方位的立体感官体验,也为创作者带来全新的创作启示。沉浸式音乐效果作为“音乐体验”的一种极致形态,也许将会成为未来音乐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多媒体各行业交互融合的重點。
掌握多媒体电子音乐作品中沉浸式音乐效果的应用,以及作品的部分创作技术手段,可以满足不同消费群体针对不同音乐欣赏水平与需求灵活打造符合当今音乐趋势的各式品质音乐欣赏模式。既可以在最为简单的双声道扬声条件下创造3D音效,增强代入感、音乐现场体验感,满足目前大众消费群体需求,足不出户也能享受仿佛身临其境的现场音乐音响盛宴及沉浸的音乐体验;又可以凭借全景声模拟技术与多声道扬声器构成的编码全景声为沉浸式戏剧、沉浸式舞蹈、交互式音乐会提供与其核心主旨相匹配的音乐元素。
在沉浸式音乐效果创造的虚拟环境作用下,听众从直面舞台、荧幕这种“对立”的形式,转变到“融入”其中的体验,开拓了听众的声景感知,极大程度的提升了审美愉悦感,拥有了更高层次体验,音乐作品的内涵也更加容易被听众感知和理解,更大程度的满足了人们对精神娱乐文化创新的需求。沉浸式音乐效果帮助电子音乐在创作理念、表现形式、生命力、音响空间、涉足领域等多方面取得了突破,希望这种应运而来的音乐艺术形式能够增进数字化音乐技术发展的脚步,令其又向前迈进一大步。
注释:
[1]杨 芳.交叉学科视野下的电子音乐创作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15:23.
[2]张效恩.对当前多媒体电子音乐创作问题的思考[J].音乐传播,2017(03):91—122.
(责任编辑:张洪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