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帕克镇:印第安人最后的“自留地”
我们有幸,能走进印第安人的腹地——印第安文明博物馆。
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美国菲尼克斯市众多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博物馆。同菲尼克斯市这座沙漠之城所有建筑一样,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一幢低矮而平凡的建筑,平凡得外界以为这里只是一个仓库。直到走进博物馆院内,看到那组“印第安风味”极浓的雕塑和郁郁葱葱开着花的树林,才确定的确没有走错地方。
虽然有着“凤凰城”之美誉,但菲尼克斯长年都是热气腾腾,平均每年有89天的温度超过100华氏度(38摄氏度)。世界范围而言,只有波斯湾附近的一些城市,如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德和伊拉克的巴格达年均温度超过这里。可见,水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仙人掌是这里最常见的植物。我们到菲尼克斯市的第一个晚餐,便吃到了以仙人掌为原料的佳肴。千姿百态的仙人掌在恶劣环境中,任凭土壤多么贫瘠,天气多么干旱,它却总是生机勃勃,凌空直上。它全身带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性格,在翡翠状的掌状茎上却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有水、无水、天热、天冷都不在乎,构成菲尼克斯独特的风貌。
“慢,慢点。你踩在地上,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到植物的根系,影响它们的水分吸收。”看着我们不经意间踩到了仙人掌根系附近,戴着一顶西部牛仔帽的爱德华兹像护着自己的子女一样,认真而风趣地说,“我们这儿的水可金贵得很哟。”
在植物园里穿行,比起高大的仙人掌我们都显得格外渺小。徉徜其间,突然发现一位六旬长者守候着一个写有“不要惊动它”的牌子,示意我们不要出声。不少人驻足观看,远远地拿起相机啪啪地按着。原来,高高的仙人掌树顶上,一只鸽子正在烈日下孵化,它盯着身边友好的人一点儿也不慌张。植物园工作人员爱德华兹说:“各种鸟类经常会在这里孵化繁衍下一代。”
艺术缘于生活。印第安文明就一直根植于这缺水的沙漠的恶劣环境之中。印第安文明博物馆里,那些精美的雕塑和器皿图案常令人拍案叫绝,精美绝伦的艺术图案让人眼花缭乱。像守护祖先和神灵一样,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民族最本真的那一分灵感。艺术的征服力,真让人叹为观止,你不由赞叹印第安文明的伟大。
一直以来,大脑皮层储存的关于印第安人的所有信息,都寄存于那一根根可以直通天地的遍布全世界的图腾柱,还有图腾柱上夸张而有趣的艺术造型,印第安人的天生艺术细胞表露无遗。总觉得他们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也就没有太深入太在意。
直到突然造访印第安文明博物馆,看到他们作为“土著人”在北美这块土地上创造的辉煌,才不得不肃然起敬。纳斯卡荒原巨画、拉文塔族石脑、百慕大三角区、印第安人水晶头骨、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等印第安人文明的七大不解之谜,一直成为世界仰视这个民族的最好见证。
在亚利桑那州,至今仍有大片区域为印第安保留地,作为原住民,政府提供给他们不少优惠政策,比如他们不用缴税,可以经营赌场等。因此很多印第安部落十分富有。
翻阅印第安人的生存史,他们先前的生活,与之有着天壤之别。没法否认,这里是印第安人永久的家园。一切后来者,都是印第安人的客人。
而历史却常常不认“家园”这个词。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不仅侵占和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还对他们进行血腥的杀戮。最为著名的就是葡萄牙人几次灭绝种族的斩杀,但不屈的印第安人生命力却出奇的旺盛,像韭菜一样生生不息。仅在美国各州大体就分为7个文化圈,加拿大的印第安人绝对数虽然不多,但他们自称是加拿大“第一民族”,意即自己是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主人。
可以肯定的是,殖民者在到达美洲之前,广阔的北美大陆已经有大量的印第安人居住、经营并开发,北起格陵兰岛,南至火地岛,都有大量印第安人的足迹。
离亚利桑那州州府菲尼克斯不远的帕克镇十分富有,科罗拉多河印第安人部落在法律上拥有他们“自己的政府”,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自己的学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税收、警察和法院,并且他们可以经营自己的赌场。
大多数人认为经济收益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消极因素,至少从短期看是如此。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忧虑,即保留地赌博业所培养的物欲,在本质上是与印第安人部落文化背道而驰的,并对印第安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传统文化构成了威胁。
教堂:直插在血色的记忆之中
印第安人的一切都会成为最好的旅游资源。红色的平顶山矗立在沙漠中,色彩鲜明,主要包括奇特的砂岩地貌,印第安内瓦和部族领域和四州交界纪念碑。到这里旅游可以探询美国西部的历史,了解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
带着种种好奇,我们继续往前,走进了印第安人的生活领地和精神领地——红石公园及其一座镶嵌在高山深处的教堂。
满眼是赭红色的图画,在红日照耀之下,显示出特有的血色,特别耀眼,也特别炫目……如果不是由远及近的慢慢适应,突然之间你真的会受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红,那种突如其来的山,那种突如其来的镇。晃然间,你会有一种天外来客般的隔世之感。那精致的红色,那红色的小镇,那小鎮上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这,就是我见到红石公园第一眼最为真切的感受。
从“凤凰城”菲尼克斯驱车,一直向西前行,两个钟头便可抵达美国西部这人间胜境——红石公园。因为这里是“百里山河一片红”,所以民间都亲切地以红石公园唤其名。而它在美国官方的名字序列里,却是“橡树溪国家公园”。
大自然真的是一位神奇的美术大师,随着轿车在丘陵地带的柏油路上噌噌疾行,类似中国西部风光的美国西部风光一览无余。渐渐地,地貌由清变红,泥土、山包都显露出时隐时现的红色,随着公路向前延伸,红色的成分越来越多。恍惚间,一大片红色便急匆匆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没有半点过渡,甚至你还来不及思想准备,那种特有的美国“西部红”,根本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活脱脱给“端”了出来。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大声“哇”了出来。所有的疲惫在此全无,所有的景观在此颠覆,所有的词汇此时苍白。片刻惊讶之后,我急忙举起相机,一个劲儿地猛拍。 其实,这里是美国最为基层的政权组织——一个小镇的所在地。小镇的名字叫圣多娜,因为红石公园远远要比圣多娜大,所以这个小镇就被淹没在巨大的“红色海洋”之中了。
小镇被一些形状独特的巨型红石所包围,人们根据这些石头的形状为它们命名,有咖啡壶、大教堂、雷鸣山等等。若是喜欢看奇形怪状的石头的话,这里绝对是个好的去处。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得在小镇稍作漫步,而看着来来往往自由的人们,坐着西部牛仔味十足的“登山车”“沙滩车”眼饞,也没有办法。我知道他们是通过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到没有路的红色深处,去与红石公园拥抱。
为了与红石公园相得宜彰,圣多娜小镇上的建筑也都是以红色基调为主,且故意通透,一步一景,给到此的人们最大的美的享受。小镇不大,但很有情调。虽然艳阳高照,但小镇街上的遮阳伞下,还是坐满了喝咖啡的人们。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休闲”而定制的,从“休闲之都”成都到此的我,本也想找一处座位坐下来慢慢地“品”,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挪动脚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看看最佳的风景。
跑马观花,不停地追着远景近景。小杜却在一旁催促我们:“圣多娜小镇最佳的风景是山顶上的教堂,我来过几次,每一次都要去教堂看看。”带着恋恋与不舍,我们只得上车赶往山顶的教堂。
与其说是山顶,不如说是一处小山丘,因为四周都是红色的峰峦。转过几个弯道,只须仰视,顺着小杜手指的方向,便可看到山上一幢现代化建筑,那就是让小杜留恋不已的教堂。十分现代的公路直通山间教堂,到教堂的车辆很多,我们只得慢慢前移,而相当一部分人,是骑着自行车吃力地向上攀爬。
我知道,教堂在西方的地位无与伦比,所以对于小杜的留恋也来了兴趣,只是不知道教堂修造在山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初看上去,教堂就是“钉”在红石山的中间。高高地耸起,给人一种望尘莫及之感,虽然看上去教堂并不是太高。可以想象,当初那些信徒们选中此地,就是要的这种效果。
教堂不大,也就两层,事实上在这样的地方能够如此已经相当不易了。可以想象,这里的红石像有一种魔力,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前往朝拜。
静静地坐在教堂旁的条石上,我专注地看着这一方思想着的建筑,再慢慢地将视野移向远方,连绵不绝的红色给了教堂最好的陪衬。恍然间,我方明白:这一切红色的铺垫都是为着教堂而存在的,它们都是配角,而主角只有一个,教堂是无理由推辞的。
太阳血色渐浓,慢慢西沉。斜照在红石之上的红,也更加特别。那些梯形的红色岩石山丘,如同一座座金字塔。鲜有植被,偶尔在岩石缝里,挣扎出一棵生命顽强的小树。
大峡谷是印第安人恒久的家
我们沿着太阳西沉的方向,追着太阳前进。我知道,这里离科罗拉多大峡谷已经不远了,也可以说这就是大峡谷的门户。
我们幼时所学的课本里,都将美国大峡谷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以至于我一直有种错觉,以为大峡谷就位于克罗拉多州境内,到了才发现,这里的人都称大峡谷为Grand canyon,并不冠以“科罗拉多”这个名称。原来,大峡谷是由科罗拉多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的,科罗拉多河功不可没。
我在想,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把它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由来吧。
朋友说,如果要从“凤凰城”到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概需要开4个多小时的车,途中经一条著名的66号公路。这条公路横跨半个美国,从芝加哥一直通到洛杉矶。而大峡谷全长2000多公里,可以供游人进入的入口有很多个。
浏览大峡谷有几种方式可选,除了在山谷上的地面观赏之外,还可坐直升飞机从空中俯瞰,下到谷底徒步或骑毛驴观赏,还可以在科罗拉多河上漂流。据说谷底有少量的印第安人,过着原始的生活,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生存的。
我知道,科罗拉多土著的印第安人如同红石山上的教堂一样圣洁而神秘,也难怪有那么多的游子前去朝圣。
只可惜,我仰视了红石山上的神秘教堂,却无缘科罗拉多大峡谷和一直想象中的谷底的“土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遗憾中也知足了。
站在大峡谷的门户,我眼睛里的红色随着公路的蜿蜒不断变幻着——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由于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百态杂陈,浩瀚气魄,举世无双。
能亲眼感受这世间举世无双的“红色”,足矣。
特别是在大峡谷,很多人都是冲着这里的“土著”而乐此不疲前往的。今天的印第安人大都还是生活在大峡谷深处,是如此厚重的峡谷,养育了他们坚韧的民族性格。
作为山的儿子,他们一直以山为伴,成为最忠实的山的守护者。他们很纯朴,所以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游客,也可以住在那些印第安人的家里。这样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他们以大峡谷主人的身份热情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子,到此你大可放心他们的人品,绝对不会被宰的。他们一直在恪守大峡谷的尊严。
大峡谷底,没有绿色,没有食物,甚至没有生命,有的只是漫山的赭红色的巨石,还有没完没了的阳光。真不知道这里的印第安人是怎样生活过来的。
印第安人究竟有多少,就是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只有2000多万,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有8000万至一亿左右。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由是,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一种突变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血缘特征的同一性。
少了工业的洗礼和秩序的培养,我们在加拿大和美国一些城市的大街上,常可看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印第安人。
当然,这些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我们都无法从印第安文明博物馆中看到。
临别,博物馆特地赠送我们每人一件精美的印第安人手工项链饰品,煞是好看。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佩带在胸前。感谢印第安人,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人文历史课。
菲尼克斯:
连接起一条世界级豪华旅游线
对于国人特别是成都人而言,“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一条旅游线,应该算得上梦寐以求的精品旅游线。
洛杉矶有好莱坞环球影城,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尖端的影视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还有世界上生意最红火的,人人都乐此不疲的迪斯尼公园;拉斯维加斯有最为经典的表演秀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赌博工具;科罗拉多大峡谷则集中了美国西部所有的精华,不但有号称“地球伤疤”之称的撕裂开来的大峡谷,还有西部牛仔,最原始的印第安人土著生活方式。
坐在卡拉塔西亚女士的办公室里,她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美国西部的迷人景色:“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也很好,很多好莱坞的影片都在那些地方拍摄的,这里有老的摄影棚,有西部牛仔小镇……这里很适合于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自行车运动等。”“这里不止有沙漠,还有水上运动,高尔夫球场有300多个。由于地质奇特,两个小时便可找到另外的天地。”卡拉塔西亚特别自豪地说:“全世界只有一个大峡谷,那就是我们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两条路进峡谷,还可以住在峡谷的土著人那里,日落前的峡谷美不胜收……这儿文化特殊,原是墨西哥领地,饮食又带有印第安人的口味。”
菲尼克斯在亚里桑那州的地位无与伦比,虽说亚里桑那州有600万人,而菲尼克斯就占了450万,并且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而那些精妙绝伦的景点和诸多谜团的印第安人,就环绕在菲尼克斯周围,就像青城山、九寨沟、峨眉山这些世界遗产散落在成都周边一样,形成一个极好的布局。
我们有幸,能走进印第安人的腹地——印第安文明博物馆。
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美国菲尼克斯市众多博物馆中,最有特色的一个博物馆。同菲尼克斯市这座沙漠之城所有建筑一样,印第安文明博物馆是一幢低矮而平凡的建筑,平凡得外界以为这里只是一个仓库。直到走进博物馆院内,看到那组“印第安风味”极浓的雕塑和郁郁葱葱开着花的树林,才确定的确没有走错地方。
虽然有着“凤凰城”之美誉,但菲尼克斯长年都是热气腾腾,平均每年有89天的温度超过100华氏度(38摄氏度)。世界范围而言,只有波斯湾附近的一些城市,如沙特阿拉伯的利雅德和伊拉克的巴格达年均温度超过这里。可见,水对于这里的人们而言,显得尤其重要。
仙人掌是这里最常见的植物。我们到菲尼克斯市的第一个晚餐,便吃到了以仙人掌为原料的佳肴。千姿百态的仙人掌在恶劣环境中,任凭土壤多么贫瘠,天气多么干旱,它却总是生机勃勃,凌空直上。它全身带刺,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性格,在翡翠状的掌状茎上却能开出鲜艳、美丽的花朵。有水、无水、天热、天冷都不在乎,构成菲尼克斯独特的风貌。
“慢,慢点。你踩在地上,稍不注意就可能踩到植物的根系,影响它们的水分吸收。”看着我们不经意间踩到了仙人掌根系附近,戴着一顶西部牛仔帽的爱德华兹像护着自己的子女一样,认真而风趣地说,“我们这儿的水可金贵得很哟。”
在植物园里穿行,比起高大的仙人掌我们都显得格外渺小。徉徜其间,突然发现一位六旬长者守候着一个写有“不要惊动它”的牌子,示意我们不要出声。不少人驻足观看,远远地拿起相机啪啪地按着。原来,高高的仙人掌树顶上,一只鸽子正在烈日下孵化,它盯着身边友好的人一点儿也不慌张。植物园工作人员爱德华兹说:“各种鸟类经常会在这里孵化繁衍下一代。”
艺术缘于生活。印第安文明就一直根植于这缺水的沙漠的恶劣环境之中。印第安文明博物馆里,那些精美的雕塑和器皿图案常令人拍案叫绝,精美绝伦的艺术图案让人眼花缭乱。像守护祖先和神灵一样,他们一直小心翼翼地保存着自己民族最本真的那一分灵感。艺术的征服力,真让人叹为观止,你不由赞叹印第安文明的伟大。
一直以来,大脑皮层储存的关于印第安人的所有信息,都寄存于那一根根可以直通天地的遍布全世界的图腾柱,还有图腾柱上夸张而有趣的艺术造型,印第安人的天生艺术细胞表露无遗。总觉得他们离我们太过遥远,所以也就没有太深入太在意。
直到突然造访印第安文明博物馆,看到他们作为“土著人”在北美这块土地上创造的辉煌,才不得不肃然起敬。纳斯卡荒原巨画、拉文塔族石脑、百慕大三角区、印第安人水晶头骨、复活节岛巨石人像等印第安人文明的七大不解之谜,一直成为世界仰视这个民族的最好见证。
在亚利桑那州,至今仍有大片区域为印第安保留地,作为原住民,政府提供给他们不少优惠政策,比如他们不用缴税,可以经营赌场等。因此很多印第安部落十分富有。
翻阅印第安人的生存史,他们先前的生活,与之有着天壤之别。没法否认,这里是印第安人永久的家园。一切后来者,都是印第安人的客人。
而历史却常常不认“家园”这个词。欧洲殖民者进入美洲以后,不仅侵占和掠夺了印第安人的土地,还对他们进行血腥的杀戮。最为著名的就是葡萄牙人几次灭绝种族的斩杀,但不屈的印第安人生命力却出奇的旺盛,像韭菜一样生生不息。仅在美国各州大体就分为7个文化圈,加拿大的印第安人绝对数虽然不多,但他们自称是加拿大“第一民族”,意即自己是这块土地上最早的主人。
可以肯定的是,殖民者在到达美洲之前,广阔的北美大陆已经有大量的印第安人居住、经营并开发,北起格陵兰岛,南至火地岛,都有大量印第安人的足迹。
离亚利桑那州州府菲尼克斯不远的帕克镇十分富有,科罗拉多河印第安人部落在法律上拥有他们“自己的政府”,这意味着他们拥有自己的学校、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税收、警察和法院,并且他们可以经营自己的赌场。
大多数人认为经济收益的好处远远超过了消极因素,至少从短期看是如此。但也有不少专家学者表示忧虑,即保留地赌博业所培养的物欲,在本质上是与印第安人部落文化背道而驰的,并对印第安人的价值观、行为和传统文化构成了威胁。
教堂:直插在血色的记忆之中
印第安人的一切都会成为最好的旅游资源。红色的平顶山矗立在沙漠中,色彩鲜明,主要包括奇特的砂岩地貌,印第安内瓦和部族领域和四州交界纪念碑。到这里旅游可以探询美国西部的历史,了解美国印第安人的历史。
带着种种好奇,我们继续往前,走进了印第安人的生活领地和精神领地——红石公园及其一座镶嵌在高山深处的教堂。
满眼是赭红色的图画,在红日照耀之下,显示出特有的血色,特别耀眼,也特别炫目……如果不是由远及近的慢慢适应,突然之间你真的会受不了那种突如其来的红,那种突如其来的山,那种突如其来的镇。晃然间,你会有一种天外来客般的隔世之感。那精致的红色,那红色的小镇,那小鎮上川流不息的各色人等……这,就是我见到红石公园第一眼最为真切的感受。
从“凤凰城”菲尼克斯驱车,一直向西前行,两个钟头便可抵达美国西部这人间胜境——红石公园。因为这里是“百里山河一片红”,所以民间都亲切地以红石公园唤其名。而它在美国官方的名字序列里,却是“橡树溪国家公园”。
大自然真的是一位神奇的美术大师,随着轿车在丘陵地带的柏油路上噌噌疾行,类似中国西部风光的美国西部风光一览无余。渐渐地,地貌由清变红,泥土、山包都显露出时隐时现的红色,随着公路向前延伸,红色的成分越来越多。恍惚间,一大片红色便急匆匆地呈现在你的眼前。没有半点过渡,甚至你还来不及思想准备,那种特有的美国“西部红”,根本不以你的意志为转移,活脱脱给“端”了出来。这时,车上所有的人都大声“哇”了出来。所有的疲惫在此全无,所有的景观在此颠覆,所有的词汇此时苍白。片刻惊讶之后,我急忙举起相机,一个劲儿地猛拍。 其实,这里是美国最为基层的政权组织——一个小镇的所在地。小镇的名字叫圣多娜,因为红石公园远远要比圣多娜大,所以这个小镇就被淹没在巨大的“红色海洋”之中了。
小镇被一些形状独特的巨型红石所包围,人们根据这些石头的形状为它们命名,有咖啡壶、大教堂、雷鸣山等等。若是喜欢看奇形怪状的石头的话,这里绝对是个好的去处。
因为时间的原因,我们只得在小镇稍作漫步,而看着来来往往自由的人们,坐着西部牛仔味十足的“登山车”“沙滩车”眼饞,也没有办法。我知道他们是通过这些特殊的交通工具,到没有路的红色深处,去与红石公园拥抱。
为了与红石公园相得宜彰,圣多娜小镇上的建筑也都是以红色基调为主,且故意通透,一步一景,给到此的人们最大的美的享受。小镇不大,但很有情调。虽然艳阳高照,但小镇街上的遮阳伞下,还是坐满了喝咖啡的人们。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为“休闲”而定制的,从“休闲之都”成都到此的我,本也想找一处座位坐下来慢慢地“品”,但还是不由自主地挪动脚步,争取在有限的时间里,尽可能多地看看最佳的风景。
跑马观花,不停地追着远景近景。小杜却在一旁催促我们:“圣多娜小镇最佳的风景是山顶上的教堂,我来过几次,每一次都要去教堂看看。”带着恋恋与不舍,我们只得上车赶往山顶的教堂。
与其说是山顶,不如说是一处小山丘,因为四周都是红色的峰峦。转过几个弯道,只须仰视,顺着小杜手指的方向,便可看到山上一幢现代化建筑,那就是让小杜留恋不已的教堂。十分现代的公路直通山间教堂,到教堂的车辆很多,我们只得慢慢前移,而相当一部分人,是骑着自行车吃力地向上攀爬。
我知道,教堂在西方的地位无与伦比,所以对于小杜的留恋也来了兴趣,只是不知道教堂修造在山上,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初看上去,教堂就是“钉”在红石山的中间。高高地耸起,给人一种望尘莫及之感,虽然看上去教堂并不是太高。可以想象,当初那些信徒们选中此地,就是要的这种效果。
教堂不大,也就两层,事实上在这样的地方能够如此已经相当不易了。可以想象,这里的红石像有一种魔力,每年吸引数以万计的人前往朝拜。
静静地坐在教堂旁的条石上,我专注地看着这一方思想着的建筑,再慢慢地将视野移向远方,连绵不绝的红色给了教堂最好的陪衬。恍然间,我方明白:这一切红色的铺垫都是为着教堂而存在的,它们都是配角,而主角只有一个,教堂是无理由推辞的。
太阳血色渐浓,慢慢西沉。斜照在红石之上的红,也更加特别。那些梯形的红色岩石山丘,如同一座座金字塔。鲜有植被,偶尔在岩石缝里,挣扎出一棵生命顽强的小树。
大峡谷是印第安人恒久的家
我们沿着太阳西沉的方向,追着太阳前进。我知道,这里离科罗拉多大峡谷已经不远了,也可以说这就是大峡谷的门户。
我们幼时所学的课本里,都将美国大峡谷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以至于我一直有种错觉,以为大峡谷就位于克罗拉多州境内,到了才发现,这里的人都称大峡谷为Grand canyon,并不冠以“科罗拉多”这个名称。原来,大峡谷是由科罗拉多河经过数百万年以上的冲蚀而形成的,科罗拉多河功不可没。
我在想,大概这就是为什么把它称为科罗拉多大峡谷的由来吧。
朋友说,如果要从“凤凰城”到科罗拉多大峡谷,大概需要开4个多小时的车,途中经一条著名的66号公路。这条公路横跨半个美国,从芝加哥一直通到洛杉矶。而大峡谷全长2000多公里,可以供游人进入的入口有很多个。
浏览大峡谷有几种方式可选,除了在山谷上的地面观赏之外,还可坐直升飞机从空中俯瞰,下到谷底徒步或骑毛驴观赏,还可以在科罗拉多河上漂流。据说谷底有少量的印第安人,过着原始的生活,这样的自然环境下,很难想象他们是如何生存的。
我知道,科罗拉多土著的印第安人如同红石山上的教堂一样圣洁而神秘,也难怪有那么多的游子前去朝圣。
只可惜,我仰视了红石山上的神秘教堂,却无缘科罗拉多大峡谷和一直想象中的谷底的“土著”。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遗憾中也知足了。
站在大峡谷的门户,我眼睛里的红色随着公路的蜿蜒不断变幻着——有的地方宽展,有的地方狭隘;有的地方尖如宝塔,有的地方堆如础石;有的如奇峰兀立,有的如洞穴天成。由于河水的冲刷,河谷地层在结构、硬软上的差异,致使漫长的峡谷,百态杂陈,浩瀚气魄,举世无双。
能亲眼感受这世间举世无双的“红色”,足矣。
特别是在大峡谷,很多人都是冲着这里的“土著”而乐此不疲前往的。今天的印第安人大都还是生活在大峡谷深处,是如此厚重的峡谷,养育了他们坚韧的民族性格。
作为山的儿子,他们一直以山为伴,成为最忠实的山的守护者。他们很纯朴,所以到科罗拉多大峡谷的游客,也可以住在那些印第安人的家里。这样的世外桃源般的世界,他们以大峡谷主人的身份热情接待着世界各地的游子,到此你大可放心他们的人品,绝对不会被宰的。他们一直在恪守大峡谷的尊严。
大峡谷底,没有绿色,没有食物,甚至没有生命,有的只是漫山的赭红色的巨石,还有没完没了的阳光。真不知道这里的印第安人是怎样生活过来的。
印第安人究竟有多少,就是专家学者也众说纷纭,有的学者认为只有2000多万,而有的学者则认为有8000万至一亿左右。
印第安人在外形上具有亚洲蒙古利亚人的特征:头发硬而直,汗毛较细弱,颧骨突出,面庞宽阔,肤色比较深。由是,遗传学家还测定出蒙古种族人体中线粒体DNA的四类变体基因俱全,而美洲印第安人身上的DNA也有四种变体,各代表一种突变形式,这更加证实了印第安人与亚洲人血缘特征的同一性。
少了工业的洗礼和秩序的培养,我们在加拿大和美国一些城市的大街上,常可看到一些游手好闲的印第安人。
当然,这些真实的历史和现实,我们都无法从印第安文明博物馆中看到。
临别,博物馆特地赠送我们每人一件精美的印第安人手工项链饰品,煞是好看。我小心翼翼地接过来,佩带在胸前。感谢印第安人,又给我上了一堂生动的世界人文历史课。
菲尼克斯:
连接起一条世界级豪华旅游线
对于国人特别是成都人而言,“洛杉矶-拉斯维加斯-科罗拉多大峡谷”这一条旅游线,应该算得上梦寐以求的精品旅游线。
洛杉矶有好莱坞环球影城,可以看到世界上最尖端的影视是怎样生产出来的,还有世界上生意最红火的,人人都乐此不疲的迪斯尼公园;拉斯维加斯有最为经典的表演秀和遍布每一个角落的赌博工具;科罗拉多大峡谷则集中了美国西部所有的精华,不但有号称“地球伤疤”之称的撕裂开来的大峡谷,还有西部牛仔,最原始的印第安人土著生活方式。
坐在卡拉塔西亚女士的办公室里,她滔滔不绝地向我们介绍起美国西部的迷人景色:“国家公园和州立公园也很好,很多好莱坞的影片都在那些地方拍摄的,这里有老的摄影棚,有西部牛仔小镇……这里很适合于户外活动,比如爬山、自行车运动等。”“这里不止有沙漠,还有水上运动,高尔夫球场有300多个。由于地质奇特,两个小时便可找到另外的天地。”卡拉塔西亚特别自豪地说:“全世界只有一个大峡谷,那就是我们的科罗拉多大峡谷,两条路进峡谷,还可以住在峡谷的土著人那里,日落前的峡谷美不胜收……这儿文化特殊,原是墨西哥领地,饮食又带有印第安人的口味。”
菲尼克斯在亚里桑那州的地位无与伦比,虽说亚里桑那州有600万人,而菲尼克斯就占了450万,并且是美国的第五大城市。而那些精妙绝伦的景点和诸多谜团的印第安人,就环绕在菲尼克斯周围,就像青城山、九寨沟、峨眉山这些世界遗产散落在成都周边一样,形成一个极好的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