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秋雨绵绵之中,我又一次来到阳澄湖边的蟹市巴城。这几年来,巴城突然一下子走红了,成了上海边上一道耀眼的风景线。每到菊花正黄蟹正肥的季节,节假日里,不知有多少上海车辆赶往那里,吃蟹、买蟹、逛蟹市,已成了上海人休闲度假的新乐趣。
上月我应几位好友相邀,来过巴城一次,回去后感觉到在这里吃蟹不如看蟹,看蟹不如买蟹,买蟹不如问蟹,不过那次实在是行色匆忙,未能尽兴。所以这次又有了机缘,尽管百事缠身,还是摆脱一切,旧地重游。
有道是“西风起,蟹脚痒”,天气一冷正是河蟹鲜肥的日子,也是蟹市旺火的时候。依旧是那临近大湖的一条小小的河埠头,依旧是那处在交通要道周遭的大大小小开着的卖蟹的店家。但这次我没去这两个地方,因为同行告诉我河埠头停靠的那些卖蟹的船家,虽自称是湖上养蟹的蟹农,其实不少为冒牌的“货色”,船头船尾垂放在河里的一只只大小不一的蟹笼里关着的河蟹也不是阳澄湖爬来的,都是从苏北洪泽湖中批发过来的。至于那些店家,也没几家能经手正宗的阳澄湖蟹,用当地蟹农的话来说,每年湖上出的蟹就那么点,出口的出口,到上海的到上海,早就供不应求了,哪能还留下那么多蟹在这巴城大街小路上叫卖……难怪近几年来,阳澄湖养蟹人家申请了“阳澄湖”的品牌专利权,并在上海的闹市区开起了专卖店,还用上了防伪标志,每只蟹上都扎上了金腰带。
既然店家也不正宗,还是到公路边那些摆着的蟹摊头去随行就市的好,那里做的生意也比较公平,蟹主说的也是大实话。同样一雄一雌四两重的一对蟹,在船上报价为80元,在这里仅为40元,而且卖蟹的人会对你说,这不是正宗的阳澄湖蟹,正宗的一对没有一百多元以上的价格是拿不下来的。他们还会真诚地告诉你提醒你,即使是外地蟹、家养蟹,也有湖里养与塘里养之别,湖里养的蟹味道美,吃的是活食,而塘里圈养的就不怎么样了。你想想看,喂饲料养大的蟹,生长的空间又那么狭小,能行吗?他们说到尽兴处,还会教你怎样识别家养蟹与野生蟹、河里蟹与塘里蟹。
我没去数过沿着路侧摆下的蟹摊有多少个,反正是一个紧挨一个摆下,摊头大多因陋就简,几只蟹篓也可,一只蟹箩也可,不过,那时的蟹不像上海市场是论斤两叫卖的,而是一雌一雄一对在叫价,也可一只一只地卖,论只数竞价。这样也算公平,省得短斤缺两的嫌疑了。
说来也是奇怪,这次专程又来到巴城,却没有带蟹返沪,而是买了几斤上不得台面的螺蛳。原因很简单,今年苏北地区闹水灾,洪泽湖畔不少养蟹人家都遭前所未有的损失,很少有蟹上市了,从而引起了蟹价的飙升,我等工薪阶层吃小毛蟹心有不甘,但又断无实力去买那些看得上眼却又开着吓人高价的大蟹了。另外,这个季节,上海卖水产的摊主都一哄而上做起大宗的蟹生意了,还有谁顾得上去做那小本生意的螺蛳,可到过巴城的人回来都偏偏说那里的螺蛳好吃。
晚上,爱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螺蛳,果然色香味俱佳,与众不同。由此,我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一件往事。80年代初,我在安徽当涂矿山里打桩。我们所住的工棚后是一条大河,一天,不知是谁发觉河床里竟然到处都密密地爬满了螺蛳,于是几个师傅动手捞起满满一面盆,搭起一个土灶头,又到当地山民家里借来一只大铁锅,不料这一道土法上马的菜居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大惑,他们从来就不知道这带硬壳的小东西味道竟然十分鲜美,难怪矿山的河里、湖中,螺蛳疯狂地生长着,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后来那里的螺蛳越来越少了,当地人尝过我们烧的螺蛳后,便纷纷卷起衣袖下河去打捞了。我担心,那里的螺蛳,经过一次又一次洗劫,现在与阳澄湖里的蟹一样,也是奇货可居了吧。
明天,恐怕巴城的螺蛳也难逃此命运,到后来也得人工喂养,再后来吃的人又得考虑这螺蛳有没有吃过激素、喂过农药……也许这是我的杞人忧天,但愿如此了。这世上的事真的难以预料,从当年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英雄,到如今人流滚滚前来巴城吃蟹,个中意味谁又能说得清楚。
到巴城已去过好几回了,尽管原先是那里的蟹、那里的螺蛳吸引我前往,但现在更多的是向往那里蟹市上的风物人情了。其实到巴城,人们已不在乎能不能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那滚滚滔滔开往巴城的车队人流中,谁不和我一样,来此是分享一份情趣,凑上一份热闹,品味一份生活。
在巴城的日子,即使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远远望去,秋雨朦胧中有湖岸、帆影、人流,也是一幅幅大写意的中国画。面对这样的景色,在这阳澄湖大闸蟹越卖越贵的时下,我油然会想起古人所说,清风明月不用买啊,所以,每年,即使不去吃蟹,我也要去巴城走上一回。
上月我应几位好友相邀,来过巴城一次,回去后感觉到在这里吃蟹不如看蟹,看蟹不如买蟹,买蟹不如问蟹,不过那次实在是行色匆忙,未能尽兴。所以这次又有了机缘,尽管百事缠身,还是摆脱一切,旧地重游。
有道是“西风起,蟹脚痒”,天气一冷正是河蟹鲜肥的日子,也是蟹市旺火的时候。依旧是那临近大湖的一条小小的河埠头,依旧是那处在交通要道周遭的大大小小开着的卖蟹的店家。但这次我没去这两个地方,因为同行告诉我河埠头停靠的那些卖蟹的船家,虽自称是湖上养蟹的蟹农,其实不少为冒牌的“货色”,船头船尾垂放在河里的一只只大小不一的蟹笼里关着的河蟹也不是阳澄湖爬来的,都是从苏北洪泽湖中批发过来的。至于那些店家,也没几家能经手正宗的阳澄湖蟹,用当地蟹农的话来说,每年湖上出的蟹就那么点,出口的出口,到上海的到上海,早就供不应求了,哪能还留下那么多蟹在这巴城大街小路上叫卖……难怪近几年来,阳澄湖养蟹人家申请了“阳澄湖”的品牌专利权,并在上海的闹市区开起了专卖店,还用上了防伪标志,每只蟹上都扎上了金腰带。
既然店家也不正宗,还是到公路边那些摆着的蟹摊头去随行就市的好,那里做的生意也比较公平,蟹主说的也是大实话。同样一雄一雌四两重的一对蟹,在船上报价为80元,在这里仅为40元,而且卖蟹的人会对你说,这不是正宗的阳澄湖蟹,正宗的一对没有一百多元以上的价格是拿不下来的。他们还会真诚地告诉你提醒你,即使是外地蟹、家养蟹,也有湖里养与塘里养之别,湖里养的蟹味道美,吃的是活食,而塘里圈养的就不怎么样了。你想想看,喂饲料养大的蟹,生长的空间又那么狭小,能行吗?他们说到尽兴处,还会教你怎样识别家养蟹与野生蟹、河里蟹与塘里蟹。
我没去数过沿着路侧摆下的蟹摊有多少个,反正是一个紧挨一个摆下,摊头大多因陋就简,几只蟹篓也可,一只蟹箩也可,不过,那时的蟹不像上海市场是论斤两叫卖的,而是一雌一雄一对在叫价,也可一只一只地卖,论只数竞价。这样也算公平,省得短斤缺两的嫌疑了。
说来也是奇怪,这次专程又来到巴城,却没有带蟹返沪,而是买了几斤上不得台面的螺蛳。原因很简单,今年苏北地区闹水灾,洪泽湖畔不少养蟹人家都遭前所未有的损失,很少有蟹上市了,从而引起了蟹价的飙升,我等工薪阶层吃小毛蟹心有不甘,但又断无实力去买那些看得上眼却又开着吓人高价的大蟹了。另外,这个季节,上海卖水产的摊主都一哄而上做起大宗的蟹生意了,还有谁顾得上去做那小本生意的螺蛳,可到过巴城的人回来都偏偏说那里的螺蛳好吃。
晚上,爱人端上一盘炒好的螺蛳,果然色香味俱佳,与众不同。由此,我不禁触景生情,想起一件往事。80年代初,我在安徽当涂矿山里打桩。我们所住的工棚后是一条大河,一天,不知是谁发觉河床里竟然到处都密密地爬满了螺蛳,于是几个师傅动手捞起满满一面盆,搭起一个土灶头,又到当地山民家里借来一只大铁锅,不料这一道土法上马的菜居然会引起当地人的大惑,他们从来就不知道这带硬壳的小东西味道竟然十分鲜美,难怪矿山的河里、湖中,螺蛳疯狂地生长着,比天上的星星还要多。后来那里的螺蛳越来越少了,当地人尝过我们烧的螺蛳后,便纷纷卷起衣袖下河去打捞了。我担心,那里的螺蛳,经过一次又一次洗劫,现在与阳澄湖里的蟹一样,也是奇货可居了吧。
明天,恐怕巴城的螺蛳也难逃此命运,到后来也得人工喂养,再后来吃的人又得考虑这螺蛳有没有吃过激素、喂过农药……也许这是我的杞人忧天,但愿如此了。这世上的事真的难以预料,从当年鲁迅先生说第一个吃蟹的人是英雄,到如今人流滚滚前来巴城吃蟹,个中意味谁又能说得清楚。
到巴城已去过好几回了,尽管原先是那里的蟹、那里的螺蛳吸引我前往,但现在更多的是向往那里蟹市上的风物人情了。其实到巴城,人们已不在乎能不能吃到正宗的阳澄湖大闸蟹,在那滚滚滔滔开往巴城的车队人流中,谁不和我一样,来此是分享一份情趣,凑上一份热闹,品味一份生活。
在巴城的日子,即使什么都不问,什么都不说,远远望去,秋雨朦胧中有湖岸、帆影、人流,也是一幅幅大写意的中国画。面对这样的景色,在这阳澄湖大闸蟹越卖越贵的时下,我油然会想起古人所说,清风明月不用买啊,所以,每年,即使不去吃蟹,我也要去巴城走上一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