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解构主义为当前的学术领域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透过这种研究视角发现,汉语言文字教学具有其独特的优良传统,但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解构主义最早起源于欧洲,所以针对于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和分析就需要走出欧洲中心主义的思想。本文对解构主义的思想起源和其思潮下新的研究视角进行阐述,并分析了基于解构主义之下的汉语言文字在教学实践中和在发展中当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以期汉语言文字的教学能够走上自主创新的道路。
关键词:解构主义;汉语言文字教学;分析
一、前言
在二十世纪中期,解构主义在欧洲的思想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构主义主要是在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基础上的一种延续,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将各种语汇之间已经存在的关系进行颠倒、重构,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进而得出一种新的意义。以哲学家德里达(Jacque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开启了西方政治和哲学思潮新的发展方向[1]。基于解构主义之下,对汉语言文字教学进行分析,要取其精去其糟粕,以更好的认识中国。
二、解构主义的思想起源
解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是尼采哲学、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和五月风暴三方面。
第一方面:尼采哲学。在十九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2],于是他开始要求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之后尼采的观点被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而尼采哲学也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这种叛逆的思想对解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方面: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讨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与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问题。在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Plato)之后,西方人开始跟存在发生对峙。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即: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提出了一些批评,德里达(JacqueDerrida)则直接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提出的思想理论。
第三方面:解构主义的出现与欧洲的左派批评理论有着紧密的关系。1968年,1968年5月到6月在法国爆发的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罢工浪潮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法国的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3]。在革命之后,一些激进的学者把革命的激情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对于学者的不同立场,当时学生们的情绪也有着鲜明的反应。
三、解构主义思潮下新的研究视角
解构主义思潮为汉语言文字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首先我们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汉语言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当然也要根据客观事实找出我们的不足之处,以打破欧洲的中心主义思想,为汉语言文字教学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向。在当前,对于汉语文字教学的探究一方面要注意重视实证和归纳,另一方面要重视书面语言和书面言语的意义研究,除此之外,还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四、基于解构主义之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历史较为古老,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汉语言文字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也汇集了很多优良的传统,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中,一些西方的语法理论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和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字教学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要承认汉语言文字的特有价值,针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理论,在教学上能够走创新道路。
五、当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看待继承与借鉴。我国母语已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汉语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中,汇聚了很多古人的优秀成果,有着良好的传统风尚,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教学时,首先要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分析出传统中的不足,找出优点和缺点,并进一步对优缺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想对于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文化思想和语言研究时,我们要能够对西方语言学的科学精神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对于一些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部分西方学者对汉语言文字有着一些偏见的观点,我们要给予甄别,去其糟粕。
2.在教学实践中要梳理书面语言好口语之间的关系。太过于重视口语而轻视书面语言,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结构主义则是典型的重口语轻书面语言,不过现代结构主义也曾促进了中国汉语言学的发展。当前,解构主义大大拓宽了汉语言的研究视角,有利于促进对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发展。
3.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白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构成了汉语言的整体,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使用语言也称之为常用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使用,能够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将事物描述清楚,而文学语言则主要体现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文学语言上,二者互为表里,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时,要二者兼顾。
4.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实践得真知,所以在对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中,不但要注重汉语的本体研究还要注重汉语的实践运用研究,汉语的本体研究要基于汉语的实践运用上,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关系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正确看待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梳理书面语言好口语之间的关系,明白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创新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方法,让汉语言文字教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谢月华.浅谈解构主义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0(49):301-301,302.
[2]汤晓燕.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6,67(2):150-150.
[3]钟钰.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研究[J].中文信息,2016,26(3):383-383.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解构主义;汉语言文字教学;分析
一、前言
在二十世纪中期,解构主义在欧洲的思想和文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解构主义主要是在现代主义正统原则和标准批判基础上的一种延续,运用现代主义的语汇,将各种语汇之间已经存在的关系进行颠倒、重构,从逻辑上否定传统的基本设计原则,进而得出一种新的意义。以哲学家德里达(JacqueDerrida)为代表的解构主义思潮开启了西方政治和哲学思潮新的发展方向[1]。基于解构主义之下,对汉语言文字教学进行分析,要取其精去其糟粕,以更好的认识中国。
二、解构主义的思想起源
解构主义产生的思想渊源主要是尼采哲学、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和五月风暴三方面。
第一方面:尼采哲学。在十九世纪末,尼采宣称“上帝死了”[2],于是他开始要求对一切价值进行重新评估,之后尼采的观点被作为一股质疑理性、颠覆传统的思潮,而尼采哲学也成为解构主义的思想渊源之一,这种叛逆的思想对解构主义产生了重要影响。
第二方面:海德格尔的现象学思想。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在《形而上学导论》中探讨了西方哲学史上的存在与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问题。在古希腊的思想家柏拉图(Plato)之后,西方人开始跟存在发生对峙。海德格尔对形而上学和逻各斯中心主义(即:世界的可理解的规律)提出了一些批评,德里达(JacqueDerrida)则直接继承了海德格尔的提出的思想理论。
第三方面:解构主义的出现与欧洲的左派批评理论有着紧密的关系。1968年,1968年5月到6月在法国爆发的一场学生罢课、工人罢工的群众运动。罢工浪潮席卷整个欧美资本主义世界,法国的运动被称为“五月风暴”[3]。在革命之后,一些激进的学者把革命的激情转向学术思想深层的拆解工作。对于学者的不同立场,当时学生们的情绪也有着鲜明的反应。
三、解构主义思潮下新的研究视角
解构主义思潮为汉语言文字教学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首先我们要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我国汉语言文字在历史的发展中所取得的一些成就,当然也要根据客观事实找出我们的不足之处,以打破欧洲的中心主义思想,为汉语言文字教学创造出新的教学方向。在当前,对于汉语文字教学的探究一方面要注意重视实证和归纳,另一方面要重视书面语言和书面言语的意义研究,除此之外,还要重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四、基于解构主义之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发展
语言学的历史较为古老,中国在汉朝时产生了小学,包括文字、音韵和训诂,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程。在汉语言文字教学发展的过程中,也汇集了很多优良的传统,随着历史文化的发展,在东方文化与西方思想的碰撞中,一些西方的语法理论严重影响了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和创新。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汉语言文字教学还需要进行不断的创新,要承认汉语言文字的特有价值,针对汉语言文字的特点总结出一定的规律和理论,在教学上能够走创新道路。
五、当前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1.在教学实践中要正确看待继承与借鉴。我国母语已有着两千多年的发展史,在汉语的不断演化和发展中,汇聚了很多古人的优秀成果,有着良好的传统风尚,所以,在进行汉语言文教学时,首先要能够很好的继承传统,在继承传统的同时,要分析出传统中的不足,找出优点和缺点,并进一步对优缺点进行进一步的归纳和总结。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的思想交流和文化交流越来越多,西方的一些文化思想对于我国语言学的研究和发展也有着很大的作用,在借鉴西方的文化思想和语言研究时,我们要能够对西方语言学的科学精神进行学习,取其精华,对于一些因为文化差异而引起部分西方学者对汉语言文字有着一些偏见的观点,我们要给予甄别,去其糟粕。
2.在教学实践中要梳理书面语言好口语之间的关系。太过于重视口语而轻视书面语言,不利于汉语言文字的发展,结构主义则是典型的重口语轻书面语言,不过现代结构主义也曾促进了中国汉语言学的发展。当前,解构主义大大拓宽了汉语言的研究视角,有利于促进对汉语言文字教学的发展。
3.在教学实践中要明白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构成了汉语言的整体,但是二者之间有着很大的不同,使用语言也称之为常用语言,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交流中经常使用,能够用直白的语言文字将事物描述清楚,而文学语言则主要体现在古代汉语和现代文学语言上,二者互为表里,在对汉语言文学进行研究时,要二者兼顾。
4.在教学实践中要处理好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实践得真知,所以在对汉语言文字教学的研究中,不但要注重汉语的本体研究还要注重汉语的实践运用研究,汉语的本体研究要基于汉语的实践运用上,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处理好二者关系可以有效的促进我国社会语言生活的健康发展。
六、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工作中,要坚持语言学研究理论和方法的多样化。正确看待继承传统与借鉴西方的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革故鼎新,梳理书面语言好口语之间的关系,明白实用语言和文学语言之间的关系,处理好汉语本体与应用研究的关系,创新汉语言文字的教学方法,让汉语言文字教学在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
参考文献:
[1]谢月华.浅谈解构主义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30(49):301-301,302.
[2]汤晓燕.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研究[J].北方文学(下旬刊),2016,67(2):150-150.
[3]钟钰.解构主义视角下的汉语言文字教学研究[J].中文信息,2016,26(3):383-383.
(作者单位: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