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钢旧址游,令人惊叹的铁色记忆

来源 :旅游纵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car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六集大型纪录片《石景山——铁色记忆》先后多次在电视、网络上热播,激起了人们访名山、寻古迹,探索发现的兴趣。利用一天时间,去参观被誉为花园式工厂的首钢月季园赏花会,登首钢厂区内有“燕都第一仙山”美誉的石景山,探索发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已成为今春北京以及北京周边旅游的一大热门行程。
  
  去首钢看什么
  首钢总公司(简称首钢)始建于1919年,是中国最早的近代钢铁企业之一,是中国工业发展史和中国冶铁史的重要代表。首钢主厂区是我国目前规模庞大、保护完好、工业结构完整、历史久远的工业遗产,在国乃至世界工业遗产中占有独特地。首钢于2010年底在石景山区的冶炼、热轧项目全部停产,新厂搬迁至唐山曹妃甸。
  首钢早在1998年就开始了工业旅游项目,2001年形成“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主题游。
  首钢工业旅游被评为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是全国工业旅游目的地。但是首钢全面搬迁后,工业旅游曾一度停滞。去年又重新规划了5条线路,其中两条面向中小学生,组织中小学校“钢铁是这样炼成的”主题春游活动。另外几条线路面向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政府、工矿、企事业单位开展考察活动,以钢铁流程参观为主题的工业游扩展至首钢曹妃甸等地区。
  首钢搬迁后,一部分工业文化遗产被永久保留,游客可以乘坐昔日运送矿石、煤炭的小火车游览十里钢城。首钢石景山厂区绵延近10公里的铁路线曾经是首钢百年发展的“生命线”,连接着每一座生产厂矿,穿过工厂的每一个角落,承载着运送原料物资的重任,是维系钢城的“大动脉”。这条“生命线”如今带着游客去追寻老首钢的历史和辉煌。老首钢厂内有1919年建设高炉时开挖的第一蓄水池和龙烟别墅。曾创造了中国第一座氧气顶吹转炉、全国首屈一指的“长寿焦炉”、中国钢铁产量第一的业绩。有一高炉、四高炉、冷却塔、厂东门等36处强制保留和65项建议保留的建构筑物。
  首钢是世界上唯一在首都建设的大型钢铁企业,是中国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后工业社会发展的历史缩影,反映了中国工业从落后到先进,追赶国际水平的过程,也是中国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典型。首钢厂区的规划开发,使长安街东部的CBD和西边的首钢交相生辉,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过程,为世界提供了一个节能减排加快产业转型的范例,有“欧洲有鲁尔,中国有首钢”之说。
  去首钢旅游,吸引人的还有另外一个因素,那就是能去著名的石景山游览一番。石景山是首钢的一部分。北京石景山区的“石景山”三个字就取自于坐落在首钢厂区的石景山。石景山不高,海拔才180多米,但登上石景山会发现视野十分开阔,周边10多公里内一览无遗。石景山,传说是“湿经山”,意思是唐僧取经路过这里时晾晒经书的地方。唐僧把经书弄湿了不是不可能,因为石景山脚下就是曾经名为浑河、无定河的著名的永定河。以前水量宏大,经常决口泛滥。
  北京市有3050年历史,而石景山有据可查的就有4000多年的历史。石景山作为燕都第一仙山,左邻城市繁华,右绕长河,成为北京市形胜之地。石景山古建群为石景山区文物保护单位,按照“南道北佛”分为南北两条上山路径。南路金阁寺建于晋唐,后又续建天主宫、吕祖殿、东西二山门、戏台等。北路有雕刻佛像、佛经山洞、晾经台、宝塔等,明代增建碧霞元君庙,有万历帝登石景山留下的“灵根古柏”崖刻,另有三处元代石刻、五方碑石等。历代帝王、文人墨客在此留下众多文献、古迹,康熙帝曾登石景山望浑河,并驻跸于此。
  石景山河段是永定河出山后最易造成洪灾的地段,经过历代营造,形成了“铜帮铁底”的防洪河道景观。山下氧气厂处的敕建北惠济庙为永定河最大的河神庙,现存雍正御碑亭和当年种植的古柏。永定河的传说已列入北京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抗战前每年春秋都举办石景山庙会,游人上山拜佛、求子,观中幡、舞龙、秧歌、杂耍等表演,品尝北京传统小吃,成为北京一大胜景。
  新中国成立以后,刘少奇、朱德、彭真、邓小平、江泽民、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和众多外国领导人以及梅兰芳、齐白石等社会名流都来过首钢。刘少奇曾在首钢红楼住宿,朱德曾参加烧结厂开工剪彩,邓小平曾到三高炉、月季园与首钢干部职工会面,江泽民曾在二炼钢主控室向全国人民拜年,创造了浓郁的人文氛围。
  自古以来,人们崇尚上风上水的地理环境。石景山地处北京西山风景线,与香山、八大处、法海寺一脉相连。永定河以石景山为轴心,通过向东、向南的历史冲积,形成了北京市冲积扇平原。石景山上崖壁千仞,幽谷岩洞,遍布各种植被,常年郁郁葱葱,可春看桃花,夏享荫凉,秋观红叶,冬赏雪景,景色优美怡人。石景山以京西离城区最近的制高点和紧邻北京母亲河的位置,加上西长安街延长线交通方便的优势,成为北京市难得的风水宝地。
  首钢的工业遗址、人文古迹、自然景观以及巨大影响力,在世界范围内都有独一无二的价值。在游客的心里正如诗中所言:莫叹炉高归日暮,桑乾柳绿又一春。
其他文献
今年4月22日是第44个“世界地球日”, 我国今年确定的主题是“善待地球,保护环境”。从1970年4月22日,美国首次举行声势浩大的“地球日”活动开始到现在,全世界各地都在这一天举办活动,纪念这一伟大的日子。联合国之所以要设立“世界地球日”,目的就是为了唤起人类爱护地球、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在浩瀚无际的宇宙当中,地球是承载生命的摇篮。人类自诞生以来,一直没有停止过对宇宙奥秘的探索。在有文字记载
期刊
城外驿道的山水长城间,春天的第一抹新绿已渐染。和煦的春风和新开的野花将把长城最妩媚温暖的一面呈现出来,原本刚毅的城墙似乎也不再冰冷了。长城脚下,静静的流水,古树的嫩芽,桥下的野鸭,淘米的阿婆,春光里守城将士后裔的村落……第一时间,第一到达,在春天里,开始与古老长城的亲密接触。  抚宁县,现属河北省秦皇岛市所辖。明朝时为京师永平府辖。据《明史·地理志》载:抚宁县“旧治在阳河西,洪武六年(公元1373
期刊
在意大利阿尔卑斯的多洛米蒂山区,拿着相机随手一比划,都能得到媲美杂志封面的照片。这绝不是夸大其词,置身多洛米蒂山谷,才发现,世界上还有如此神奇的地方。多洛米蒂,上帝遗留在阿尔卑斯的后花园,美到让人惊叹。  每每提到阿尔卑斯山,很多人的第一反应会问:瑞士吗?殊不知,阿尔卑斯山跨越的地区很广,涉及的国家众多。瑞士、奥地利、意大利、法国、德国、斯洛文尼亚,这些国家境内都有阿尔卑斯山脉。我这里所说的,不是
期刊
感光度:ISO320° 快门速度:1/320秒 焦距:220毫米  相机型号:Canon EOS-1D X 曝光补偿:-0.3 光圈:f/7.1  “南极洲的原著居民是企鹅、海豹等动物,它们不会领着你去喝茶,不会邀请你去它们家中做客,甚至你还要给他们让路,但瞬间的回忆即成永恒,两次的南极之旅没有让我厌倦,如果可以,我还期待下一次的旅程。”  ——郎晓光  去年的11月5日,摄影家郎晓光第二次踏上了
期刊
随着摄影技术设备的发展,女性有了一种表达自己情感、观念的新工具。当女性从被看的位置上鼓足勇气走到照相机的取景框前,女性的作品通过摄影审视着她们周围的世界和她们自己,映现出她们的成就、挫折、她们对社会问题的态度,以及她们为谋求与男性的平等而作的种种努力。摄影的发展为女性提供了良好的平台,让她们更好地寻找并发现自己独特的说话方式。  两年一届的会员作品展是中国女摄影家协会会员创作成果最为重要的展现,在
期刊
明朝,一个10岁的男孩读书时有感而笑,母亲问他笑什么,男孩说:“全国有九州五岳,写这本书的人自夸他已走完了八州,攀登了四岳。这个人的志向并不远大,要是我,非要历九州、登五岳不可。”这个男孩就是我国明代著名的地理学家徐霞客。  想来这段故事,不少人已经耳熟能详。男孩长大后,为了实现自己的志向,游历了九州五岳,写下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  400多年前的徐霞客为什么旅行?    徐霞客为純粹的向往而
期刊
公元335年,古罗马帝国刚刚迁都到君士坦丁堡后不久,君士坦丁大帝便下令在这里修建了一座基督教皇家教堂,取名为“圣索菲亚”(Aya Sophia),意喻为“上帝的智慧”,教堂后来在一次大火中被焚毁。公元532年,雄心勃勃的查士丁尼大帝动用了上万名工人,昼夜施工,花费了6年的时间和大量的黄金,终于将新圣索菲亚大教堂打造成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宏伟壮观的教堂。大教堂建成之时,建造者查士丁尼大帝情不自禁地
期刊
在山西省盂县梁家寨乡的深山沟谷中,有一个神秘的古村落大汖村,“汖”,一个笔画简单的汉字,翻遍现代汉语词典,也不见它的身影。只有打开康熙字典,才能与它谋面。字典里注音pìn,但当地人念chàng。大汖人说,山水为汖,表示水从山上流下来,就是我们说的瀑布。因为原来进到大汖村的山口有三条瀑布,所以取名“大汖”。    春天送暖,我慕名来到了这藏于太行山腹地,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庄,因为大山的阻隔
期刊
随着天气的转暖,大地万物复苏,我们会发现,身边不仅有色彩艳丽的花花草草,昆虫舞动翅膀的身影也时时刻刻映入眼帘。花丛中飞舞的绚丽蝴蝶、草丛中捕食的螳螂、荷花枝头伫立的蜻蜓……跟这些小小的昆虫一起忙碌起来的,还有热爱昆虫的摄影家王江。  十几年来,王江一直将相机镜头对准这些微小的生命,一看到昆虫就会穷追不舍,几近到了痴迷的地步。野外、灌木、公园是他“逐虫”的战场;寻觅、观察、拍摄是他“捕虫”的手段。王
期刊
美国梭罗博物馆曾在互联网上出了一道测试题:你认为亨利?梭罗的一生很糟糕吗?为了便于不同语种的人识别和点击,他们在题目的下面贴出16面国旗。到梭罗逝世纪念日的5月6日,共有467432人参加了测试,其结果是92.3%的人点击了“否”;5.6%的人点击了“是”;2.1%的点击了“不清楚”。这一结果,非常出乎主办者的预料。  亨利?梭罗(1818~1862),美国人,自然主义者,毕业于哈佛大学。一开始他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