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错误

来源 :父母必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mlanc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中的这位母亲在开始读高中的时候,成绩不尽如人意,被“远远地抛在了20名之后”,于是因为被隔离在学校的“主流圈”之外而油然生出“挫败感和失落感”。但这时,在她的学习生活里,却意外地发生了一个错误:本该是75分的物理成绩被老师写成了95分!
  这个错误生出了美丽的结局,主人公不想让这个错误伤害到自己的“虚荣心”。为了守住这个秘密,她“戒掉了散漫的坏习气”,让自己的学习成绩“稳稳地坐上了班级第一名的交椅”,最终考入了一所全国重点大学。
  老师弄错学生的分数,是常有的事情。学生会不会因为这个错误而背上沉重的包袱,以至最后变得寡言少语,变得更加远离人群?会不会因为这次错误而得到了一种意外的成功,以至于再用诸如此类的办法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呢?这个错误会不会被别的同学发现,而她则因此被别的同学瞧不起,渐渐地变得自卑起来呢……所有这些,都是有可能发生的。因为这与学生的能力和个性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如果是这样,主人公以后的日子又会是另外一种模样了。
  相同的开始,却可能生出不同的结果。当我们与孩子相处,或者评判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某件事情的时候,应该有这样的准备。
  比如,生活当中恰恰常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有的时候,孩子做不了某件事情,为了鼓励他们,我们仍然坚持说“你能行”,“只要你努力就行”。有时,孩子一努力就成功了,有时,无论孩子怎样努力也没用。皮格马利翁效应在有些人那儿能产生效果,在有些人那儿则完全没有作用。每一个人都会为自尊而努力,当外界的压力为他努力所及,有压力就是好事;如果压力过高,他认为力所不及,就会出现种种问题。但是家长和老师为了众所周知的目的,亲自为孩子争取一些本不该属于他们的荣誉,希望用这样的努力去让自己的孩子产生“自信”,维持竞争的优势,这恐怕就是拔苗助长了。


  因此我们说,教育当中应该多一些“自然”的成分,少一些“人工”的成分。
  这个错误是美丽的,更因为它触及了孩子的心灵世界。
  一个孩子就是一个独特的世界。孩子的世界有些会暴露在家长和老师的面前,有些却只属于他们自己。
  在孩子的世界里,有勇猛,也会有胆怯;有自得,也会有沮丧;有光明和崇高,也会有阴暗和卑下。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都有一些“不可告人”的记忆。孩子的成长不全是受外界教育的影响,他们内心世界的碰撞和冲突有时会起到更加重要的作用。
  在这个故事里,那位老师,不管他是有意地还是无意地出现了那个差错,但当主人公的内心出现强烈碰撞的时候,客观上他没有介入那片小小的属于孩子个人的世界。结果是,孩子在自然的环境下,驾驭了自己的心灵历程。
  对于孩子的心灵世界,我们既要努力开垦,也要给他留下一片“自然保护区”,哪怕这里面充满着原始和野蛮。
  教育的艺术,也许全在于有所为、有所不为之间。
  这些都是我们这些局外人生出来的一些跳跃性的想法,与主人公自己得到的感想可能已经是差之千里了。主人公想到的是,做家长也好,做老师也好,不要轻易地去揭孩子的短处,而应该对他们的成长抱有更多的希望,给他们更多的“鼓励”,让他们建立自己的信心。说穿了,就是更多地注意正面教育。
  这与我们前面说到的东西并不矛盾。坚持正面的教育是一个原则。在一个正确的原则之下我们可能会用不同的方法去对待孩子,这才是生活,才是艺术,才是生活中的艺术。■
其他文献
有些家长由于不了解孩子的心理,不注意自己的言行,给孩子造成心理上的负担,得了似病非病的“心”病。  重男轻女,一碗水不端平 王旭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直是三好学生,平时说话很少,是个内向的女孩。她有个弟弟,刚上小学一年级,在家里是个“小皇帝”,想要什么,爸爸总会满足他。王旭早就感觉到,父母对她和弟弟不一视同仁,特别是爸爸。  一次,爸爸从外地出差回来,给弟弟买了不少吃的、穿的、玩的,而给王旭的,
期刊
因为是主编,我有幸先睹《父母必读》杂志2000年第1期。一篇篇稿件看过去,我一次次地被感动、被启迪。因为我也是一位母亲。  说起来,编这本杂志也不是十期二十期了。这些年里,我常常想起一位前辈说过的话:如果你编出来的东西不能先打动你自己,就休想让它去打动读者。这几乎成了我们编辑部全体编辑在选题策划、稿件取舍、编辑过程中的一种潜意识。  那么,新世纪的《父母必读》杂志音乐会给父母们带来什么呢?在此,我
期刊
我为什么学心理学呢?这是我从小的一个志向。从我个人的家庭环境对我成长的影响以及周围同学的情况来看,教育环境对孩子的影响特别大。有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才能健康成长,否则,就会在心理上和性格上发生扭曲。因此我从初中到高一都一直想学教育或心理。虽然当时的老师都不同意,但高中毕业,我还是报考了北大心理系。  后来,即使在心理学没有用,受批判打击时,我还是抱定这样的信念:任何时候儿童教育都离不开心理学,这门
期刊
作为朱智贤先生的弟子,林崇德教授依旧记得当年朱智贤先生的教诲:在儿童心理学领域,我们国家的东西基本是抄国外的,从方法到结论,基本上没有自己的东西。何年何月才能有我们自己的东西,用我们自己的理论来指导我们的儿童教育工作?老先生们的忧虑促使着他们带领着他们的学生们为这一目标而努力。  林崇德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的心理学界在50年代末60年代初开展的一场理论讨论。他说,那次讨论了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问题:是
期刊
推理游戏是一种益智游戏,它能培养儿童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这两项能力是从事学习活动的两个不可或缺的基本能力。我儿子3岁半的时候,我和他一起玩了几个推理游戏,孩子果然很感兴趣。于是,我就想把这些游戏题目介绍给有兴趣的家长朋友。  做题以前,家长可先告诉孩子,仔细观察每一序列的规律,然后根据规律看空缺处应填上什么图形(或数字、文字)。刚开始做游戏时,家长可稍加提示,按照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的顺序进行
期刊
孩子入学后,大概家长比较关心的是孩子的生活问题和学习问题,经常问孩子:“今天在学校喝水了吗?”“学校的饭好吃吗?”“老师留的什么作业?”而往往忽视了孩子的心理状况,很少有人会问孩子:今天在学校高不高兴?和老师和同伴在一起愉快吗?他们喜欢你吗?其实这些都是孩子适应新环境的关键问题。  孩子的行为往往会受到情绪、心境的影响,如果在一段时间内心境不佳,则会影响其学习的效果和交往能力的发展。这是因为每个孩
期刊
我们在不断地探讨如何使家庭生活更美满,如何使我们的孩子健康地成长和更加全面的发展。为此,我们需要首先分析我们的家庭生活现况如何,有什么问题,如何解决那些问题。我们在这里介绍一种评价爱情的方法,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夫妻关系无疑是决定家庭生活是否美满的最为重要的因素之一。如何评价我们每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呢?耶鲁大学的心理学教授罗伯特·斯坦伯格提出了一个爱情三因素理论。根据这一假说,夫妻或爱人之间
期刊
丢了就没有了  记得小时候我只丢过一件东西,那是母亲给我做的花手帕。为这事,我着实伤心了好一阵子。但打那以后我再也没有丢过任何东西。  那时,我们家中姐妹四个,母亲没有钱给我们买玩具,只有逢年过节时,才偶尔为我们每人做一件玩具或饰物。在我刚上学那年春节,母亲买了一块花布,从中间分成四份,为我们四姐妹每人做了一个花手帕。那是我拥有的第一块手帕,我拿着它爱不释手。白天和姐姐们一起叠老鼠,晚上放在被窝里
期刊
有一天,我和一位同事在聊女儿小时候的一件事。正专心看动画片的女儿突然静下来,呆呆地看着我,还没有听完,就跑过去用脚狠狠地踢了几下坐在沙发上看电视的父亲。爸爸莫名其妙,坐在一旁的同事也不知所措,旋即,女儿就一头趴在床上哭了起来。  我慢慢地明白过来。刚才我犯了一个错误,不该当着女儿的面讲一些过去发生过的事。原来,女儿出生时,我由于大出血,不得不在医院多住几天。由于打消炎药,就没敢让女儿吃自己的奶。没
期刊
做一个自信的爸爸    在五六十年代,父亲们总是远远地关注着自己的孩子。他们努力工作,支撑家庭,但感到不如妻子会照顾孩子。于是他们通常与孩子比较疏远,甚至不知如何亲近自己的孩子。虽然现在陪产、照顾孩子、给孩子喂奶等等,已经成为做父亲的时尚,但这仍然是一种次要的角色,并不是为人父的全部内涵。  父亲是把健康的活力和阳刚之气带给家庭的人。母亲在照顾孩子时非常需要有帮手,但她既不需要凶神,也不需要懦夫,
期刊